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课程整合,这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如今“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教育必须重视幼儿发展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幼儿的发展既要受到全社会发展的重视,又要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幼儿园课程要有效整合。构建游戏化课程,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增强其体育素养,培养其合作能力,还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生活理论知识,为幼儿扩展知识面。
幼儿园教学中的关键依据是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和幼儿的发展情況,对幼儿进行科学培养。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不能理解。因此,幼儿喜欢问为什么,喜欢探究问题。由于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生活中遇到的场景,因此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幼儿生活,课程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对于幼儿来说,最直接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来自真实生活的体验。幼儿园课程中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体验越相似,越能引起幼儿的共鸣,越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处处隐含着教育机会。如突发事件、两个幼儿之间的争执、一个幼儿的提问、一群幼儿的玩耍等,都可能隐藏着教育机会。广大幼儿教师要组织有效的生活教育活动,开展生活教育课程。比如“安全卫士”是一个基于单个事件的教育活动,在做习题的时候,笔者带着班里的幼儿下楼,突然一个幼儿踉跄了一下,笔者连忙抱起她,避免发生意外。这个幼儿哭着说:“冬冬在后面推我。”冬冬说:“她走得太慢了。”做完习题回到班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幼儿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由此,“安全卫士”主题活动诞生。通过“趣味多米诺”科普活动,幼儿们了解了排队时推人有多危险。通过“会说话的符号”活动,幼儿认识了各种符号以及含义。通过阅读《红袋鼠的故事》,幼儿学会了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园内寻找可能有危险的地方,并通过绘画,让幼儿用自己的符号告诉其他幼儿什么是危险的,应该做怎么做。
课堂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幼儿接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场所。因此,广大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只把眼光放到幼儿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还要根据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化教育教学理论融入教学中。当然,要想有效地使生活化理论融入幼儿课程,可以在课堂上为幼儿设置一些有生活理论的趣味游戏,引导幼儿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生活认知能力。
交通信号灯是我们身边最寻常的具有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广大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一些交通常识,根据交通信号灯的理论可以为幼儿设置一个“拍拍手,过马路”的小游戏。首先,幼儿教师教幼儿一些红绿灯的基本含义,将其应用在交通规则中,并告诉幼儿在看到绿色牌时鼓掌要快,看到黄色牌时鼓掌速度减慢,看到红色牌时停止鼓掌,然后随机为幼儿拍照,并观看幼儿拍手过程中的情景。对于拍手动作与展示牌不符合的幼儿,教师需要轻轻指出他的错误,并告诉他在玩游戏时要像在实际生活中一样,遇到红灯、黄灯、绿灯时要分辨清楚,在游戏中拍手的意思是往前走,我们不能违反交通规则。利用交通信号灯为幼儿设置教育教学趣味游戏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把生活化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又促使广大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课堂趣味游戏不断进行创新与改进。通过融入生活化的教育理论不仅仅能加快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还能有效地向幼儿传达一些生活常识,提高广大幼儿的生活认知能力。
(一)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
幼儿教师可将生活化教育理论纳入幼儿园课程的主题设计,以确定幼儿学习发展的目标,设计有趣的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幼儿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积极应对挑战。
(二)利用节日创设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将课程内容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环境创造活动、游戏活动、家庭互动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教育。
(三)利用季节、节气变化创设教学内容
不同的季节,大自然有着不同的颜色和景观。教师可考虑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具体和生动的教学内容。如二十四节气教育主题,使幼儿能够探索自然并观察季节和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获得相关知识的学习。
(四)幼儿园围绕民俗文化设计教学内容
广大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将民俗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中,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幼儿园大班可以开展一场“甜茶社会”的教育活动,在“甜茶社会”中,幼儿可以学习茶文化和了解不同种类的茶,还可以体验煮茶、调制茶、赏茶和喝茶等过程。利用民俗文化开展游戏化课程,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幼儿园周边环境千差万别,为幼儿园开展个性化游戏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幼儿园内创造具有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使园内环境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资源,开展探索性和实践性的游戏活动。如种植园可用于探索文化课程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幼儿参与讨论
“什么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幼儿可参与选种、播种、施肥、灌溉、观察和记录作物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幼儿可以看出每种植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使他们主动到生活中、书本里去寻找答案。教师可利用幼儿观察植物生长速度的机会,教幼儿学会测量。通过探索种植课程主题的实践活动,幼儿既体验了种植,又提高了融入社会的能力。
教师对课程的探索关系着每一名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可开展远足活动,但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欣赏美景”这一基本目标,还应该深入思考,科学设计活动方案,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让幼儿在游戏化课堂中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这才是开展远足活动的真正意义。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指导了几代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在幼儿游戏化教育课程的背景下,生活化教育理论仍保留着青春和活力,对于幼儿园班级的游戏化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生活化教育理论,幼儿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理解和灵活应用,以提高生活化教育水平,为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学中的关键依据是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和幼儿的发展情況,对幼儿进行科学培养。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不能理解。因此,幼儿喜欢问为什么,喜欢探究问题。由于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生活中遇到的场景,因此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幼儿生活,课程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对于幼儿来说,最直接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来自真实生活的体验。幼儿园课程中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体验越相似,越能引起幼儿的共鸣,越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实施生活教育课程
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处处隐含着教育机会。如突发事件、两个幼儿之间的争执、一个幼儿的提问、一群幼儿的玩耍等,都可能隐藏着教育机会。广大幼儿教师要组织有效的生活教育活动,开展生活教育课程。比如“安全卫士”是一个基于单个事件的教育活动,在做习题的时候,笔者带着班里的幼儿下楼,突然一个幼儿踉跄了一下,笔者连忙抱起她,避免发生意外。这个幼儿哭着说:“冬冬在后面推我。”冬冬说:“她走得太慢了。”做完习题回到班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幼儿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由此,“安全卫士”主题活动诞生。通过“趣味多米诺”科普活动,幼儿们了解了排队时推人有多危险。通过“会说话的符号”活动,幼儿认识了各种符号以及含义。通过阅读《红袋鼠的故事》,幼儿学会了哪些行为是危险的。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园内寻找可能有危险的地方,并通过绘画,让幼儿用自己的符号告诉其他幼儿什么是危险的,应该做怎么做。
三、在幼儿游戏中融入生活化教育理论,强化幼儿生活认知能力
课堂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幼儿接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场所。因此,广大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只把眼光放到幼儿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还要根据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化教育教学理论融入教学中。当然,要想有效地使生活化理论融入幼儿课程,可以在课堂上为幼儿设置一些有生活理论的趣味游戏,引导幼儿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生活认知能力。
交通信号灯是我们身边最寻常的具有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广大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一些交通常识,根据交通信号灯的理论可以为幼儿设置一个“拍拍手,过马路”的小游戏。首先,幼儿教师教幼儿一些红绿灯的基本含义,将其应用在交通规则中,并告诉幼儿在看到绿色牌时鼓掌要快,看到黄色牌时鼓掌速度减慢,看到红色牌时停止鼓掌,然后随机为幼儿拍照,并观看幼儿拍手过程中的情景。对于拍手动作与展示牌不符合的幼儿,教师需要轻轻指出他的错误,并告诉他在玩游戏时要像在实际生活中一样,遇到红灯、黄灯、绿灯时要分辨清楚,在游戏中拍手的意思是往前走,我们不能违反交通规则。利用交通信号灯为幼儿设置教育教学趣味游戏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把生活化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又促使广大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课堂趣味游戏不断进行创新与改进。通过融入生活化的教育理论不仅仅能加快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还能有效地向幼儿传达一些生活常识,提高广大幼儿的生活认知能力。
四、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游戏化教育内容设计
(一)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
幼儿教师可将生活化教育理论纳入幼儿园课程的主题设计,以确定幼儿学习发展的目标,设计有趣的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幼儿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积极应对挑战。
(二)利用节日创设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将课程内容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环境创造活动、游戏活动、家庭互动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教育。
(三)利用季节、节气变化创设教学内容
不同的季节,大自然有着不同的颜色和景观。教师可考虑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具体和生动的教学内容。如二十四节气教育主题,使幼儿能够探索自然并观察季节和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获得相关知识的学习。
(四)幼儿园围绕民俗文化设计教学内容
广大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将民俗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中,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幼儿园大班可以开展一场“甜茶社会”的教育活动,在“甜茶社会”中,幼儿可以学习茶文化和了解不同种类的茶,还可以体验煮茶、调制茶、赏茶和喝茶等过程。利用民俗文化开展游戏化课程,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五、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游戏化探索实践活动
幼儿园周边环境千差万别,为幼儿园开展个性化游戏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幼儿园内创造具有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使园内环境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资源,开展探索性和实践性的游戏活动。如种植园可用于探索文化课程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幼儿参与讨论
“什么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幼儿可参与选种、播种、施肥、灌溉、观察和记录作物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幼儿可以看出每种植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使他们主动到生活中、书本里去寻找答案。教师可利用幼儿观察植物生长速度的机会,教幼儿学会测量。通过探索种植课程主题的实践活动,幼儿既体验了种植,又提高了融入社会的能力。
教师对课程的探索关系着每一名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可开展远足活动,但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欣赏美景”这一基本目标,还应该深入思考,科学设计活动方案,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让幼儿在游戏化课堂中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这才是开展远足活动的真正意义。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指导了几代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在幼儿游戏化教育课程的背景下,生活化教育理论仍保留着青春和活力,对于幼儿园班级的游戏化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生活化教育理论,幼儿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理解和灵活应用,以提高生活化教育水平,为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