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和部编教材倡导张扬人文精神,重在教人求善、求美,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涵养,情感的生成,品格铸造,心灵的建塑。其间强调的应该是个性意识、自由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激发着三种意识,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是一份灵性、一份浪漫、一份激情、一份执着——他们将提高学生的精神品味,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积极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独立探究,主动融合,自我反思,与作者倾心的精神对话。
一、激励思考 品味语言
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文本因而独抒己见,这种理解愈具个性就愈加宝贵。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激励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冲突而又渴望得到解决的状态,并撞击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我上《爱莲说》讲到“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句时,我特别强调这里的“甚”是“非常、十分、很”的意思,让学生养成积累文言词语的好习惯。这时班上有一学生举手说课外辅导书上 “甚爱”的“甚”是“盛开”的“盛”。这个班是学校的千里马班,学生学习非常自觉认真爱提问题,这个问题被提出后,全班40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的大脑飞速运转快速回忆,虽然知道教材在改革,可开学初教材发下来时我们就核对过了,主要是文章篇目和数量变动较大,老课文内容有改动,真没想到。
怎么办?学生们还是疑惑地看着我,我不想让学生失望,于是我又像抛绣球一样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觉得哪个好?教室里先是一片沉寂,而后我让他们反复朗读,品味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立刻七嘴八舌话开来,有的说用现在这个“甚”好,这样不仅翻译起来顺畅,而且还形象地写出了世人爱牡丹的程度,有的说既然课外书用“盛”,说明以前教材就用这个字,说不定是新书有错呢。我即刻表扬了这一看法,不唯教材论,不迷信书本,真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有的说,从文意角度来看,前文说“陶渊明独爱菊”,接着说“世人盛爱牡丹”,“独”与“盛”构成呼应关系。学生分析得都有道理,究竟用哪个字好呢?我随即又给学生展示出一组诗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唯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徐凝)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学生们一致认为还是老版本“盛”好,因为这里的“盛”不仅可以翻译为“盛行”,还表现了世人纷纷追求奢华的社会风气,更表达了作者对牡丹之爱的讽刺之意。这样品味感悟是独特的,具有开放性,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思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精神自然愉悅了。
二、新旧对照 独立探究
人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乐于自己去追问,去探索,去创造,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如果语文教学中漠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把外部世界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那么语文学习会成为一件疲于应付的苦差事,会越学越“没味”,因为学生从中感受不到自我生命的力量,自我存在的价值。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一个自主开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大胆的独立探究。
郦道元的《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文章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教师应引导品味文章的语言,我把事先文印好的人教版注释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阅读比较有哪些不同,学生们立即进入战斗阶段,认真阅读,仔细比较,圈点勾画。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溜走,通过对照,学生发现有三处解释不同,“略无”,人教版翻译为“毫无”,部编翻译为“完全没有”;“襄”,人教版翻译为“上”,部编翻译为“升到高处”;“沿溯阻绝”,人教版翻译为“上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部编翻译为“上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断了”。学生发现不同之后,立即就自问起来,部编教材为什么要这么翻译?这样理解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连问把他们自己带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精神也走向纵深。独立探究后发现“略无”翻译为“完全没有”更能突出三峡“两岸连山”的“连”字,山不仅多,且连绵不断,和后文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相照应。“襄”,部编翻译为“升到高处”,水势大,给人有一种没顶的感觉,很好地写出了三峡夏季水流湍急汹涌的奔放美。“沿溯阻绝”,部编翻译为“上行下行的航道都阻隔断了”。这样更符合事实,这里所写的是水势大水流速情况下的通例,也为下文写一个特例作铺垫。
学生在新旧版本对照中,深入作品的意境,涵咏体会,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获得美的享受,提高了精神品味。教师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时间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力,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一方快乐天堂。
三、适度移情 主动融合
由于学生受其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和思想水平的影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采取适度移情,主动融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零距离。部编教材新课文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表现母亲聪明能干这一特点,文中写道:“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他们很难体会朱德母亲的那种想法设法让孩子们吃饱吃好的慈母之心,从而更难体会朱德对母亲的那份感激怀念之情。
朱德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她又是不平凡的,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不平凡呢?要实现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融合,教师必须通过“移情”的方法,通过感性直观深入学生内部,领悟其深层意蕴。我适度移情:你们家吃的是什么饭?你们家吃饭会把油拌在饭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主动融合起来,有的说:“我家不这样吃,我家炒菜时放油”,有的说:“油炒饭时会放油。”学生沉浸其中,主动融合,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文本,教师层层追问,学生恢复了作者的原意。朱德佃户家庭出身,生活自然是苦的,杂粮粗饭拌油吃,不仅有滋味,更能给孩子们提供点营养,这样母亲的聪明能干和疼爱子女的慈母之心就跃然纸上。学生也变得有内涵,有活力。
语文学科人应该更多地教给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高雅的趣味,语文教学追求诗歌般激情,相声般幽默,小说般结构,戏剧般冲突。提高学生的精神品味,我一直在路上。
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积极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独立探究,主动融合,自我反思,与作者倾心的精神对话。
一、激励思考 品味语言
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文本因而独抒己见,这种理解愈具个性就愈加宝贵。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激励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冲突而又渴望得到解决的状态,并撞击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我上《爱莲说》讲到“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句时,我特别强调这里的“甚”是“非常、十分、很”的意思,让学生养成积累文言词语的好习惯。这时班上有一学生举手说课外辅导书上 “甚爱”的“甚”是“盛开”的“盛”。这个班是学校的千里马班,学生学习非常自觉认真爱提问题,这个问题被提出后,全班40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的大脑飞速运转快速回忆,虽然知道教材在改革,可开学初教材发下来时我们就核对过了,主要是文章篇目和数量变动较大,老课文内容有改动,真没想到。
怎么办?学生们还是疑惑地看着我,我不想让学生失望,于是我又像抛绣球一样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觉得哪个好?教室里先是一片沉寂,而后我让他们反复朗读,品味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立刻七嘴八舌话开来,有的说用现在这个“甚”好,这样不仅翻译起来顺畅,而且还形象地写出了世人爱牡丹的程度,有的说既然课外书用“盛”,说明以前教材就用这个字,说不定是新书有错呢。我即刻表扬了这一看法,不唯教材论,不迷信书本,真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有的说,从文意角度来看,前文说“陶渊明独爱菊”,接着说“世人盛爱牡丹”,“独”与“盛”构成呼应关系。学生分析得都有道理,究竟用哪个字好呢?我随即又给学生展示出一组诗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唯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徐凝)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学生们一致认为还是老版本“盛”好,因为这里的“盛”不仅可以翻译为“盛行”,还表现了世人纷纷追求奢华的社会风气,更表达了作者对牡丹之爱的讽刺之意。这样品味感悟是独特的,具有开放性,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思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精神自然愉悅了。
二、新旧对照 独立探究
人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乐于自己去追问,去探索,去创造,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如果语文教学中漠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把外部世界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那么语文学习会成为一件疲于应付的苦差事,会越学越“没味”,因为学生从中感受不到自我生命的力量,自我存在的价值。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一个自主开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大胆的独立探究。
郦道元的《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文章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教师应引导品味文章的语言,我把事先文印好的人教版注释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阅读比较有哪些不同,学生们立即进入战斗阶段,认真阅读,仔细比较,圈点勾画。时间在悄无声息中溜走,通过对照,学生发现有三处解释不同,“略无”,人教版翻译为“毫无”,部编翻译为“完全没有”;“襄”,人教版翻译为“上”,部编翻译为“升到高处”;“沿溯阻绝”,人教版翻译为“上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部编翻译为“上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断了”。学生发现不同之后,立即就自问起来,部编教材为什么要这么翻译?这样理解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连问把他们自己带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精神也走向纵深。独立探究后发现“略无”翻译为“完全没有”更能突出三峡“两岸连山”的“连”字,山不仅多,且连绵不断,和后文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相照应。“襄”,部编翻译为“升到高处”,水势大,给人有一种没顶的感觉,很好地写出了三峡夏季水流湍急汹涌的奔放美。“沿溯阻绝”,部编翻译为“上行下行的航道都阻隔断了”。这样更符合事实,这里所写的是水势大水流速情况下的通例,也为下文写一个特例作铺垫。
学生在新旧版本对照中,深入作品的意境,涵咏体会,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获得美的享受,提高了精神品味。教师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时间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力,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一方快乐天堂。
三、适度移情 主动融合
由于学生受其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和思想水平的影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采取适度移情,主动融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零距离。部编教材新课文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表现母亲聪明能干这一特点,文中写道:“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这样的文章,这样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他们很难体会朱德母亲的那种想法设法让孩子们吃饱吃好的慈母之心,从而更难体会朱德对母亲的那份感激怀念之情。
朱德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她又是不平凡的,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不平凡呢?要实现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融合,教师必须通过“移情”的方法,通过感性直观深入学生内部,领悟其深层意蕴。我适度移情:你们家吃的是什么饭?你们家吃饭会把油拌在饭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主动融合起来,有的说:“我家不这样吃,我家炒菜时放油”,有的说:“油炒饭时会放油。”学生沉浸其中,主动融合,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文本,教师层层追问,学生恢复了作者的原意。朱德佃户家庭出身,生活自然是苦的,杂粮粗饭拌油吃,不仅有滋味,更能给孩子们提供点营养,这样母亲的聪明能干和疼爱子女的慈母之心就跃然纸上。学生也变得有内涵,有活力。
语文学科人应该更多地教给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高雅的趣味,语文教学追求诗歌般激情,相声般幽默,小说般结构,戏剧般冲突。提高学生的精神品味,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