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学语文知识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bin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呢?
  一、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促进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的负担。”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求知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楚新知识的迫切愿望,激励学生进行积极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种氛围。所以在教学时,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我先请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玻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我适时夸奖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进而引出今天要学的一篇课文。出示课题后,我问“新型”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我追问,看了课题,你非常想了解些什么呢?大家情绪高涨,主动发言:“我想知道有哪些新型玻璃?”“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玻璃,有什么特点?”“是谁这么聪明发明出来的?”我则抓住契机,鼓励地说:“那就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寻找一下答案吧。”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带着深厚的兴趣认真地研读开来,切实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既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又及时地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探究的欲望自然而生。
  (二)创设“实践”情境,产生自主探究兴趣。
  教学活动中,实践——思维是不可分的,实践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实践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界的活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紧紧联系起来。创设“实践”情境,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
  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后,学生体味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便组织学生运用观察事物,搜集素材,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去调查采访家乡的人情风俗,自然风光及家乡的变化,要求他们写一篇反映可爱家乡的作文。学生在调查采访中,亲自目睹了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事实,亲身体验了家乡父老生活中的欢乐和幸福,领略了家乡山水的自然之美,便“动情而词发”,《我爱家乡》的肺腑之言跃然而生。
  通过实践情境的创设,不但让学生参与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产生了研究语文的兴趣,而且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成为可能。
  (三)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一个“美”的情境,不但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而且能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得以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挖掘教材内容,就不难发现语言美的重要特征。
  从南海《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北国《美丽的小兴安岭》,从东南丘陵的《记金华双龙洞》到西北吐鲁番盆地的《葡萄沟》,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蒙古《草原》,从天空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到大海琳琅满目的《珊瑚》……哪一篇不令人心醉,哪一课不令人神往,在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震撼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语文的情感。
  二、创设民主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诱发良好的情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敢于发言,敢于求异,敢于创新。所谓教学民主,就是教师不搞“一刀切”“不唯我独尊”,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培养良好的情感。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差异有先天的,更多的是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在不同程度上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当优生回答问题正确或有了新发现时,我在表扬的同时,还要提高要求;中等生回答问题只要有点正确,我首先充分肯定,不足之处委婉指出;对于潜能生,即使回答错了,我不但不训斥,还要表扬他们敢于发言的精神,让他们心情愉快地坐下,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喜爱。这些真情实感的流露,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
  (二)体现主体,引导参与,诱发良好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以成功的快慰克服消极的情绪,建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情感。
  如教学《詹天佑》时,我根据课文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一段的内容,设计了可操作的教具,让学生为全班同学操作和介绍,然后激发学生:“你对他的操作和介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问题考考他!”顿时,学生纷纷质疑,台上的学生一一解答,甚至出现了台上学生解答不了,众人共同帮助的可喜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既能达到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三、创设质疑氛围,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应允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了教学秩序。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然后,创设质疑问难的氛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让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民主、质疑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有了对物理的兴趣,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的自我要求,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自觉地去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本文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作用;激发;方法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物理,就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没有兴趣,那就谈不上怎样去观察、实践和思考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更新观念。教师角色的转变,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教师要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以宽松教育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教学观的转变,实现由“做一辈子老师”向“一辈子学做老师”的转变。在“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课程理念上不断发展、不断延伸、不断完善,俯下身来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学生观的转变,让学生张扬个性,摆正“全体发展”与“特殊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中职生来说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但目前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还不够。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许多学生认为政治课内容空洞、牵强,难以认同,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政治课内容只是说教,从心理上排斥、反感,拒绝认同,这些都使政治课的教学信度打了折扣。本文拟从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角度探索如何提高政治课的教学信度的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和实践: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提出: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即人本关爱。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凸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文课堂评价,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本文从人文关爱的意义及人本关爱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改革;人本关爱;方法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课堂教学目的过于强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当中,合作学习是教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用的最多的一个教学方式之一,但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且有收获,教师在不同的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教师发挥好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合作;作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青年一代出现了价值观扭曲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应担负起职责。  关键词:思想政治;价值观  当代社会出现了许多价值观扭曲的问题,药家鑫驱车撞人后不是扶起伤者而是举起了屠刀,残忍地将人杀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被本校的大学生砍成重伤后,不治身亡,广为诟病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类似问题不甚枚举。这些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青年一代怎么了?我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本文对其特点与优势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特点;优势  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是传者(教师)借助一定的渠道(媒体)向受者(学生
期刊
摘 要:说是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说”的能力是英语最重要的能力。本文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交流。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营造说话氛围,激发说话欲望  英语对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指着眼于开发儿童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儿童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对小语教学提出三点要求:面向的全体性,发展的全面性,学习的主动性。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转变。  关键词:语文教学;转变;观念;目标;功能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当好一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顺应新时代的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
期刊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学习时他们有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觉得有理说不清。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重视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言的发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先决条件。学生在获取信息的短时记忆里,经过联想把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将信息进行组织,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语言又可以加工成表象,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其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下面就小学数学中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