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多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应用的利与弊,就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防治劣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信息化素养;课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号召“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相比,有很多其特有的优越性,是一把紧跟时代潮流的教学利剑。因为是一把利剑,所以此剑的刃更加锋利,如果运用好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效率;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如何使用,很有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加以禁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1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优势
1.1 丰富教学表现形式,多感官刺激学生,增强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只有黑板、粉笔,教师只能用语言、文字来表现教学内容,学生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小学生。新阶段的小学生,平时生活丰富多彩,很多新技术都能接触到,对电视机、游戏机等声光电设备已经习以为常,已经适应快速变化的感官刺激。上课的时候只是靠教师言语教学,学生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而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来表现教学内容,这种时空和颜色的变化会不断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神经,提高学生上课时候的兴奋性,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增强教学效果。
1.2 加快上课进度,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时间利用率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表达教学思路、想法,只能用语言文字,上课的容量及教师表达方式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关,更加与教师的表达能力有关。这就体现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用简短的语句就能使学生理解,而经验少的青年教师往往要解释很长时间才能使学生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教学思路,通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来将思路展示给学生,更利于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将作者的设计氛围、意境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设计的情感。新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在黑板上写字、画画,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内容,从而扩大课堂容量,提高上课的时间利用率,很好地利用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短暂的时间,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1.3 有益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提高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能够利用声光电的效果,利用图片、影片、音乐等现代化手段来表达各个不同的情境,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心智能力和成长阶段的不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营造出教学所需要的生动情景,或者活生生的形象或过程,比起教师口头上的解说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的生动形象,不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在很短的时间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4 弥补教师、教材等的不足之处,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由于教师的差异,会带来同样一堂课,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差距很大,因为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组织语句、介绍内容都经过了多次实践,他们知道学生的难点,每一次上课都能够得到提高,通过不断地上课,不断地总结,教学质量当然能够不断提高。但是年轻的教师,或者不太会总结的教师,磨课的时间就长,上课的效果有待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对课堂内容进行准备,可以多次对课堂内容进行磨合,可以说准备课件的过程其实就是上课的过程,往往教师制作课件的时候是深思熟虑的,他们会将上课用到的东西做在课件中,对一些难点、讲不太明白的地方会进行推敲,上课的时候自然会顺利很多,能够将自己深思熟虑的东西教给学生。同时由于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差异,要使学生全面掌握某方面教师薄弱的环节,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弥补,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和教师优势互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教材的局限。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扩充教材内容,如通过互联网,可以将与教材相关的视频找给学生看,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内容。
1.5 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一些难以理解和难以讲解的内容形象化、感性化,将传统教学中一些很深的内容以丰富可感的素材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感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用醒目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重点、难点,方便学生回家复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通过视听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据有关视听教育的调查,学生光听,只能记住15%,光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视听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65%。多媒体手段能很好地将视听结合起来,符合心理学的要求,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多媒体应用恰当,就会以一种新颖的授课形式深深地吸引学生,他们无暇开小差、说闲话,40分钟的课堂活动显得丰富多彩、充实、高效,能够取得师生双赢的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劣势
2.1 不能和学生互动,成为新型填鸭式教育的工具
将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被称作填鸭式教育。如果使用多媒体,没有注意到教与学的互动,没有带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导致多媒体放映的大屏幕完全取代教者的地位,教师就只是一名微机操作员。这样学生和教师交流的机会就大大减少,多媒体取代传统填鸭式教育教育者的地位,成为新型的填鸭式教育的工具,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约束学生的思维。
2.2 信息量加大,冲淡教学重点,分散学生注意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多媒体能把教材中的内容用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表现出来,然而这个优势也暗含了很大的劣势,潜伏着危机。大量的信息如果没有经过精挑细选,将一些可有可无、对达成课堂目标无益的内容添加到课件中去,就会淡化教学主题,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认知目标上偏离角度,影响教学效果。大量的视听手段的应用,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的分散,导致他们的精力不能够留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
2.3 多媒体留存于形式,和教学内容脱节
多媒体技术有很多新型功能,有很多漂亮的动画过程,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忽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理解掌握是首要目标,如果多媒体教育只是为了展示课件的花哨、热闹,不管课堂内容是否需要,更不顾多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一味追求形式,单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结果一定是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很差。工具如果已经不再为目的服务了,那么这个工具也将失去它的用处。
2.4 过分依赖,丧失教学个性
如果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很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通过多媒体实现,多媒体就会在很多方面取代教师,比如说个性化的板书,个性化的朗读,个性化的示范等,教师就没有机会表现。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个性就会逐渐退化、丧失,就彻底变成一个电脑操作员,这是非常可悲的。
2.5 抛弃传统教育手段,不利于课堂教学开展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后,的确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這并不意味着它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排斥,更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多媒体课上成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将教室变成放映馆,教师变成电影放映员,学生变成观众,则不利于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消化吸收。板书、朗读、弹琴、跟唱这些传统教育手段,经过千百年的淬炼,自然有其优势。拿音乐课来说,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弹琴的声音录入课件中,一遍一遍地放,但是跟学生是没有互动的,同教师弹琴,跟学生一句一句学唱歌的效果就是不同。
3 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利用好多媒体技术
3.1 合理利用多媒体,弥补传统教育的弊端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已经认识到填鸭式教育的弊端,那么就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引导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是导演,设计思路过程,如何演就要看学生的,不能只是将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成新技术填鸭模式。多媒体的互动性、超级链接性,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去局限,要进行解放,这才是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
3.2 注重情感交流,形成良好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防止学生上课像看电影,只有教师课件的灌输,没有学生的互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过程,二是情感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个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情感是教学的润滑剂、催化剂,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学习的热爱及对教学真理的追求。所以课件要留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时间和交流机会,时不时地让学生参与课堂过程,引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3.3 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现在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纳的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指出:“现代化文字、音像、动画都可以转换为编码信息,利用宽带光缆进行大容量、远距离的即时传送,实现了教育手段现代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将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更新观念,放远目标,抓住机遇,实现发展,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主动权。
技术的应用需要执行人,学校的发展也需要教师的支持,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时代是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不可避免,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教师应该从不断的上机操作、课件制作以及上课中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长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信息社会有很多有用的资源等着教师去发现,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清晰的画面往往比教师很长时间的口头表述要更容易接受,好的动画解释一些定理定义,学生更能接受。但是教师也要防止资源的过度应用,过多的视听刺激学生会疲劳,影响正常的教学。合理地使用刺激会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机会开小差,这就要教师不断尝试,不温不火,把握好分寸。
跟传统的教学来比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延长了备课时间,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负担。信息技术最有利的好处就是资源共享,在学校范围内或者学区范围内的课件共享,制作教师可以得到信息回馈,不断改进自己的课件,促进自身发展;使用的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教学习惯,加以修改,既节省上课准备时间,又可以引入优秀的课件,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学校、整个学区教学的质量,使得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教育。通过课件共享,可以组织课件研讨会,通过教师的共同努力,制作出更高水平的课件,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教育教学。
3.5 因材施教,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发展
教学手段无论怎么变化,教学工具无论如何更新,“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丢,“面向全体”的教学宗旨不能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的教学手段的革新,但是要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设备、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而定,根据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不同,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而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要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比如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借助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以及趣味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又要很好地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在教学中不断探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之发挥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信息化素养;课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号召“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相比,有很多其特有的优越性,是一把紧跟时代潮流的教学利剑。因为是一把利剑,所以此剑的刃更加锋利,如果运用好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效率;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如何使用,很有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加以禁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1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优势
1.1 丰富教学表现形式,多感官刺激学生,增强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只有黑板、粉笔,教师只能用语言、文字来表现教学内容,学生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小学生。新阶段的小学生,平时生活丰富多彩,很多新技术都能接触到,对电视机、游戏机等声光电设备已经习以为常,已经适应快速变化的感官刺激。上课的时候只是靠教师言语教学,学生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而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来表现教学内容,这种时空和颜色的变化会不断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神经,提高学生上课时候的兴奋性,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增强教学效果。
1.2 加快上课进度,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时间利用率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表达教学思路、想法,只能用语言文字,上课的容量及教师表达方式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关,更加与教师的表达能力有关。这就体现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用简短的语句就能使学生理解,而经验少的青年教师往往要解释很长时间才能使学生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教学思路,通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来将思路展示给学生,更利于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将作者的设计氛围、意境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设计的情感。新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在黑板上写字、画画,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内容,从而扩大课堂容量,提高上课的时间利用率,很好地利用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短暂的时间,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1.3 有益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提高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能够利用声光电的效果,利用图片、影片、音乐等现代化手段来表达各个不同的情境,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心智能力和成长阶段的不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营造出教学所需要的生动情景,或者活生生的形象或过程,比起教师口头上的解说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的生动形象,不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在很短的时间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4 弥补教师、教材等的不足之处,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由于教师的差异,会带来同样一堂课,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差距很大,因为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组织语句、介绍内容都经过了多次实践,他们知道学生的难点,每一次上课都能够得到提高,通过不断地上课,不断地总结,教学质量当然能够不断提高。但是年轻的教师,或者不太会总结的教师,磨课的时间就长,上课的效果有待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对课堂内容进行准备,可以多次对课堂内容进行磨合,可以说准备课件的过程其实就是上课的过程,往往教师制作课件的时候是深思熟虑的,他们会将上课用到的东西做在课件中,对一些难点、讲不太明白的地方会进行推敲,上课的时候自然会顺利很多,能够将自己深思熟虑的东西教给学生。同时由于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差异,要使学生全面掌握某方面教师薄弱的环节,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弥补,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和教师优势互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教材的局限。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扩充教材内容,如通过互联网,可以将与教材相关的视频找给学生看,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内容。
1.5 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一些难以理解和难以讲解的内容形象化、感性化,将传统教学中一些很深的内容以丰富可感的素材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感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用醒目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重点、难点,方便学生回家复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通过视听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据有关视听教育的调查,学生光听,只能记住15%,光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视听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65%。多媒体手段能很好地将视听结合起来,符合心理学的要求,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多媒体应用恰当,就会以一种新颖的授课形式深深地吸引学生,他们无暇开小差、说闲话,40分钟的课堂活动显得丰富多彩、充实、高效,能够取得师生双赢的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劣势
2.1 不能和学生互动,成为新型填鸭式教育的工具
将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被称作填鸭式教育。如果使用多媒体,没有注意到教与学的互动,没有带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导致多媒体放映的大屏幕完全取代教者的地位,教师就只是一名微机操作员。这样学生和教师交流的机会就大大减少,多媒体取代传统填鸭式教育教育者的地位,成为新型的填鸭式教育的工具,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约束学生的思维。
2.2 信息量加大,冲淡教学重点,分散学生注意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多媒体能把教材中的内容用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表现出来,然而这个优势也暗含了很大的劣势,潜伏着危机。大量的信息如果没有经过精挑细选,将一些可有可无、对达成课堂目标无益的内容添加到课件中去,就会淡化教学主题,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认知目标上偏离角度,影响教学效果。大量的视听手段的应用,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的分散,导致他们的精力不能够留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
2.3 多媒体留存于形式,和教学内容脱节
多媒体技术有很多新型功能,有很多漂亮的动画过程,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忽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理解掌握是首要目标,如果多媒体教育只是为了展示课件的花哨、热闹,不管课堂内容是否需要,更不顾多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一味追求形式,单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结果一定是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很差。工具如果已经不再为目的服务了,那么这个工具也将失去它的用处。
2.4 过分依赖,丧失教学个性
如果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很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通过多媒体实现,多媒体就会在很多方面取代教师,比如说个性化的板书,个性化的朗读,个性化的示范等,教师就没有机会表现。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个性就会逐渐退化、丧失,就彻底变成一个电脑操作员,这是非常可悲的。
2.5 抛弃传统教育手段,不利于课堂教学开展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后,的确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這并不意味着它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排斥,更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多媒体课上成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将教室变成放映馆,教师变成电影放映员,学生变成观众,则不利于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消化吸收。板书、朗读、弹琴、跟唱这些传统教育手段,经过千百年的淬炼,自然有其优势。拿音乐课来说,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弹琴的声音录入课件中,一遍一遍地放,但是跟学生是没有互动的,同教师弹琴,跟学生一句一句学唱歌的效果就是不同。
3 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利用好多媒体技术
3.1 合理利用多媒体,弥补传统教育的弊端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已经认识到填鸭式教育的弊端,那么就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引导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是导演,设计思路过程,如何演就要看学生的,不能只是将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成新技术填鸭模式。多媒体的互动性、超级链接性,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去局限,要进行解放,这才是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运用。
3.2 注重情感交流,形成良好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防止学生上课像看电影,只有教师课件的灌输,没有学生的互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过程,二是情感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个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情感是教学的润滑剂、催化剂,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学习的热爱及对教学真理的追求。所以课件要留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时间和交流机会,时不时地让学生参与课堂过程,引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3.3 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现在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纳的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指出:“现代化文字、音像、动画都可以转换为编码信息,利用宽带光缆进行大容量、远距离的即时传送,实现了教育手段现代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将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更新观念,放远目标,抓住机遇,实现发展,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主动权。
技术的应用需要执行人,学校的发展也需要教师的支持,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时代是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不可避免,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教师应该从不断的上机操作、课件制作以及上课中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长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信息社会有很多有用的资源等着教师去发现,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清晰的画面往往比教师很长时间的口头表述要更容易接受,好的动画解释一些定理定义,学生更能接受。但是教师也要防止资源的过度应用,过多的视听刺激学生会疲劳,影响正常的教学。合理地使用刺激会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机会开小差,这就要教师不断尝试,不温不火,把握好分寸。
跟传统的教学来比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延长了备课时间,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负担。信息技术最有利的好处就是资源共享,在学校范围内或者学区范围内的课件共享,制作教师可以得到信息回馈,不断改进自己的课件,促进自身发展;使用的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教学习惯,加以修改,既节省上课准备时间,又可以引入优秀的课件,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学校、整个学区教学的质量,使得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教育。通过课件共享,可以组织课件研讨会,通过教师的共同努力,制作出更高水平的课件,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教育教学。
3.5 因材施教,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发展
教学手段无论怎么变化,教学工具无论如何更新,“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丢,“面向全体”的教学宗旨不能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的教学手段的革新,但是要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设备、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而定,根据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不同,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而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要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比如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借助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以及趣味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又要很好地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在教学中不断探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之发挥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