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与策略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可分为认知类和非认知类两类。本文以小学生扔作业本现象为切入点,围绕非认知类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生在礼仪、心理健康、沟通能力等方面素养培育的策略。
  关 键 词 小学生;核心素养;非认知类;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该报告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提出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1] 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其实,关于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有国家称为“关键素养”或“综合能力”)的定义及其构成,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就国外而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显示,“核心素养”是个体实现“成功生活”(Successful Life)与建设“健全社会”(Well-functioning Society)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集合体。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美国经济学家Frank Levy和Richard Murnane则认为,核心素养包括“作为终身学习基础的阅读和数学技能,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团体中有效地开展工作的能力,情绪智力及相关的与人良好合作的能力,熟悉通信技术”等[2]。在国内,张娜认为,核心素养是包含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综合[3]。而辛涛将核心素养分为认知类核心素养和非认知类核心素养②,前者包括数学、语言、科学等学科知识素养,而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道德素养、自主性、实践能力等[4]。
  本文依据辛涛的分类法,从个案切入, 反思在培养学生礼仪、心理、沟通能力等非认知类核心素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策略。
  一、个案描述
  一天,三年级小朋友浩然在跟妈妈讨论语文作业的时候,忽然往床上一躺,眼里隐约有闪闪泪花,说不想写作业了。再三追问之下,才述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自己作为组长收集同学们的作业时,好多同学都将作业本往他身上丢,害得自己每每都要去捡。他很不高兴。曾经向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汇报过,但老师口头答应管管但看不见实际行动,甚至有科任老师回应说“丢就丢呗”。他觉得非常委屈。这一天,碰巧自己的语文作业有几处做错了,所以感觉学习特别讨厌。
  询问小朋友们扔作业本的原因,有的说“没有为什么,就顺手丢过去了”;有的说“赶着去干别的,就丢过去了”;有的说“隔得远,不想走过去,丢过去快”;有的说“看别人扔也扔了”……
  二、个案分析与反思
  交作业本是每一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行为之一。上述个案中的部分学生采取“扔”的形式完成,细究之下,隐含多方面的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待提升
  从扔作业本的小朋友角度看,他们的礼仪、同理心以及反思等素养尚有欠缺。这些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已的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还没有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从收作业的小朋友角度看,浩然在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不良情绪纾解能力等方面尚存在不足。第一,浩然显然还不具备独自处理这类复杂事件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他才将处理的主动权交给老师,第二,浩然在争取老师协助解决问题的努力中,还不善于持续沟通。第三,浩然对自身不良情绪的纾解能力欠佳。在同学扔作业本的当场,他没有表明态度,而是自己生闷气,导致不良情绪长期郁结于心。
  (二)从教师角度,缺乏培育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的清醒意识
  个案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听到浩然同学的投诉后,都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未深入思考应该怎么引导。在知识课堂依然霸占教育主阵地的当下,教师对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欠缺的集体“失明”,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三)类似事件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
  与个案类似的小事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比比皆是。看似极为平常,若仔细考量,这类小事件可能导致诸多不良后果。
  一方面,就行为不礼貌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没有得到有效纠正,这些不良小节行为可能伴随终生。“扔本子”折射出来的,是学生自身行为的不礼貌,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久而久之,在其他人眼中就成为一个不懂“礼”的人。
  另一方面,就收作业的小学生来说,首先,委屈心理得不到疏导,轻则可能造成学习兴趣丧失,重则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案例中,浩然由于情绪无法得到纾解,造成后续对语文作业的抵制,这实质上是一种情绪迁移。如果这时得不到干预,语文学习可能就会落后。小学阶段因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造成学习兴趣丧失,对学生个体来说后果严重。其次,尝试沟通未获支持的经历,可能导致学生减少与教师沟通的愿望,从长远看,既无助于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更无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日常行为问题,及时捕捉教育时机
  在培育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干预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要有随时随地培养学生这类素养的意识,在方式方法上,可以布置“耳线”“眼线”,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借助集体“会诊”,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把各种问题消失于萌芽之中。上述个案中,如果这一场景重现,多半教师都会发现问题所在,欠缺的正是教师有对问题行为和教育时机的敏感意识。   (二)以关键能力为引导,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
  在培养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时,建议以实践智慧的几个关键能力——总体善的能力、从生活和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整合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5]为抓 手,适时、酌情加以引导。把握总体善的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做决策时,要超脱当下的个人和当下的事件,从整体、从长远的角度着眼。从生活和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是指要在事件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下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整合能力,是指在情境中整合知识、情感、志向、意愿和态度等因素,将知识和生活相整合来学习的能力。此外,还需要随机应变的能力以适应复杂而具体的情境。
  在引导过程中,需注意因人而异。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教师可私下谈话加以提醒;有的学生比较调皮,私下提醒不解决问题时,可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办法,如公开批评或检讨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其目的都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使其外显问题行为得到改进,培育其品格和能力,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有效利用课程手段,培育品格能力
  课程是学校影响学生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良好礼仪、健康心理和沟通表达能力是最基础的核心素养。为此,小学可开发系列课程来改进学生外在行为,引导内在积极心理,培养关键能力。如礼仪课程可培育学生礼仪素养,形成文明行为习惯;心理课程可导引学生化解不良情绪,培育学生健康心理;沟通和表达能力训练课程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自信心。
  1.训练学生良好礼仪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开始礼仪训练较为有效。教师可将平时学生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分类汇总,然后分别设计课程。可搜集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常遇到的情况,如扔本子、下课乱跑、不讲卫生、坐座位上抖腿等,设计行走坐卧礼仪、用餐礼仪等课程,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日常行为都反映着个人礼仪修养,正确行为应该如何。如此,学生的文明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2.培育健康积极心理
  小学阶段的孩子面对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心理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学校可尝试结合学生自身经历或感受,构建系列心理健康课程,归类并消解可能的消极情绪,如跟同学闹矛盾、被老师批评、做错事后的情绪等,引导学生认识情绪、控制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3.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十分重要。个案中浩然同学想与老师沟通并获得支持,想要与同组同学沟通不要“扔本子”,显然都没成功。构建的方法,可以结合学生日常活动来设计。比如想要寻求教师帮助,该如何描述事情的经过及自身感受,如何争取老师支持,设计系列课程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去思考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问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能独立面对生活。在小学阶段重视非认知类核心素养的培育,将使小学生能对人与工具、与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感知,具备独立思考、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作为启蒙者的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中所担负的责任尤为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6-09-14(9).
  [2]Levy, F.,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内涵的演变,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视角,揭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关系,从目标设计、项目开发、过程实施、成果形成四个维度提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的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实施策略。  关 键 词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基础;学生成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11-0008-03  当前,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已成
最近读了王金战老师的《学习哪有那么难》一书,深有感触,它让我重新审视教师职业,重新看待教育这一美丽而不无曲折的旅程。  一、为师者更应有好的心态  王金战老师说:“当你选择了一个积极的心态,许多事情就会出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王老师看来,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造成了巨大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就是心态。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成绩差主要是因为底子差,而且不努力。其实不然
基于地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回归学生生活、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它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其开发与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生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文昌小学植根深厚的西关商业文化底蕴,赋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气息,用厚重而鲜活的西关文化浸润文昌学子的成长。  一、探寻:在文化梳理中重识西关商业文明  基于西关商业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自当从认识西关商业文明开始。
本刊记者:张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近年来,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推广非常迅速,开始走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您作为正面管教中国第一人,中国正面管教协会主要发起人,亲历了正面管教在中国的发展。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正面管教吗?  张宏武:“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基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一种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教育方式,它倡导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以鼓
编者按:  新时期学生耐挫能力普遍降低,情绪化倾向明显,一旦遇挫往往随意撂挑子,动不动“辞职”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同时,在班干部“卸职”问题上,有些班主任也很随意,往往不加思考、没有安抚就“拿”掉了某些班干部的职位,严重影响学生情绪。——無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这帮孩子的“下课”?这不仅考验班主任的智慧,也可以窥见其他同学的态度,发现教育的契机,所以值得班主任们用心
摘要:在《爸爸就是班主任》这部作品中,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把儿童视角下的“父者”刻画得形象、生动,且发人深思:当今的家长们和老师们都是从成人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体验出发,把传统的“父者”强权植入孩子稚嫩的心灵,无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呼请家长、老师们要多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正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爸爸就是班
回归德育本真的前提,是生命主体的回归。这意味着,道德成长必须也只能是孩子自己的事。身处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的当今社会,学校德育要迷途知返,回归人是唯一的选择。作为负有引导责任的学校德育,必须静下心来,审慎反思:人在哪里?  “我来了”:都市里的田园风景  位于温州市区东面的新田园小学是一所弥漫着浓郁现代气息的新建小学。站在校门口,便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学校的校园文化——“
写一份评语不算难,难的是写出一份真实生动、饱含激励与情感并具有一定个性的评语。我一直在努力,希望用真心与真情写下的评语在学生心中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更愿花的香味温暖他们的情怀,芬芳他们的心灵。  给姓名穿上美丽的衣裳。姓名虽然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但也是每一位家长的精心选择,往往或富含温馨的祝福和深刻的含义,或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对名字的重视实际上代表了对一个人的尊重。为学生写评语时,如能结合姓名的特点,
当前,公民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星海小学立足园区与学校实际,依托园区自主德育支持体系,以自主德育为引领,自2010年起开展《四叶草小公民教育课程》(以下简称四叶草课程)研究,致力于让儿童“过有目标感的生活”,提升小公民的道德素养,引导儿童在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之中,自觉做有道德的人,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成长。  为成长代言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育人目标,它指引育人方向,规范育人行为,对育人效果进
摘 要  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家校合作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构建NLP技术支持的专家引领、自主构建、家长教育的沟通能力提升路径,寻求从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沟通能力提升、发展内驱力激活三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信,有助于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  关 键 词NLP技术;家校合作;教师沟通能力;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5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