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时,也不觉得昭君是个美女,可是等到了出塞的那一刻,都觉得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
如果没有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的一番追索,娄永琪可能不会去关心那8个古建筑模型的"身世",因为早已是司空见惯。
如今已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的娄永琪,依然记得1980年代进同济大学建筑系读书时,8个被摆在文远楼过道里的古建筑模型。在那个崇尚西方建筑文化的年代,这些模型称不上传奇,也谈不上"镇校之宝"。
20余年在同济,娄永琪看着这些古建筑模型从文远楼搬到红楼,又从红楼搬到新落成的充满后现代气息的清楼。在他眼中,这些模型只是1950年代留下来的几个教具。2006年8月8日,张晴把其中4个模型---苏式厅堂翻修脚手架重檐歇山顶、苏式鸳鸯厅单檐歇山顶、苏州灵岩寺大殿(重檐歇山顶)和清北方宫式殿堂(重檐庑殿顶)---搬到2006上海双年展,却博得一片惊呼:同济大学还有如此"镇校之宝"。
"这些模型不仅仅是老建筑的缩小版,更是包含了多种手工艺和人文观念的中国古典建筑的缩影。"娄永琪评价道。
展现在眼前的4个古建筑模型,确实精致,不仅完全复原建筑本身,将南北古建筑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细节处表现得美妙绝伦:巴掌大的门窗上雕刻镂花,并且能灵活开启;屋檐下悬挂的小铃铛摆来摆去,檐壁彩绘美轮美奂。苏州三清殿那个模型,还附上了古代修葺建筑时搭建的脚手架---交错的架子,两边轱辘亦可转动,真实再现了古老技法。
张晴的评价是:"这些积着半个世纪灰尘的绝唱,都没有人拂去尘埃,不仅凝结了工匠的技艺,更象征了中国历代艺匠心手合一的绝唱。"
张晴不仅把它们请到上海双年展,而且布置在最显著的位置---上海美术馆底楼大厅中央。他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吴长福说:"中国有许多事,都和昭君出塞有关---平时,也不觉得昭君是个美女,一不小心,耽误了她的青春,可是等到了出塞的那一刻,都觉得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
张晴把4件古建模型的参展比作了"昭君出塞"。"从某种意义上讲,张晴更像是这4件古建模型的作者。"娄永琪说,是张晴赋予这些古建模型新的生命和价值。
"美是属于人类的,决不能长眠于冷宫。"张晴用这句话说服了吴长福,来来回回几个月,吴长福终在半推半就中同意"昭君出塞"。张晴说,他本来想亲自为4件古建模型拂去尘埃,但是没想到吴长福已经在媒体上放话:"建议工作人员保留模型上的灰尘",灰尘也是历史,张晴欣然同意吴长福的先见之明:"让参观上海双年展所有的观众,在看模型的时候也看到半个世纪的尘埃吧。何为历史?何为未来不能构建的历史?都在此刻。"
曾几何时,中国建筑学受到国外思潮的影响,这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建模型在同济大学不过是摆设而已,学生们纷纷选修现代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和传统建筑专业成为冷门,不再成为主流。娄永琪说,1980年代的时候,同济建筑系的学生往往听到"传统"两个字就觉得过时,"传统的建筑被人渐渐遗忘了。"
今之时,当张晴重新轰轰烈烈地把这4件古建模型展示出来,此间所受到媒体的追捧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建筑教学理念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娄永琪说,这是一种回归,"把过去的东西拉回到现在",在空间上把中国文化发展方向从虚拟的国际化、全球化中拉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在时间上把中国拉回到过去的记忆和民族特色中,"虽然现在传统建筑的复苏还是星星之火,但是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之势。"
张晴把这些模型跻身于上海双年展理解为一种富有创意的"超设计",他说:"这些古建筑模型在我们如今的时代就是一件’超设计’的作品。虽然,现在有三维设计、机械加工,但是却几乎无人能如此栩栩如生地打造出古建筑模型,这些过去看似平常的手艺活今天已经失传。在上海双年展中,我们要看的不只是鲜亮的作品,而且还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根’。"
在张晴公布的2006上海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总名单中,出现了两位特殊的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徐永甫、徐和生。他们正是同济大学古建模型的制作者!昨天的匠人今日已戴上了艺术家的头衔。娄永琪说,放在今天的话语系统,徐永甫和徐和生师徒俩就是"民工",他们是从苏州到上海打工的两位普通匠人。然而,名不见经传的师徒两人留下来的作品,就这样登堂入室,进入高雅的美术殿堂,等候八方来客观赏,诚如张晴所言,这是一种"超设计"。
张晴这样评价师徒二人:"徐永甫和徐和生师徒是上世纪苏州香山帮匠人中的佼佼者,先后被陈从周先生请到同济大学,任职于建筑系木工模型室,专门制作各类模型。徐氏师徒技艺精湛,已经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匠人’。师徒二人擅长心摩手追,更能过目不忘,有吴道子千里江陵悉收心底一日而就的才情,颇具苏轼作画胸有成竹的风范。徒弟徐和生曾去北京观摩雍和宫,区区半小时即记住该建筑,并制作了本次参展作品之’清北方宫式殿堂重檐庑殿顶’模型。"
鲜为人知的是,为了找出作者,张晴颇费一番心血,他前后3次造访同济大学,在娄永琪的引见下拜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阮仪三教授和戴复东院士,几经周旋,终于解开古建模型的身世之谜。娄永琪幽默地说,这是一个现代画家"为民工问院士"的故事。
如果没有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的一番追索,娄永琪可能不会去关心那8个古建筑模型的"身世",因为早已是司空见惯。
如今已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的娄永琪,依然记得1980年代进同济大学建筑系读书时,8个被摆在文远楼过道里的古建筑模型。在那个崇尚西方建筑文化的年代,这些模型称不上传奇,也谈不上"镇校之宝"。
20余年在同济,娄永琪看着这些古建筑模型从文远楼搬到红楼,又从红楼搬到新落成的充满后现代气息的清楼。在他眼中,这些模型只是1950年代留下来的几个教具。2006年8月8日,张晴把其中4个模型---苏式厅堂翻修脚手架重檐歇山顶、苏式鸳鸯厅单檐歇山顶、苏州灵岩寺大殿(重檐歇山顶)和清北方宫式殿堂(重檐庑殿顶)---搬到2006上海双年展,却博得一片惊呼:同济大学还有如此"镇校之宝"。
"这些模型不仅仅是老建筑的缩小版,更是包含了多种手工艺和人文观念的中国古典建筑的缩影。"娄永琪评价道。
展现在眼前的4个古建筑模型,确实精致,不仅完全复原建筑本身,将南北古建筑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细节处表现得美妙绝伦:巴掌大的门窗上雕刻镂花,并且能灵活开启;屋檐下悬挂的小铃铛摆来摆去,檐壁彩绘美轮美奂。苏州三清殿那个模型,还附上了古代修葺建筑时搭建的脚手架---交错的架子,两边轱辘亦可转动,真实再现了古老技法。
张晴的评价是:"这些积着半个世纪灰尘的绝唱,都没有人拂去尘埃,不仅凝结了工匠的技艺,更象征了中国历代艺匠心手合一的绝唱。"
张晴不仅把它们请到上海双年展,而且布置在最显著的位置---上海美术馆底楼大厅中央。他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吴长福说:"中国有许多事,都和昭君出塞有关---平时,也不觉得昭君是个美女,一不小心,耽误了她的青春,可是等到了出塞的那一刻,都觉得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
张晴把4件古建模型的参展比作了"昭君出塞"。"从某种意义上讲,张晴更像是这4件古建模型的作者。"娄永琪说,是张晴赋予这些古建模型新的生命和价值。
"美是属于人类的,决不能长眠于冷宫。"张晴用这句话说服了吴长福,来来回回几个月,吴长福终在半推半就中同意"昭君出塞"。张晴说,他本来想亲自为4件古建模型拂去尘埃,但是没想到吴长福已经在媒体上放话:"建议工作人员保留模型上的灰尘",灰尘也是历史,张晴欣然同意吴长福的先见之明:"让参观上海双年展所有的观众,在看模型的时候也看到半个世纪的尘埃吧。何为历史?何为未来不能构建的历史?都在此刻。"
曾几何时,中国建筑学受到国外思潮的影响,这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建模型在同济大学不过是摆设而已,学生们纷纷选修现代设计,风景园林专业和传统建筑专业成为冷门,不再成为主流。娄永琪说,1980年代的时候,同济建筑系的学生往往听到"传统"两个字就觉得过时,"传统的建筑被人渐渐遗忘了。"
今之时,当张晴重新轰轰烈烈地把这4件古建模型展示出来,此间所受到媒体的追捧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建筑教学理念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娄永琪说,这是一种回归,"把过去的东西拉回到现在",在空间上把中国文化发展方向从虚拟的国际化、全球化中拉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在时间上把中国拉回到过去的记忆和民族特色中,"虽然现在传统建筑的复苏还是星星之火,但是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之势。"
张晴把这些模型跻身于上海双年展理解为一种富有创意的"超设计",他说:"这些古建筑模型在我们如今的时代就是一件’超设计’的作品。虽然,现在有三维设计、机械加工,但是却几乎无人能如此栩栩如生地打造出古建筑模型,这些过去看似平常的手艺活今天已经失传。在上海双年展中,我们要看的不只是鲜亮的作品,而且还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根’。"
在张晴公布的2006上海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总名单中,出现了两位特殊的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徐永甫、徐和生。他们正是同济大学古建模型的制作者!昨天的匠人今日已戴上了艺术家的头衔。娄永琪说,放在今天的话语系统,徐永甫和徐和生师徒俩就是"民工",他们是从苏州到上海打工的两位普通匠人。然而,名不见经传的师徒两人留下来的作品,就这样登堂入室,进入高雅的美术殿堂,等候八方来客观赏,诚如张晴所言,这是一种"超设计"。
张晴这样评价师徒二人:"徐永甫和徐和生师徒是上世纪苏州香山帮匠人中的佼佼者,先后被陈从周先生请到同济大学,任职于建筑系木工模型室,专门制作各类模型。徐氏师徒技艺精湛,已经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匠人’。师徒二人擅长心摩手追,更能过目不忘,有吴道子千里江陵悉收心底一日而就的才情,颇具苏轼作画胸有成竹的风范。徒弟徐和生曾去北京观摩雍和宫,区区半小时即记住该建筑,并制作了本次参展作品之’清北方宫式殿堂重檐庑殿顶’模型。"
鲜为人知的是,为了找出作者,张晴颇费一番心血,他前后3次造访同济大学,在娄永琪的引见下拜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阮仪三教授和戴复东院士,几经周旋,终于解开古建模型的身世之谜。娄永琪幽默地说,这是一个现代画家"为民工问院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