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代海关气象是在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背景下创建起来的,在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同时,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气象观测站网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气象观测工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气象资料,实现了气象机构建设规范化,观测业务规模化,人才选拔专业化,知识传播多样化。从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的组织体制促进了气象机构良好发展,严格的制度建设推动了气象业务顺利开展,完备的人事制度保障了气象业务的人才需要,开放的国际化理念助推了气象科学传播。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殖民性特征不容忽视,需要辩证地分析。
关键词:中国近代海关气象;气象事业;赫德;总税务司;徐家汇观象台
中图分类号:P40: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6-0024-09
一、引言
1911年,中央观象台成立,这是近现代中国气象建制化发展的开始,也是现代意义上中国气象事业的起点。此后,中国各地陆续建立测候所,开展气象预报、服务和研究工作,通过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气象人才,并积极创办期刊,开展学术活动,广泛传播气象科学,中国的气象工作逐渐走向正轨。民国初期,中国气象工作日趋发展,追溯原因,不能不提及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史。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知识打开了中国近代气象之门,而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海关则给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条件和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近代海关一直被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对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来说,海关管理权本应掌握在本国政府手中,而中国近代海关长期被外国人掌控,将其定性为西方殖民者在华利益的代理人恰如其分。但是,中国近代海关在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同时,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界对中国近代海关的认识角度逐渐多样化,诸多学者试图重新审视中国近代海关在各个领域扮演的角色,挖掘其积极和消极影响。从已有研究看,尽管成果十分丰硕,但仍有遗漏,例如对关税、邮政、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针对海关气象的深人研究尚显不足。已有关于海关气象的研究中,吴增祥围绕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台站建设和观测业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他学者针对各地近代海关的气象档案进行分析,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则零散分布在各类书籍、学术论文和文献中,研究深度和广度都不理想。事实上,在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了第一个气象观测站网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气象观测工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气象资料。梳理和分析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把握近现代中国气象发展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二、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
1854年,在英、法、美三国胁迫下,上海海关税务司署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国殖民者掌控的中国海关行政权力机构,标志着中国开始丧失海关管理权。在中国近代海关近百年的历史中,赫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他掌管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在任期间将海关的功能从单一的征税扩大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在船舶航行管理中,赫德意识到气象条件对航行安全的重要性,于1869年11月颁发了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详细阐述了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并要求各个海关设置气象站。通札指出,当时的海关设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如果海关能够观测记录气象数据,不仅可以帮助航海人员和其他人员,在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例如有效揭示自然规律,给西方的科研人员提供东方的事实和数据等。从1870年开始,中国各个海关和灯塔所在地开始陆续建立气象站,开展气象观测。赫德建立气象站的初衷是希望与同文馆共同组建气象台,并能建立起天气预报系统,开展沿海沿江地区的气象保障和服务工作。尽管这一设想未能全部实现,但是海關将搜集到的气象观测记录寄送给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开展合作,辅助其建立台风预警系统。为了更好地管理气象台,开展气象观测工作,1903年,海关总税务司署明确规定,这些事务由海岸稽查处实行集中管理,并确定了具体的气象事务。1905年,海岸稽查处颁布《海关气象工作须知》,通过统一的制度将气象观测工作规范化,这也是海关气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文件后经修订并重新颁发,一直沿用到20世纪40年代。
回顾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发展历程,从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要求建立气象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海关气象站停办,中国近代海关先后在沿海沿江地区建立了70多个气象观测站,其中,40多个气象观测站的记录时间超过30年。观测时间之长,站点覆盖之广,资料保存之完整,在中国近代气象观测史上是罕见的。1915年,徐家汇观象台的溥洛克神父曾高度评价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工作,他指出:“今日中国测候系统组织完美,所有工作咸称满意……饮水思源,海关职员辅助工作多,盖以中国沿海各处,南起琼州,北迄牛庄,凡有海关,皆有信号之设置,以资传达,而现在信号之编制,亦多由海关人员所赞助。”梅乐和在《中国沿海灯塔志》的序言中提到,海务设施和海关气象站是中国19世纪80-90年代的杰作,赫德则为“首创元勋”。中国早期气象事业的开创者蒋丙然对近代海关气象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国之有气象事业,可以远溯至前清道咸之间,迄今计之,已约有百年历史,当初海禁初开,海关始创,主其事者为英人赫德,即在沿海沿江凡有海关之处,普设气象测站,而各海岛与灯塔,亦均广为设立,按其时代与勒佛利亚创制天气图不相上下。”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在中国气象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三、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主要特点
(一)气象机构建设规范化
1870年起,赫德在中国沿海沿江地区各海关和主要灯塔相继建立的气象观测站不下70座,却没有设置独立的气象机构,这与中国近代海关的集约化管理思路有重要关系——总税务司署是中国近代海关的总指挥.直接制定决策并指挥管理各地海关.这样可以精简人员节省开支,提高行政效率。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曾明确提出:“我们当前的(海关)机构使我们能够不增加人员而记录观测的气象,而且除了支付购置仪器的费用以外,不需要增加其他开支。”中国近代海关具有管理层级少、管理路径短的组织架构特点,气象机构的设置理念就反映了该特点。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气象观测是中国近代海关重要的海务工作之一。气象观测站的建立、观测和日常管理隶属于船钞部,这是赫德亲自设计且运行较为成功的机构。船钞部能够有效应对庞杂的海务工作,实现了赫德预设的很多目标,如改善沿海的航行条件,完成灯塔建设工程,发表航海布告,提醒海员注意助航设施的重要变化等。赫德甚至还希望船钞部能够建立天气预报系统,利用科学技术为船只、海员及相关人员服务。尽管他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但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站搜集的气象情报帮助徐家汇观象台建立起台风预警系统。 (二)气象观测业务规模化
气象观测业务是中国近代海关五项海务工作之一。随着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的颁发,中国开始规模化建立气象观测站。这些气象观测站不仅开展日常气象观测业务,还承担编发气象报告、发布大风信息警报等任务,徐家汇观象台开展天气预报所需的站点资料很多都来自海关气象观测站。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观测站站点数量之多,观测要素之全,观测时间之久,观测任务之重,均堪称当时中国之最。如隶属江苏海关的佘山灯塔,观测记录从1880年8月延续至1944年3月,是旧中国观测时间最久的海关气象观测站。③在没有独立机构管理的前提下,海关气象观测能够实现规模化的有序发展.得益于科学规范的管理。1903年,海关总税务司署要求气象观测站由海岸稽查处集中管理,主要事务包括管理气象观测记录,向远东地区提供资料,部分台站还要向徐家汇、香港等远东地区气象台发送观测记录电报。为了更规范地管理,1905年,海岸稽查处颁布了指导性文件《海关气象工作须知》,用统一的制度约束气象观测站的日常工作,这是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工作的重要改革。自此,海关气象工作有了系统规定,气象观测站的仪器、观测记录表(簿)等均由总税务司署统一采购和分发。不过,海关气象观测业务的规范和统一过程非常长,直至1932年,所有海关气象观测站才实现了统一仪器类型、统一观测数据单位的目标。
(三)气象人才选拔专业化
中国近代海关的人事工作制度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影响深远,气象事务亦深受其益。为了招收到乐于为海关工作的员工,赫德创立了一套全新的人事录用程序,包括提名候选人、组织资格考试等,以便选拔出“聪明、好看和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候选人必须接受过“良好的中等教育”,资格考试是招聘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对于海关迫切需要的高级人才,选择和审查则相当严格,以确保招聘的人才足够优秀。不仅如此,候选人的体格、性格、社交能力等其他特质也是重要的考察项目。气象业务的专业性要求高,在气象人才的选拔与录用方面,赫德的态度极为谨慎。1874年2月24日,赫德写信给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的金登干:“我不赞成沃德豪斯来做气象工作,如果我们要雇什么人干这件事,我们不会要一个外行人的;我宁愿从天文台要一个人来,或者借调人来气象站,或者在创办起测候所之后,继续进修成天文学教授,再去掌管一个同文馆附属的天文台。我希望你留意是否能物色这么一个人,一个想在任何地方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在赫德的严格要求下,金登干于四个月之后推荐科普兰来管理气象台的工作。再如,发布气象情报的巡工司毕士璧也是赫德和金登干多次考察和调研之后才确定重用的气象专业人才。
(四)气象知识传播多样化
改造同文馆,引入西方的学科划分和科学教育,这些都是近代海关总税务司署在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举措。早前,同文馆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翻译人才,赫德插手同文馆后,这所语言学校开始转向,逐渐成为“介绍近代思想进入中国教育制度的先驱”。同文馆学员在入学第四年开始学习数学和物理,在第七年开始学习天文测算,从具体的课程内容来看,气象科学知识是在天文学课程中教授的。在同文馆的毕业生中,较为出名的是杨兆望,他后来在金陵同文馆任教期间汇编了《天问课堂艺》,包含热学、大气科学、光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的近代科学内容。期刊、报告等出版物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赫德的建议下,中国近代海关在上海成立造册处,负责各类统计报告、情报和刊物的出版工作,并分发给相关部门。以贸易报告为例,作为各口岸海关递交给总税务司的年报,贸易报告记录当年海关的各类事项,气象记录也是其中之一。如《187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的杂记部分提到:“本地气候可谓雨水足、风暴多、湿气重,山峦上总是云雾缭绕,导致经常阵雨。7月3日遭遇一场猛烈的台风,民船、房屋和树木皆受损。在下游锚地,房屋被吹倒,沿江两岸众多民船被推上岸。”此外,在《海关医报》《十年报告》《中国海关册》等各类报告中,都包含对天气、气候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这些出版物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气象知识的作用。
四、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发展的历史启示
分析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总结和归纳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其对近现代中国气象工作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化历史研究,也有助于促进当前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的组织体制促进了气象机构良好发展
一方面,中国近代海关实行总税务司署集权制度,赋予总税务司署巨大的权力。总税务司署是中国近代海关的最高管理机构,对全国各海关的管理工作具体而直接。大到制定人事和财务制度、统一执法、对外协调事务等,小到人员选拔、仪器购买等具体事务,都是由总税务司署直接办理的。例如,金登干在1874年7月写给赫德的信件中提到:“所有气压计和气象仪器也都是由这条船装运。在装进专用船舱时,拧紧箱子都是加倍小心操作的。交货要在船上进行,要会同授权的海关代表当面拆卸。”总税务司长官和驻伦敦办事处的负责人在信件中探讨如此细节化的事务.可以看出总税务司署的管理非常直接和细致,管控体制有力。
另一方面,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赫德将总税务司署打造成监督、管理、协调、控制各地海关的中心,对各口岸海关实行垂直管理,各海关税务司只听命于总税务司署。因此,近代中国海关能够超然于军阀等地方势力之外,减少了派系争夺的混乱局面而导致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气象观测业务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关势力逐渐扩大的产物,也是海关服务贸易的需要。总税务司署将气象业务纳入船钞部,相关观測工作由“能够承担观测和记录的最可靠人员”兼任,可以减少中间过程,形成最短的指挥链。此举既完成了气象观测任务,能够保障船舶安全,又整合了资源,节约了开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总之,近代中国海关强有力的最高管理层、整齐划一的垂直管理体制、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保证了机构的良好发展。
(二)严格的制度建设推动了气象业务顺利开展 中国近代海关大规模建立气象观测站肇始于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在该文件颁发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近代海关建立的气象观测站遍布中国沿海的重要口岸(岛屿)以及长江沿岸、边关城镇等地。从保存下来的《海关气象观测月总簿》来看,少数站点因战争而暂停过部分观测业务,绝大多数站点的气象观测记录都比较完整;观测记录最早开始于1879年,最晚的延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观测能够持续性、常规性地开展与严格的制度建设密切相关。比如,海岸稽查处明确规定了海关总税务司的气象事务,及时修订《海关气象工作须知》,用统一的观测制度规范观测业务,这样的管理措施起了关键作用。作为气象观测站的直接管理部门,海岸稽查处用多种手段要求各海关气象观测站执行要求,保证了中国近代海关气象业务的稳定开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和发展。这些经验对当今中国气象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完备的人事制度满足了气象业务的人才需要
中国近代海关通过引入西方的人事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这种制度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是科学的,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先进的。”中国近代海关开展气象观测业务的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如灯塔管理者等,因此查阅海关职员统计表无法确定与气象业务有关的职员人数.在现有资料中也未找到专门针对气象专业人才的制度建设史料。但是,从赫德与金登干的往来信件中可以看到,总税务司对气象专业人才的选拔是极为严格的,甚至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同时,总税务司对气象观测人员的专业培训也非常重视。1877年4月6日,金登干在给赫德的信中这样写道:“挑选这些人很费时间……尽管他们绝大多数都懂得观测气象,如果有时间,我们可能还要给他们办个气象学的短期训练班。”
1869年,赫德制定的《中国海关管理章程》是中国近代海关人事制度的集中体现,被认为是“中国人事管理最早的比较完备、比较科学、比较系统的制度”。为了提升关员的工作效率,在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海关总税务司署陆续制定了各种办事细则,包括《新关内班诫程》《新关外班诫程》《新关理账诫程》《新关灯塔灯船诫程》,等等。由于各部门制定了非常详尽的办事细则,职责分明,无从推诿,官僚作风得到遏制,工作效率有所保证。另外,中国近代海关非常注重建档立案,不仅拥有完整的人事档案,而且人事考核常态化,事事有案可查。這为中国近现代气象人才建设提供了参考样本,具有现实意义。
(四)开放的国际化理念助推了气象科学传播
天气系统是一个整体,准确了解天气变化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需要多方面主体的广泛合作。赫德对此了然于胸,他建设海关气象观测站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这些观测台站融人全球气象观测体系。他在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中写道:“本总税务司深信此项计划将有力推进揭示自然规律,为科学界提供地球在此地区之丰富气象现象与数据。”由此可见,将中国近代气象工作融人全球气象科学体系的国际化理念推动了中国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客观上为中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气象观测记录资料。此外,海关洋员非常乐意参与各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如皇家地理学会、皇家统计学会、皇家亚洲学会等,国际气象会议也有涉及。1876年4月28日,金登干给赫德的信中提道:“我已得到维也纳(气象)会议成员的关照,假如您让我在1877年9月带上一份全年的气象统计去罗马,我会非常高兴。”作为工作成绩和气象资料的传播主体之一,近代海关出版物同样体现出赫德开放的国际化理念。他在1876年1月26日给金登干的信中写道:“你把《海事通告》每期寄两本给几个欧洲国家的海军部,加上‘总税务司敬赠’字样,同时也给美国寄两份。此外,你应把其他期刊寄给你认为应该知道我们的继续存在和工作情况的报社、杂志社、社团和官府部门。”可以看出,赫德非常愿意对外宣传中国近代海关的相关工作。
五、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殖民特征
作为制度设计者和管理者,赫德对中国近代海关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所创建的垂直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包括气象观测在内的各项海关业务的工作效率。他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中国沿江沿海各口岸规模化地建立了海关气象站网。在气象台站的建设过程中,他甚至细致地具体指导气象设备和仪器的运输方式。他对气象科学有着高度的热情,在他与金登干的来往信件中,随处可见他对当地天气的记录与观察。他意识到气象观测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很高,因此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时非常重视专业素养。总而言之,赫德对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影响不应被低估。但是,赫德是殖民主义政策的执行者,他的动机并不纯粹,要在大的历史背景中辩证地分析赫德的影响。
(一)气象站网的建设初衰是为殖民者服务
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站网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中创建的。尽管现代气象观测体系的首次构建有利于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系统的气象记录有助于促进中国的气象研究,但是,建立气象站网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殖民者商贸和航运等方面的需要。此外,在中国建立气象站网,将中国的气象数据纳入全球气象观测站网数据体系,满足了西方列强获取更多中国情报的要求。正如竺可桢所说:“以英美为首的帝国主义为了经济侵略中国,利用中国的海关的税收,在中国沿海岸的岛屿与沿长江的码头,建立了灯塔……在沿江各码头和沿海灯塔上建立气象站……表面上虽说是为中国航业界服务.实质上是为太古、怡和等几个洋行轮船公司服务,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近代中国海关制度是在西方强力的威胁和逼迫下促成的,是不平等条约的延伸,因此,近代性的表象丝毫掩饰不了其殖民特征。
(二)人才考核与管理带有民族歧视
海关总税务司署将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在近代中国海关系统中,洋员对华员的绝对统治是人事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民族歧视。尽管总税务司对于新人职洋员的汉语要求非常严苛,“在海关工作三年或以上,但仍没有通过威妥玛口语系列口语考试的人,很可能被免职”,但是这一制度的动机体现了浓厚的殖民思想。赫德认为,“学习汉语的人对中国的国民性可以作出较正确的估价,对于他们在中国政府所处的地位以及为中国政府所做的工作可以作出较正确的评价。”要求洋员人人学汉语,并不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与敬畏,而是为了确保海关总税务司署的继续存在,展现价值并获得中国官员的认同。再如,在海关的用人策略方面,赫德对洋员格外照顾,管理层全部选用外籍人员,华员仅为附属者,地位非常低微。在私人信件中,赫德等人对华人的歧视也有所体现。例如,1877年1月3日,赫德在写给金登干的信中要求寻找灯塔值班人员:“我们要找的,不过是会把信号灯焊上、把铁板铆在一起、把铁塔竖立起来的人……中国的技工干不了这活。”这些具体事例均体现出中国近代海关对中国人的歧视。
(三)对外合作的目的是谋取海关之利
中国近代海关是殖民者对华政策的产物,在征税、海事等职能以外,还热衷于洋务。1869年,赫德发表《中国问题纪略》,他认为在洋务问题中应该让中国“自行其是”,“外国的发号施令足以引起反抗,阻碍健康、自然的发展”。赫德的观点反映了英国殖民者的态度——看似尊重中国需求,推动洋务工作,实则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之上。总税务司热衷于协助、引导清政府筹办洋务,不仅可以拓展西方列强的商品贸易,壮大英国的经济力量,还带有更深层次的私心,即扩大总税务司的权力,增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控制清政府。关于与徐家汇观象台等气象台站开展合作,也并非简单地发挥气象保障和服务功能,或可视为一种利益的双向流动。对于徐家汇观象台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气象资料,在缺乏人力财力的条件下,与赫德合作当然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中国近代海关而言,赫德希望若干年后当北京同文馆设立气象台时,海关气象站即可归于其下。由此可见赫德希望建立全国统一的气象台网并归海关管辖的野心.虽然这一设想最终未能实现。
六、结语
本文从多个侧面透视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归纳特点,梳理经验,总结对当代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启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工作仅仅是从气象科技史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探索,实际上,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原始观测数据和气象晴报资料具有更大的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事件弥足珍贵,有待后续更深入的探索。
(责任编辑:沈丹)
关键词:中国近代海关气象;气象事业;赫德;总税务司;徐家汇观象台
中图分类号:P40: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6-0024-09
一、引言
1911年,中央观象台成立,这是近现代中国气象建制化发展的开始,也是现代意义上中国气象事业的起点。此后,中国各地陆续建立测候所,开展气象预报、服务和研究工作,通过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气象人才,并积极创办期刊,开展学术活动,广泛传播气象科学,中国的气象工作逐渐走向正轨。民国初期,中国气象工作日趋发展,追溯原因,不能不提及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史。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知识打开了中国近代气象之门,而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海关则给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条件和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近代海关一直被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对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来说,海关管理权本应掌握在本国政府手中,而中国近代海关长期被外国人掌控,将其定性为西方殖民者在华利益的代理人恰如其分。但是,中国近代海关在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同时,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界对中国近代海关的认识角度逐渐多样化,诸多学者试图重新审视中国近代海关在各个领域扮演的角色,挖掘其积极和消极影响。从已有研究看,尽管成果十分丰硕,但仍有遗漏,例如对关税、邮政、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针对海关气象的深人研究尚显不足。已有关于海关气象的研究中,吴增祥围绕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台站建设和观测业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他学者针对各地近代海关的气象档案进行分析,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则零散分布在各类书籍、学术论文和文献中,研究深度和广度都不理想。事实上,在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了第一个气象观测站网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气象观测工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气象资料。梳理和分析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把握近现代中国气象发展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二、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
1854年,在英、法、美三国胁迫下,上海海关税务司署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国殖民者掌控的中国海关行政权力机构,标志着中国开始丧失海关管理权。在中国近代海关近百年的历史中,赫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他掌管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在任期间将海关的功能从单一的征税扩大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在船舶航行管理中,赫德意识到气象条件对航行安全的重要性,于1869年11月颁发了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详细阐述了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并要求各个海关设置气象站。通札指出,当时的海关设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如果海关能够观测记录气象数据,不仅可以帮助航海人员和其他人员,在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例如有效揭示自然规律,给西方的科研人员提供东方的事实和数据等。从1870年开始,中国各个海关和灯塔所在地开始陆续建立气象站,开展气象观测。赫德建立气象站的初衷是希望与同文馆共同组建气象台,并能建立起天气预报系统,开展沿海沿江地区的气象保障和服务工作。尽管这一设想未能全部实现,但是海關将搜集到的气象观测记录寄送给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开展合作,辅助其建立台风预警系统。为了更好地管理气象台,开展气象观测工作,1903年,海关总税务司署明确规定,这些事务由海岸稽查处实行集中管理,并确定了具体的气象事务。1905年,海岸稽查处颁布《海关气象工作须知》,通过统一的制度将气象观测工作规范化,这也是海关气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文件后经修订并重新颁发,一直沿用到20世纪40年代。
回顾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发展历程,从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要求建立气象站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海关气象站停办,中国近代海关先后在沿海沿江地区建立了70多个气象观测站,其中,40多个气象观测站的记录时间超过30年。观测时间之长,站点覆盖之广,资料保存之完整,在中国近代气象观测史上是罕见的。1915年,徐家汇观象台的溥洛克神父曾高度评价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工作,他指出:“今日中国测候系统组织完美,所有工作咸称满意……饮水思源,海关职员辅助工作多,盖以中国沿海各处,南起琼州,北迄牛庄,凡有海关,皆有信号之设置,以资传达,而现在信号之编制,亦多由海关人员所赞助。”梅乐和在《中国沿海灯塔志》的序言中提到,海务设施和海关气象站是中国19世纪80-90年代的杰作,赫德则为“首创元勋”。中国早期气象事业的开创者蒋丙然对近代海关气象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国之有气象事业,可以远溯至前清道咸之间,迄今计之,已约有百年历史,当初海禁初开,海关始创,主其事者为英人赫德,即在沿海沿江凡有海关之处,普设气象测站,而各海岛与灯塔,亦均广为设立,按其时代与勒佛利亚创制天气图不相上下。”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在中国气象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三、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主要特点
(一)气象机构建设规范化
1870年起,赫德在中国沿海沿江地区各海关和主要灯塔相继建立的气象观测站不下70座,却没有设置独立的气象机构,这与中国近代海关的集约化管理思路有重要关系——总税务司署是中国近代海关的总指挥.直接制定决策并指挥管理各地海关.这样可以精简人员节省开支,提高行政效率。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曾明确提出:“我们当前的(海关)机构使我们能够不增加人员而记录观测的气象,而且除了支付购置仪器的费用以外,不需要增加其他开支。”中国近代海关具有管理层级少、管理路径短的组织架构特点,气象机构的设置理念就反映了该特点。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气象观测是中国近代海关重要的海务工作之一。气象观测站的建立、观测和日常管理隶属于船钞部,这是赫德亲自设计且运行较为成功的机构。船钞部能够有效应对庞杂的海务工作,实现了赫德预设的很多目标,如改善沿海的航行条件,完成灯塔建设工程,发表航海布告,提醒海员注意助航设施的重要变化等。赫德甚至还希望船钞部能够建立天气预报系统,利用科学技术为船只、海员及相关人员服务。尽管他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但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站搜集的气象情报帮助徐家汇观象台建立起台风预警系统。 (二)气象观测业务规模化
气象观测业务是中国近代海关五项海务工作之一。随着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的颁发,中国开始规模化建立气象观测站。这些气象观测站不仅开展日常气象观测业务,还承担编发气象报告、发布大风信息警报等任务,徐家汇观象台开展天气预报所需的站点资料很多都来自海关气象观测站。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观测站站点数量之多,观测要素之全,观测时间之久,观测任务之重,均堪称当时中国之最。如隶属江苏海关的佘山灯塔,观测记录从1880年8月延续至1944年3月,是旧中国观测时间最久的海关气象观测站。③在没有独立机构管理的前提下,海关气象观测能够实现规模化的有序发展.得益于科学规范的管理。1903年,海关总税务司署要求气象观测站由海岸稽查处集中管理,主要事务包括管理气象观测记录,向远东地区提供资料,部分台站还要向徐家汇、香港等远东地区气象台发送观测记录电报。为了更规范地管理,1905年,海岸稽查处颁布了指导性文件《海关气象工作须知》,用统一的制度约束气象观测站的日常工作,这是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工作的重要改革。自此,海关气象工作有了系统规定,气象观测站的仪器、观测记录表(簿)等均由总税务司署统一采购和分发。不过,海关气象观测业务的规范和统一过程非常长,直至1932年,所有海关气象观测站才实现了统一仪器类型、统一观测数据单位的目标。
(三)气象人才选拔专业化
中国近代海关的人事工作制度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影响深远,气象事务亦深受其益。为了招收到乐于为海关工作的员工,赫德创立了一套全新的人事录用程序,包括提名候选人、组织资格考试等,以便选拔出“聪明、好看和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候选人必须接受过“良好的中等教育”,资格考试是招聘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对于海关迫切需要的高级人才,选择和审查则相当严格,以确保招聘的人才足够优秀。不仅如此,候选人的体格、性格、社交能力等其他特质也是重要的考察项目。气象业务的专业性要求高,在气象人才的选拔与录用方面,赫德的态度极为谨慎。1874年2月24日,赫德写信给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的金登干:“我不赞成沃德豪斯来做气象工作,如果我们要雇什么人干这件事,我们不会要一个外行人的;我宁愿从天文台要一个人来,或者借调人来气象站,或者在创办起测候所之后,继续进修成天文学教授,再去掌管一个同文馆附属的天文台。我希望你留意是否能物色这么一个人,一个想在任何地方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在赫德的严格要求下,金登干于四个月之后推荐科普兰来管理气象台的工作。再如,发布气象情报的巡工司毕士璧也是赫德和金登干多次考察和调研之后才确定重用的气象专业人才。
(四)气象知识传播多样化
改造同文馆,引入西方的学科划分和科学教育,这些都是近代海关总税务司署在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举措。早前,同文馆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翻译人才,赫德插手同文馆后,这所语言学校开始转向,逐渐成为“介绍近代思想进入中国教育制度的先驱”。同文馆学员在入学第四年开始学习数学和物理,在第七年开始学习天文测算,从具体的课程内容来看,气象科学知识是在天文学课程中教授的。在同文馆的毕业生中,较为出名的是杨兆望,他后来在金陵同文馆任教期间汇编了《天问课堂艺》,包含热学、大气科学、光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的近代科学内容。期刊、报告等出版物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赫德的建议下,中国近代海关在上海成立造册处,负责各类统计报告、情报和刊物的出版工作,并分发给相关部门。以贸易报告为例,作为各口岸海关递交给总税务司的年报,贸易报告记录当年海关的各类事项,气象记录也是其中之一。如《187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的杂记部分提到:“本地气候可谓雨水足、风暴多、湿气重,山峦上总是云雾缭绕,导致经常阵雨。7月3日遭遇一场猛烈的台风,民船、房屋和树木皆受损。在下游锚地,房屋被吹倒,沿江两岸众多民船被推上岸。”此外,在《海关医报》《十年报告》《中国海关册》等各类报告中,都包含对天气、气候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这些出版物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气象知识的作用。
四、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发展的历史启示
分析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总结和归纳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其对近现代中国气象工作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化历史研究,也有助于促进当前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一)科学的组织体制促进了气象机构良好发展
一方面,中国近代海关实行总税务司署集权制度,赋予总税务司署巨大的权力。总税务司署是中国近代海关的最高管理机构,对全国各海关的管理工作具体而直接。大到制定人事和财务制度、统一执法、对外协调事务等,小到人员选拔、仪器购买等具体事务,都是由总税务司署直接办理的。例如,金登干在1874年7月写给赫德的信件中提到:“所有气压计和气象仪器也都是由这条船装运。在装进专用船舱时,拧紧箱子都是加倍小心操作的。交货要在船上进行,要会同授权的海关代表当面拆卸。”总税务司长官和驻伦敦办事处的负责人在信件中探讨如此细节化的事务.可以看出总税务司署的管理非常直接和细致,管控体制有力。
另一方面,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赫德将总税务司署打造成监督、管理、协调、控制各地海关的中心,对各口岸海关实行垂直管理,各海关税务司只听命于总税务司署。因此,近代中国海关能够超然于军阀等地方势力之外,减少了派系争夺的混乱局面而导致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气象观测业务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关势力逐渐扩大的产物,也是海关服务贸易的需要。总税务司署将气象业务纳入船钞部,相关观測工作由“能够承担观测和记录的最可靠人员”兼任,可以减少中间过程,形成最短的指挥链。此举既完成了气象观测任务,能够保障船舶安全,又整合了资源,节约了开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总之,近代中国海关强有力的最高管理层、整齐划一的垂直管理体制、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保证了机构的良好发展。
(二)严格的制度建设推动了气象业务顺利开展 中国近代海关大规模建立气象观测站肇始于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在该文件颁发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近代海关建立的气象观测站遍布中国沿海的重要口岸(岛屿)以及长江沿岸、边关城镇等地。从保存下来的《海关气象观测月总簿》来看,少数站点因战争而暂停过部分观测业务,绝大多数站点的气象观测记录都比较完整;观测记录最早开始于1879年,最晚的延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观测能够持续性、常规性地开展与严格的制度建设密切相关。比如,海岸稽查处明确规定了海关总税务司的气象事务,及时修订《海关气象工作须知》,用统一的观测制度规范观测业务,这样的管理措施起了关键作用。作为气象观测站的直接管理部门,海岸稽查处用多种手段要求各海关气象观测站执行要求,保证了中国近代海关气象业务的稳定开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和发展。这些经验对当今中国气象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完备的人事制度满足了气象业务的人才需要
中国近代海关通过引入西方的人事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这种制度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是科学的,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先进的。”中国近代海关开展气象观测业务的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如灯塔管理者等,因此查阅海关职员统计表无法确定与气象业务有关的职员人数.在现有资料中也未找到专门针对气象专业人才的制度建设史料。但是,从赫德与金登干的往来信件中可以看到,总税务司对气象专业人才的选拔是极为严格的,甚至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同时,总税务司对气象观测人员的专业培训也非常重视。1877年4月6日,金登干在给赫德的信中这样写道:“挑选这些人很费时间……尽管他们绝大多数都懂得观测气象,如果有时间,我们可能还要给他们办个气象学的短期训练班。”
1869年,赫德制定的《中国海关管理章程》是中国近代海关人事制度的集中体现,被认为是“中国人事管理最早的比较完备、比较科学、比较系统的制度”。为了提升关员的工作效率,在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海关总税务司署陆续制定了各种办事细则,包括《新关内班诫程》《新关外班诫程》《新关理账诫程》《新关灯塔灯船诫程》,等等。由于各部门制定了非常详尽的办事细则,职责分明,无从推诿,官僚作风得到遏制,工作效率有所保证。另外,中国近代海关非常注重建档立案,不仅拥有完整的人事档案,而且人事考核常态化,事事有案可查。這为中国近现代气象人才建设提供了参考样本,具有现实意义。
(四)开放的国际化理念助推了气象科学传播
天气系统是一个整体,准确了解天气变化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需要多方面主体的广泛合作。赫德对此了然于胸,他建设海关气象观测站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这些观测台站融人全球气象观测体系。他在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中写道:“本总税务司深信此项计划将有力推进揭示自然规律,为科学界提供地球在此地区之丰富气象现象与数据。”由此可见,将中国近代气象工作融人全球气象科学体系的国际化理念推动了中国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客观上为中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气象观测记录资料。此外,海关洋员非常乐意参与各领域的国际学术组织,如皇家地理学会、皇家统计学会、皇家亚洲学会等,国际气象会议也有涉及。1876年4月28日,金登干给赫德的信中提道:“我已得到维也纳(气象)会议成员的关照,假如您让我在1877年9月带上一份全年的气象统计去罗马,我会非常高兴。”作为工作成绩和气象资料的传播主体之一,近代海关出版物同样体现出赫德开放的国际化理念。他在1876年1月26日给金登干的信中写道:“你把《海事通告》每期寄两本给几个欧洲国家的海军部,加上‘总税务司敬赠’字样,同时也给美国寄两份。此外,你应把其他期刊寄给你认为应该知道我们的继续存在和工作情况的报社、杂志社、社团和官府部门。”可以看出,赫德非常愿意对外宣传中国近代海关的相关工作。
五、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殖民特征
作为制度设计者和管理者,赫德对中国近代海关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所创建的垂直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包括气象观测在内的各项海关业务的工作效率。他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中国沿江沿海各口岸规模化地建立了海关气象站网。在气象台站的建设过程中,他甚至细致地具体指导气象设备和仪器的运输方式。他对气象科学有着高度的热情,在他与金登干的来往信件中,随处可见他对当地天气的记录与观察。他意识到气象观测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很高,因此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时非常重视专业素养。总而言之,赫德对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影响不应被低估。但是,赫德是殖民主义政策的执行者,他的动机并不纯粹,要在大的历史背景中辩证地分析赫德的影响。
(一)气象站网的建设初衰是为殖民者服务
中国近代海关的气象站网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中创建的。尽管现代气象观测体系的首次构建有利于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系统的气象记录有助于促进中国的气象研究,但是,建立气象站网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殖民者商贸和航运等方面的需要。此外,在中国建立气象站网,将中国的气象数据纳入全球气象观测站网数据体系,满足了西方列强获取更多中国情报的要求。正如竺可桢所说:“以英美为首的帝国主义为了经济侵略中国,利用中国的海关的税收,在中国沿海岸的岛屿与沿长江的码头,建立了灯塔……在沿江各码头和沿海灯塔上建立气象站……表面上虽说是为中国航业界服务.实质上是为太古、怡和等几个洋行轮船公司服务,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近代中国海关制度是在西方强力的威胁和逼迫下促成的,是不平等条约的延伸,因此,近代性的表象丝毫掩饰不了其殖民特征。
(二)人才考核与管理带有民族歧视
海关总税务司署将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在近代中国海关系统中,洋员对华员的绝对统治是人事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民族歧视。尽管总税务司对于新人职洋员的汉语要求非常严苛,“在海关工作三年或以上,但仍没有通过威妥玛口语系列口语考试的人,很可能被免职”,但是这一制度的动机体现了浓厚的殖民思想。赫德认为,“学习汉语的人对中国的国民性可以作出较正确的估价,对于他们在中国政府所处的地位以及为中国政府所做的工作可以作出较正确的评价。”要求洋员人人学汉语,并不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与敬畏,而是为了确保海关总税务司署的继续存在,展现价值并获得中国官员的认同。再如,在海关的用人策略方面,赫德对洋员格外照顾,管理层全部选用外籍人员,华员仅为附属者,地位非常低微。在私人信件中,赫德等人对华人的歧视也有所体现。例如,1877年1月3日,赫德在写给金登干的信中要求寻找灯塔值班人员:“我们要找的,不过是会把信号灯焊上、把铁板铆在一起、把铁塔竖立起来的人……中国的技工干不了这活。”这些具体事例均体现出中国近代海关对中国人的歧视。
(三)对外合作的目的是谋取海关之利
中国近代海关是殖民者对华政策的产物,在征税、海事等职能以外,还热衷于洋务。1869年,赫德发表《中国问题纪略》,他认为在洋务问题中应该让中国“自行其是”,“外国的发号施令足以引起反抗,阻碍健康、自然的发展”。赫德的观点反映了英国殖民者的态度——看似尊重中国需求,推动洋务工作,实则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之上。总税务司热衷于协助、引导清政府筹办洋务,不仅可以拓展西方列强的商品贸易,壮大英国的经济力量,还带有更深层次的私心,即扩大总税务司的权力,增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控制清政府。关于与徐家汇观象台等气象台站开展合作,也并非简单地发挥气象保障和服务功能,或可视为一种利益的双向流动。对于徐家汇观象台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气象资料,在缺乏人力财力的条件下,与赫德合作当然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中国近代海关而言,赫德希望若干年后当北京同文馆设立气象台时,海关气象站即可归于其下。由此可见赫德希望建立全国统一的气象台网并归海关管辖的野心.虽然这一设想最终未能实现。
六、结语
本文从多个侧面透视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归纳特点,梳理经验,总结对当代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启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工作仅仅是从气象科技史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探索,实际上,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原始观测数据和气象晴报资料具有更大的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事件弥足珍贵,有待后续更深入的探索。
(责任编辑: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