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特别是对科学的素质教育改革都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列。初中科学新课程也相应地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课程目标。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本文将以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应试教育的碰撞和融合方面入手探讨科学的教学改进。
关键词: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科学
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的素质教育方针,那么公民良好的科学素养将为我们社会带来怎样的效益呢?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和教育水平不同对科学素养有着不同的理解。发达国家重点从公众参与探讨科技发展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能否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利益等角度去衡量科学素养。发展中国家更关心的是本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认为科学素养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劳动素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应试政策的冲突
由于应试政策的影响,使教师对教学重心和目标达成的着重点不同。经调查,大多数教师既要考虑让课堂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学生互助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并拓展知识。又要考虑到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正常发挥,知识点要面面俱到。所以很多学生提出的奇异问题、创造性思维受到挤压、甚至否定。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素养与应试教育的一些碰撞,现将它们积累起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明确的,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学生的探究结果不统一且都是客观事实。比如,学生将高锰酸钾颗粒溶于水中,观察颜色时,有的学生说是紫黑色、有的说黑色、有的说紫色。这些颜色是学生在不同的实验操作和条件下形成的结果,高锰酸钾极少量溶于水中时,一般看到紫色透明的溶液,多量放入时,感觉就是黑色或者紫黑色。老师应如何评价他们的结果呢?如果按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考试中这三种答案都可能出现,考试的标准答案却只有一个,所以,老师们想尽办法(利用教学艺术)让学生认定高锰酸钾溶液就是紫色透明的。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意图是好的,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合作互助的科学精神去探索自然奥秘。不过,由于应试的需要,教师不得不将探究的结果限制在某个框架内,排斥新发现和创造性思维。
(2)初中科学课程很多探究活动是人家已经发现的或探明的科学规律。探究之前,很多学生可能已经知道了结论是什么,所以探究活动就变成了验证实验,他们做结果汇报的时候喜欢用参考书上的结论而排斥自己的结论。教师也把参考书上的结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规律和结论,这也是应试条件下不允许触犯的。
(3)素质教育的口号和应试教育的政策更加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新课程科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实施以来,教师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也改进了不少,学生们的能力训练强度也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体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得以重视。这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但学生们并不这么认为,一些学生抱怨作业太多,还有一些学生晚上要上夜补习班,周末还要参加辅导班等等。所以,他们的日常日记里都是读了睡,睡了读等一类平淡的东西。难道这就是科学素养里提到的可贵的科学精神吗?
三、科学素养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水火不容,它们有着对立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
应试教育的模式一直在延续,尽管新课程科学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教育模式的真正转型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历程。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这一点出发,我就教师如何融合这两种教育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完善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
从培养科学素养的“情、意、志”三个维度目标来分析,要很好地渗入科学素养:1、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师习惯的语言、行为、仪表、思想等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科学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它会在无意中感染、触动着学生的思维和行为。2、重视学生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由于应试的影响,课堂的重点改革还是如何将知识培养转向技能培养,通过实验操作等一系列能力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我个人认为,培养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态度,教师如果把这一点作为课堂研究和教学的重心,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现象和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他们为完成探究任务,就会自觉地查找相关资料信息,自觉地寻求与他人合作,以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这对应试教育来说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第二,改变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
教师习惯地以知识考核为目标的方式评价学生,这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严重压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做习题练习方面占据了大量时间,有些优秀学生甚至是搞题海战术取得好成绩而受老师的好评。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可想而知,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感兴趣,甚至极度反感。原本对科学感兴趣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由于长期受不合理的评价,产生厌学现象。如何缓解好这种现象,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有足够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本质特性,研究出一套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并不是产生优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可塑的方面,良好的考核评价可以促进他们的各方面的发展,当然这无意中就提高了应试的成绩。
四、综合以上分析,调节好科学素养和应试教育是每个科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要处理好科学素养和应试教育的矛盾,我们首先要全面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这两方面存在的实际矛盾,和他们现实存在的优缺点,又要了解它们的共同点,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以缓解它们之间的矛盾,使双方能够相互促进。同时,教师也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实施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赵学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5
[2]《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曾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3]《中学教育心理学》,徐胜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关键词: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科学
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的素质教育方针,那么公民良好的科学素养将为我们社会带来怎样的效益呢?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和教育水平不同对科学素养有着不同的理解。发达国家重点从公众参与探讨科技发展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能否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利益等角度去衡量科学素养。发展中国家更关心的是本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并认为科学素养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劳动素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应试政策的冲突
由于应试政策的影响,使教师对教学重心和目标达成的着重点不同。经调查,大多数教师既要考虑让课堂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学生互助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并拓展知识。又要考虑到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正常发挥,知识点要面面俱到。所以很多学生提出的奇异问题、创造性思维受到挤压、甚至否定。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素养与应试教育的一些碰撞,现将它们积累起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明确的,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学生的探究结果不统一且都是客观事实。比如,学生将高锰酸钾颗粒溶于水中,观察颜色时,有的学生说是紫黑色、有的说黑色、有的说紫色。这些颜色是学生在不同的实验操作和条件下形成的结果,高锰酸钾极少量溶于水中时,一般看到紫色透明的溶液,多量放入时,感觉就是黑色或者紫黑色。老师应如何评价他们的结果呢?如果按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考试中这三种答案都可能出现,考试的标准答案却只有一个,所以,老师们想尽办法(利用教学艺术)让学生认定高锰酸钾溶液就是紫色透明的。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意图是好的,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合作互助的科学精神去探索自然奥秘。不过,由于应试的需要,教师不得不将探究的结果限制在某个框架内,排斥新发现和创造性思维。
(2)初中科学课程很多探究活动是人家已经发现的或探明的科学规律。探究之前,很多学生可能已经知道了结论是什么,所以探究活动就变成了验证实验,他们做结果汇报的时候喜欢用参考书上的结论而排斥自己的结论。教师也把参考书上的结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规律和结论,这也是应试条件下不允许触犯的。
(3)素质教育的口号和应试教育的政策更加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新课程科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实施以来,教师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也改进了不少,学生们的能力训练强度也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体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得以重视。这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但学生们并不这么认为,一些学生抱怨作业太多,还有一些学生晚上要上夜补习班,周末还要参加辅导班等等。所以,他们的日常日记里都是读了睡,睡了读等一类平淡的东西。难道这就是科学素养里提到的可贵的科学精神吗?
三、科学素养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水火不容,它们有着对立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
应试教育的模式一直在延续,尽管新课程科学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教育模式的真正转型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历程。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这一点出发,我就教师如何融合这两种教育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完善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
从培养科学素养的“情、意、志”三个维度目标来分析,要很好地渗入科学素养:1、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师习惯的语言、行为、仪表、思想等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科学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它会在无意中感染、触动着学生的思维和行为。2、重视学生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由于应试的影响,课堂的重点改革还是如何将知识培养转向技能培养,通过实验操作等一系列能力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我个人认为,培养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态度,教师如果把这一点作为课堂研究和教学的重心,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现象和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他们为完成探究任务,就会自觉地查找相关资料信息,自觉地寻求与他人合作,以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这对应试教育来说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第二,改变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
教师习惯地以知识考核为目标的方式评价学生,这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严重压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做习题练习方面占据了大量时间,有些优秀学生甚至是搞题海战术取得好成绩而受老师的好评。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可想而知,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感兴趣,甚至极度反感。原本对科学感兴趣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由于长期受不合理的评价,产生厌学现象。如何缓解好这种现象,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有足够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本质特性,研究出一套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并不是产生优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可塑的方面,良好的考核评价可以促进他们的各方面的发展,当然这无意中就提高了应试的成绩。
四、综合以上分析,调节好科学素养和应试教育是每个科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要处理好科学素养和应试教育的矛盾,我们首先要全面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这两方面存在的实际矛盾,和他们现实存在的优缺点,又要了解它们的共同点,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以缓解它们之间的矛盾,使双方能够相互促进。同时,教师也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实施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赵学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5
[2]《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曾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3]《中学教育心理学》,徐胜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