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媒体资源,加强道德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x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时代向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多媒体领略祖国的山河美
  大多数课文包含了语言美、自然美、色彩美和人格美等美的因素。但由于学生阅历浅,知识面不够宽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较差,对课文很难把握和感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许多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自然风光、民族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描述:桂林山水的奇异风光;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气势雄伟堪称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等等,都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和人类文明所造就的奇伟景象。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的美景。因此,就可凭借多媒体无比强大功能,带领学生在课堂内欣赏自然风光,真切感受体验自然美。如《飞红滴翠记黄山》一课,文中详细描写日出美景。学生较少见到这样的情景。很难体会到自然界中一瞬间所呈现出来的美感。为了让学生更准确了解日出的雄伟壮观,利用多媒体播放黄山观日出的过程,来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教师根据所述内容逐一显示画面: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天地相接处出现红霞,红霞慢慢扩大、太阳开始是暗红色,渐渐变成纯净的橘红色,蔚蓝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变幻无穷,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每幅图像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同时逐一呈现相应的文字解说。学生不仅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还使学生对描写色彩变化的语句的意思迎刃而解,并直观地了解到黄山日出这一伟大奇观,体会黄山日出的瑰丽、壮观、辉煌。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自然风光秀丽,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理解人格美
  课文中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的品格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秀人物品格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他们言行剖析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如不畏艰难、机智勇敢、奋不顾身的红军战士;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等等。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信息用图像提供给他们。事先教师从媒体上剪辑与课文有关的图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为一体,配以文字说明,营造特殊的课堂气氛,渲染、烘托出主体形象,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心灵震撼人。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播放有关长征视频画面,革命史诗《东方红》片段,《长征组歌》音乐片段。融音乐、声响和画外音为一体,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乐观豪迈。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地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对革命前辈充满敬意,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行为美
  电教媒体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发挥。我们还充分挖掘其教育潜能,利用活动课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行为美。使学生虽未能亲临天安门广场,但真切感受到了广场升旗的庄严;虽未曾到过香港,但体会到回归给亿万人民带来的激动;虽未曾体会白毛女的痛苦,但也见识了黄世仁的毒辣。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我们精心策划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整个活动以三首“MTV”为主线: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拉开了主题班会的序幕,伴随那优美的旋律,屏幕上那位母亲“倦得不再挺拔的腰身,失去光华的眼睛”,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营造了很好的教育情境。随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轻轻响起,屏幕上母子情深的形象展现,同学们的情绪受到感染,纷纷上台,讲述自己母亲的动人故事:有的学生在失去父爱后,母亲含辛茹苦独自挑起抚养儿子的重担;有的学生的继母无微不至关心女儿,继母胜生母……活动结束时,随着《懂你》这熟悉的旋律,同学们边欣赏动人的画面,边跟随演员深情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最后,银幕上打出了字幕:“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亲是慈祥的、伟大的,母爱是温柔的、深沉的,也是刻骨铭心的,让我们把心中的歌,深深的爱,献给自己的母亲,献给自己的母校、故乡、祖国,因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男中音深情的朗诵,使同学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活动开展以后,同学们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是我参加的最难忘的主题班会,它深深地打动了我。几天来,我心中一直涌动着要努力学习,报答母亲的激情。我们要牢记母亲的深恩,用优异的成绩让母亲永远微笑。
  有一段时间,媒体连续报道的几则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在一些学生产生极大反响,尤其是个别差生也流露出消极厌世的思想。如何帮助学生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不久,中央电视台讲述了北京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张穆然身患绝症,顽强学习,笑迎厄运的故事。我们抓住这难得的教育机会,举行了一次《珍爱生命,感悟坚强》的主题活动。首先在大屏幕上打出张穆然秀发脱落、依然热爱生活,灿烂微笑的照片,再一起聆听主持人对张穆然的深情追忆,学生们立即被这真实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一位初二学生动情地说:“面对这样一位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却比我们坚强很多的姐姐,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图片上谈笑风生的张穆然笑得那么纯真,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位癌症患者。看着她笑得这么开心,我们更多的是想流泪。不光是为穆然得了病而流泪,更多的是为了我们的软弱与不经风霜,在她面前,我们自惭形秽。”那些萌生消极思想的学生,也在比较中提高了认识,表示要像张穆然那样热爱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发出应有的光和热。通过活动,课堂上同学们开小差的少了,讨论声多了;积极举手发言的多了,上课没精神的少了。多媒体的灵活运用,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善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道德教育的效果,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挖掘媒体资源,加强道德教育,灵活开展教育教学,对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香沟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
【内容摘要】德育教育中的班级管理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教师管得太严,强调“师律”;二是过于注重自主管理;由此笔者提出循序渐进的“三律”——“师律”“生律”“自律”的班级管理招术,三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循序渐进。  【关键词】班级管理 师律 生律 自律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更是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两个极端:一、班主任管理学
前段时间听了本校老师一节语文课。听完后,不论是听课的老师,学生,还是上课的老师都给人以同一种感觉,那就是——累!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风筝》的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进行了朗读和字词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堂课,老师备教材备得很充分,可是一上课,老师就发现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预设去进行思考,他们的回答很多都让老师“没有想到”,所以措手不及的老师只好对学生强拉硬拽,迫使他们走进自己为他们设置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和解释。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教学不是传递知识,而是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相当的快,这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系统认识有关,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是非常零散的,感觉它们之间彼此是互不相关的,认为会做题目就行了。但往往结果是有些学生很用功,做了很多题目
古诗鉴赏的复习难度很大,高考得分也较低。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复习效果,得到理想的分数?  一、把握文体,积累知识  古诗鉴赏的诗歌材料不管是诗、词、还是散曲,它们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鉴于这一点,我们得出古诗鉴赏必须注意的五大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五点的把握对于老师来说不是难事,而学生在复习时,大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国教育界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点,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法律上明确规定:使受教育的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基础教育中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为了贯彻国家的义务教育方针,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切实可行的提高
语文高考结束后,老师家长总问学生老生常谈的问题:试卷好做吗?学生大都苦笑一下:做是做了,对不对不太清楚。其实何止学生不清楚,说实在话,假如让老师做,也很难吃准。要么在高考阅卷中,为什么要添加许多“额外”的答案呢?因为连出卷专家经过少日日夜夜苦思冥想定下的答案也很难十全十美,所以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难免有缺失,只是多少而已,不足为奇。  然而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样专家们
【内容摘要】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如何才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用借助多媒体、设置悬念、讲故事及反复朗读课文的方法来试一试。  【关键词】情感 多媒体 悬念 故事 朗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
一、继承优秀文化、推动教育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要想通过科举改变人生命运,就必须进学读书,学习文化知识。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把任官制度、取士标准、教育内容统一起来。这种教与学、学与考相统一的考试制度,对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标准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中国国民形成了普遍重视教育的民风,既传承了民族文化,也提高了国民素质。  同理,高考对这些优秀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我们共同的理想》论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材115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教材117页“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