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增长格局的变动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g1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市场化和非农化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推动,但目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和外出务工人数的增长都出现了减缓的趋势。因此,农民增收政策要顺势而为,在保持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强化非农收入增长。
其他文献
干旱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本文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农户面临干旱时所采取的各种应对策略——多样化策略、适时调整的弹性化策略和消费平滑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一定的评估。本文发现,多数农户通过这些策略成功地应对了一般性的干旱风险。但一些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在此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本着借鉴国外类似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相关的政策制订者提供决策思路,为海内外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的宗旨,由中国留美经济学会(The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几种典型的“赊养”模式,例如“借羊还羔”、“赊养猪崽”等,本文深层次分析了“赊养”经营之所以存在的经济学寓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赊养”成功运转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认为,“赊养”是企业或大户联结农户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双方共需的经营模式。
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省首家民办农产品行业协会紫菜协会成立的过程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文在对该协会运作机制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发展民办行业协会的几点启示。
期刊
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着人口、自然灾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本文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损失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估算出安徽省2002年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总损失达22.05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67%,这一比例低于北京市和江苏省的比例。安徽省农业生态破坏损失值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丘陵区最为严重。
本文对福建省建瓯市叶坊村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集体林产权安排的制度变迁及农民相应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对我国现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做深刻反省,在尊重社区(农民)愿望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本土化的产权安排模式。
在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多轮改革过程中,我国棉花进口、厍存和价格三者之间呈现出周期性波动。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1978-2002年我国棉花进口、库存和价格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型,分析了棉花进口、库存和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棉花进口和库存的变动是引起棉花价格变动的原因,棉花价格和库存变动是引起棉花进口变动的原因,棉花价格和进口变动是引起棉花库存变动的原因。棉花价格、库存和进口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这种时滞是导致它们出现几乎协同性的周期性波
期刊
本文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果,在短期内非常有限,而从长期看也不确定——它依赖于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否形成和与农业生产、销售、分配及服务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改善的程度。而且,就长期而言,农村税费改革本身只是一个切入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村改革的侧重点应当有所变化,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乡(镇)和村级财政制度的调整是根本。本文还利用调查数据,就国家减免农业税费可能的效果给出了一个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农民的农业收入已经接近极限,农民总收入与非农纯收入显著相关;短期内,在农业分配制度的调整相当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