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充满乐趣

来源 :教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满乐趣的语文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是有很大作用,教师要不断“积淀”,扩大视野,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供支柱;要适应学生心理,用爱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要灵活运用教法和学法,引导学生步入优美的语文之境。
  【关键词】语文课;乐趣;激情
  上好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说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就上课而言,增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作用的。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开展校本研究“语文趣味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尝到了收获的甜头。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一、教师要不断“积淀”,扩大视野,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供支柱。
  厚积而薄发。一个想教好语文的人,必然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读书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游忍有余,增强课堂应变能力。因而能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教学面貌会大大改观。读书使教学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教学实际包含两个过程:教师的教的过程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如果教师之前不学习,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图方便,到“教参”中“牵羊”,学生得到的只是搬来的枯燥、乏味的答案。如果教师能将之前学习的流程、感受、规律一并教给学生,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尝试,那么学生就能生动有趣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现在,尤其多媒体更为我们教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更应从中吸取营养,设计教案,并应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知识积累是教师一生的任务,所谓“给一杯水,需一桶水”之意,就是强调教师不断学生更新。看到影视中的吟诗,那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间的真情流露,那音韵的铿锵之声,顿然醒悟:这不进了佳境么?一个语文教师就要一身为镜,把学生引入有趣的语文世界。
  二、教师要适应学生心理,用爱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自己发现了真知,他们会很欣慰,会有成就感。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一方面教师要“放”,下放“探究”权;另一方面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
  我们知道,学生常希望获得教师的重视与肯定。教师眼里有学生,仅此还不够,还必须区别一下是什么“眼光”。有些教师借班上课,课堂学习气氛也很热烈。那是什么诀窍呢?--靠交流。所谓交流指的就是师生心灵的沟通。还有人说,我怎么做不到呢?其实,当你有丰厚的积储,当你带着激情和爱心去上课,你就会自觉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学生对你的亲近关系,这样他们才更乐意你的“导”,才能积极同你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知,教学是师生的合作,双方必须达成默契。愉悦的学习心理,是保证高效认知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有力的内在动力。语文本身内含的诱发兴趣的因素很多,诵读一段优美的文字,仅其蕴含的审美力量便可打动人心。教师读语文要有发现的眼光,要能品味出语言的趣味来。教师不先被文章感动,进入情境,就无法让学生领悟文音质动人之处。例如教杜甫的诗《望岳》,除了能读出语气、节奏外,还要以表情、动作达意。如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教师可示意学生用什么表情动作最能恰当表现诗人的心情。如前一句目光可随着手势的上升而直至有仰望山顶状。后一句则似屹立山顶,以手环绕,俯视下面的小山状。这样把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的气魄,朗读兴趣大增,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此外,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我们总不能让学生自读自得,这样,学生的思维潜能就没法释放出来,因为他们缺乏自学实践和思维的必备条件。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必然僵化或退化。我们的学生太需要“自食其力”了,教师在鼓励他们“跳起来摘果子”的同时,还不要忘了启发、点拨、归纳,给学生以新的垫脚石。
  三、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法和学法,引导学生步入优美的语文之境。
  我认为教师要强化“用方法”、“教方法”的意识。不要一提“方法”就想到“花招”。花拳秀腿我们不赞成。要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要进行反复地方法训练,而不是要他们简单地模仿。比如我们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口语能力差、思维水平低,设计提问就需要由浅入深,做点铺垫,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否则,欲速则不达,有损学生的学习趣味。
  方法应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学法,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不教”,突出主体训练。举个例子,要求学生朗读,先要范读,自己感受行文起伏迭宕的情感并感染学生,然后迁移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涵咏,学生才能读好文章。不然,开始就让学生读,学生看不到门径,是走不进文章里去的。再者,教师“表演”,学生“旁观”,不去告诉学生怎么做,缺乏学法指导,教师很卖力,学生依然学不来,岂不白费劲!
  四、教师要努力改进,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神游其中。
  钱梦龙老师讲,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追求。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研究、洞悉教学规律,掌握自己必须的现代知识、技能。具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才具有大家风范,才能“巧夺天工”。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其课堂教学往往体现出某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或观点。至少也反映了执教者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如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的课堂教学四程序(①预习;②质疑;③点拨、答疑;④综合训练)。就是欧阳老师注重优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
  一个为学生创造乐知的语文教师,应善于挖掘课文的美学因素(意境美、哲理美、结构美、语言美等),善于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美的课堂语言、美的板书设计,以及其他美的教学技巧,精心营造课堂教学的美的氛围,给学生一种精神的愉悦。同时还要营造大课堂,与学生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如开展课外读书,办读书简介,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办作文报,提高学生语文表达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兴趣的根扎得更牢,效果更长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无所不在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在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中,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教师首先应热爱数学,优化新课导入、设置教学疑点、让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学习竞赛,以激发学生想学数学、好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  【关键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快速写好议论文,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就我多年的在教学中摸索的一点写作技巧总结如下:  一、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证明什么)论点是作者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主张、见解,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论据(用什么证明)证明作者见解的材料。 论据的类型:(
期刊
【摘要】正“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行为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关键词】幼儿;培养兴趣;良好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期刊
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在课堂教学这个教育主阵地上广泛使用,与传统得教学模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相比,课堂上不断变化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演示,丰富多彩的信息,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使英语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高中生物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而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  如何搞好生物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成绩,我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也有些心得与体会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妙处理课本图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生物教材以大量生动、鲜艳的图像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本知识。复习教学中,在巩固学生知图、
期刊
【摘要】同样的布料,衣服款式新颖,就会招人喜欢;同样的材料,文章的结构严谨、布局精巧,必然会受人青睐,获得高分。那么,结构是什么?简而言之,结构就是指材料的组织安排,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一篇文章无论内容有多么好,语句多么优美,如果组织安排不好,杂乱无章,那就不能算作好文章。可见,紧扣中心和文体进行全盘规划,搭一个精致的框架,会让读者眼前一亮,对所读文章增添几分好感。写作时我们不妨从以下的几点方法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的实现为学校教育教育科研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
期刊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就课堂教学的方法改革方面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
期刊
周末的一个早晨,我和两个同学相约去玩耍,经过一条早已废弃的小河。小河的水是浑浊的,水的表面已经被一大群令人反胃的垃圾占领,发出熏天的恶臭。我们情不自禁地掩住鼻子,同时加快了脚步,却忽然听到一阵凄惨的哭声。  我们循着哭声,找到了声音的主人——在一个浅浅的脏水洼中,一条无助的小鱼正拼命挣扎着。我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捞起了小鱼,捧在手心,关心地问道:“小鱼,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对呀小鱼你怎么了?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沸腾”。  2、能设计实验、操作水的沸腾实验。  3、学会观察记录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现象与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沸腾现象。  教学难点:分析实验中获取的信息。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温度计、火柴、水、湿布、记录表。  教师演示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联系生活,做出科学猜想  师:“你们的老师告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