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尔修斯,斩妖英雄被“反杀”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苏格兰西部的因弗雷里城堡是一座新哥特式风格的城堡,富有浪漫气息。城堡花园里有一座珀尔修斯和安德洛墨达相拥的石雕。希腊神话中,珀尔修斯斩杀美杜莎,又拯救安德洛墨达,英雄斩妖与救美的故事千古流传,成为西方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斩杀女妖美杜莎:充满象征意味的场景


  人们可能并不太了解珀尔修斯,但对蛇发女妖美杜莎耳熟能详。美杜莎残酷无情,谁看她一眼谁就会变成石头。而杀死美杜莎的正是珀尔修斯。他在雅典娜和赫尔墨斯等神的帮助下,穿着有翅膀的飞鞋,戴着可以隐身的帽子,借助青铜盾的反光砍下了美杜莎的头颅。古往今来,在艺术家们的演绎下,珀尔修斯手拿美杜莎头颅的形象深入人心。
  意大利雕塑家本维努托·切利尼的铜雕《珀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矗立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领主广场。切利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这座铜雕是他1545—1554年的作品,受佛罗伦萨公爵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委托制作。在切利尼的塑造下,赤身裸体的珀尔修斯站在美杜莎的身上,低着头,右手拿刀,左手举着美杜莎的头颅,鲜血似乎正从美杜莎的脖子中喷涌而出。这座雕塑的独特之处是切利尼运用一块青铜铸造了整座复杂的雕塑,这是非常少见的。
  这座雕塑在当时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16世纪中期,科西莫家族统治着佛罗伦萨,作品中的美杜莎象征反对这个家族的政敌。整个作品意在警告:胆大妄为者将落得美杜莎的下场。这座铜雕的旁边摆放着赫拉克勒斯、大卫和波塞顿的大理石雕塑,恰好呼应了美杜莎可以让任何看她一眼的人变成石头的传说。
意大利雕塑家本维努托·切利尼的铜雕作品《珀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

  梵蒂冈博物馆收藏有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的大理石雕塑《珀尔修斯和美杜莎的头颅》。当年,卡诺瓦亲自完成这座雕塑,并将其卖给教皇庇护七世。自此,该雕塑一直落户梵蒂冈博物馆。在卡诺瓦创作活跃的年代,艺术家们崇尚古希腊美,认为只有塑造古希腊的人物形象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而卡诺瓦的这座雕塑既模仿了古代艺术,又融合了他自己的特点。卡诺瓦对这座雕塑颇为自得,没过几年,他就又创作了一座与其类似的雕塑,并赋予新雕塑更多的细节,旨在让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抒情效果。这座雕塑目前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也创作了《珀尔修斯举着美杜莎头颅》的铜雕,这座铜雕风格前卫,充满怪诞,人们可以在西班牙的海滨城市马尔韦利亚的街头找到它。
  近几年,另外一座珀尔修斯和美杜莎一起出现的雕塑被媒体广泛报道,不过,这座雕塑有些特别,不是珀尔修斯拿着美杜莎的头颅,而是美杜莎拿着珀尔修斯的头颅。这座雕塑是意大利艺术家卢西亚诺·加尔巴蒂2008年的作品,被视为女权主义的象征。它被安置在纽约刑事法庭(也就是审理好莱坞制片人韦恩斯坦性侵案的法庭)对面,象征性侵受害者抗争的胜利。在这座雕塑中,美杜莎右手提着珀尔修斯的头颅,并未举起,她目光怒视众人,誓要讨回公道一般。

杀海怪救公主:永恒的“英雄救美”


  珀尔修斯能斩女妖也能救公主。安德洛墨达是埃塞俄比亚公主,她的母亲夸她美貌超过所有的海中神女。海神波塞冬之妻听到这个说法大发雷霆,要丈夫帮她出气。波塞冬遂派海怪刻托去摧毁埃塞俄比亚王国。国王惶恐不安,去求神谕,神谕说只有把公主献给海怪才能消灾,国王只得照做。此时,珀尔修斯恰好路过,他自告奋勇杀死海怪,救下公主,并娶她为妻。
  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陈列有一幅古羅马时期的珀尔修斯和安德洛墨达的壁画,这幅壁画来自庞贝古城,1900多年前画在一户富人家的墙壁上。画中安德洛墨达被锁在岩石上,右胸裸露,这表明她不属于那个时代,因为当时女性不可以袒胸露乳。珀尔修斯披着斗篷,但正面裸露,这是古罗马人描绘男性英雄特有的方式。画师把自己对古人的想象融入了壁画中:安德洛墨达的皮肤白嫩,而珀尔修斯的皮肤黝黑,因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女性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而男性则主要在户外活动。
  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以珀尔修斯英雄救美的故事为主题,创作了数幅油画。绘于1640年的《珀尔修斯拯救安德洛墨达》,是鲁本斯受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委托画的。画中人物气宇轩昂,尺寸超过真人。珀尔修斯身穿盔甲,披红袍,俨然中世纪骑士的模样,专注地凝视着安德洛墨达,并轻轻地将她身上的绳索解下。他的眼睑下有一道亮色,似乎在暗示他见到美人的喜悦之情,而安德洛墨达的脸颊上泛着红晕,露出羞赧的微笑。腓力四世命人将这幅画挂在国王大厅里,大概要用英雄的力量和才智激励自己。
  现收藏于柏林画廊的《珀尔修斯拯救安德洛墨达》是鲁本斯1607年的作品。这幅画和鲁本斯1622年创作的《珀尔修斯和安德洛墨达》呈现了类似的场景。画中珀尔修斯被三个小天使环绕,一个帮他托着盾牌,一个抱着他的头盔,而第三个小天使则牵着他的飞马。此时,胜利女神正将王冠戴在英雄的头上。另外两个小天使帮着解掉缚在安德洛墨达身上的绳索。
左图:鲁本斯的作品《珀尔修斯拯救安德洛墨达》。右图:藏于柏林画廊的鲁本斯画作《珀尔修斯拯救安德洛墨达》。
左图:提埃坡罗的作品《珀尔修斯和安德洛墨达骑在飞马上》。右图:美国艺术家约翰· 辛格· 萨金特的作品《骑在飞马上的珀尔修斯》。
  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提香·韦切利奥也画了《珀尔修斯和安德洛墨达》,这幅画创作于1554—1556年,是提香为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创作的名为“诗歌”的系列神话主题画之一,目前收藏于英国的华莱士收藏馆。画的右侧,珀尔修斯一手持刀,一手拿盾,向海怪袭去。海怪长着血盆大口,似乎要把英雄吞掉。画的左侧是被锁在海边悬崖上的安德洛墨达,她用期待的眼神望着珀尔修斯,并羞红了脸,似乎和英雄一见钟情。

星空里的英仙、仙女与飞马


   英国博物馆和景区的纪念品店,经常会出售一种飞马造型的小玩偶,这些飞马形态各异,五颜六色,它们或多或少都受到希腊神话中的飞马珀伽索斯的影响。珀伽索斯的诞生和珀尔修斯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认为,当珀尔修斯砍掉美杜莎的头时,美杜莎的血流到海中,和海马混合,随后,一匹白色飞马一跃而出。另一种说法认为海神波塞冬是飞马的父亲,当美杜莎被斩首时,飞马和兄弟巨人克律萨俄耳一起,在母亲的血液中诞生。最常见的关于飞马来历的说法,女神雅典娜驯服了这匹飞马,并将它交给了珀尔修斯,助他和海怪鏖战。
  不管飞马如何而来,珀尔修斯骑飞马已成为英雄的经典形象,并催生了大量的艺术创作。莱斯特艺术博物馆收藏有19世纪英国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爵士的油画《珀尔修斯骑着飞马,匆忙去拯救安德洛墨达》。画中,飞马昂首嘶鸣,珀尔修斯坚毅果断,举着右拳,似乎在“快马加拳”,这幅画充满张力,同时又细腻唯美,体现着学院派的严谨与优雅。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是意大利著名画家,他的创作充满无限的想象力。他的《珀尔修斯和安德洛墨达骑在飞马上》大胆想象,并没有按照奥维德《变形记》所描述的那样,让英雄穿着带翅膀的鞋去拯救公主,而是让英雄骑着飞马,一把将公主抱走。并且,他画的飞马也不是全白色,而是白色和红棕色相交的颜色。围绕飞马的是一群丘比特,他们在祝福英雄和美人陷入愛河。后来,这个场景中的大部分神话人物都变成了星座,珀尔修斯变成了英仙座,安德洛墨达变成了仙女座,珀伽索斯变成了飞马座等。
  美国艺术家约翰·辛格·萨金特以印象派画风著称,他的《骑在飞马上的珀尔修斯》吸收了当时印象派的创作手法,不再拘泥于细致完整的刻画人物细节,而是追求作品整体的灵动感。在这幅古典主题的画作中,他还大胆使用白色颜料来呈现画面的色彩和光影。
英国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爵士的油画《珀尔修斯骑着飞马,匆忙去拯救安德洛墨达》。

  珀尔修斯英雄救美的故事对西方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英雄斩妖女”的历史主题又在时代的演进中被赋予新的角度和解读。在现代女性看来,女性有无限的潜力,更有平视男性的权利。珀尔修斯可以斩首美杜莎,美杜莎同样可以反杀珀尔修斯。这或许也是一种平权思想的进步。
其他文献
侯杨方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著有《中国人口史》(1910—1953年卷)《盛世·西汉》《盛世·康乾》《清朝地图集》(多卷本),近日出版新书《重返帕米尔:追寻玄奘与丝绸之路》。  作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每年都会去帕米尔高原考察,一年两次,大多在春夏两季。7月中旬,他和同伴一行10多人再次登上帕米尔,抵达排依克山口——1300多年前,从印度取经东归的玄奘,就曾跟随丝绸之路
开栏的话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丝路精神正激励沿线国家民众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非凡成就。他们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拥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使者。本刊将从本期开始,讲述11位“丝路友好使者”的故事,发掘丝路友好力量,共谋丝路美好愿景。高亮(Kalyan Raj Sharma)  尼泊尔AOE旅游公司总裁。1971年生,曾留学中国,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创办尼中友好
美国总统拜登  6月10日,拜登在英国康沃尔参加G7峰会前与英国首相约翰逊会面。拜登对不久前刚结婚的约翰逊说:“能在这里非常令人高兴。很高兴见到你的妻子。”随后,拜登面向记者们说:“我对首相说我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的婚姻都‘攀了高枝’。”  约翰逊显得有点尴尬,但仍回应说:“我不会对此表示异议。在这一点上,或者其他任何事上,我都不会不赞同你。”会谈后,约翰逊接受英国媒体采访,称英美关系为“牢不
在中国,凡有节日,必有饮食。这一点,孔老夫子早已言明:“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一直到孙中山先生,还在感慨:“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在春节这个最大的传统节日里,一顿隆重的年夜饭,更是体现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追求。一夜宴,5000年  5000年文明史,隐藏在历史长河里的那些中国年,曾有许多的礼数与讲究。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
短篇小说选集《悲凉的乡土》自序    从最初学习写作时起,我就坚守着一个对自己曾经起过指迷引路作用的信念——文学艺术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就应该是描写生活的真相;因此,评判文学作品的价值,自然也应该是它在描写生活真相所达到的真实程度。这个粗浅的道理,对现在一般青年作者来说,也许是最起码的常识,未免过于简单明白。但在我还是入世未久的青年的那个时代里,情况却要复杂得多。那是在三十年
李开周  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大夫,十有八九是文科生。或者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偏向文史哲,而不是数理化。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无论是作家、诗人,还是学者、大臣,要么知识渊博、文采飞扬,要么在某一领域成就斐然,甚至抵达巅峰,但一说到科学常识,不少人未必掌握太多。原因何在?一是他们重文轻理,重虚轻实,重思辨轻验证,重情怀轻理性;二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尚未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比
2007年3月1日总第25期  2007年,第25期《环球人物》的封面故事属于一群“幕后英雄”——对研制疟疾特效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年,中国研制的青蒿素药品誉满全球,被称为“中国神药”,但参与药物研发的科研团队包含哪些人、研发过程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却鲜有人知。在这篇名为《拯救5亿人的中国发明家》的文章里,追溯了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启动“523项目”(即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开始,到青蒿素类
开栏的话  每一首民谣,都是时代、地域、创作者们共同的创作,都是关于世界的观察、记录与表达。追溯中国民谣40年,以老狼、沈庆、朴树等为代表的校园民谣,以小河、周云蓬等为代表的城市新民谣,以宋冬野、程璧等为代表的新民谣,都曾在或者正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自由生长。这些民谣背后的歌者,他们以音乐为伴侣,以歌唱为记录,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和故事。2021年,在专栏“歌未央”中,我们和他们一起,边走边
最近,有主流媒体发文,将网络游戏比作“精神鸦片”“电子毒品”,并称“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呼吁有关部门“处罚的力度要同步跟上”。确实,各种形式的游戏正快速占据我们的日常生活。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那么,为什么打游戏容易沉迷上瘾?这就要提到多巴胺了。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于1957年被发现。它是人体20种主要的神经递质之一。瑞典
你见过“太阳喷射出光芒万丈的样子”吗?  前段时间,湖南双峰县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阳光透过云层间隙射出一束白色的光柱,刺破苍穹,万道光芒挂在天上,美不胜收……人们纷纷拍照,刷屏朋友圈,这些景象也登上了微博热搜。被这景观震撼之余,也有很多网友在问,是什么让阳光这么美?  在西方早期文明中,人们称这种光为“耶稣光”,也就是耶稣降生时闪现的光芒,在很多著名的宗教绘画作品里,我们也能看到这个元素。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