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时节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个收获的季节。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来,摄影界坚定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一大批摄影人更加自觉地走到生产实践中,深入改革发展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腰弯下去,情融进去,拍摄出一批精品力作。
  编辑部为学习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反映广大摄影工作者的最新成就,于三个月前便开始着手组织策划专题。本期“王瑶,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我们同时邀请四位在摄影界有影响的学者、摄影家杨小彦、陈卫星、杨浪、胡武功等撰写分析文章,对文本进行解读。以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更多摄影家的新作品,展现他们学习讲话精神的最新成果。
  本期还有更多既新且厚重的内容。作为第六届韩国大邱国际摄影双年展的中方策展人,朱炯为我们带来了双年展的最新最直接的信息,不仅如此,她还基于摄影的“亚洲身份”问题,展示了中日韩影像文化的交集与差异,并对新世纪以来三国的摄影新作及其话题进行了分析。
  在美国,乔治·伊斯曼博物馆举办了“摄影与美国国家公园”展览。通过展览,观者董宇翔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家老字号摄影机构的坚守与窘困,除了强烈的历史感之外,相信中国的读者还会从字里行间读出影像文化的应有之义—些许伤感与无奈来。本刊记者钟华连结合最新资料,解读了丹麦—这个北欧国家“现代摄影之父”的艺术人生。结合上述文章,西方摄影现代时期的基本面貌得以呈现。
  本期杂志内容还包括身为华裔的新西兰学者李海蓉与新西兰著名摄影史家、策展人约翰·特纳一起,梳理历史影像中的新西兰华人的文章。两位学者的情怀与方法,都值得中国摄影人学习。这些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目前正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另一组,有关中国话剧人近几十年来的的舞台形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苏德新老先生拍摄的照片同时奉献给大家。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9月10日,由本刊与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影像研讨会暨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21所高校代表参会,14位代表围绕主题发言,会开了一整天。有关这次会议的成果也将在本期呈现。敬请关注!
其他文献
获奖感言:  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根植于土地,才能生机无限;艺术创作只有真正融入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我将继续透过镜头去关注百姓真实的生存状况,从生活体会生活、从生命体悟生命。用自己的摄影语言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金像奖评语:  致力于中国藏地人文地理的拍摄,在28年的实践中以独特的摄影语言、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摄影界享有良好声誉。他的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
期刊
获奖感言:  为了给自己的从业经历画上圆满的句号,我参加了金像奖评选,得知获奖,反而忐忑起来:我深知自己的成就还不高,对社会的贡献更有限。感谢伟大时代和新华社赋予我的机遇,感谢我的拍摄对象和帮助过我的人。老骥伏枥,金像新起点,服务社会,奉献在路上。  金像奖评语:  作为摄影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了30多年的工作者,其作品形成在沉稳中富有张力,个性中有共识的特点。参评作品是他不同年代作品的缩影,但却格调
期刊
获奖感言:  麋鹿那“四不象”的神奇形体、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态、特有的文化内涵深深感动了我,让我30年初心不改,用敬畏之心与感激之情抒写着麋鹿传奇。感恩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给了我机遇,为我指明前进方向,从而成就了我的摄影梦。  金像奖评语:  30年专注麋鹿,用影像为拯救这种濒危物种,为建造麋鹿自然保护区,竭尽全力。参评作品在变幻的光影中倾注了他对濒危物种的关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守护美好家
期刊
每秒18张,奥林巴斯新旗舰的速度  2016年11月2日,奥林巴斯OM-D家族的最新旗舰相机OM-D E-M1 Mark Ⅱ正式亮相。该机采用了2040万像素Live MOS传感器与全新的双四核TruePic V Ⅲ影像处理器,在AF/AE追踪模式下的连拍速度也达到了18张/秒。这款新旗舰还提供了影院标准的C4K视频拍摄功能,其Dual Fast AF超高速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和五轴机身防抖系统也得到
期刊
获奖感言:  成绩和荣耀是大家的,我只是摄影界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有和摄影界全体朋友共同努力,才能收获今天的累累硕果。成绩只代表过去,荣誉是一种更大的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国摄影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努力奋斗吧!  金像奖评语:  作品从前期创意到执行至最终呈现完整流畅,技术严谨扎实、影像丰富细腻、气韵婉约生动,颇具古典美学修养和东方气韵。好的商业影像作品不仅仅是商
期刊
大约三年前,相机企业不约而同地向我询问“怎么看微单在中国市场的机会”这个问题。当时的背景是,中国总体相机市场迅速下滑时,单反(SLR)的销量在迅速提升,微单(CSC)作为新的产品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市场反应一般,只占9%的销量(下右图)。  相比之下,在当时的日本相机市场上,微单的占比已经超过60%。  在很多科技消费品的销售中,业界有一种不成文的认知,即中国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跟随着日本市场的时尚
期刊
2016年11月4日晚,备受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在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颁奖典礼上正式揭晓并颁奖,获奖者作品也同时在艺术节期间正式亮相。  六十华诞怀初心,影像筑梦创辉煌。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适逢摄协60周年华诞,因此别具意义。金像奖历来是传递中国摄影正能量的重要链条,自1989年首届金像奖以来,为中国摄影界推出、表彰和鼓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摄影家。  新特点、新举措  根据中央和中国文
期刊
摄影,进入了当代,仔细想想,如同诗歌一样,有时可以不拘一格。如果想要厘清所谓“主流”“重点”什么的,恐怕到最后也会成为一种悖论。纵观2016年海外摄影媒体刊登的内容,到底什么是与摄影文化相关的炙手可热的话题?是时尚摄影的败落,还是摄影图书的疯狂?是随处可见的自拍,还是使人冷静下来的纪实摄影?这一年,从欧洲难民到美丽的白化病人,从乌托邦的幻想到黑暗河流的幽灵,全球摄影似乎没有什么主题或是倾向,但这也
期刊
9月24日,2016“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结果正式公布,由中国文联主管、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摄影》入选2016“中国最美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年度评选活动由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承办,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活动期间,共有616种期刊报送了申报材料,经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核、读者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五个环节的严格筛选,共遴选出了文化品位高尚、艺术格调高
期刊
我觉得王瑶的观看是天生的。翻阅她的系列作品,那些闪烁着黑白辉光的时间切片,直观地告诉我,当她拿起相机时,观看往往会逸出一种通常的控制,游走在与对象紧张而自发的互动之中。  王瑶对事物的关系与结构显然有一种独特的敏感。在“后911”系列中,呈现在镜头中的各种对比是她拍摄的内在主题。骑手与马的投影横陈在栅栏之上,房间地毯上清晰的拖鞋与椅子朦胧的影子在互相对峙,教堂里两个平躺在地的少年与排椅的竖线构成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