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人物需要细节,这是没有问题的。是不是每件事都一律要细,越细越好呢?其实也不尽然。应该是疏密相间,详略得当,该细则细,该简则简。比如你写一个人物,他有二十件事、三十件事,你要是一件一件都细细描述下来,恐怕一张报纸也不够。哪有那么多版面呢?读者恐怕也不需要。可是,你只是挑上三件或四件事,讲完就完,读者又会觉得这个形象单薄,不丰满。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围绕着主题思想,穿插进来一些不占主要位置的、三两句话就能讲清的事,这就是通讯中的概括手法。
概括就是“疏”。有疏有密,运用自如,“疏若晨星,密如潭雨”,文章就有了起伏,也就有了广度。古人为文,很讲究疏密手法。唐朝文学家杜牧,写了一篇《阿房宫赋》,开头用了十二个字,疏若晨星:“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说的是六个国家灭亡了,秦统一了中国,把蜀山上的树木砍光了,阿房宫盖起来了,一笔一个跳跃。由时间到空间,朝代更迭,山川异样,尽在十二字中。接着就写阿房宫,极尽形容它如何富丽堂皇,描写细致入微,揭露了秦统一四海后的奢侈腐化。详略得当,跌宕起伏,使人愿意往下读。疏密之法运用得相当成功。我们今天写文章,这种手法值得借鉴。
懂得了疏密相间,写作中就能自觉地运用概括了。那么,在什么地方用概括比较合适呢?
我看大致上有这样两种:一是对主要情节给以补充。有一篇写农村妇女段兰英十几年照顾瘫痪婆婆的文章,在段兰英照顾婆婆的主要情节前面,用了这样几句概括:“婆婆胃口不好,隔三五天她就给婆婆调剂一下口味;附近村庄只要演戏,兰英就拉着架子车送婆婆去看;兰英还把收音机放在婆婆床头,让她听戏,听新闻。”接下来,讲一件详细的事例。这样,人物形象就显得丰满了。二是承上启下。一般用在下一个段落有递进意思的时候。比如,写一名班主任关心学生进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他关心的何止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使他呕心沥血的,是学生的成长进步。一句话一件事,讲两三件,然后就着力描绘细节。
这种概括,在整个篇幅中,可以说只是一个过场。当其完成作用之后,即退出情节。因此,想要让它给读者留下印象,不是那么容易,必须刻意求工,加倍努力。我们现在有些文章,往往不大重视概括,就那么随便一说,也不管它对读者起到什么作用。比如,一篇通讯写一名指导员爱兵,其中用了这样的概括:“战士病了,他把病号饭送到床头;战士家里有了困难,他悄悄地把自己的钱寄去;战士的对象吹了,他又当牵线的红娘……”这种概括,恐怕用到哪一个好连长、好指导员身上都可以吧?用到谁身上都可以,那就成了公式,而公式是不会感人的。据说有个年轻人写了个剧本,其中一场戏是一个钳工和一个女工程师在公园的长凳上谈恋爱。老艺术家看了剧本,问年轻人:这段谈话能不能在工厂的一个角落?回答说“可以”。又问:能不能在台阶上?回答说“也可以”。又问:能不能在湖面上?回答说“更好”。老艺术家说:“那么,你这场戏对剧本来说是不存在的!”写作中的概括,如果成了套在谁头上都行的内容,那不是和这个年轻人设计的这场戏一样了吗?
概括,怎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看只要做到两个字就行,那就是“具体”。概括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让别人无法代替。万万不要用那些千篇一律的话。有一年老兵退伍之前,我到部队采访,写了一篇老班长离队前关心连队建设的通讯,开始运用了这样的概括:“为了使战士们增长知识,他建议图书馆多订几种杂志;为了加强连队建设,他又加班加点,总结了一份带兵经验。”后来,我觉得这样的概括还不够具体,还没有具体到“这一个”上。我又找这个班长进一步采访,最后把这段话改成了这样:“为了使战友们增长知识,他建议图书馆再增订《半月谈》《八小时以外》等五份杂志;为了给新班长留下带兵经验,他又用了五个晚上,写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带兵琐谈》。”这样一改,有了《半月谈》《八小时以外》,有了“五个晚上”,有了《带兵琐谈》,概括就体现出了“这一个”,比原来具体多了,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就深刻多了。
要想把概括写得很精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以为它不占重要位置,就可以马虎了事。这里面的写作技巧有很多呢!
概括就是“疏”。有疏有密,运用自如,“疏若晨星,密如潭雨”,文章就有了起伏,也就有了广度。古人为文,很讲究疏密手法。唐朝文学家杜牧,写了一篇《阿房宫赋》,开头用了十二个字,疏若晨星:“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说的是六个国家灭亡了,秦统一了中国,把蜀山上的树木砍光了,阿房宫盖起来了,一笔一个跳跃。由时间到空间,朝代更迭,山川异样,尽在十二字中。接着就写阿房宫,极尽形容它如何富丽堂皇,描写细致入微,揭露了秦统一四海后的奢侈腐化。详略得当,跌宕起伏,使人愿意往下读。疏密之法运用得相当成功。我们今天写文章,这种手法值得借鉴。
懂得了疏密相间,写作中就能自觉地运用概括了。那么,在什么地方用概括比较合适呢?
我看大致上有这样两种:一是对主要情节给以补充。有一篇写农村妇女段兰英十几年照顾瘫痪婆婆的文章,在段兰英照顾婆婆的主要情节前面,用了这样几句概括:“婆婆胃口不好,隔三五天她就给婆婆调剂一下口味;附近村庄只要演戏,兰英就拉着架子车送婆婆去看;兰英还把收音机放在婆婆床头,让她听戏,听新闻。”接下来,讲一件详细的事例。这样,人物形象就显得丰满了。二是承上启下。一般用在下一个段落有递进意思的时候。比如,写一名班主任关心学生进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他关心的何止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使他呕心沥血的,是学生的成长进步。一句话一件事,讲两三件,然后就着力描绘细节。
这种概括,在整个篇幅中,可以说只是一个过场。当其完成作用之后,即退出情节。因此,想要让它给读者留下印象,不是那么容易,必须刻意求工,加倍努力。我们现在有些文章,往往不大重视概括,就那么随便一说,也不管它对读者起到什么作用。比如,一篇通讯写一名指导员爱兵,其中用了这样的概括:“战士病了,他把病号饭送到床头;战士家里有了困难,他悄悄地把自己的钱寄去;战士的对象吹了,他又当牵线的红娘……”这种概括,恐怕用到哪一个好连长、好指导员身上都可以吧?用到谁身上都可以,那就成了公式,而公式是不会感人的。据说有个年轻人写了个剧本,其中一场戏是一个钳工和一个女工程师在公园的长凳上谈恋爱。老艺术家看了剧本,问年轻人:这段谈话能不能在工厂的一个角落?回答说“可以”。又问:能不能在台阶上?回答说“也可以”。又问:能不能在湖面上?回答说“更好”。老艺术家说:“那么,你这场戏对剧本来说是不存在的!”写作中的概括,如果成了套在谁头上都行的内容,那不是和这个年轻人设计的这场戏一样了吗?
概括,怎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看只要做到两个字就行,那就是“具体”。概括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让别人无法代替。万万不要用那些千篇一律的话。有一年老兵退伍之前,我到部队采访,写了一篇老班长离队前关心连队建设的通讯,开始运用了这样的概括:“为了使战士们增长知识,他建议图书馆多订几种杂志;为了加强连队建设,他又加班加点,总结了一份带兵经验。”后来,我觉得这样的概括还不够具体,还没有具体到“这一个”上。我又找这个班长进一步采访,最后把这段话改成了这样:“为了使战友们增长知识,他建议图书馆再增订《半月谈》《八小时以外》等五份杂志;为了给新班长留下带兵经验,他又用了五个晚上,写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带兵琐谈》。”这样一改,有了《半月谈》《八小时以外》,有了“五个晚上”,有了《带兵琐谈》,概括就体现出了“这一个”,比原来具体多了,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就深刻多了。
要想把概括写得很精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以为它不占重要位置,就可以马虎了事。这里面的写作技巧有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