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 者:对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来说,2009年是收获的一年。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相继荣获了“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度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卡管理应用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朝阳区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概貌?
何剑雄:朝阳区取得这些成绩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结果。朝阳信息化是从1999年起步的。前几年主要进行硬件基础建设,重点是校园网。2005年,又启动了教育城域网建设。目前,朝阳区校园网数量已达338个,其中334个接入了教育城域网。尤为可观的是,朝阳区800多公里的教育城域网光缆,产权全部归属于朝阳教委。这些光缆全是24芯的,犹如高速公路有24条道,各项应用都有自己专属的通道,互不影响,也便于以后拓展。
从200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多项应用研究。目前,朝阳区在区域层面的应用系统平台已达32个,如财务管理平台、人事管理平台、中教科管理平台等,对区教委工作实现了全面覆盖。在硬件应用上,朝阳区的远程电子巡查和安防监控位于到北京市前列。到目前为止,朝阳区内所有学校均安装了安防监控,部署了4000多个摄像头。一旦学校出现情况,就会得到快速响应。我们还部署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让干部、教师能在就近节点通过网络参加会议和接受培训。
在资源应用方面,除了加强培训和宣传,让教师们把中央电教馆和北京市教育资源网中的免费资源用起来之外,我们也在吸纳本区教师的优质原创资源,建设符合自己区实际情况的特色资源库,让资源来源于使用者,再回馈给使用者,如配合教研中心启动了两期资源建设项目。计划先从一个年级、几个学科开始征集和加工短视频资源,五年内建成有朝阳区自己特色的资源库。我们还鼓励学校建立校本资源。我当过校长,知道教师们坐在一起反复研究出来的、自己精华的东西,是轻易不会拿出来给别人的。这是客观现实,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改变不了,就得去适应。所以,我们对学校建设校本资源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并建立了统一的资源编目标准,为今后区域内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好了准备。
记 者:现在已经形成的共识是,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人”的因素很关键。在这方面,朝阳区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呢?
何剑雄:我们重点从几个层面入手。
一是校长。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我去国外考察后有种感受,那就是他们的教师已经把信息化当做一种常态的,能让工作更方便、快捷、高效的工具,就像我们随手翻阅的字典一样。但要我们的教师形成这种认识,还需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动任何一项新应用,都会遇到阻力。因为新应用必然会改变教师的工作习惯,让教师感到不适应。这时,就得借助学校的行政力量来推动。首先,从2007年开始,将信息化在教学和管理上的应用、设备的管理等关键内容纳入了督导。其次,通过培训更新校长的观念,让校长知道信息化能干什么、在学校工作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再次,在一些重大信息化项目中,要求校长必须参加。
二是信息化的主管领导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干部。搞信息化,如果只抓与信息化相关的队伍,是抓不出好效果的。举个例子来说,朝阳区前两年对北京教育资源网应用的效果并不太好。后来我们意识到,因为培训的对象是网管教师,而网管教师在学校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怎样评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益呢?我认为,大家都参与进来,都在用,并且大家都觉得有用,这就是效益。用的人越多,效益越大。因此,我们后来开始培训教学干部,让各部门联动,形成推进信息化应用的合力。
三是网管教师队伍。网管教师是教育信息化事业下面的“腿”。它越强壮越好。但客观现实是学校没有网管教师的编制。由于待遇不高,身份不明确,职称也解决不了,网管教师基本都是兼职的。这导致每年网管教师的轮换率都在10%~15%。多年来,我们每年必须搞三项培训:新任网管教师的合格培训、网管教师的全员普训和骨干网管教师的拔高培训,培养网管教师的数量比其他区县的都要多。
四是服务外包队伍。将信息化的维护工作外包,由专业人员、专业手段进行专业维护和管理,将是我们今后要坚持的一个思路。
记 者:据了解,在网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朝阳区还有一些独到的做法。您为我们再详细介绍一下。
何剑雄:我们挑选全区网管教师中水平比较高的、比较敬业的,成立了30人的兼职骨干队伍。他们每人负责几所学校,定期以沙龙形式组织网管教师加强技术交流,共享经验和问题,并对所负责的基础薄弱学校提供就近支撑。
为使这支队伍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我们会经常对他们进行拔高培训,区教委每月发给他们200元的津贴。据我了解,北京市教委今年也要开始动手解决网管教师的身份和待遇问题。我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现在不解决,以后也得解决,不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遭遇瓶颈。
记 者:2009年北京市启动了数字校园项目,该项目借鉴了很多朝阳的经验。那么,朝阳区此前对数字校园建设进行了哪些探索?
何剑雄:这个项目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酝酿了。当时也到全国各地信息化较发达的地区考察过。2007年正式启动了朝阳区第一所数字校园——陈经伦中学数字校园的建设。由于当时基础教育领域还基本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就借鉴大学,做了一个很大、很全,方方面面都涵盖的方案,投入了600万元。建成后的效果跟我们的预期是有差距的。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但是由于教师们应用能力和水平不一致,特别是习惯要转变,有个别功能用不起来。我们在追踪调研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反思,最后的结论是,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学习方式与大学不一样,后者采用社会化管理,前者则是统一的、标准式管理。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就应该贴近中小学的核心工作去开展,而不是能用信息化实现的就全用信息化来实现。
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了思路。第一,资金分配上,以应用研发为主。第二,一定要贴近学校的核心工作,即贴近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第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现在我们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基本采用耦合式。即先建立起整体框架,纲举目张,第一个阶段先建2~3项应用,把学校最感兴趣、最急迫的事儿通过它先实现。用起来后,大家尝到甜头了,就会产生更多的应用需求。这时,教师们的应用水平也提起来了,再“插”上新的应用。所以说,在数字校园建设上,虽然我们走过一些弯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我们越做越理性。
记 者:朝阳区现在已经建成了几所数字校园?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朝阳区主要形成了哪些经验,有哪些成熟的做法?
何剑雄:目前,我们已建成了5所,正在建的还有6所。在运作方式上,原来我们采取的是由学校拿方案,我们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按1:2的比例入围,上交给相关会议来决议。但我们发现,学校拿上来的都是企业给做的方案。原因是学校虽然懂教育、教学,但不知道技术能实现什么,不敢想、不敢提,觉得这事儿很神秘,应该交给专门的人来做。但是企业又不懂教育,有的企业引导学校把不需要的产品写到方案中了。这样的方案,一到需求调研阶段,很多新的需求就像喷发出来了一样。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是很累。所以,数字校园建设的好与坏、成与败,关键在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必须切合学校实际,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以及教师的工作习惯合拍。
我们现在的处理方式是:第一,把已经成功的、受到普遍认同的应用相对标准化,按照学校的教学、教育、管理等工作分类,列出了一份包括60多项应用的数字校园建设“菜单”。第二,经过调研,形成了数字校园建设的软硬件标准。第三,提前半年对准备申报下一年度数字校园的学校进行集中培训。要求校长参加培训,并必须组建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在培训时,我们告诉学校一个最核心的理念:数字校园一点儿都不神秘、不复杂,它就是把你的日常工作电子化了。作为教学干部,平时要经常到教室去听课、检查教师的教案,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最多能听多少节课?能随时查教案吗?通过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就能实现这些功能,随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大大减轻平常的工作。比如为了检查一节课教过的知识点,教师在课上通过这个系统出5道题。学生点击答题时,数据自动进入系统,统计分析马上就出来了;教学主任点开系统,对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情况、教师的教学进度一目了然。培训过后,我们把“菜单”发给学校。学校急需几项,就选几项。让学校重点考虑自己的办学特色。第四,在方案酝酿阶段,我们就派工程师深入学校。比如2010年预算是4所学校,那我们重点扶持6所~8所学校,安排工程师跟他们一起做方案。帮助学校将大家提出的零散的需求梳理成体系,让数字校园中的各类应用联动、融通起来。
记 者:在数字校园之外,朝阳区还有哪些推动应用深入的项目和思路?
何剑雄:“星火计划”是我们推动应用的另一个举措。它是在信息化建设从“以硬件为主”向“以应用为主”过渡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2008年正式启动,我们采用支持项目的方式,鼓励、支持学校做好本校的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每年一定时间我们会聘请专家对学校申报的方案进行评审。根据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具备的推广价值,第一类支持15万元;第二类10万元;第三类5万元或3万元。目的很简单,鼓励学校积极地去做。我们认为,信息化主要的应用在学校。为什么叫“星火计划”,也就是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力求以点带面,逐步带动全区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个项目对于推动应用的深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年我们将有一些调整,像做教科研课题那样,采取全区统筹规划项目的方式推进。信息化走到现在,必须以科研的方法和科研的态度来做相关的工作。没有思考,就没有大的进步。目前,“星火计划”的课题来源有三类。一是教育部、北京市的试点项目。做应用就要考虑整体,以及自上而下的合拍。不然,会产生不兼容或相悖的尴尬。只要是往前做的应用,要跟市里有充分的对接。如果是我们先行了,就申请以朝阳作为试点。目前,教育部办公自动化、北京市的统一身份认证都放在朝阳试点。二是区级层面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三是学校反馈上来的难点问题,经过梳理,将典型问题形成统一的课题,每年推10~20个课题。
记 者:对于朝阳区教育信息化的这盘棋,您今年有哪些布局和规划?
何剑雄:应该说,信息化应用在朝阳已经很普遍了。但目前都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容易形成群雄并起、各自为战的局面。比如对中学来说,中教科、教研中心、分院各有一个平台,教师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能汇总。从长远来看,这跟信息化应该达到的方便、快捷、高效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区教委领导及时提出了应用“大整合”的思路,现在已经起步。简单地说,“大整合”就是要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的数据中心,无论有多少项应用,一旦输入姓名、密码,所有的应用都能走得通。今后,将没有一个个单独的系统和平台,取而代之的是一项又一项的应用。教师不管参加哪项应用,他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积淀在数据中心里。数据中心的数据均采自权威数据源,比如由规划科或国资中心录入的校舍、校址数据,就是权威数据。其他部门如果需要使用这些数据,只需得到相应的权限。
“大整合”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如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如在系统中设计了资源检索雷达,实现资源的自动推送功能。三是为学生和家长服务,让学生受益,让家长参与,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整合的平滑过渡,现有的平台会继续使用,整合好一个过渡一个,并且充分考虑原有平台的功能和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
现在,“大整合”项目归主任办公会直接领导。这在朝阳教育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最乐意看到的是,所有部门都把“大整合”当成自己的事儿,因为他们是建设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所以,除了抓科研,今年我还要重点抓机制,努力形成教育系统整体联动的信息化推进机制。
何剑雄:朝阳区取得这些成绩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结果。朝阳信息化是从1999年起步的。前几年主要进行硬件基础建设,重点是校园网。2005年,又启动了教育城域网建设。目前,朝阳区校园网数量已达338个,其中334个接入了教育城域网。尤为可观的是,朝阳区800多公里的教育城域网光缆,产权全部归属于朝阳教委。这些光缆全是24芯的,犹如高速公路有24条道,各项应用都有自己专属的通道,互不影响,也便于以后拓展。
从200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多项应用研究。目前,朝阳区在区域层面的应用系统平台已达32个,如财务管理平台、人事管理平台、中教科管理平台等,对区教委工作实现了全面覆盖。在硬件应用上,朝阳区的远程电子巡查和安防监控位于到北京市前列。到目前为止,朝阳区内所有学校均安装了安防监控,部署了4000多个摄像头。一旦学校出现情况,就会得到快速响应。我们还部署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让干部、教师能在就近节点通过网络参加会议和接受培训。
在资源应用方面,除了加强培训和宣传,让教师们把中央电教馆和北京市教育资源网中的免费资源用起来之外,我们也在吸纳本区教师的优质原创资源,建设符合自己区实际情况的特色资源库,让资源来源于使用者,再回馈给使用者,如配合教研中心启动了两期资源建设项目。计划先从一个年级、几个学科开始征集和加工短视频资源,五年内建成有朝阳区自己特色的资源库。我们还鼓励学校建立校本资源。我当过校长,知道教师们坐在一起反复研究出来的、自己精华的东西,是轻易不会拿出来给别人的。这是客观现实,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改变不了,就得去适应。所以,我们对学校建设校本资源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并建立了统一的资源编目标准,为今后区域内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好了准备。
记 者:现在已经形成的共识是,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人”的因素很关键。在这方面,朝阳区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呢?
何剑雄:我们重点从几个层面入手。
一是校长。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我去国外考察后有种感受,那就是他们的教师已经把信息化当做一种常态的,能让工作更方便、快捷、高效的工具,就像我们随手翻阅的字典一样。但要我们的教师形成这种认识,还需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动任何一项新应用,都会遇到阻力。因为新应用必然会改变教师的工作习惯,让教师感到不适应。这时,就得借助学校的行政力量来推动。首先,从2007年开始,将信息化在教学和管理上的应用、设备的管理等关键内容纳入了督导。其次,通过培训更新校长的观念,让校长知道信息化能干什么、在学校工作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再次,在一些重大信息化项目中,要求校长必须参加。
二是信息化的主管领导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干部。搞信息化,如果只抓与信息化相关的队伍,是抓不出好效果的。举个例子来说,朝阳区前两年对北京教育资源网应用的效果并不太好。后来我们意识到,因为培训的对象是网管教师,而网管教师在学校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怎样评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益呢?我认为,大家都参与进来,都在用,并且大家都觉得有用,这就是效益。用的人越多,效益越大。因此,我们后来开始培训教学干部,让各部门联动,形成推进信息化应用的合力。
三是网管教师队伍。网管教师是教育信息化事业下面的“腿”。它越强壮越好。但客观现实是学校没有网管教师的编制。由于待遇不高,身份不明确,职称也解决不了,网管教师基本都是兼职的。这导致每年网管教师的轮换率都在10%~15%。多年来,我们每年必须搞三项培训:新任网管教师的合格培训、网管教师的全员普训和骨干网管教师的拔高培训,培养网管教师的数量比其他区县的都要多。
四是服务外包队伍。将信息化的维护工作外包,由专业人员、专业手段进行专业维护和管理,将是我们今后要坚持的一个思路。
记 者:据了解,在网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朝阳区还有一些独到的做法。您为我们再详细介绍一下。
何剑雄:我们挑选全区网管教师中水平比较高的、比较敬业的,成立了30人的兼职骨干队伍。他们每人负责几所学校,定期以沙龙形式组织网管教师加强技术交流,共享经验和问题,并对所负责的基础薄弱学校提供就近支撑。
为使这支队伍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我们会经常对他们进行拔高培训,区教委每月发给他们200元的津贴。据我了解,北京市教委今年也要开始动手解决网管教师的身份和待遇问题。我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现在不解决,以后也得解决,不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遭遇瓶颈。
记 者:2009年北京市启动了数字校园项目,该项目借鉴了很多朝阳的经验。那么,朝阳区此前对数字校园建设进行了哪些探索?
何剑雄:这个项目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酝酿了。当时也到全国各地信息化较发达的地区考察过。2007年正式启动了朝阳区第一所数字校园——陈经伦中学数字校园的建设。由于当时基础教育领域还基本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就借鉴大学,做了一个很大、很全,方方面面都涵盖的方案,投入了600万元。建成后的效果跟我们的预期是有差距的。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但是由于教师们应用能力和水平不一致,特别是习惯要转变,有个别功能用不起来。我们在追踪调研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反思,最后的结论是,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学习方式与大学不一样,后者采用社会化管理,前者则是统一的、标准式管理。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就应该贴近中小学的核心工作去开展,而不是能用信息化实现的就全用信息化来实现。
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了思路。第一,资金分配上,以应用研发为主。第二,一定要贴近学校的核心工作,即贴近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第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现在我们进行数字校园建设基本采用耦合式。即先建立起整体框架,纲举目张,第一个阶段先建2~3项应用,把学校最感兴趣、最急迫的事儿通过它先实现。用起来后,大家尝到甜头了,就会产生更多的应用需求。这时,教师们的应用水平也提起来了,再“插”上新的应用。所以说,在数字校园建设上,虽然我们走过一些弯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我们越做越理性。
记 者:朝阳区现在已经建成了几所数字校园?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朝阳区主要形成了哪些经验,有哪些成熟的做法?
何剑雄:目前,我们已建成了5所,正在建的还有6所。在运作方式上,原来我们采取的是由学校拿方案,我们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按1:2的比例入围,上交给相关会议来决议。但我们发现,学校拿上来的都是企业给做的方案。原因是学校虽然懂教育、教学,但不知道技术能实现什么,不敢想、不敢提,觉得这事儿很神秘,应该交给专门的人来做。但是企业又不懂教育,有的企业引导学校把不需要的产品写到方案中了。这样的方案,一到需求调研阶段,很多新的需求就像喷发出来了一样。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是很累。所以,数字校园建设的好与坏、成与败,关键在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必须切合学校实际,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以及教师的工作习惯合拍。
我们现在的处理方式是:第一,把已经成功的、受到普遍认同的应用相对标准化,按照学校的教学、教育、管理等工作分类,列出了一份包括60多项应用的数字校园建设“菜单”。第二,经过调研,形成了数字校园建设的软硬件标准。第三,提前半年对准备申报下一年度数字校园的学校进行集中培训。要求校长参加培训,并必须组建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在培训时,我们告诉学校一个最核心的理念:数字校园一点儿都不神秘、不复杂,它就是把你的日常工作电子化了。作为教学干部,平时要经常到教室去听课、检查教师的教案,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最多能听多少节课?能随时查教案吗?通过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就能实现这些功能,随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大大减轻平常的工作。比如为了检查一节课教过的知识点,教师在课上通过这个系统出5道题。学生点击答题时,数据自动进入系统,统计分析马上就出来了;教学主任点开系统,对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情况、教师的教学进度一目了然。培训过后,我们把“菜单”发给学校。学校急需几项,就选几项。让学校重点考虑自己的办学特色。第四,在方案酝酿阶段,我们就派工程师深入学校。比如2010年预算是4所学校,那我们重点扶持6所~8所学校,安排工程师跟他们一起做方案。帮助学校将大家提出的零散的需求梳理成体系,让数字校园中的各类应用联动、融通起来。
记 者:在数字校园之外,朝阳区还有哪些推动应用深入的项目和思路?
何剑雄:“星火计划”是我们推动应用的另一个举措。它是在信息化建设从“以硬件为主”向“以应用为主”过渡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2008年正式启动,我们采用支持项目的方式,鼓励、支持学校做好本校的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每年一定时间我们会聘请专家对学校申报的方案进行评审。根据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具备的推广价值,第一类支持15万元;第二类10万元;第三类5万元或3万元。目的很简单,鼓励学校积极地去做。我们认为,信息化主要的应用在学校。为什么叫“星火计划”,也就是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力求以点带面,逐步带动全区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个项目对于推动应用的深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年我们将有一些调整,像做教科研课题那样,采取全区统筹规划项目的方式推进。信息化走到现在,必须以科研的方法和科研的态度来做相关的工作。没有思考,就没有大的进步。目前,“星火计划”的课题来源有三类。一是教育部、北京市的试点项目。做应用就要考虑整体,以及自上而下的合拍。不然,会产生不兼容或相悖的尴尬。只要是往前做的应用,要跟市里有充分的对接。如果是我们先行了,就申请以朝阳作为试点。目前,教育部办公自动化、北京市的统一身份认证都放在朝阳试点。二是区级层面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三是学校反馈上来的难点问题,经过梳理,将典型问题形成统一的课题,每年推10~20个课题。
记 者:对于朝阳区教育信息化的这盘棋,您今年有哪些布局和规划?
何剑雄:应该说,信息化应用在朝阳已经很普遍了。但目前都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容易形成群雄并起、各自为战的局面。比如对中学来说,中教科、教研中心、分院各有一个平台,教师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能汇总。从长远来看,这跟信息化应该达到的方便、快捷、高效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区教委领导及时提出了应用“大整合”的思路,现在已经起步。简单地说,“大整合”就是要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的数据中心,无论有多少项应用,一旦输入姓名、密码,所有的应用都能走得通。今后,将没有一个个单独的系统和平台,取而代之的是一项又一项的应用。教师不管参加哪项应用,他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积淀在数据中心里。数据中心的数据均采自权威数据源,比如由规划科或国资中心录入的校舍、校址数据,就是权威数据。其他部门如果需要使用这些数据,只需得到相应的权限。
“大整合”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如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如在系统中设计了资源检索雷达,实现资源的自动推送功能。三是为学生和家长服务,让学生受益,让家长参与,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实现整合的平滑过渡,现有的平台会继续使用,整合好一个过渡一个,并且充分考虑原有平台的功能和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
现在,“大整合”项目归主任办公会直接领导。这在朝阳教育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最乐意看到的是,所有部门都把“大整合”当成自己的事儿,因为他们是建设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所以,除了抓科研,今年我还要重点抓机制,努力形成教育系统整体联动的信息化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