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伍尔夫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中赛普迪莫斯一角入手,分析了这一角色的存在缘由、死亡缘由和死亡启示,并提出死亡叙事以及作者创作的根源。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伍尔夫;死亡叙事
《达洛维夫人》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采取了双线叙事模式,讲述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一天中看似没有交集,但却紧密联系的生活。在讲述中,伍尔夫弱化了小说中最主要的情节要素,强调了生死的永恒主题。
一、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死亡叙事
1.赛普迪莫斯一角的存在缘由
小说的主角是达洛维夫人,从一开始伍尔夫就大篇幅地描写达洛维夫人,对赛普迪莫斯则是一笔带过。结尾部分,赛普迪莫斯自杀的消息传到达洛维夫人的耳朵里,也只是一个陌生人做了件令人感伤的事。赛普迪莫斯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但他的存在却是小说里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他的死把小说推向高潮。笔者认为,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在性格上有着相似性与互补性,两个角色互相对比、交叉、融合,从而更好地传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曾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达洛维夫人是一段年少时的恋情,赛普迪莫斯则是对莎士比亚的热爱。后来,达洛维夫人在一战后人们普遍追求物质生活的大背景下,选择嫁给国会议员,逐渐抛弃本心。赛普迪莫斯则是参加一战后,心理创伤难以平复,成天郁郁寡欢。达洛维夫人与塞普迪莫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一战影响,在内心深处都有着相似的、渴望解脱的心理状态。
此外,在一些细节上也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两个人的细心安排。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都在遭受病痛:达洛维夫人是一场流感,而赛普迪莫斯则是战后心理创伤;赛普迪莫斯因为不被理解,对心理医生布拉德肖十分排斥,达洛维夫人亦对心理治疗有不知名的反感。他们的婚姻都不美满:达洛维夫人始终记挂着自己的初恋彼得,赛普迪莫斯则对自己的妻子雷齐亚有许多的负罪感。最后,当赛普迪莫斯死亡的消息传入达洛维夫人的耳朵里时,她亦不禁感到自己“非常像他——那个自杀的年轻人。她很高兴他这样做了,抛弃了一切”。
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在灵魂方面亦有互补性。达洛维夫人深陷上流社会的虚假礼仪中无法解脱,而赛普迪莫斯勇敢地选择了解脱,弥补了达洛维夫人的遗憾,使情节更圆满。
2.赛普迪莫斯的死亡缘由
众所周知,自我保护是人的生存本能之一,而自杀是与这种本能彻底相违背的,它是有悖于自然的行为,来源于理性所衍生的意义机制。
在战争时,赛普迪莫斯为了保全自身而对战友埃文斯的死无动于衷,但在战后,他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冷漠是一种罪恶,使他无法融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本应接受心理疏导的赛普迪莫斯却一再被医生诊断为没病,只让他一再“休息、休息、休息;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使他再度与外界隔绝。自杀的目的不在于杀死自己的生命,而在于摆脱自己当前不能忍受的困惑、焦虑、紧张、不安或失望。而这些不安、焦虑的情绪不是当时短暂的感觉,而是长期的产物,某件事的发生会使他觉得更加痛苦和失望。当各种矛盾在同一时间展开时,这些多方面的合力足以将他们的信念乃至生命彻底摧毁。此外,书中有着相似人生经历的达洛维夫人亦是处于不被人理解又无法言说的抑郁中,只能通过通宵达旦的晚宴来排解。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一战结束后,人们普遍处于慌乱和焦虑的状态,赛普迪莫斯和达洛维夫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二者身处不同的社会阶级,有着不同的生活,却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战争影响。作者通过赛普迪莫斯和达洛维夫人,侧面写出了战争的后遗症。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上看,伍尔夫与赛普迪莫斯有许多的相似之处。生活里的伍尔夫经常出现幻觉,这都在赛普迪莫斯身上有体现,如他们都经常听见麻雀用希腊语歌唱等。赛普迪莫斯在小说结尾的死亡从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伍尔夫的心理状态,为她在现实生活里以自杀结束埋下伏笔。
3.赛普迪莫斯的死亡启示
赛普迪莫斯的自杀是和达洛维夫人的活下去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人都处在抑郁而不被理解的心理状态下,赛普迪莫斯由于渴望解脱从窗口跳了下来,达洛维夫人只是略微失神,选择了对生命妥协,继续在通宵达旦的晚宴中麻木。如达洛维夫人在听闻赛普迪莫斯的死讯时想,“父母把生命交给了你,要好好活到寿终正寝,要宁静地走完生命之路,而你却强烈地感到无能为力”,只有当一个人明白了死,才会懂得如何去生。只有直面死亡,直面自己的存在,才能最终获得平和。伍尔夫无疑是渴望这种平和,才在小说里安排了两个相似角色,一个代替另外一个自杀,而另外一个则向死而生。
二、死亡叙事的起源及伍尔夫进行死亡叙事写作的根源
在西方文学里,死亡一直是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之一。在中世纪,死亡叙事为人们追寻上帝的最终表现,自杀是不被允许的。在但丁的《神曲》中,地狱的第七层是惩罚自杀者的,这可以说明在那个时代,自杀是一种罪孽。启蒙以后,人们开始追逐理性和欲望,证明自我,追寻价值,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代表,自杀已经摆脱了“罪孽”的名声,而用以说明人们对人生的困惑。19世纪末,尼采宣布上帝已经死亡,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是虚无的,死亡叙事从此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一战后,人们心里普遍存在幻灭感,对社会和世界皆失去(下转第86页)(上接第9页)信心,自杀叙事则开始多元化,成为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
死亡是伍尔夫小说中的主要部分。笔者认为,这与其人生经历有关。她曾经四次试图自杀。1895年,伍尔夫13岁,在母亲病故的时候首次患上抑郁症,花了六个月时间才康复。1904年,父亲去世,伍尔夫第一次想要自杀,从窗口跳下去,摔成重伤。1913年,她吞下了一百颗药。而1941年,她最后一次精神崩溃,死于自家门口的河中。除了抑郁之外,她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亦十分痛苦,医生的百般不理解使她一直试图反抗,这亦在小说中赛普迪莫斯的身上得到体现。但难得的是,伍尔夫的小说里,呈现给人的并非只是死亡之痛苦,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和一切的热爱与渴望,这才是其想表达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玥.浅谈自杀叙事——以《达洛维夫人》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1,(07).
[2]郭明.“轻生”——并非轻松地放弃生命——小说《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中的自杀现象探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12).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伍尔夫;死亡叙事
《达洛维夫人》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采取了双线叙事模式,讲述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一天中看似没有交集,但却紧密联系的生活。在讲述中,伍尔夫弱化了小说中最主要的情节要素,强调了生死的永恒主题。
一、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死亡叙事
1.赛普迪莫斯一角的存在缘由
小说的主角是达洛维夫人,从一开始伍尔夫就大篇幅地描写达洛维夫人,对赛普迪莫斯则是一笔带过。结尾部分,赛普迪莫斯自杀的消息传到达洛维夫人的耳朵里,也只是一个陌生人做了件令人感伤的事。赛普迪莫斯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但他的存在却是小说里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他的死把小说推向高潮。笔者认为,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在性格上有着相似性与互补性,两个角色互相对比、交叉、融合,从而更好地传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曾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达洛维夫人是一段年少时的恋情,赛普迪莫斯则是对莎士比亚的热爱。后来,达洛维夫人在一战后人们普遍追求物质生活的大背景下,选择嫁给国会议员,逐渐抛弃本心。赛普迪莫斯则是参加一战后,心理创伤难以平复,成天郁郁寡欢。达洛维夫人与塞普迪莫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一战影响,在内心深处都有着相似的、渴望解脱的心理状态。
此外,在一些细节上也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两个人的细心安排。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都在遭受病痛:达洛维夫人是一场流感,而赛普迪莫斯则是战后心理创伤;赛普迪莫斯因为不被理解,对心理医生布拉德肖十分排斥,达洛维夫人亦对心理治疗有不知名的反感。他们的婚姻都不美满:达洛维夫人始终记挂着自己的初恋彼得,赛普迪莫斯则对自己的妻子雷齐亚有许多的负罪感。最后,当赛普迪莫斯死亡的消息传入达洛维夫人的耳朵里时,她亦不禁感到自己“非常像他——那个自杀的年轻人。她很高兴他这样做了,抛弃了一切”。
达洛维夫人与赛普迪莫斯在灵魂方面亦有互补性。达洛维夫人深陷上流社会的虚假礼仪中无法解脱,而赛普迪莫斯勇敢地选择了解脱,弥补了达洛维夫人的遗憾,使情节更圆满。
2.赛普迪莫斯的死亡缘由
众所周知,自我保护是人的生存本能之一,而自杀是与这种本能彻底相违背的,它是有悖于自然的行为,来源于理性所衍生的意义机制。
在战争时,赛普迪莫斯为了保全自身而对战友埃文斯的死无动于衷,但在战后,他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冷漠是一种罪恶,使他无法融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本应接受心理疏导的赛普迪莫斯却一再被医生诊断为没病,只让他一再“休息、休息、休息;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使他再度与外界隔绝。自杀的目的不在于杀死自己的生命,而在于摆脱自己当前不能忍受的困惑、焦虑、紧张、不安或失望。而这些不安、焦虑的情绪不是当时短暂的感觉,而是长期的产物,某件事的发生会使他觉得更加痛苦和失望。当各种矛盾在同一时间展开时,这些多方面的合力足以将他们的信念乃至生命彻底摧毁。此外,书中有着相似人生经历的达洛维夫人亦是处于不被人理解又无法言说的抑郁中,只能通过通宵达旦的晚宴来排解。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一战结束后,人们普遍处于慌乱和焦虑的状态,赛普迪莫斯和达洛维夫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二者身处不同的社会阶级,有着不同的生活,却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战争影响。作者通过赛普迪莫斯和达洛维夫人,侧面写出了战争的后遗症。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上看,伍尔夫与赛普迪莫斯有许多的相似之处。生活里的伍尔夫经常出现幻觉,这都在赛普迪莫斯身上有体现,如他们都经常听见麻雀用希腊语歌唱等。赛普迪莫斯在小说结尾的死亡从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伍尔夫的心理状态,为她在现实生活里以自杀结束埋下伏笔。
3.赛普迪莫斯的死亡启示
赛普迪莫斯的自杀是和达洛维夫人的活下去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人都处在抑郁而不被理解的心理状态下,赛普迪莫斯由于渴望解脱从窗口跳了下来,达洛维夫人只是略微失神,选择了对生命妥协,继续在通宵达旦的晚宴中麻木。如达洛维夫人在听闻赛普迪莫斯的死讯时想,“父母把生命交给了你,要好好活到寿终正寝,要宁静地走完生命之路,而你却强烈地感到无能为力”,只有当一个人明白了死,才会懂得如何去生。只有直面死亡,直面自己的存在,才能最终获得平和。伍尔夫无疑是渴望这种平和,才在小说里安排了两个相似角色,一个代替另外一个自杀,而另外一个则向死而生。
二、死亡叙事的起源及伍尔夫进行死亡叙事写作的根源
在西方文学里,死亡一直是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之一。在中世纪,死亡叙事为人们追寻上帝的最终表现,自杀是不被允许的。在但丁的《神曲》中,地狱的第七层是惩罚自杀者的,这可以说明在那个时代,自杀是一种罪孽。启蒙以后,人们开始追逐理性和欲望,证明自我,追寻价值,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代表,自杀已经摆脱了“罪孽”的名声,而用以说明人们对人生的困惑。19世纪末,尼采宣布上帝已经死亡,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是虚无的,死亡叙事从此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一战后,人们心里普遍存在幻灭感,对社会和世界皆失去(下转第86页)(上接第9页)信心,自杀叙事则开始多元化,成为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
死亡是伍尔夫小说中的主要部分。笔者认为,这与其人生经历有关。她曾经四次试图自杀。1895年,伍尔夫13岁,在母亲病故的时候首次患上抑郁症,花了六个月时间才康复。1904年,父亲去世,伍尔夫第一次想要自杀,从窗口跳下去,摔成重伤。1913年,她吞下了一百颗药。而1941年,她最后一次精神崩溃,死于自家门口的河中。除了抑郁之外,她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亦十分痛苦,医生的百般不理解使她一直试图反抗,这亦在小说中赛普迪莫斯的身上得到体现。但难得的是,伍尔夫的小说里,呈现给人的并非只是死亡之痛苦,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和一切的热爱与渴望,这才是其想表达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玥.浅谈自杀叙事——以《达洛维夫人》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2011,(07).
[2]郭明.“轻生”——并非轻松地放弃生命——小说《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中的自杀现象探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