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主要内容,根据国内18所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对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在巩固国内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基础上,以期为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7-0048-05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蔓延,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上升明显,商科作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及商业活动研究的现代性学科,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有着较强的联系,社会对于商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对于学生就业入岗的考核也日渐苛刻,商科类高职院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考验。在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之余,如何通过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为国内商业活动的组织开展注入新鲜血液,现已成为界内人士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国内商科专业简述
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专业,商科专业与社会其他专业门类类似,是国际通行学科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之中将“商科”表述为“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商业和商业管理”,教科文组织相关定义也为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商科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界内研究学者已对商科专业给出了更为全面的定义,将商科专业视为以管理学、经济学为基础,对个人或组织的产品经营或管理涉及相关活动研究的学科。主要包括国际商务、金融理财、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及会计学等专业,其人才培养宗旨则是持续为社会各大企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能力过硬、文化素养较高的实用型及复合型人才。
综合商科专业的课程内容来看,商科专业的设立目标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及输送更多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一线管理人才,为社会企业提供管理、营销服务。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趋势下,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为此,各大企业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苛刻,要求管理人员除应掌握一般专业技能外,还需具有特殊能力、素质及知识。具体而言,对特殊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观察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方面;人才素质要求方面主要包括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除应具备自身岗位应有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政治、人文、经济及法律等相关知识。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理应在发展之中为各大企业输送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为此,在发展之中通过对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提升教学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国内各商科类院校常年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展開讨论,归纳及总结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将培养目标、制度、施行及评价作为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四大要素,如图1所示。通过对全国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2014—2016年的年度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表分析,可以看出全国多数商科类高职院校已开始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对校内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为此,笔者从目标、制度、施行及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对18所商科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解析。
(一)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对各商科职业院校人才模式具有决定性与导向性影响,思路明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既能为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明方向,又能有效提升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效率,在发展前期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尤为重视自身培养目标建设。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类型、规格及学生自身基础条件等。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所制定的商科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要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理念,除此之外还要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情况相契合。
综合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可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时期各学校在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开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情、自身教学资源情况对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细究各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可见:培养目标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地域特色影响,从人才流向来看,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流向第三产业,主要为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发展目标[1]。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以培养“能财会商、负责任、讲诚信、有爱心”的顶级技能型人才为发目标,致力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面向国际、依托行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管理型、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致力为重庆及周边地区的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服务、管理、建设及生产第一线的高素养、高技术人才;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是以培养文化素养较高且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的技能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为山西新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做出贡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以培养具有博爱之胸怀、敬业之精神、社会之责任及国际视野的高端管理型、技能型人才为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紧随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能力强、素质文化高且能持续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三外两高”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三外”即“外贸、外经、外语”,“两高”即指“高素质、高技术”。
(二)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
实践表明,高校若想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中取得显著成效,除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外,还要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作为其他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主要包括修业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及专业设置制度等三个方面内容。其中,专业设置制度的建立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现实为依据,在社会各大产业发展推进之中会根据其发展现实进行调整;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根据师资力量、各大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完善及巩固,确保校内商科专业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重大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事故。 (三)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实施
商科类高职院校若要实现各项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就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是以培养目标为指导,以校内所有资源、设备为载体,通过不同专业课程构成、体系、培养途径及培养方案对校内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各项教学活动实施可细分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方法、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制定等多个环节。其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作为各项人才培养实施的核心内容,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主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专业的教学周期安排制定;专业设置主要根據产业结构及高职院校的学科分类来设置;在培养途径的选择方面,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传播载体也朝多样化发展趋势进行,除传统的课堂教育外,电子教学设备及网络信息渠道都可成为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载体;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施行的前期准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培养定位、教学日程安排以及非教学途径(第二课堂)等内容制定。目前,根据国家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规定,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综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再次对其人才培养施行进行优化,根据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内容来看,其人才培养质量进步明显。
(四)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
评价体系建设是各项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亦不例外。建设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既能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给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益与质量给出客观、科学的衡量标准,为下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目前,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评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涉及评价标准、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根据各阶段客观评价结果,学校能及时了解到现阶段自身发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及落地施行做出调整,最终确保学校培养出来的商科类专业人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
三、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为加快国内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脚步,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大高职院校在发展之中应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重点强调“工学结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鼓励社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技术领域的相关需求,对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教、做、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各大高职院校育人首选模式之一[2]。该教学模式既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又对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认可。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导下,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迅速。相关文献调查显示,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2+1”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几种形式。除此之外,部分商科类高职院校还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提出了职教集团、创业模拟等人才培养模式。
(一)从院校发展角度分析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若从院校发展角度分析,在笔者研究的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中,所有院校都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精神指导下进行了创新性改革,但鉴于自身实际情况不同,不同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主要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该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商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制定校内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生结业或步入实习期以后企业将根据合同协议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外,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各高职院校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该种模式强调了市场经济现状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也是各高校发展实践成果最为显著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除以上两种模式的运用以外,各商科类高职院校还尝试了厂(企)中校、校中厂(企)、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商科职业技术学校都在发展中实现厂(企)中校或校中厂(企)的建设,并将其投入到商科学生的教育当中[3]。
(二)从专业发展角度分析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若从专业发展角度来看,为落实及贯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期间还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自身商科专业发展角度进行了创新。为此,国家政府机关部门还在2011—2012年成立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职院校的创办及教学设备的筹办,此举也为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专业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查阅全国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发现,目前国内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主要有会计、报关与国际货运、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会计电算化、会展策划与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金融与证券、酒店管理、连锁经营管理、旅途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由于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对专业的认知存在差异,使得很多专业相同院校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江苏经贸所开设的会计专业为重要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主要采用“4个0.75”、“分阶段多循环”、工学交替及“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广州工商学院主要采用“校企共育——三课堂联动”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广州华商则以“12345”专业建设与管理模式为主,即“一个中心、两个服务、三个抓手、四个对接、五个平台”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整体发展情况良好[4]。 四、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
(一)以企业需求、就业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理念
在商科专业的早期发展中,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培养经验及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并不重视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社会对于商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渐提升,学校也逐渐意识到传统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国内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再次走上发展创新之路,而创新方面较为明显的则是体现在培养理念的改变。综合18所商科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内容来看,各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国家宏观政策意见,将培养服务管理、服务领域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以企业需求、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要求商科专业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相关理论性教育之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技能的提升,让学生在三年学习中既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能尽快融入到社会岗位。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为其后期人才培养模式各方面内容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模块训练”与“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素质技能
在课程建设方面,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的引导下,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业务流程对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5]。在教学运用方面,各商科类高职院校通过“素能本位”与学生学习过程有机结合,为学生带来开放性、职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学习体验,加强了不同侧重点的商科教学活动之间联系。在企业协助下,各商科类高职院校还为学生建立了学习、实习及素质提升为一体的学习实践平台,对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带来多方面促进。例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阶段,通过与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合作,积极主动地深化“教学做”与“岗证学”为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利用“模块训练”方式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达到会计入行标准,确保学生通过三年学习能够入岗就业,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打造仿真模拟实训基地
进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指导下,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充分抓住发展机遇,并根据相关文件内容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尤其体现在教学方式方面。与前期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在阶段发展之中,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政府机关的资金支持及企业单位的技术支持基础上,加强了校内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并根据社会行业用人需求,为学生建立了仿真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例如,广州华商学院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建设,目前广州华商电子商务专业拥有国际贸易项目中心、电子商务实战中心两大实训基地,分为A、B、C三大地区,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投入资金高达210.68万元,学生实训电脑320台,现已可以在校内实训中心为校内电子商务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广告实务、网站运营与管理实务、报检与报关实务等多项实训教学,通过仿真模拟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提升广州华商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立较为完善的商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目前,在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方面,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建立校级、院(系)级等多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生基本素能、专业素能及关键技能等多个评价核心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了细化,将课堂课程教学、结果性可和、技能大赛、学习跟踪及从业资格考试等种方式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引入了“第三方”主体评价制度,让社会企业、行业协会、家长等参与到校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之中。社会各界参与商科类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为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更多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性意见,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也有效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商科专业发展的重视,为其持续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6]。
在“一路一带”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下,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关键期,自“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以后,各企业的转型升级进展迅速。商科类高职院校若想在发展之中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创新则显得至关重要。在未来发展中,国内商科专业教学质量将伴随国内经济发展的进步持续提升,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范生万,汪贤武.徽商文化下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0-92.
[2]范生万.徽商文化下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模型研究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37-139.
[3]王志伟.高职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10-14.
[4]居珈璇.高职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1-32,34.
[5]徐恒山,丁明利,李占平.商科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岗课证赛”融通为典型案例[J].中国市场,2014(39):153-155.
[6]程传荣.高职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117,119.
(责任编辑:王璐)
关键词: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7-0048-05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蔓延,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上升明显,商科作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及商业活动研究的现代性学科,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有着较强的联系,社会对于商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对于学生就业入岗的考核也日渐苛刻,商科类高职院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考验。在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之余,如何通过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为国内商业活动的组织开展注入新鲜血液,现已成为界内人士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国内商科专业简述
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专业,商科专业与社会其他专业门类类似,是国际通行学科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之中将“商科”表述为“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商业和商业管理”,教科文组织相关定义也为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商科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界内研究学者已对商科专业给出了更为全面的定义,将商科专业视为以管理学、经济学为基础,对个人或组织的产品经营或管理涉及相关活动研究的学科。主要包括国际商务、金融理财、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及会计学等专业,其人才培养宗旨则是持续为社会各大企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能力过硬、文化素养较高的实用型及复合型人才。
综合商科专业的课程内容来看,商科专业的设立目标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及输送更多具有高技能、高素养的一线管理人才,为社会企业提供管理、营销服务。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趋势下,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为此,各大企业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苛刻,要求管理人员除应掌握一般专业技能外,还需具有特殊能力、素质及知识。具体而言,对特殊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观察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方面;人才素质要求方面主要包括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除应具备自身岗位应有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政治、人文、经济及法律等相关知识。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理应在发展之中为各大企业输送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为此,在发展之中通过对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提升教学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国内各商科类院校常年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展開讨论,归纳及总结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将培养目标、制度、施行及评价作为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四大要素,如图1所示。通过对全国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2014—2016年的年度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表分析,可以看出全国多数商科类高职院校已开始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对校内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为此,笔者从目标、制度、施行及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对18所商科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解析。
(一)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对各商科职业院校人才模式具有决定性与导向性影响,思路明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既能为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明方向,又能有效提升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效率,在发展前期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尤为重视自身培养目标建设。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类型、规格及学生自身基础条件等。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所制定的商科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要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理念,除此之外还要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情况相契合。
综合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可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时期各学校在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开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情、自身教学资源情况对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细究各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可见:培养目标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地域特色影响,从人才流向来看,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流向第三产业,主要为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发展目标[1]。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以培养“能财会商、负责任、讲诚信、有爱心”的顶级技能型人才为发目标,致力为北京及周边地区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面向国际、依托行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管理型、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致力为重庆及周边地区的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服务、管理、建设及生产第一线的高素养、高技术人才;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是以培养文化素养较高且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的技能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为山西新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做出贡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以培养具有博爱之胸怀、敬业之精神、社会之责任及国际视野的高端管理型、技能型人才为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紧随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能力强、素质文化高且能持续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三外两高”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三外”即“外贸、外经、外语”,“两高”即指“高素质、高技术”。
(二)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
实践表明,高校若想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中取得显著成效,除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外,还要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作为其他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主要包括修业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及专业设置制度等三个方面内容。其中,专业设置制度的建立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现实为依据,在社会各大产业发展推进之中会根据其发展现实进行调整;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根据师资力量、各大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完善及巩固,确保校内商科专业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重大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事故。 (三)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实施
商科类高职院校若要实现各项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就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是以培养目标为指导,以校内所有资源、设备为载体,通过不同专业课程构成、体系、培养途径及培养方案对校内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各项教学活动实施可细分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方法、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制定等多个环节。其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作为各项人才培养实施的核心内容,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主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专业的教学周期安排制定;专业设置主要根據产业结构及高职院校的学科分类来设置;在培养途径的选择方面,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传播载体也朝多样化发展趋势进行,除传统的课堂教育外,电子教学设备及网络信息渠道都可成为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载体;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施行的前期准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培养定位、教学日程安排以及非教学途径(第二课堂)等内容制定。目前,根据国家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规定,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综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再次对其人才培养施行进行优化,根据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内容来看,其人才培养质量进步明显。
(四)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
评价体系建设是各项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亦不例外。建设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既能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给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益与质量给出客观、科学的衡量标准,为下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目前,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评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涉及评价标准、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根据各阶段客观评价结果,学校能及时了解到现阶段自身发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及落地施行做出调整,最终确保学校培养出来的商科类专业人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
三、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为加快国内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脚步,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大高职院校在发展之中应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重点强调“工学结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鼓励社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技术领域的相关需求,对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教、做、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各大高职院校育人首选模式之一[2]。该教学模式既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又对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认可。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导下,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迅速。相关文献调查显示,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2+1”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几种形式。除此之外,部分商科类高职院校还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提出了职教集团、创业模拟等人才培养模式。
(一)从院校发展角度分析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若从院校发展角度分析,在笔者研究的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中,所有院校都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精神指导下进行了创新性改革,但鉴于自身实际情况不同,不同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主要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该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商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制定校内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生结业或步入实习期以后企业将根据合同协议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外,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各高职院校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该种模式强调了市场经济现状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也是各高校发展实践成果最为显著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除以上两种模式的运用以外,各商科类高职院校还尝试了厂(企)中校、校中厂(企)、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商科职业技术学校都在发展中实现厂(企)中校或校中厂(企)的建设,并将其投入到商科学生的教育当中[3]。
(二)从专业发展角度分析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若从专业发展角度来看,为落实及贯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期间还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自身商科专业发展角度进行了创新。为此,国家政府机关部门还在2011—2012年成立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职院校的创办及教学设备的筹办,此举也为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专业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查阅全国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发现,目前国内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主要有会计、报关与国际货运、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会计电算化、会展策划与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金融与证券、酒店管理、连锁经营管理、旅途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由于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对专业的认知存在差异,使得很多专业相同院校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江苏经贸所开设的会计专业为重要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主要采用“4个0.75”、“分阶段多循环”、工学交替及“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广州工商学院主要采用“校企共育——三课堂联动”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广州华商则以“12345”专业建设与管理模式为主,即“一个中心、两个服务、三个抓手、四个对接、五个平台”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整体发展情况良好[4]。 四、商科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
(一)以企业需求、就业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理念
在商科专业的早期发展中,各商科类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相关人才培养经验及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并不重视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社会对于商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渐提升,学校也逐渐意识到传统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国内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再次走上发展创新之路,而创新方面较为明显的则是体现在培养理念的改变。综合18所商科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内容来看,各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国家宏观政策意见,将培养服务管理、服务领域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以企业需求、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要求商科专业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相关理论性教育之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技能的提升,让学生在三年学习中既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能尽快融入到社会岗位。各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为其后期人才培养模式各方面内容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模块训练”与“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素质技能
在课程建设方面,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的引导下,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业务流程对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5]。在教学运用方面,各商科类高职院校通过“素能本位”与学生学习过程有机结合,为学生带来开放性、职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学习体验,加强了不同侧重点的商科教学活动之间联系。在企业协助下,各商科类高职院校还为学生建立了学习、实习及素质提升为一体的学习实践平台,对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带来多方面促进。例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阶段,通过与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合作,积极主动地深化“教学做”与“岗证学”为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利用“模块训练”方式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达到会计入行标准,确保学生通过三年学习能够入岗就业,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打造仿真模拟实训基地
进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指导下,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充分抓住发展机遇,并根据相关文件内容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尤其体现在教学方式方面。与前期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在阶段发展之中,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在政府机关的资金支持及企业单位的技术支持基础上,加强了校内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并根据社会行业用人需求,为学生建立了仿真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例如,广州华商学院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建设,目前广州华商电子商务专业拥有国际贸易项目中心、电子商务实战中心两大实训基地,分为A、B、C三大地区,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投入资金高达210.68万元,学生实训电脑320台,现已可以在校内实训中心为校内电子商务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广告实务、网站运营与管理实务、报检与报关实务等多项实训教学,通过仿真模拟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提升广州华商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立较为完善的商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目前,在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方面,各商科类高职院校建立校级、院(系)级等多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生基本素能、专业素能及关键技能等多个评价核心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了细化,将课堂课程教学、结果性可和、技能大赛、学习跟踪及从业资格考试等种方式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各高校还引入了“第三方”主体评价制度,让社会企业、行业协会、家长等参与到校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之中。社会各界参与商科类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为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更多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性意见,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而且也有效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商科专业发展的重视,为其持续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6]。
在“一路一带”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下,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关键期,自“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以后,各企业的转型升级进展迅速。商科类高职院校若想在发展之中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创新则显得至关重要。在未来发展中,国内商科专业教学质量将伴随国内经济发展的进步持续提升,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范生万,汪贤武.徽商文化下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0-92.
[2]范生万.徽商文化下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模型研究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37-139.
[3]王志伟.高职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10-14.
[4]居珈璇.高职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1-32,34.
[5]徐恒山,丁明利,李占平.商科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岗课证赛”融通为典型案例[J].中国市场,2014(39):153-155.
[6]程传荣.高职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4):117,119.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