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动物喜欢使用它们的右侧肢体
科学家观察到,许多脊椎动物在获取食物或进食时都更喜欢使用右侧的肢体,或优先选择右侧的食物。
人类:大约90%的人更喜欢并习惯于使用右手,只有大约10%的人的左手更为灵巧(即我们俗称的“左撇子”)或两只手都同样灵巧。
灵长类:当黑猩猩和大猩猩需要完成相对精巧的行为时,它们更喜欢使用右手。在从一个罐子中蘸取蜂蜜或用石头敲击坚果时,超过50%的黑猩猩会使用右手,30%的黑猩猩会使用左手,而15%的个体会轮流使用双手来完成。
海洋类哺乳动物:海象在拂去食物上的污垢时,10次中有8次都会使用右侧的鳍状肢。10只座头鲸中有8只倾向于使用下颌的右侧取食。
鸟类:很多鸟类,包括雉鸡、企鹅和鹌鹑,都会优先选择吃右边的食物。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不对称大脑的物种,人类的左右半脑具有不同的分工,分别掌管身体的不同机能,比如人类明显偏爱使用右手,就是由左半脑控制的。然而,这种观点现在受到了挑战。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很多种类的动物也偏爱使用某一侧肢体。那么,一些动物是不是和人类一样,也具有不对称的大
脑?
动物的行为偏好性
一项新研究发现,大多数种类的鹦鹉都具有明显的行为偏好性:喜欢用左脚抓取食物,但在进一步处理食物如啄开花生的壳时,绝大多数鹦鹉则会使用它们尖尖的喙。它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喙对它们来说,就像人类的右手,是最重要的器官,而它们的左脚则相当于人类的左手。
其他研究还发现,很多种类的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捕食的时候,会首先选择出现在右眼视力范围内,也即身体右侧的食物。鸟类除了会首先选择出现在身体右侧的食物外,还喜欢用喙的右侧啄取食物。
黑猩猩和大猩猩是哺乳动物中与我们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科学家发现,它们喜欢用左手抓取物体,而用右手做一些更为精巧的事情。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格陵兰岛的海象喜欢使用右侧的鳍状肢拭去食物上的污垢,座头鲸喜欢使用右侧的鳍状肢摩擦海底寻找食物。有研究者对75只座头鲸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其中有60只爱使用下颌的右侧取食,只有15只爱使用下颌的左侧取食。
我们知道,人类拥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而且明显更喜欢使用右手,这两点都是由左半脑控制的。从进化的角度看,当人类祖先开始加工食物时,需要进行更为精细的肢体活动,大部分人对右手的偏好性在这时就得到了强化。当然,语言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类通过语言这种精细复杂的方式进行交流,必然使得控制语言能力的左脑更为发达,这不但造就了人类不对称的左右半脑,也使得人类靠左脑控制的右侧肢体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强的功能性。
科学家认为,不论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还是鸟类,许多动物的明显偏好性表明,它们和人类一样,也具有不对称的大脑。
左右脑的分工
就像身体一样,人类的大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左右半球经横向神经纤维(即胼胝体)相连。人类的左右半脑具有不同的分工,分别负责处理左右两侧身体经由神经传导至大脑的感觉信息。不过,有趣的是,这种传入大脑的神经通路是反向的:左半脑支配着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右半脑则支配着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另外,左半脑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半脑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具有接受音乐的神经中枢,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左半脑主要进行逻辑思维,而欣赏绘画和音乐、直观地观察和感受事物,则由右半脑来完成。
20世纪70年代,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一种化学物质注射进小鸡的左侧大脑,小鸡就无法准确区分谷物和小石粒;但如果将同样的药物注射到小鸡的右侧大脑,则不会给小鸡带来任何影响。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很多动物都喜欢使用它们右侧的肢体或优先选择右侧视野内的食物。这些例子都表明,一些动物也具有不对称的大脑,它们的上述行为是受左半脑控制的。
如果说动物的左半脑主要掌管觅食等日常行为,这就引出了一个新问题:动物的右半脑又起什么作用呢?科学家通过研究一些动物在遇到危险时的逃避反应发现,这些动物的右半脑在逃避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很多脊椎动物的视野左侧出现天敌时,它们的反应往往会更加激烈;而当捕食者从蟾蜍、雉鸡和袋鼩的右侧靠近时,它们基本上无法察觉;如果右半脑受损,小鼠就不会产生恐惧感。
科学家通过扫描那些更容易感到恐惧的人的大脑发现,在遇到危险时,这些人的右半脑的一个区域相对更活跃,说明他们对危险的反应更细致和敏感。这个发现解释了一个长期以来令科学家费解的问题:即使是习惯于使用右手的人,在遇到危险时,他们左手的反应也会快于右手,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用左手处理危机。
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动物的右半脑专门分管躲避敌害的行为,而左半脑则负责分管欢迎对方。例如,当一只狗看到另一只不熟悉的同类时,它的尾巴会更多地朝左侧摆动,这一行为是由右半脑控制的;当它看到主人时,在左半脑的控制下,它的尾巴会更多地向右侧摆动。其他一些研究也显示,动物的进攻行为受到右半脑的控制。许多脊椎动物,包括蟾蜍、蜥蜴和狒狒,在受到来自于左侧的威胁时,会表现出更为猛烈的进攻欲。
大量事实都表明,左半脑更多地掌控着我们日常的一些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觅食行为;右半脑则在处理一些突发或意外情况时占主导地位,例如当遭遇危险和其他不可预见的事件时。
大脑为何要“分工”
那么,大脑为什么要分成两个部分呢?一种解释是,大脑分成两个半球,分别掌管身体的不同功能,这样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而且避免了大脑两侧重复同样的功能,简化了神经回路,使得神经传导更加高效。如果我们频繁地使用一侧的肢体,那么这侧的手、鳍状肢或脚爪就会比另一侧更灵活,也就能更好地完成各种精细动作。
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小鸡是否具有肢体偏好性,与孵化过程中鸡蛋是否放置于光下有关系。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在黑暗环境中孵化出的小鸡不会明显喜好使用一侧的脚爪,而在有光环境中孵化出的小鸡则会更多地使用一侧的脚爪。在接下来的试验中,科学家让这两种小鸡寻找隐藏在石堆下的谷物,并在石堆周围放置了一只“人造天敌”。结果显示,对肢体有明显偏好的小鸡可以一边发挥左半脑的作用寻找食物,一边利用右半脑的能力观察“天敌”的动向;而对肢体无偏好的小鸡则无法同时进行这两种行为,并且寻找食物的速度也明显慢于前者。
鱼类也有类似的能力。有些种类的鱼可以用一只眼睛寻找食物,用另一只眼观察天敌,而且寻找食物的速度也比无偏好者更快。
相关研究表明,人类总是更为熟练地使用一只手,很少有人能同样灵活地使用两只手。2010年,有研究者报告,双手无偏好的人在很大比例上患有精神类疾病。对近8000名年龄在8至16岁的芬兰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偏好使用一只手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而且患多动症的比例明显偏高。
还有研究发现,与非群居性动物相比,群居性动物一般具有更强的肢体偏好。这是为什么?科学家认为,群居的动物在互相沟通时必须保持相同的行为“语言”,因此它们的行为就会出现“一边倒”现象。
对于群居性动物来说,每个个体都必须在很短时间内“解码”同伴的反应,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以鱼群为例。研究显示,独自生活的鱼类都有肢体偏好性,但这种偏好会因个体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是,一群鱼中的所有个体都会有共同的偏好,比如它们会始终保持用一只眼睛观察群体中同伴的行动,而用另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如是否有捕食者出现。
群居动物的这种行为趋同性特征有时会被捕食者加以利用。鲨鱼等捕食者在发动进攻时,有时就会利用鱼群的这种特性来判断鱼群会向哪个方向逃跑。相应地,鱼类也进化出了一种对策:群体中总会存在少数具有不同方向偏好的个体。一种理论认为,一个群体中需要少数个体保有和大多数个体相反的方向偏好性,才能更好地探查捕食者的进攻方向,尤其是当多个捕食者同时从不同方向进攻时,这些少数“异类”的作用尤为重要。
如此多的物种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不对称的大脑这一事实表明,不对称脑结构是动物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经过优胜劣汰而保留下来的一种进化优势。科学家将为我们揭示更多有趣的动物行为,动物大脑的分工化也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当左脑或右脑受损时
研究发现,当我们的左侧大脑受伤时,会影响我们从图片中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而当我们的右侧大脑受伤时,则会影响我们对图片的整体感观。
科学家给大脑受到损伤的病人看一幅由多个小号的字母“A”拼出的一个大号的字母“H”的图片,并要求他们临摹这幅图。结果发现,右半脑受伤者会将“A”分散地画在一整张纸上,而无法用这些“A”组成一个“H”;左半脑受伤者则会直接画出一个大大的“H”,根本不知道这个“H”是由很多个“A”组成的 。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观点:右半脑侧重于发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并注重大局;左半脑则负责细节及日常事务。
你的宠物喜欢使用哪一侧肢体?
你可以检查你的宠物更喜欢使用哪一侧肢体。
猫:当猫咪用爪子够取食物时,会习惯性地使用一侧肢体。使用左右两侧肢体的个体数几乎是相等的。
狗:当狗看到自己的饲主时会快乐地摇摆尾巴。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看到狗的尾部向右侧摆动时会更有力一些。但是,当狗遇见一个陌生人,表现出谨慎或紧张的情绪时,尾巴会更有力地向左边摇摆。
鱼:很多种类的鱼在碰到未知的对象时,会偏好向一侧扭转身体。比起单独行动的鱼类,这一现象在鱼群中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
蟾蜍:大部分蟾蜍会用它们的“左手”抓食物。
蜥蜴:当你从蜥蜴的左侧靠近它们时,蜥蜴的攻击性会更强一些。
科学家观察到,许多脊椎动物在获取食物或进食时都更喜欢使用右侧的肢体,或优先选择右侧的食物。
人类:大约90%的人更喜欢并习惯于使用右手,只有大约10%的人的左手更为灵巧(即我们俗称的“左撇子”)或两只手都同样灵巧。
灵长类:当黑猩猩和大猩猩需要完成相对精巧的行为时,它们更喜欢使用右手。在从一个罐子中蘸取蜂蜜或用石头敲击坚果时,超过50%的黑猩猩会使用右手,30%的黑猩猩会使用左手,而15%的个体会轮流使用双手来完成。
海洋类哺乳动物:海象在拂去食物上的污垢时,10次中有8次都会使用右侧的鳍状肢。10只座头鲸中有8只倾向于使用下颌的右侧取食。
鸟类:很多鸟类,包括雉鸡、企鹅和鹌鹑,都会优先选择吃右边的食物。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不对称大脑的物种,人类的左右半脑具有不同的分工,分别掌管身体的不同机能,比如人类明显偏爱使用右手,就是由左半脑控制的。然而,这种观点现在受到了挑战。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很多种类的动物也偏爱使用某一侧肢体。那么,一些动物是不是和人类一样,也具有不对称的大
脑?
动物的行为偏好性
一项新研究发现,大多数种类的鹦鹉都具有明显的行为偏好性:喜欢用左脚抓取食物,但在进一步处理食物如啄开花生的壳时,绝大多数鹦鹉则会使用它们尖尖的喙。它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喙对它们来说,就像人类的右手,是最重要的器官,而它们的左脚则相当于人类的左手。
其他研究还发现,很多种类的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在捕食的时候,会首先选择出现在右眼视力范围内,也即身体右侧的食物。鸟类除了会首先选择出现在身体右侧的食物外,还喜欢用喙的右侧啄取食物。
黑猩猩和大猩猩是哺乳动物中与我们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科学家发现,它们喜欢用左手抓取物体,而用右手做一些更为精巧的事情。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格陵兰岛的海象喜欢使用右侧的鳍状肢拭去食物上的污垢,座头鲸喜欢使用右侧的鳍状肢摩擦海底寻找食物。有研究者对75只座头鲸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其中有60只爱使用下颌的右侧取食,只有15只爱使用下颌的左侧取食。
我们知道,人类拥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而且明显更喜欢使用右手,这两点都是由左半脑控制的。从进化的角度看,当人类祖先开始加工食物时,需要进行更为精细的肢体活动,大部分人对右手的偏好性在这时就得到了强化。当然,语言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类通过语言这种精细复杂的方式进行交流,必然使得控制语言能力的左脑更为发达,这不但造就了人类不对称的左右半脑,也使得人类靠左脑控制的右侧肢体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强的功能性。
科学家认为,不论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还是鸟类,许多动物的明显偏好性表明,它们和人类一样,也具有不对称的大脑。
左右脑的分工
就像身体一样,人类的大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左右半球经横向神经纤维(即胼胝体)相连。人类的左右半脑具有不同的分工,分别负责处理左右两侧身体经由神经传导至大脑的感觉信息。不过,有趣的是,这种传入大脑的神经通路是反向的:左半脑支配着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右半脑则支配着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另外,左半脑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半脑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具有接受音乐的神经中枢,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左半脑主要进行逻辑思维,而欣赏绘画和音乐、直观地观察和感受事物,则由右半脑来完成。
20世纪70年代,有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一种化学物质注射进小鸡的左侧大脑,小鸡就无法准确区分谷物和小石粒;但如果将同样的药物注射到小鸡的右侧大脑,则不会给小鸡带来任何影响。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很多动物都喜欢使用它们右侧的肢体或优先选择右侧视野内的食物。这些例子都表明,一些动物也具有不对称的大脑,它们的上述行为是受左半脑控制的。
如果说动物的左半脑主要掌管觅食等日常行为,这就引出了一个新问题:动物的右半脑又起什么作用呢?科学家通过研究一些动物在遇到危险时的逃避反应发现,这些动物的右半脑在逃避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很多脊椎动物的视野左侧出现天敌时,它们的反应往往会更加激烈;而当捕食者从蟾蜍、雉鸡和袋鼩的右侧靠近时,它们基本上无法察觉;如果右半脑受损,小鼠就不会产生恐惧感。
科学家通过扫描那些更容易感到恐惧的人的大脑发现,在遇到危险时,这些人的右半脑的一个区域相对更活跃,说明他们对危险的反应更细致和敏感。这个发现解释了一个长期以来令科学家费解的问题:即使是习惯于使用右手的人,在遇到危险时,他们左手的反应也会快于右手,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用左手处理危机。
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动物的右半脑专门分管躲避敌害的行为,而左半脑则负责分管欢迎对方。例如,当一只狗看到另一只不熟悉的同类时,它的尾巴会更多地朝左侧摆动,这一行为是由右半脑控制的;当它看到主人时,在左半脑的控制下,它的尾巴会更多地向右侧摆动。其他一些研究也显示,动物的进攻行为受到右半脑的控制。许多脊椎动物,包括蟾蜍、蜥蜴和狒狒,在受到来自于左侧的威胁时,会表现出更为猛烈的进攻欲。
大量事实都表明,左半脑更多地掌控着我们日常的一些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觅食行为;右半脑则在处理一些突发或意外情况时占主导地位,例如当遭遇危险和其他不可预见的事件时。
大脑为何要“分工”
那么,大脑为什么要分成两个部分呢?一种解释是,大脑分成两个半球,分别掌管身体的不同功能,这样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而且避免了大脑两侧重复同样的功能,简化了神经回路,使得神经传导更加高效。如果我们频繁地使用一侧的肢体,那么这侧的手、鳍状肢或脚爪就会比另一侧更灵活,也就能更好地完成各种精细动作。
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小鸡是否具有肢体偏好性,与孵化过程中鸡蛋是否放置于光下有关系。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在黑暗环境中孵化出的小鸡不会明显喜好使用一侧的脚爪,而在有光环境中孵化出的小鸡则会更多地使用一侧的脚爪。在接下来的试验中,科学家让这两种小鸡寻找隐藏在石堆下的谷物,并在石堆周围放置了一只“人造天敌”。结果显示,对肢体有明显偏好的小鸡可以一边发挥左半脑的作用寻找食物,一边利用右半脑的能力观察“天敌”的动向;而对肢体无偏好的小鸡则无法同时进行这两种行为,并且寻找食物的速度也明显慢于前者。
鱼类也有类似的能力。有些种类的鱼可以用一只眼睛寻找食物,用另一只眼观察天敌,而且寻找食物的速度也比无偏好者更快。
相关研究表明,人类总是更为熟练地使用一只手,很少有人能同样灵活地使用两只手。2010年,有研究者报告,双手无偏好的人在很大比例上患有精神类疾病。对近8000名年龄在8至16岁的芬兰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偏好使用一只手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而且患多动症的比例明显偏高。
还有研究发现,与非群居性动物相比,群居性动物一般具有更强的肢体偏好。这是为什么?科学家认为,群居的动物在互相沟通时必须保持相同的行为“语言”,因此它们的行为就会出现“一边倒”现象。
对于群居性动物来说,每个个体都必须在很短时间内“解码”同伴的反应,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以鱼群为例。研究显示,独自生活的鱼类都有肢体偏好性,但这种偏好会因个体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是,一群鱼中的所有个体都会有共同的偏好,比如它们会始终保持用一只眼睛观察群体中同伴的行动,而用另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如是否有捕食者出现。
群居动物的这种行为趋同性特征有时会被捕食者加以利用。鲨鱼等捕食者在发动进攻时,有时就会利用鱼群的这种特性来判断鱼群会向哪个方向逃跑。相应地,鱼类也进化出了一种对策:群体中总会存在少数具有不同方向偏好的个体。一种理论认为,一个群体中需要少数个体保有和大多数个体相反的方向偏好性,才能更好地探查捕食者的进攻方向,尤其是当多个捕食者同时从不同方向进攻时,这些少数“异类”的作用尤为重要。
如此多的物种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不对称的大脑这一事实表明,不对称脑结构是动物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经过优胜劣汰而保留下来的一种进化优势。科学家将为我们揭示更多有趣的动物行为,动物大脑的分工化也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当左脑或右脑受损时
研究发现,当我们的左侧大脑受伤时,会影响我们从图片中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而当我们的右侧大脑受伤时,则会影响我们对图片的整体感观。
科学家给大脑受到损伤的病人看一幅由多个小号的字母“A”拼出的一个大号的字母“H”的图片,并要求他们临摹这幅图。结果发现,右半脑受伤者会将“A”分散地画在一整张纸上,而无法用这些“A”组成一个“H”;左半脑受伤者则会直接画出一个大大的“H”,根本不知道这个“H”是由很多个“A”组成的 。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观点:右半脑侧重于发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并注重大局;左半脑则负责细节及日常事务。
你的宠物喜欢使用哪一侧肢体?
你可以检查你的宠物更喜欢使用哪一侧肢体。
猫:当猫咪用爪子够取食物时,会习惯性地使用一侧肢体。使用左右两侧肢体的个体数几乎是相等的。
狗:当狗看到自己的饲主时会快乐地摇摆尾巴。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看到狗的尾部向右侧摆动时会更有力一些。但是,当狗遇见一个陌生人,表现出谨慎或紧张的情绪时,尾巴会更有力地向左边摇摆。
鱼:很多种类的鱼在碰到未知的对象时,会偏好向一侧扭转身体。比起单独行动的鱼类,这一现象在鱼群中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
蟾蜍:大部分蟾蜍会用它们的“左手”抓食物。
蜥蜴:当你从蜥蜴的左侧靠近它们时,蜥蜴的攻击性会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