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带6500公斤行李离开中国的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人称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为汉学。俄罗斯汉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誉,也是我国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李伟丽博士的《俄罗斯汉学的太阳——尼·雅·比丘林》即是研究俄国汉学的一部新作。该书是余太山、李锦绣主编的丛书《丝茶之路博览》之一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装帧朴素大方,行文简洁流畅,图文并茂,虽是古代中外关系史的普及读物,但又不失学术著作的严谨与可靠。10万字的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欣喜之余,很想谈点感想。
  过去,我也读过几篇国人介绍比丘林的文章,都只是转述俄国学者研究比丘林的成果,行文间我感觉作者似乎都没有读过他的原作。李伟丽生逢盛世,于2003年争取到去莫斯科大学进修一年的机会。她走遍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藏有比丘林资料的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博物馆,在俄国友人的帮助下,几乎搜集到了比丘林发表的所有著作,还有俄国学者在比丘林生前死后对他的研究与评论,抄录、翻拍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又穷十几年之力,翻译与解读这些史料。近些年,她又利用每一次去俄罗斯出差调研的机会,蒐集有关比丘林的文献。她到过比丘林一生事业的起源地喀山。该书的两幅精美插图,喀山神学院和喀山主易圣容修道院的照片,就是李伟丽拍摄的。可以说,就资料占有和研究的深度而言,在我国从事比丘林研究的学者中,李伟丽当数第一人。
  该书以丰厚的第一手史料做基础,将俄罗斯汉学天才比丘林的艰难成长历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尼基塔·亚科夫列维奇·比丘林,来自伏尔加河畔一个贫穷的楚瓦什人家庭。在喀山宗教学院,他是才华横溢、记忆超群的天才少年,历史、地理、诗歌、修辞、哲学等课程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还精通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和德语。1800年,比丘林皈依东正教,成为修士辅祭。因受俄罗斯东正教正教院主席阿姆夫罗西·波多别多夫的赏识,很快就晋升到修士大司祭。又因缘际会,被任命为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的第九届团长。
  1808年(嘉庆十三年),比丘林怀着对中国的向往和追求学术之心,穿越万里丝茶之路,抵达北京,一驻就是十三年五个月。他凭借语言天赋,很快掌握了汉语、满语,开始编撰汉俄词典,大量搜集与翻译中国历史典籍。又广泛结交朝廷大员、士大夫、市井小民,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语言、习俗、经济社会关系。他因醉心于中国研究,荒废了日常的传教布道。 1821年(道光元年),比丘林带着12箱中文、满文书籍,1箱手稿,6幅地图和1幅北京城郭平面图,总共6500多公斤的行李回国。他是这样总结在北京的工作的:“如果让我为自己说句公道话,那么我可以说,在研究中国的13年里,我一个人所做出的成绩是使团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所有成绩的好几倍。”
  在圣彼得堡迎接比丘林的,不是鲜花与勋章,而是宗教法庭的一纸判决书。以“完全疏于传教士的职责,对下属监管不力”为由,按主教和沙皇的命令,他被降为普通修士,监禁于瓦拉姆修道院,终生不准离开。在远离尘世的瓦拉姆,比丘林不改初心,仍不停地著述与翻译,可谓硕果累累。俄罗斯的一些学界名流和朝廷权臣深知比丘林和其学问的价值,在他们的大力营救下,比丘林走出了监狱,得到了外交部亚洲司的职位。
  还在出狱前,俄国的期刊杂志已开始发表他的著作。走出了瓦拉姆,“他的作品便像渴望高飞的风筝遇到了春风和蓝天,在阳光下漫天飘逸,飞翔在俄罗斯学界的上空”。他一生撰写的著作近百种,五次荣获皇家科学院杰米多夫奖,并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比丘林的著作传入欧洲,不仅使欧洲学者第一次接触到关于西藏的资料,还纠正了欧洲学者在蒙古史研究方面的错误。他被誉为欧洲汉学泰斗,并入选巴黎亚洲学会会员。
  比丘林还不辞劳苦,奔波于圣彼得堡、喀山、恰克图,为发展俄国的汉语教学,培养汉学人才竭尽心力。大名鼎鼎的汉学家卡法罗夫、瓦西里耶夫都是他的学生。
  晚年的比丘林,孤苦伶仃,仍在汉学园地里笔耕不辍,直到1856年(咸丰六年),在修道院的斗室里悄然离世,终年76岁。
  李伟丽在重点关注比丘林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以生动传神的笔触,对其贫穷的家境,凄美的爱情,友朋交往,在出世入世之间的灵魂挣扎,作了细致入微地探索与描摹。使我们对比丘林的创作环境与为学心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比丘林的历史定位,李伟丽说:比丘林的研究使俄国汉学走出了简单翻译中国史料的阶段,将其上升到对中国的综合研究,将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全方位地展现给俄国学术界。他的中国边疆史地著作开创了俄国蒙古学、满学、藏学和中亚民族史的研究。他使俄国汉学摆脱了对欧洲汉学的依赖,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个辜负了上帝却醉心于学术的人奠定了19世纪俄罗斯汉学的基础,照亮了整个19世纪的俄国汉学发展的道路。”“俄罗斯汉学的太阳”的称号,比丘林是当之无愧的。
  比丘林在北京的13年,正是嘉庆帝执政的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局外人,活动在中国的心脏,记录了许多当时的中国人难以察觉到或不愿正视的社会现象,其历史认识价值是任何中国史籍都无法取代的。对当代中国人而言,《俄罗斯汉学的太阳——尼·雅·比丘林》一书出版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其他文献
约莫2005年左右开始,学术界和媒体界逐渐掀起一股民国大学热。众议以为民国时期的大学,在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指导下,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段辉煌,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大师灿若星辰。不过,之后逐渐升温的民国大学热,果真准确描述了当年的事实吗?还是由于遥望而产生的距离之美呢?在民国大学热未退之际如此发问,或许会触动不少人的感情,遭致众人强烈不满和反对,然而以理性还民国大学原貌,或许更是学界
一  “‘文学批评’是一个译名。”这是朱自清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为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朱东润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两书撰写的书评《诗文评的发展》开篇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就提到了中国文学传统中与“文学批评”相当却又未必完全一致的另一个术语:“诗文评”。只不过这诗文评虽也“独成一类”,却毕竟长期处在“附庸地位”,“在目录里只是集部的尾巴”。故而朱自清认为,“文学批评”这个“新意念新名字”的“
“文化英雄”的命名与怀疑  本山大叔驰骋春晚21年,从1990年的《相亲》,到2009年的《不差钱》(期间只有一年未上春晚),几乎都是好评如潮。他给人们带来的笑声无法用钱来衡量。正因此,他能花亿万巨资购置庞巴迪,也属劳动所得,并无人眼红。从当初拧着茅台酒去叩央视春晚的大门洒泪而归,到后来的央视春晚离不了他,赵本山的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当春节临近,人们便会关心春晚有没有赵本山。有一篇《何必为
公元1896年10月(清光绪二十二年)设立的北洋山海关铁路学堂几经演变,当年的铁路学堂、唐山路矿学堂、交大唐校、唐山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等,如今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尽管校名几度更变,“唐山交大”却成为世人称呼她最常用的名字。  这所规模小、学生少的工程学府,却因考取难、要求严、好就业,在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界和工程界享有盛誉,一直以来人才辈出、精英云集。  曾经的唐山交大,一段辉煌与传奇,至今让人刻骨
今年参加汤先生大著《瞩目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的出版发行会,我见在此书的扉页中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题词“三藏添新典,时中协太和”,还有著名书法家王之鏻先生的题词“光前裕后”。饶先生的题词彰显了编纂《儒藏》的重要意义和汤先生的学术品格,而我更从王先生所题“光前裕后”体认到汤先生在北大的学术传承乃至中国文化的学术传承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我是北大哲学系七七级的学生,在读本科期间,无缘听汤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11月,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即将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两年,中国文艺的面貌有了不少改观,新作品、新探索、新气象不断涌现,令人鼓舞,中国文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和认可。但问题和矛盾依然不少。这些问题其来有自,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因而也就更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召开前,我们特邀六位博士(生
茶与文学的结缘,可追溯到文学诞生以前的远古,那是个靠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时代。我们今天在《山海经》《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看到的古典神话,都是到有文字后,才由后人记录整理下来。而关于茶的最初被发现和利用的历史依据,就来自于一则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茶)而解之。”中国五千年茶文化史就始于此。此后,茶与文学几乎一直是并肩前行,同步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饮茶及其文化,永远是诗词、
清末显宦陈夔龙在其自传《梦蕉亭杂记》中,曾如此概括满族重臣荣禄病殁之影响:“国家大政有二,曰行政,曰治兵。综光绪一朝,荣文忠公实为此中枢纽。文忠没而国运亦沦夷。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斯言岂不谅哉!”陈于清季政坛得以发迹,荣禄其间多有庇佑回护,故此番评论,不免有溢美之嫌。然揆诸晚清政局,荣氏一人在军政两界之份量与作为,确也堪称“枢纽”,无怪乎《清史稿》称其“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
7月中旬,北京进入高温期。踏进西城区新文化街邓加荣的家,却感到一阵清凉。老邓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崇敬的师长。但因我在杭州,他在北京,交往不多。但有一件事使我一直难忘,那就是他担任光明日报原新闻研究所所长时发起为翟惠生、庄电一(均为当时光明日报的优秀高产记者)和我举行的新闻作品研讨会。  如今老邓已离休多年。但他却仍然离而不休,著述不辍。走进他逼仄的书斋,书橱里,他的作品排列成行,竟有近百部之多。早闻
所谓“英日同盟的阴影”是解释在“英日同盟”(1902-1923年)存续的21年期间,中国从清末到民初,经历了清帝国的崩溃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该同盟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内政、外交造成什么影响,对东亚世界秩序造成何种影响。  /壹/  今天,我们回顾过去一百多年的东亚国际关系史,可以认为,缔结于1902年的“英日同盟”是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体系解体之后的一个过渡时代的产物。甲午战争之前的东亚体系是一个宗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