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算比较有个性的那种人,虽然身材瘦小,但是也不会太自卑。在小学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是上了初中,却是我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那时候被老师安排和班级里最顽皮的男生做了同桌,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他,他就想了一个非常有羞辱意味的外号来称呼我。一开始只是在他的小圈子里传播,后来像病毒一样扩散到了全班范围。所有人都用那个外号称呼我。甚至我的好朋友,在和我吵架的时候也会冷冷的丢下一句那个外号。大家狂欢一般消费着我的难堪、不安和羞耻。甚至于有次在老师的课堂上叫人回答问题,不知道是谁带头,突然间所有人一起高声狂叫那个外号,全班同学钉子一般的目光扎住我,那一瞬間我好想掀桌打人。
就这样,整个初中时期,我都没什么朋友、成绩不好、老师刁难、同学欺负、父母也是整天冷眼相待。至今想起来,还是恨得咬牙切齿。这些情况以初二时期最甚,同学抢我吃的、拿沙包把我逼到墙角去打,老师能因为我只是和同学嬉闹就打电话跟家长告状,家长也是每次只把我狠骂一顿了事。当时在我眼里,教学楼是黑的,教室是黑的,再亮的地方都有阴影。那段日子,我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冲老师咆哮、冲家长哭号、跟同学大打出手,否则感觉自己再不发泄就会疯掉。
总算熬过了初中,上了另一所学校的高中。虽然学校并不是很好,但起码校风正。我也开始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高中还是很快乐的,应该说,过完初中那段日子之后,无时无刻不感到快乐。
大学里面和大家玩得都不错,也变成了所谓的“社交狗”。进单位实习,感受到了昂扬向上工作的状态,我现在过得很好很充实。
初中时候被欺负,我捱过来了,而且总结了很多。
第一,既然别人不待见你,你就别去理他们;第二,必须要有理想,哪怕是天马行空,也可以用来调节自我;第三,集体不一定总是对的,大多数时候相信自己的判断;第四,把自己的定位拉低一点,常用绿叶的心态来处理人生。学会这些,我现在的心态变得更好了。社会丰富多彩,有那么多圈子,总有适合自己的,大学之前我们没法选择,上了大学既然有法选择,那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但那段黑暗日子,我绝不会忘,而且每每想起,都是怨恨。而且我想不明白,到底是谁在欺凌我,或者说是我们这些弱势者。后来我看了日剧《legal high》的第一部,那是一个校园欺凌事件。里面的剧情对我有所触动,我也逐渐找到了答案。欺凌的元凶,就是气氛!
按照我的见解,其实集体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妥协的程度随着两个轴而成倍增长,这就是集体中个体相处的时间,以及集体人数的多少。 初高中班级往往是一个朝夕相处的大团体,团体越大,妥协性就越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规则的气氛。不符合这种气氛的人,就会被无情的排斥,被排斥者越希望妥协,就越助长了这种气氛。而气氛的领导者,往往是老师的好恶或者是一个班里最强势学生的气质,无论他们想还是不想,都会不由自主地进入这个漩涡里面。
那么怎么改变?没法改变。硬要说改变,那就得等每一个学生都展现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但在初高中,这还做不到,也没有那个意识。因为集体外表很强大,未成年的我们沉醉于这种强大,把集体的强大看成是自己的强大。所以有很多人留恋集体,想回到初高中,恰恰是因为他们太依赖于集体,独立的痛苦让他们对那段集体的日子越来越依赖,殊不知这种依赖对自身的危害很大。
其实现在我再回头看,原来那个看似把我伤害的集体,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我对它从未有过留恋,有的只是敌意和轻蔑。现在我找回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也在治愈那段日子给我的伤痛,这就够了。
那时候被老师安排和班级里最顽皮的男生做了同桌,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他,他就想了一个非常有羞辱意味的外号来称呼我。一开始只是在他的小圈子里传播,后来像病毒一样扩散到了全班范围。所有人都用那个外号称呼我。甚至我的好朋友,在和我吵架的时候也会冷冷的丢下一句那个外号。大家狂欢一般消费着我的难堪、不安和羞耻。甚至于有次在老师的课堂上叫人回答问题,不知道是谁带头,突然间所有人一起高声狂叫那个外号,全班同学钉子一般的目光扎住我,那一瞬間我好想掀桌打人。
就这样,整个初中时期,我都没什么朋友、成绩不好、老师刁难、同学欺负、父母也是整天冷眼相待。至今想起来,还是恨得咬牙切齿。这些情况以初二时期最甚,同学抢我吃的、拿沙包把我逼到墙角去打,老师能因为我只是和同学嬉闹就打电话跟家长告状,家长也是每次只把我狠骂一顿了事。当时在我眼里,教学楼是黑的,教室是黑的,再亮的地方都有阴影。那段日子,我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冲老师咆哮、冲家长哭号、跟同学大打出手,否则感觉自己再不发泄就会疯掉。
总算熬过了初中,上了另一所学校的高中。虽然学校并不是很好,但起码校风正。我也开始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高中还是很快乐的,应该说,过完初中那段日子之后,无时无刻不感到快乐。
大学里面和大家玩得都不错,也变成了所谓的“社交狗”。进单位实习,感受到了昂扬向上工作的状态,我现在过得很好很充实。
初中时候被欺负,我捱过来了,而且总结了很多。
第一,既然别人不待见你,你就别去理他们;第二,必须要有理想,哪怕是天马行空,也可以用来调节自我;第三,集体不一定总是对的,大多数时候相信自己的判断;第四,把自己的定位拉低一点,常用绿叶的心态来处理人生。学会这些,我现在的心态变得更好了。社会丰富多彩,有那么多圈子,总有适合自己的,大学之前我们没法选择,上了大学既然有法选择,那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但那段黑暗日子,我绝不会忘,而且每每想起,都是怨恨。而且我想不明白,到底是谁在欺凌我,或者说是我们这些弱势者。后来我看了日剧《legal high》的第一部,那是一个校园欺凌事件。里面的剧情对我有所触动,我也逐渐找到了答案。欺凌的元凶,就是气氛!
按照我的见解,其实集体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妥协的程度随着两个轴而成倍增长,这就是集体中个体相处的时间,以及集体人数的多少。 初高中班级往往是一个朝夕相处的大团体,团体越大,妥协性就越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规则的气氛。不符合这种气氛的人,就会被无情的排斥,被排斥者越希望妥协,就越助长了这种气氛。而气氛的领导者,往往是老师的好恶或者是一个班里最强势学生的气质,无论他们想还是不想,都会不由自主地进入这个漩涡里面。
那么怎么改变?没法改变。硬要说改变,那就得等每一个学生都展现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但在初高中,这还做不到,也没有那个意识。因为集体外表很强大,未成年的我们沉醉于这种强大,把集体的强大看成是自己的强大。所以有很多人留恋集体,想回到初高中,恰恰是因为他们太依赖于集体,独立的痛苦让他们对那段集体的日子越来越依赖,殊不知这种依赖对自身的危害很大。
其实现在我再回头看,原来那个看似把我伤害的集体,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我对它从未有过留恋,有的只是敌意和轻蔑。现在我找回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也在治愈那段日子给我的伤痛,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