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构性鼻炎的诊断方法及鼻内多结构同期手术治疗结构性鼻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本组53例依据患者主诉症状、鼻内镜及CT检查,同期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中鼻甲成形,下鼻甲功能性部分切除,鼻窦开放术。结果:治愈46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论:鼻内多结构同期手术治疗结构性鼻炎安全可靠,疗效确定,应进一步统一诊断标准,规范治疗。
关键词 鼻炎 结构性 外科手术 内镜术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结构性鼻炎患者53例,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病程3~20年,平均5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鼻塞、头痛,其中持续性双侧鼻塞26例,交替性27例;伴嗅觉减退10例,伴鼻干间歇鼻出血11例,伴黏脓涕增多,鼻涕倒流者32例。所有患者均有使用滴鼻剂或口服鼻炎药物史。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以鼻甲肥厚和(或)结构变异为主11例,鼻中隔偏曲伴鼻甲代偿肥大和(或)结构变异21例,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和(或)结构变异有鼻窦炎患者21例,所有患者鼻腔两侧均有2处或2处以上结构异常。
手术方法:53例均采用局麻鼻内镜下手术,用1%丁卡因30ml加1∶1000肾上腺素3ml浸润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每次3~5分钟,共3次。用1%利多卡因(含副肾素少许)分别于左侧中隔前下皮肤与黏膜相接处,钩突黏膜,中鼻甲前端根部,下鼻甲下缘黏膜下浸润麻醉,鼻内镜下常规术式做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采用MessrKLinger术式,依次切除钩突,开放鼻窦,清理窦腔病变,保留正常黏膜,对泡性中鼻甲和(或)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者行中鼻甲成形,保留中鼻甲内侧和根部。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者行下鼻甲黏膜下切除,必要时行下鼻甲骨折向外侧移位或对鼻甲骨质增生肥大的黏膜下骨质部分摘除术后双侧鼻腔用高膨胀止血棉填塞,24~48小时后取出,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3~5天,第3天开始给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适时清理鼻腔结痂定期鼻内镜下复查。
结 果
本组53例患者同期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12例;中鼻甲成形,鼻窦开放术15例;鼻中隔矫正鼻窦开放,下鼻甲黏膜下切除26例。术后随诊8~1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鼻塞症状消失,头痛缓解。2例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黏膜,第2次分解后鼻腔通畅。所有患者无复发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讨 论
鼻腔多结构异常可导致鼻腔的气流动力学以及鼻腔阻力发生改变,影响鼻腔的通气及调温调湿功能。鼻腔比邻结构的异常接触,影响纤毛的正常运动功能及异常神经反射,影响鼻窦的通畅引流,容易继发鼻窦炎。我们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发现在手术改善鼻窦通气的同时,必须注意鼻腔通气的改善。鼻中隔是鼻腔解剖结构的核心,鼻中隔偏曲不仅影响下鼻甲,还影响到中鼻甲和鼻道窦口复合体结构代偿性改变,产生鼻腔多结构异常,引发双侧鼻腔功能异常。以往手术只重视鼻中隔偏曲侧的处理,而常常忽略偏曲对侧,对下鼻甲的处理重视而忽略中鼻甲及鼻道窦口复合体。鼻内多结构同期手术矫正了偏曲的鼻中隔,肥大的下鼻甲,结构异常的中鼻甲及鼻道窦口复合体。不但改善了总鼻道的通气引流,而且为鼻窦的通气引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鼻窦炎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主编.鼻内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袁晓培,马有祥,邢志敏,等.鼻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结构性鼻炎.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17):782-785.
3 龚瑞丽,王适.鼻内多结构同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8,10,9.
关键词 鼻炎 结构性 外科手术 内镜术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结构性鼻炎患者53例,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病程3~20年,平均5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鼻塞、头痛,其中持续性双侧鼻塞26例,交替性27例;伴嗅觉减退10例,伴鼻干间歇鼻出血11例,伴黏脓涕增多,鼻涕倒流者32例。所有患者均有使用滴鼻剂或口服鼻炎药物史。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后无明显好转。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以鼻甲肥厚和(或)结构变异为主11例,鼻中隔偏曲伴鼻甲代偿肥大和(或)结构变异21例,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和(或)结构变异有鼻窦炎患者21例,所有患者鼻腔两侧均有2处或2处以上结构异常。
手术方法:53例均采用局麻鼻内镜下手术,用1%丁卡因30ml加1∶1000肾上腺素3ml浸润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每次3~5分钟,共3次。用1%利多卡因(含副肾素少许)分别于左侧中隔前下皮肤与黏膜相接处,钩突黏膜,中鼻甲前端根部,下鼻甲下缘黏膜下浸润麻醉,鼻内镜下常规术式做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采用MessrKLinger术式,依次切除钩突,开放鼻窦,清理窦腔病变,保留正常黏膜,对泡性中鼻甲和(或)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者行中鼻甲成形,保留中鼻甲内侧和根部。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者行下鼻甲黏膜下切除,必要时行下鼻甲骨折向外侧移位或对鼻甲骨质增生肥大的黏膜下骨质部分摘除术后双侧鼻腔用高膨胀止血棉填塞,24~48小时后取出,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3~5天,第3天开始给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适时清理鼻腔结痂定期鼻内镜下复查。
结 果
本组53例患者同期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12例;中鼻甲成形,鼻窦开放术15例;鼻中隔矫正鼻窦开放,下鼻甲黏膜下切除26例。术后随诊8~1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鼻塞症状消失,头痛缓解。2例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黏膜,第2次分解后鼻腔通畅。所有患者无复发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讨 论
鼻腔多结构异常可导致鼻腔的气流动力学以及鼻腔阻力发生改变,影响鼻腔的通气及调温调湿功能。鼻腔比邻结构的异常接触,影响纤毛的正常运动功能及异常神经反射,影响鼻窦的通畅引流,容易继发鼻窦炎。我们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发现在手术改善鼻窦通气的同时,必须注意鼻腔通气的改善。鼻中隔是鼻腔解剖结构的核心,鼻中隔偏曲不仅影响下鼻甲,还影响到中鼻甲和鼻道窦口复合体结构代偿性改变,产生鼻腔多结构异常,引发双侧鼻腔功能异常。以往手术只重视鼻中隔偏曲侧的处理,而常常忽略偏曲对侧,对下鼻甲的处理重视而忽略中鼻甲及鼻道窦口复合体。鼻内多结构同期手术矫正了偏曲的鼻中隔,肥大的下鼻甲,结构异常的中鼻甲及鼻道窦口复合体。不但改善了总鼻道的通气引流,而且为鼻窦的通气引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鼻窦炎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主编.鼻内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袁晓培,马有祥,邢志敏,等.鼻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结构性鼻炎.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17):782-785.
3 龚瑞丽,王适.鼻内多结构同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