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共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比较其他课程所引起的关注度正在渐渐淡化,导致在上公共体育课的时候出现很多学生见习的情况。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公共体育课见习的原因,旨在为更好地开展公共体育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 公共体育课 见习原因
1.引言
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时候选择见习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和熟知大学生在上公共体育课的时候的体育学习动机、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态度,促进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为大学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见习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促进公共体育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更好地实现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培养目标,而当前研究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见习原因及分析的专属文献主要集中在揭示大学生见习这一现象上,针对深层次的原因及措施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研究从衡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堂上随堂抽取学生进行调查与访问,了解他们选择见习的原因,为体育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一现象,管理大学公共体育课堂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衡阳师范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除体育专业学生之外)作为调研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公共体育课上见习的真实原因,以便更深层面地找出公共体育课的优化意见。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类和教育类文献了解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展现状和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堂上见习的原因提供理论参考。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问卷,经专家判断法效度检验和再测法信度检验,问卷的设计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对衡阳师范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除体育专业学生之外)发放问卷,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6份,回收率99%,剔除无效问卷6份,最后有效问卷490份,其中男生248人,女士242人。
2.2.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19和Excel2007进行处理,从中寻求相互关系及存在的矛盾,作为最后描述性分析的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见习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大学生在校的必修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但是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公共体育课堂,旷课、请假、见习的情况更是常见,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其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和教学手段都会对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从以上调查表教师原因造成学生上课见习的选择人数来看,有60位(调查人数的12%)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不是很负责任,采取“放羊”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导致学生上公共体育课时选择见习的原因之一。
受群体的影响,同伴的某些行为会造成其他同伴间的尾随效应,比如大学生在上公体课时看着别人见习,从而自己也选择见习,这种受群体的影响属于晕轮效应。从调查问卷的结果(见上表第三行)可知,学生之间受周围群体影响的比重为达到35%。这种随众的心理要引起大学体育教师的关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根据自身体育基础认为上课内容太复杂或过于简单而选择见习,所占比率16%,尤其是对于女生而言,如果上课的任务难度较大,自身觉得没有可能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还不如选择见习逃避这一问题,因此,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是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困境,也是公共体育课急需解决的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课堂感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运动,配合老师进行体育教学,而由于没有兴趣而选择见习的同学比例高达65%,因此引进新鲜的运动项目,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是高校公共体育课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但是仅仅满足兴趣不能作为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局限于兴趣,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其内、外部动机和自己作为学生的义务。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将公共体育课的功能与培养其未来的健身意识与行为关联起来,使其产生自觉的行为,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从而降低其仅仅是因为对公共体育课没兴趣而选择见习甚至于逃课的情况发生率。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有44%的学生认为反正考试能顺利通过,上也没有意义还不如见习,还能多休息一会。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目标还不是很明确,同时也对现行的考评制度有异议。“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已经不可取,考评制度的改革,注重过程式评价,引进目标成就考核方法等相对评价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唯“考试至上”主义的延伸。
从上课形式看,有60%的学生喜欢以男女分班上课,因此男女生一起上课而选择见习的比例居高不下。由于男、女生的性别、心理、生理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男女生不适合同堂上公共体育课,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最好采取男女生分班授课的形式。
从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看,17%的学生觉得没必要开展公共体育课,他们认为这学不学都没什么作用,还不如在旁边休息,就选择见习。这说明现有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其上体育课仅仅是迫于学分的压力,而非自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可针对这部分学生因材施教,减少其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学生见习的原因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从动机层面分析,导致学生见习的原因主要受高校体育教师、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自身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好的学习动机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运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是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前提。 (2)从兴趣层面来看,导致学生见习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学生本身对体育活动兴趣不够而选择见习。体育兴趣是培养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意识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开展公共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对学生今后是否会独立自主、积极参与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向学生宣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基础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学习态度方面,导致学生上公共体育课选择见习的原因主要是其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的误解和课堂组织形式的开设不尽合理。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最好还是采取男女生分班授课的形式,学期初期对学生开展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宣讲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上体育课不仅是为了学分,而且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体育的健身功能。
4.2建议
针对衡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学生见习的原因,给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教师敬业爱岗的优良品质,避免学生晕轮效应的产生,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2)加快体育馆场建设,合理布局运动项目。学校应增加体育场所,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材,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要。满足更多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多安排一些游戏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3)改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一些学生变得死气沉沉,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开展多项体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要求,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程。在成绩考核上,应当注重过程式评价,引进目标成就考核方法等相对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金强,仝永妮.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5-28.
[2]周登嵩.学校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39-18.
[3]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4-48.
[4]陈碧述.我国师范类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4(2):14-16.
[5]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2.
[6]刘斌,孙洪涛,谢向阳.对施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情况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4(4):26-28.
[7]谭华,等.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2003(5):112-116.
[8]马楠.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需求的现状调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4-6.
[9]李银芳,安兵.对大学生上体育课满意度的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6):26-28.
[10]张建滨,等.社会转型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设计[J].体育与科学,2003(9):23-26.
[11]季浏,主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12]孟明亮,等.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现状分析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45.
关键词: 大学生 公共体育课 见习原因
1.引言
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时候选择见习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和熟知大学生在上公共体育课的时候的体育学习动机、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态度,促进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为大学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见习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促进公共体育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更好地实现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培养目标,而当前研究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见习原因及分析的专属文献主要集中在揭示大学生见习这一现象上,针对深层次的原因及措施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研究从衡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堂上随堂抽取学生进行调查与访问,了解他们选择见习的原因,为体育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一现象,管理大学公共体育课堂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衡阳师范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除体育专业学生之外)作为调研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公共体育课上见习的真实原因,以便更深层面地找出公共体育课的优化意见。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类和教育类文献了解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展现状和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堂上见习的原因提供理论参考。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问卷,经专家判断法效度检验和再测法信度检验,问卷的设计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对衡阳师范学院大一、大二的学生(除体育专业学生之外)发放问卷,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6份,回收率99%,剔除无效问卷6份,最后有效问卷490份,其中男生248人,女士242人。
2.2.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19和Excel2007进行处理,从中寻求相互关系及存在的矛盾,作为最后描述性分析的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见习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大学生在校的必修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但是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的现象屡见不鲜。公共体育课堂,旷课、请假、见习的情况更是常见,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其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和教学手段都会对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从以上调查表教师原因造成学生上课见习的选择人数来看,有60位(调查人数的12%)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不是很负责任,采取“放羊”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导致学生上公共体育课时选择见习的原因之一。
受群体的影响,同伴的某些行为会造成其他同伴间的尾随效应,比如大学生在上公体课时看着别人见习,从而自己也选择见习,这种受群体的影响属于晕轮效应。从调查问卷的结果(见上表第三行)可知,学生之间受周围群体影响的比重为达到35%。这种随众的心理要引起大学体育教师的关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根据自身体育基础认为上课内容太复杂或过于简单而选择见习,所占比率16%,尤其是对于女生而言,如果上课的任务难度较大,自身觉得没有可能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还不如选择见习逃避这一问题,因此,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是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困境,也是公共体育课急需解决的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课堂感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运动,配合老师进行体育教学,而由于没有兴趣而选择见习的同学比例高达65%,因此引进新鲜的运动项目,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是高校公共体育课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但是仅仅满足兴趣不能作为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局限于兴趣,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其内、外部动机和自己作为学生的义务。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将公共体育课的功能与培养其未来的健身意识与行为关联起来,使其产生自觉的行为,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从而降低其仅仅是因为对公共体育课没兴趣而选择见习甚至于逃课的情况发生率。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有44%的学生认为反正考试能顺利通过,上也没有意义还不如见习,还能多休息一会。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目标还不是很明确,同时也对现行的考评制度有异议。“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已经不可取,考评制度的改革,注重过程式评价,引进目标成就考核方法等相对评价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唯“考试至上”主义的延伸。
从上课形式看,有60%的学生喜欢以男女分班上课,因此男女生一起上课而选择见习的比例居高不下。由于男、女生的性别、心理、生理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男女生不适合同堂上公共体育课,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最好采取男女生分班授课的形式。
从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看,17%的学生觉得没必要开展公共体育课,他们认为这学不学都没什么作用,还不如在旁边休息,就选择见习。这说明现有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其上体育课仅仅是迫于学分的压力,而非自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可针对这部分学生因材施教,减少其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学生见习的原因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从动机层面分析,导致学生见习的原因主要受高校体育教师、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自身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好的学习动机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运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是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前提。 (2)从兴趣层面来看,导致学生见习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学生本身对体育活动兴趣不够而选择见习。体育兴趣是培养学生未来终身体育意识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开展公共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对学生今后是否会独立自主、积极参与锻炼起着决定性作用。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向学生宣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基础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学习态度方面,导致学生上公共体育课选择见习的原因主要是其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的误解和课堂组织形式的开设不尽合理。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最好还是采取男女生分班授课的形式,学期初期对学生开展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宣讲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上体育课不仅是为了学分,而且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体育的健身功能。
4.2建议
针对衡阳师范学院大学体育课学生见习的原因,给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教师敬业爱岗的优良品质,避免学生晕轮效应的产生,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2)加快体育馆场建设,合理布局运动项目。学校应增加体育场所,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材,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要。满足更多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多安排一些游戏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3)改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一些学生变得死气沉沉,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开展多项体育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要求,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程。在成绩考核上,应当注重过程式评价,引进目标成就考核方法等相对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金强,仝永妮.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5-28.
[2]周登嵩.学校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39-18.
[3]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4-48.
[4]陈碧述.我国师范类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4(2):14-16.
[5]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2.
[6]刘斌,孙洪涛,谢向阳.对施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情况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4(4):26-28.
[7]谭华,等.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2003(5):112-116.
[8]马楠.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需求的现状调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4-6.
[9]李银芳,安兵.对大学生上体育课满意度的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6):26-28.
[10]张建滨,等.社会转型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设计[J].体育与科学,2003(9):23-26.
[11]季浏,主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9.
[12]孟明亮,等.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现状分析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