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藏经》里已经出现隋唐时期才传入中国的“密陀僧”“阿魏”等药物。方药部分“个”“枚”分别出现29次和3次,汉语史上,“个”在唐以后取代“枚”成为最常用泛指量词;且书中已有唐以后才出现的量词“次”等。据此,《中藏经》“方药”部分成书在唐以后,而非东汉。
关键词:中藏经 方药部分 名物 量词 成书时间
《华氏中藏经序》(又名《中藏经》)为综合性医著,旧题汉华佗著,撰年不详,此书历来被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书共3卷,上、中卷为理法,下卷为方药。孙星衍《重校华氏中藏经序》:“此书文义古奥,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后世所能假托”,指“理法”部分更确,至于“方药”,则易被后人篡改。关于其为伪书一说,或多因为此。
《中藏经》虽为中医学专门著作,但它用汉语言记录,故行文必具有其时代性。因此,我们可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其成书时间。黄作阵《从声韵看<中藏经>之成书时代》(2000),“试图从本书为数不多的韵文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1],认为其成书在宋代①。
朱庆之认为:“我们对语言材料年代的判定是以作者写作的时间为依据的。例如范晔《后汉书》,尽管研究表明它是以《东观汉纪》为主同时博采十八家‘后汉书’编撰而成的,其中还收录了许多东汉人的奏疏、文章,但是我们仍以其为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的文献。道理很简单,因为古人为编书而抄书并不着意保持原材料的原貌。”[2]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据此,从辨明《中藏经》出现的“密陀僧”“阿魏”等名物,以及统计全书方药中使用的量词“个”“枚”等,考证“方药”部分(主要是卷三,也含卷中方药部分)成书时间。
一、名物考辨
社会迅速发展,在语言中首先反映在一般词汇上。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名词,及时记录当时社会新产生的事物,很能反映语言的时代性。《中藏经》里出现了诸多东汉以后才有的药物,如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的“苏合香”,晋代由波斯传入中国的“荜拨”,等等。下面以唐朝由外域传入中原的“密陀僧”和“阿魏”为例,试作说明。
【密陀僧】
“密陀僧”在《中藏经》②里凡1见:
(1)(治虫毒方)水银 密陀僧 黄丹 轻粉 大黄 丁香 诃子 雄雀粪各一两(治虫毒方,124)
“密陀僧”较早见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而在本草专著中则初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唐代非医药文献中“密陀僧”例罕见。
【阿魏】
“阿魏”在《中藏经》里凡3见:
(2)(通气阿魏圆)阿魏二两 沉香一两 桂心半两 牵牛末二两
上先用醇酒一升,熬阿魏成膏,入药末为丸,樱桃大,朱砂为衣,酒化一丸。(通气阿魏圆,122)
“阿魏”在本草专著中首见于唐《新修本草》(成书于657~659年)。更晚的段成式(803~863年)《酉阳杂俎·木篇》谓:“阿魏出伽闍那国,即北天竺也。伽闍那呼为形虞。亦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阿虞截。树长八九丈,皮色青黄,三月生叶,叶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而坚凝,名阿魏。”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较全面记录“阿魏”的文字。
二、量词定量统计
(一)枚/个
王力分量词(单位词)为“度量衡单位”和“天然单位”两种。前者殷墟卜辞中已有且成熟早,但后者与之不同,“我们可以说,天然单位的单位词在先秦已经萌芽了,但真正的成熟在汉代以后。最常见的是‘枚’字。”[3](P275)
在汉魏六朝时期,“枚”字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一切虫鱼鸟兽类和器物。以《伤寒论》为例:
(3)(黄岑汤方)黄岑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4)(抵当汤)水蛭三十枚,熬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蝱虫三十枚,去足翅,熬 大黄三两,去皮,破六片(《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在成书于东汉的《伤寒论》中,“枚”出现了183次,“个”出现了38次,“个”远没有“枚”的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上,“个”则仅适用于“枣仁”“杏仁”“桃仁”“栀子”“水蛭”和“蝱虫”等。
“枚”在《中藏经》中共出现3次:
(5)桑白皮阔一寸,长一尺 槟榔一枚 木通一尺,去皮 大黄三分,湿纸煨 黄岑一分 泽泻二两(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97)
(6)大黄一两,湿纸十重包裹,煨令香熟,切作片子 槟榔一枚 木香一分(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98)
(7)麝脐一枚,烧灰 地黄洗 地骨皮 山药 柴胡各一两 白术二两 活鳖一个,重二斤者佳(补药麝脐圓,116)
而“个”(写作“箇”)共出现29次,且使用范围较广,用于药物、器物的如:
(8)硫磺一斤,以桑灰淋浓汁五斗,……用一个,上傅以砂,……自然色如玉矣。(扁鹊玉壶丹,118)
(9)葶苈 大黄各一两 桑白皮 茯苓各二两 槟榔七个 郁李仁 汉防已各三分(治白疔增寒喘急昏冒方,136)
用于虫鱼鸟兽的如:
(10)(辨下痞候并方)右件为末,以獖猪肾一个,去筋膜,……以大利为度。(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98)
(11)香鼠皮四十九个,河中花背者是 龙骨半两 蝙蝠二个,用心肝 黄丹一分 麝香一钱 乳香一钱 没心草一两,烧灰(香鼠散,135)
可见,在《中藏经》里,“枚”的使用频率、范围已经缩小到极点,且在仅有的3个例子中,“枚”简直可以不用,因为“槟榔”后的量词已经可用“个”代替(如例(2));与“枚”使用范围缩小正相反的,则是“个”的应用范围扩大。
根据李建平、张显成的研究,“枚”在唐至五代量词系统成熟时完成其使命而基本退出舞台,被“个”取代[4]。这篇文章借鉴前人及时贤研究成果,将量词“枚”“个”置于甲金、简帛、吐鲁番及敦煌出土文书和传世文献的视野下,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考察,其结论可信度高。据此,可以初步推断《中藏经》“方药”部分成书当在唐甚至五代以后。 (二)次、遍
王力认为:“在唐代以前,除了‘两次’的意义用‘再’之外,关于行为的称数,一律用数目字加在动词的前面。”[5](P284)这一结论虽说过于绝对(如《伤寒论》中就出现了动量词“遍”),但基本符合事实。“唐代以后,表示行为单位的单位词如‘回’(迴)‘次’等,逐渐出现了。”[5](P285)
《中藏经》“次”字有1例:
(12)枳壳一钱,面炒 地黄二钱,烧醋淬十四次(治妇人血崩方,131)
关于“遍”:“‘遍’,尽也,周匝也,大约有些事情是须把若干事物一一做完方可认为一次的,后来‘遍’字就引申为普通‘次’的意义了。”[5](P355)
《中藏经》“遍”字使用了2次:
(13)朱砂五两 朴硝半秤,水煮七遍,每遍用水三升,水尽为度,取霜,再入水二升 苏木二两……甘草五两(通中延命玄冥煮朱砂法,128)
除了动量词“次”“遍”,许多诸如“条”“块”“下”“粒”等汉以后才出现的物量词同时出现在该书中,更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的推测。
总之,以上诸种证据可证明《中藏经》“方药部分”成书在唐以后。
注释:
①谭春雨《<中藏经>理论传承及成书时间探考》(2009)反驳这一
观点:“因为《中藏经》本身不是出于声韵目的的作品,单凭全书中有一两个偶然的声韵巧合就说《中藏经》是唐宋之际作品,过于牵强。”文章还否定了从官制、避讳等角度证名《中藏经》出自唐宋时期的观点。
②本文所选版本为李聪甫主编《中藏经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凡引《中藏经》例者,仅于括号内标注篇名,下卷标方名,数字为该例在“校注”中页码。
参考文献:
[1]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9:9.
[2]黄作阵.从声韵看《中藏经》之成书时代[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0,(2):83~85.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李建平,张显成.泛指性量词“枚/个”的兴替及其动因——以
出土文献为新材料[J].古汉语研究,2009,(4):64~72.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徐良 翟秀峰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020)
关键词:中藏经 方药部分 名物 量词 成书时间
《华氏中藏经序》(又名《中藏经》)为综合性医著,旧题汉华佗著,撰年不详,此书历来被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书共3卷,上、中卷为理法,下卷为方药。孙星衍《重校华氏中藏经序》:“此书文义古奥,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后世所能假托”,指“理法”部分更确,至于“方药”,则易被后人篡改。关于其为伪书一说,或多因为此。
《中藏经》虽为中医学专门著作,但它用汉语言记录,故行文必具有其时代性。因此,我们可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其成书时间。黄作阵《从声韵看<中藏经>之成书时代》(2000),“试图从本书为数不多的韵文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1],认为其成书在宋代①。
朱庆之认为:“我们对语言材料年代的判定是以作者写作的时间为依据的。例如范晔《后汉书》,尽管研究表明它是以《东观汉纪》为主同时博采十八家‘后汉书’编撰而成的,其中还收录了许多东汉人的奏疏、文章,但是我们仍以其为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的文献。道理很简单,因为古人为编书而抄书并不着意保持原材料的原貌。”[2]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据此,从辨明《中藏经》出现的“密陀僧”“阿魏”等名物,以及统计全书方药中使用的量词“个”“枚”等,考证“方药”部分(主要是卷三,也含卷中方药部分)成书时间。
一、名物考辨
社会迅速发展,在语言中首先反映在一般词汇上。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名词,及时记录当时社会新产生的事物,很能反映语言的时代性。《中藏经》里出现了诸多东汉以后才有的药物,如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的“苏合香”,晋代由波斯传入中国的“荜拨”,等等。下面以唐朝由外域传入中原的“密陀僧”和“阿魏”为例,试作说明。
【密陀僧】
“密陀僧”在《中藏经》②里凡1见:
(1)(治虫毒方)水银 密陀僧 黄丹 轻粉 大黄 丁香 诃子 雄雀粪各一两(治虫毒方,124)
“密陀僧”较早见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而在本草专著中则初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唐代非医药文献中“密陀僧”例罕见。
【阿魏】
“阿魏”在《中藏经》里凡3见:
(2)(通气阿魏圆)阿魏二两 沉香一两 桂心半两 牵牛末二两
上先用醇酒一升,熬阿魏成膏,入药末为丸,樱桃大,朱砂为衣,酒化一丸。(通气阿魏圆,122)
“阿魏”在本草专著中首见于唐《新修本草》(成书于657~659年)。更晚的段成式(803~863年)《酉阳杂俎·木篇》谓:“阿魏出伽闍那国,即北天竺也。伽闍那呼为形虞。亦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阿虞截。树长八九丈,皮色青黄,三月生叶,叶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而坚凝,名阿魏。”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较全面记录“阿魏”的文字。
二、量词定量统计
(一)枚/个
王力分量词(单位词)为“度量衡单位”和“天然单位”两种。前者殷墟卜辞中已有且成熟早,但后者与之不同,“我们可以说,天然单位的单位词在先秦已经萌芽了,但真正的成熟在汉代以后。最常见的是‘枚’字。”[3](P275)
在汉魏六朝时期,“枚”字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一切虫鱼鸟兽类和器物。以《伤寒论》为例:
(3)(黄岑汤方)黄岑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4)(抵当汤)水蛭三十枚,熬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蝱虫三十枚,去足翅,熬 大黄三两,去皮,破六片(《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在成书于东汉的《伤寒论》中,“枚”出现了183次,“个”出现了38次,“个”远没有“枚”的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上,“个”则仅适用于“枣仁”“杏仁”“桃仁”“栀子”“水蛭”和“蝱虫”等。
“枚”在《中藏经》中共出现3次:
(5)桑白皮阔一寸,长一尺 槟榔一枚 木通一尺,去皮 大黄三分,湿纸煨 黄岑一分 泽泻二两(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97)
(6)大黄一两,湿纸十重包裹,煨令香熟,切作片子 槟榔一枚 木香一分(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98)
(7)麝脐一枚,烧灰 地黄洗 地骨皮 山药 柴胡各一两 白术二两 活鳖一个,重二斤者佳(补药麝脐圓,116)
而“个”(写作“箇”)共出现29次,且使用范围较广,用于药物、器物的如:
(8)硫磺一斤,以桑灰淋浓汁五斗,……用一个,上傅以砂,……自然色如玉矣。(扁鹊玉壶丹,118)
(9)葶苈 大黄各一两 桑白皮 茯苓各二两 槟榔七个 郁李仁 汉防已各三分(治白疔增寒喘急昏冒方,136)
用于虫鱼鸟兽的如:
(10)(辨下痞候并方)右件为末,以獖猪肾一个,去筋膜,……以大利为度。(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98)
(11)香鼠皮四十九个,河中花背者是 龙骨半两 蝙蝠二个,用心肝 黄丹一分 麝香一钱 乳香一钱 没心草一两,烧灰(香鼠散,135)
可见,在《中藏经》里,“枚”的使用频率、范围已经缩小到极点,且在仅有的3个例子中,“枚”简直可以不用,因为“槟榔”后的量词已经可用“个”代替(如例(2));与“枚”使用范围缩小正相反的,则是“个”的应用范围扩大。
根据李建平、张显成的研究,“枚”在唐至五代量词系统成熟时完成其使命而基本退出舞台,被“个”取代[4]。这篇文章借鉴前人及时贤研究成果,将量词“枚”“个”置于甲金、简帛、吐鲁番及敦煌出土文书和传世文献的视野下,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考察,其结论可信度高。据此,可以初步推断《中藏经》“方药”部分成书当在唐甚至五代以后。 (二)次、遍
王力认为:“在唐代以前,除了‘两次’的意义用‘再’之外,关于行为的称数,一律用数目字加在动词的前面。”[5](P284)这一结论虽说过于绝对(如《伤寒论》中就出现了动量词“遍”),但基本符合事实。“唐代以后,表示行为单位的单位词如‘回’(迴)‘次’等,逐渐出现了。”[5](P285)
《中藏经》“次”字有1例:
(12)枳壳一钱,面炒 地黄二钱,烧醋淬十四次(治妇人血崩方,131)
关于“遍”:“‘遍’,尽也,周匝也,大约有些事情是须把若干事物一一做完方可认为一次的,后来‘遍’字就引申为普通‘次’的意义了。”[5](P355)
《中藏经》“遍”字使用了2次:
(13)朱砂五两 朴硝半秤,水煮七遍,每遍用水三升,水尽为度,取霜,再入水二升 苏木二两……甘草五两(通中延命玄冥煮朱砂法,128)
除了动量词“次”“遍”,许多诸如“条”“块”“下”“粒”等汉以后才出现的物量词同时出现在该书中,更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的推测。
总之,以上诸种证据可证明《中藏经》“方药部分”成书在唐以后。
注释:
①谭春雨《<中藏经>理论传承及成书时间探考》(2009)反驳这一
观点:“因为《中藏经》本身不是出于声韵目的的作品,单凭全书中有一两个偶然的声韵巧合就说《中藏经》是唐宋之际作品,过于牵强。”文章还否定了从官制、避讳等角度证名《中藏经》出自唐宋时期的观点。
②本文所选版本为李聪甫主编《中藏经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凡引《中藏经》例者,仅于括号内标注篇名,下卷标方名,数字为该例在“校注”中页码。
参考文献:
[1]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9:9.
[2]黄作阵.从声韵看《中藏经》之成书时代[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0,(2):83~85.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李建平,张显成.泛指性量词“枚/个”的兴替及其动因——以
出土文献为新材料[J].古汉语研究,2009,(4):64~72.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徐良 翟秀峰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