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各类科研专项经费的不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快速发展,成绩斐然,但是也逐渐暴露出高校专项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就专项经费“双控”管理机制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专项经费; 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支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专项资金不断增长,数额可观。以河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科研和专项拨款为例,2001年至2010年,科研事业收入增长10.56倍,专项拨款增长6.3倍。如何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本文拟就现实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现状及我校改革实际情况,与同行探讨。
一、高校专项经费分类及“双控”管理机制概念
高校专项资金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安排下达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资金,该资金不能改变其用途,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与正常的拨款相区分,需要进行独立的账务核算,并且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该资金一般包括高校修购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研专项资金、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课程建设专项资金等。河北省教育厅财务处在决算报表中特列专项项目,还有强势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大学建设专项,贷款贴息补助,学生资助体系,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等。高校科研经费根据其来源一般可以划分为纵向科研经费(财政拨款)、学校配套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与企事业单位协作,技术服务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
双控管理:专项经费试行建立财务职能部门与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接管理机制,按照每一项目实行明细管理,并且职能部门和财务部门双方建账,业务部门负责开支的真实合理,财务部门审核其合规性。职能部门不仅负责专项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还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不仅负责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还要指导专项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专项经费。职能部门、财务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
二、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现状
高校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不太高,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一)专项经费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高校专项经费的使用采取的是项目负责人审批,院、部和财务处共同负责管理监督机制,目前院、部与财务处管理制度存在渠道不畅通、分工不明确,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必要的共享平台,数据缺乏有效的组织,散落在业务职能部门或财务部门,难以有效管理和利用,造成业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经费管理脱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跟踪项目进展、组织结题验收等,工作侧重于争取项目数量、经费和级别,忽视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财务处负责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侧重于经费的收入与支出核算,忽视专项资金的筹集、拨入、耗费等过程。
(二)支出信息不实
专项经费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课题制管理是目前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专项经费主持人往往将此经费视为己有,任意支配,比如科研经费,有人将已经进入学校的科研经费以合作研究、子项目、技术测试、会议经费和资助出版等方式转移到校外;有的则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财务部门只管票据的合法及合规性,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
(三)资产缺失
目前,各高校对专项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所有权比较明确,即产权归学校所有,购置后的设备、图书大部分由专项课题组保管使用,在工作人员调动或岗位调整时,由于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违反预算开支。
经费预算与实际经费开支不符,一方面,申请项目经费时,所作预算与批复经费额度不符;另一方面,项目经费负责人把编制预算看作是申请得到经费的必要程序,许多预算都是在拍脑袋的过程中形成的,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就造成经费申请到了,但一些必要的正常开支却因事先未编入预算而无法在该项目报销核算的状况。
(五)挤占挪用现象
我校重点学科和强势特色学科原来由研究生院负责管理各学科经费,财务处只管总账,而研究生院并未建账,领导只管签字,最终导致各学科点有的还有钱未花,有的已经花超,课题之间互相挤占挪用。
三、双控管理的探讨
应树立规范与适度相统一的开放的指导思想,经费的规范化不是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的唯一目的,追求经费管理的规范,其目的是追求经费效益的最大化,终极目的是提高各专项资金应用成果水平。
2010年,我校启动财务处与各部门对有关经费对接管理机制,即有关经费项目明细双向建账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和财务处各建立一套账目。涉及的项目主要有:强势特色学科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新增博硕点建设经费、研究生业务经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学生活动经费、学生科技创新经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经费。具体做法是:强势特色学科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新增博硕点建设经费,由学科学位办负责;研究生业务经费由研究生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学生活动经费、学生科技创新经费、大学生社会实践,由学生处负责;科研经费由科技处负责。所涉以上部门各建立一套账目,财务处用指标账管理方式,对各项目设账管理。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其优点如下:
(一)有利于指标控制,做到专款专用
建立财务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信息沟通平台,避免各专项经费滥用。对于会计核算人员与专项经费使用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专项经费滥用现象,可以加强对专项经费人员开支的监管力度,建立财务部门和专项经费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沟通平台。为了增加专项经费使用透明度,可尝试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专项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中,了解具体的项目开支详细信息,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使得支出预算内容与专项经费核算科目达到一致,专项经费实际开支与支出预算相符,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挤占挪用现象发生。
(二)有利于规范管理
根据专项经费的特点,按照既规范又效益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既不呆板僵化又不放任自流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经费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减少财务报账人员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有利于加强财务人员与专项经费管理人员的沟通和理解,减少财务人员和专项经费管理人员在报账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预算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
总之,我校在专项经费的双控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和实践,尽管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刚刚起步,缺乏经验,尚无成型的东西。随着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和管理方式的具体化,使得经费管理越来越复杂,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需要作深入探讨,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立楠.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理论前沿,2011(10):267-268.
[2] 钟灿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与对策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6):100-104.
[3] 柏云燕.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93-94.
[4] 汪涛.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131-132.
[5] 宋海红,张晓玲.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刍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8(8):124-125.
[6] 张春云,宋俊菊.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3):50-51.
[7] 杜古军,资园.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185-186.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专项经费; 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支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专项资金不断增长,数额可观。以河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科研和专项拨款为例,2001年至2010年,科研事业收入增长10.56倍,专项拨款增长6.3倍。如何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本文拟就现实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现状及我校改革实际情况,与同行探讨。
一、高校专项经费分类及“双控”管理机制概念
高校专项资金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安排下达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资金,该资金不能改变其用途,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与正常的拨款相区分,需要进行独立的账务核算,并且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该资金一般包括高校修购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研专项资金、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课程建设专项资金等。河北省教育厅财务处在决算报表中特列专项项目,还有强势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大学建设专项,贷款贴息补助,学生资助体系,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等。高校科研经费根据其来源一般可以划分为纵向科研经费(财政拨款)、学校配套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与企事业单位协作,技术服务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
双控管理:专项经费试行建立财务职能部门与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接管理机制,按照每一项目实行明细管理,并且职能部门和财务部门双方建账,业务部门负责开支的真实合理,财务部门审核其合规性。职能部门不仅负责专项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还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不仅负责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还要指导专项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专项经费。职能部门、财务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
二、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现状
高校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不太高,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一)专项经费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高校专项经费的使用采取的是项目负责人审批,院、部和财务处共同负责管理监督机制,目前院、部与财务处管理制度存在渠道不畅通、分工不明确,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必要的共享平台,数据缺乏有效的组织,散落在业务职能部门或财务部门,难以有效管理和利用,造成业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经费管理脱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跟踪项目进展、组织结题验收等,工作侧重于争取项目数量、经费和级别,忽视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财务处负责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侧重于经费的收入与支出核算,忽视专项资金的筹集、拨入、耗费等过程。
(二)支出信息不实
专项经费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课题制管理是目前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专项经费主持人往往将此经费视为己有,任意支配,比如科研经费,有人将已经进入学校的科研经费以合作研究、子项目、技术测试、会议经费和资助出版等方式转移到校外;有的则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财务部门只管票据的合法及合规性,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
(三)资产缺失
目前,各高校对专项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所有权比较明确,即产权归学校所有,购置后的设备、图书大部分由专项课题组保管使用,在工作人员调动或岗位调整时,由于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违反预算开支。
经费预算与实际经费开支不符,一方面,申请项目经费时,所作预算与批复经费额度不符;另一方面,项目经费负责人把编制预算看作是申请得到经费的必要程序,许多预算都是在拍脑袋的过程中形成的,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就造成经费申请到了,但一些必要的正常开支却因事先未编入预算而无法在该项目报销核算的状况。
(五)挤占挪用现象
我校重点学科和强势特色学科原来由研究生院负责管理各学科经费,财务处只管总账,而研究生院并未建账,领导只管签字,最终导致各学科点有的还有钱未花,有的已经花超,课题之间互相挤占挪用。
三、双控管理的探讨
应树立规范与适度相统一的开放的指导思想,经费的规范化不是高校专项经费管理的唯一目的,追求经费管理的规范,其目的是追求经费效益的最大化,终极目的是提高各专项资金应用成果水平。
2010年,我校启动财务处与各部门对有关经费对接管理机制,即有关经费项目明细双向建账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和财务处各建立一套账目。涉及的项目主要有:强势特色学科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新增博硕点建设经费、研究生业务经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学生活动经费、学生科技创新经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经费。具体做法是:强势特色学科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新增博硕点建设经费,由学科学位办负责;研究生业务经费由研究生院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学生活动经费、学生科技创新经费、大学生社会实践,由学生处负责;科研经费由科技处负责。所涉以上部门各建立一套账目,财务处用指标账管理方式,对各项目设账管理。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其优点如下:
(一)有利于指标控制,做到专款专用
建立财务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信息沟通平台,避免各专项经费滥用。对于会计核算人员与专项经费使用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专项经费滥用现象,可以加强对专项经费人员开支的监管力度,建立财务部门和专项经费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沟通平台。为了增加专项经费使用透明度,可尝试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专项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中,了解具体的项目开支详细信息,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使得支出预算内容与专项经费核算科目达到一致,专项经费实际开支与支出预算相符,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挤占挪用现象发生。
(二)有利于规范管理
根据专项经费的特点,按照既规范又效益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既不呆板僵化又不放任自流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经费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减少财务报账人员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有利于加强财务人员与专项经费管理人员的沟通和理解,减少财务人员和专项经费管理人员在报账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预算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
总之,我校在专项经费的双控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和实践,尽管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刚刚起步,缺乏经验,尚无成型的东西。随着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和管理方式的具体化,使得经费管理越来越复杂,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需要作深入探讨,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立楠.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理论前沿,2011(10):267-268.
[2] 钟灿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与对策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6):100-104.
[3] 柏云燕.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93-94.
[4] 汪涛.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131-132.
[5] 宋海红,张晓玲.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刍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8(8):124-125.
[6] 张春云,宋俊菊.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3):50-51.
[7] 杜古军,资园.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