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真实性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事关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防范政治、 经济和社会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 、债权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2.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1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不高,大量的从业人员在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经过短期的培训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会计人员后继续教育缺乏力度,从业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对虚假信息听之任之,不予纠正。
一些单位负责人的指导思想不正,法律意识不强,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从而出现了诸如“领导定格子,会计填数字”的虚假会计信息。
2.2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
经济上,会计信息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依据。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使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对自己有利。国家企业的分配关系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合理,失真问题就很难根治。另外,目前国家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向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所谓“业绩”,领导为了保护“乌纱帽”,往往通过降低成本,虚报利润等手段粉饰会计信息,从而达到其目的。
2.3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
由于我国对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2.4职业道德缺失
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主动违法犯罪,他们的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也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欠缺,表现为: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2.5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政府审计指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的审计检察,这些部门一般是进行专项检查,其监督管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再加上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的局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
3.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进一步健全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
一是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二是加快制订和完善具体会计准则。三是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四是将会计诚信写入《会计法》,任何违背会计诚信的行为,都应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3.2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
3.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建立会计行为者档案,对相关人员失信和处罚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披露,是加强会计人员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第二,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二是引导会计人员自省自律,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善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第三,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
3.4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健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必须实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监督者,各部门应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3.5加強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
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会计法律意识,使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是党和政府的正确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防范政治、 经济和社会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 、债权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2.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2.1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不高,大量的从业人员在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经过短期的培训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会计人员后继续教育缺乏力度,从业人员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对虚假信息听之任之,不予纠正。
一些单位负责人的指导思想不正,法律意识不强,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从而出现了诸如“领导定格子,会计填数字”的虚假会计信息。
2.2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
经济上,会计信息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依据。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使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对自己有利。国家企业的分配关系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合理,失真问题就很难根治。另外,目前国家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向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所谓“业绩”,领导为了保护“乌纱帽”,往往通过降低成本,虚报利润等手段粉饰会计信息,从而达到其目的。
2.3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
由于我国对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2.4职业道德缺失
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主动违法犯罪,他们的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也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欠缺,表现为: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2.5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政府审计指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的审计检察,这些部门一般是进行专项检查,其监督管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再加上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的局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
3.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进一步健全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
一是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二是加快制订和完善具体会计准则。三是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四是将会计诚信写入《会计法》,任何违背会计诚信的行为,都应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3.2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
3.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建立会计行为者档案,对相关人员失信和处罚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披露,是加强会计人员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第二,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二是引导会计人员自省自律,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善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第三,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
3.4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健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必须实行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积极性,在单位内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监督者,各部门应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3.5加強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
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会计法律意识,使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