科学教学中的问题诊断及解决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lin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我们的科学教学也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操作、交流汇报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一、在学生提出研究问题阶段常见的问题及教学对策
  问题一:提出的问题众多,但有价值的问题少
  比如四年级科学课《蛋糕发霉了》中,老师提出:“关于霉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的回答: “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霉?”“ 哪些地方会有霉?”“霉可不可以燃烧?”“在什么部位容易形成?” “毛毛会不会长大? “霉分哪些种类?” “有了霉会怎样?”“霉可不可以吃?”……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否定,也不能放任不管,来个你提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失去了教师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把既是学生提出来的,又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策略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
  虽然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有很多,但有很多问题都是表达方式或语言组织上不同而已,提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同一个。比如上面提到的“霉是怎样形成的?”“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霉?”“ 哪些地方会有霉?”看起来有三个问题,而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有关霉的生长条件。而有的问题则超出教学范围,而且学生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去进行探究。
  策略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
  可以根据课堂上准备好的材料进行筛选。对于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逐步引导,首先可以由知识迁移提出问题。科学教材从知识、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结构。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其次可以由材料提出问题。科学课的材料必须要有结构性,材料本身就蕴含着很多问题。
  二、在学生讨论问题阶段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学生过早说出了结论
  在学习《植物的根和茎》时,当我刚抛出问题:植物的根和茎有什么作用?学生立刻就提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茎起到运输水分的作用。说完还得意洋洋地说:“老师,不会错的,我是从书上看来的。”
  策略一:教师应积极引导
  遇到学生过早说出结论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更不能回避。要积极、巧妙地引导,可以适时地追問:“书上看来的就一定是准确的吗?你能不能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一说法呢?”
  策略二:注意材料的发放和出示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什么时候发材料、什么时候出示材料、什么时候收回材料都是有策略的。在《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里,学生之所以说到用量筒,主要是他看到了桌子上面的量筒,因此,这个时候,材料的出示往往会起到误导的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三、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把桌子上的材料统统试过、玩过
  上《食物的营养》时,学生虽然已经明白我讲的方法,用烧的方法检验瘦肉,用按压的方法检验花生,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淀粉,认识他们各自所含的营养成分。可动起手来他们似乎忘了检验方法,将所有的食物一一用烧、压、滴的方法去检验,用去了不少时间。
  学生的兴趣并不在教材编写者和老师设计的实验的原本意图上,而是把实验当成了游戏,所以他们对同一种物体要用各种方法去玩一下。面对这种情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采用竞赛的方式或限制时间
  “比一比哪一组能用各种方法最快检验出他们所含的营养物质”。“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行吗?”
  策略二:根据实验问题、实验方法发放材料
  比如在《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这一课里,有些组用搅拌的方法,有些组用咬碎的方法,有些组用加热的方法等等,这样每个组发放的材料就不同,在用加热方法的组里就不能放玻璃棒,否则学生一用就会影响实验结果。
  四、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不能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
  一位教师在上《磁铁的两极》中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引回形针来验证磁铁各部分的磁性是否一样,几分钟后,活动结束了,教师让一个研究小组说说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结果实验室里还是乱哄哄的样子,有玩回形针的,有玩磁铁的。
  汇报交流是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学生往往更喜欢动手实验,而不愿做一个倾听者。这样的后果就是这些学生无法获得其他同学提供的信息,无法认同或质疑,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所以教师可以从以下策略加以解决:
  策略一:排除外部干扰因素
  应该把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排除,比如让学生把观察材料及时收起来。上面所举的例子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是老师没有及时把实验材料收起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何况是好玩的磁铁呢?
  策略二: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可以把学生倾听的表现作为一个评价的内容,比如每节课评选一个“最佳表现组”等,通过小组间的竞争促使每个学生自觉倾听别人的发言。
  五、在科学观察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不能坚持长时间的观察活动
  为了研究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经常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活动,这些活动多数需要在课后进行。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致,他们往往不能坚持长期的观察活动。
  策略:教师要对自己安排的观察任务及时检查,并反馈学生的观察情况,激励学生观察的信心。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如展示学生种植的植物或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采取评选“优秀观察小报告”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坚持长期观察的耐心。
  科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而我们教师在面对这些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节外生枝”时,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机智,能随机应变,冷静、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意外情况,“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以便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生存的需要,探寻解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首要任务。口语交际能力不仅要“听”“说”并重,而且还要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增加一个心理交际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积极迎合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持久发展打好牢固基础。笔者结合自身经过尝试后积累的一些经验,就“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如何在小学阶段实施“数字科学家”课程进行探讨。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信息素养的需求,日益递增。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更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知识密集,是靠医疗技术发展的事业单位,医学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医院地位的高低、取决于治疗疾病的技术水平,医务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对课题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教育教学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创新型教师,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素质培养成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重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性,可以说,任何课程改革都会伴随着教育体制、课程观念方面的改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