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想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策略的人叫文盲”。学会学习已成为人们适应新生活、新工作的唯一选择。陶行知早就指出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 是教学生学”。《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因而我们在高中三年的生物教学中运用组块演绎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组块学习策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一、组块的含义和作用
1.“组块”作名词理解
认知心理學认为:“知识是以组块的形式保留在人脑中”,即组块是信息的一种意义单位。它的大小是7±2个信息项目,信息项目可以是一个字母、一组字母或一连窜数字,也可以是一个词组或句子。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是:学生对所受接的刺激,首先进行感觉登记,被感觉登记的信息会很快进入短时记忆暂时储存,短时记忆(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7±2个信息项目,一旦超过这个数目,新的信息就会赶走原来的信息。换一句话说,较多的内容在短期内是记不住的,比如11位数电话号码,若一个一个地记,难记;若想一口气就记住十一个数,也难记,一般是把它分成三个组块来记,记忆效果才会好。记住的小组块,通过复核、精加工和编码等,信息就会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储存。这些小组块进入长时记忆后与脑中原有的知识形成更大的组块,头脑中的知识组块越多,组块之间联系越紧密,网络状的组块序列越清晰,对新知识的学习越有利,当再次接受外界信息时,头脑中会自动检索相关组块去同化外来的信息。
2.“组块”到作动词理解
学生学习不能把教材内容笼笼统统、事无巨细地进行记忆,而必须把学习内容划成一个个的“组块”进行记忆才会有效。这个过程就是“组块”的过程,即组块就是在记忆中把许多小单位信息,组合成较大单位信息的过程。这个内隐外显出来,就是教师黑板上的组块板书和学生的组块笔记。
3.“组块”的作用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组块的作用就是通过组块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学科知识结构是指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认知结构广义上是指学生头脑中拥有的全部知识结构,狭义上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由学生眼下能回忆出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是不同的。首先,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同,教材上的知识主要是以文字符号所表征,而头脑中的知识是以简约化的语言文字符号所表征。其次,知识的构造方式不同。教材上的知识顺序性和逻辑性很强,而头脑中的知识顺序淡化了,既是累积的又是有等级的一个层次的网络结构。再次知识的完备性不同。教材上的知识是完备的、无缺口的、系统的,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不完备的、有缺口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同化成自己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多层次网络。可突出知识中心点,以主杆知识对枝节知识进行统帅、组合、解释,以纲带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巩固保持。同时,通过整合协调功能,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容易发生迁移,另一方面能极大地开发和激发创造潜能。
二、组块学习策略的培养
1.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对组块学习策略的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2)加强学习指导,传授系列的学习策略知识。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自己所采用的程序、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组块策略是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先介绍一些通用的学习方法,如制订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做笔记方法、做读书标记的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运筹时间的方法等。同时简单地讲解一些学习策略,如记忆策略、组块策略、精加工策略。重点讲组块策略。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二是从只重视学习效果转到既重视学习效果更重视学习过程;三是从只研究教法转到既重视教法更重视学法指导。
(4)组块策略培养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第一步,范例教学。示范怎样组块;在组块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第二步,指导自学。指导学生怎样自学、怎样组块。第三步,学生自学。学生自己读书做标记,理解概括,写出组块笔记。第四步,检查反馈。一是批改学生的组块笔记,并个别辅导;二是在课堂上进行组块学习讨论。第五步,巩固提高,不断补充,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化性、补充性、复习性的讲解。
以上五个环节,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也可以几节课为一个循环,也可是一个章节为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都要使学生的组块学习能力得到一次提高,不拘泥于每堂课的结构,关键是要对全学期的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
2.学生组块步骤的指导
(1)略读全章。找到统摄全章的覆盖性主题,初步掌握该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如生物必修②中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覆盖性主题就是下图中的组块1
(2)粗读章节。该章讲了几个大问题,形成该章的较大层次的知识组块。如下图中的组块2。
(3)细读每节。形成中层次和细小层次的知识组块。如下图中的组块3,组块3中可演绎出8个组块4,每个组块4又有一个解释性的知识构建成组块5
(4)精读每段。对各个层次的知识组块深入理解,调整组块中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关系。
在粗读、细读、精读时,都需要动笔做标记,找知识点,在草稿纸上用符号、词、词组或句子来表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得出知识组块单元。找知识点要运用五条概括原则。第一,略去枝节;第二,删去多余;第三,代以上位,把多个下位概念归纳为一个上位概念;第四,择取要义,找一个主题句;第五,自述要义,用自己的一句话概括。
(5)连线组块。把大组块、中组块、小组块用括号或连线连接起来,体现它们的内在联系起来,使脑中的认知结构外显出来,以便学生对结构进行再认识,重新加工、组合,使认知结构更加精练、科学。每个组块不超过7±2个词或句。
(6)尝试回忆。尝试回忆外显的认知结构,使其在大脑中变成内隐的认知结构,进入长时记忆。记忆的方法是按演绎法从大组块到中组块再到小组块。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可运用“组块演绎”的方法,教师依次从大知识组块讲解到小知识组块;学生理解之后,运用演绎法记忆,也就是先记大组块知识,用主干知识去统率小知识组块,这样就能快速、全面地形成生物知识网络,知识记得牢且有条理,高考时就能顺利地从大脑中提取知识,从而夺取高分。一般说来,根据命题规律,掌握了第一、二层次的知识,可得分60%至75%左右;掌握了第三、四层次知识,可得分75%至90%左右;掌握了第五、六层次的知识,可能得分为90%至100%。
三、组块学习策略培养的效果
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生物高考成绩明显提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过去的学生是等老师上完课后,再来做作业和复习,现在的学生是老师没有讲到之前,就会主动地预先写好章节简单的知识组块,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上课时更加认真听老师的课。学生学习主动了,听课效果更好了。学生由于主动学习,觉得这样学习的效果是更好,且每次写的知识组块一次比一次好,感觉到学习非常有成就感,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组块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每学习完一章,学生都基本上能构建成八材纸一面或两面的知识组块网络,然后在复习时又不断地补网,把一本厚厚的教材变成几张组块网络纸,得到的是过饱和结晶的知识。且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培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成为做笔记的习惯;有一套适合自己读书的标记符号,养成了读书就动笔、做标记、写批语的习惯;养成了收集资料的习惯。在组块学习的过程中,编过歌谣,用过谐音法、借词法、联想法等方法记忆有关的内容;会运用简缩法、图示法、表格比较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精加工。
(2)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进行的是纵向实验,把这个年级的生物教学成绩与上一届的教学成绩进行纵向比较,07届高二高三时的三个班生物为实验班,上个年级的生物班为对照班。在实验班由两个生物教师任教生物,运用组块演绎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终结果是:我们学校虽然是处于中下游的B类学校,但07届三个班的生物高考均分(97.6分)却神奇地超当时六所A组学校生物高考均分(97.12分),在我校的历史上生物高考均分超过A组是唯一的一次,一般情况下要超过B组均分都难,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实验效果是非常的好。
(3)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组块演绎教学风格,后来主编出版了《组块演绎》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老师也由被评为区名教师。
一、组块的含义和作用
1.“组块”作名词理解
认知心理學认为:“知识是以组块的形式保留在人脑中”,即组块是信息的一种意义单位。它的大小是7±2个信息项目,信息项目可以是一个字母、一组字母或一连窜数字,也可以是一个词组或句子。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是:学生对所受接的刺激,首先进行感觉登记,被感觉登记的信息会很快进入短时记忆暂时储存,短时记忆(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7±2个信息项目,一旦超过这个数目,新的信息就会赶走原来的信息。换一句话说,较多的内容在短期内是记不住的,比如11位数电话号码,若一个一个地记,难记;若想一口气就记住十一个数,也难记,一般是把它分成三个组块来记,记忆效果才会好。记住的小组块,通过复核、精加工和编码等,信息就会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储存。这些小组块进入长时记忆后与脑中原有的知识形成更大的组块,头脑中的知识组块越多,组块之间联系越紧密,网络状的组块序列越清晰,对新知识的学习越有利,当再次接受外界信息时,头脑中会自动检索相关组块去同化外来的信息。
2.“组块”到作动词理解
学生学习不能把教材内容笼笼统统、事无巨细地进行记忆,而必须把学习内容划成一个个的“组块”进行记忆才会有效。这个过程就是“组块”的过程,即组块就是在记忆中把许多小单位信息,组合成较大单位信息的过程。这个内隐外显出来,就是教师黑板上的组块板书和学生的组块笔记。
3.“组块”的作用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组块的作用就是通过组块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学科知识结构是指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认知结构广义上是指学生头脑中拥有的全部知识结构,狭义上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由学生眼下能回忆出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是不同的。首先,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同,教材上的知识主要是以文字符号所表征,而头脑中的知识是以简约化的语言文字符号所表征。其次,知识的构造方式不同。教材上的知识顺序性和逻辑性很强,而头脑中的知识顺序淡化了,既是累积的又是有等级的一个层次的网络结构。再次知识的完备性不同。教材上的知识是完备的、无缺口的、系统的,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是不完备的、有缺口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同化成自己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多层次网络。可突出知识中心点,以主杆知识对枝节知识进行统帅、组合、解释,以纲带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巩固保持。同时,通过整合协调功能,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容易发生迁移,另一方面能极大地开发和激发创造潜能。
二、组块学习策略的培养
1.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对组块学习策略的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2)加强学习指导,传授系列的学习策略知识。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自己所采用的程序、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组块策略是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先介绍一些通用的学习方法,如制订学习计划、听课方法、做笔记方法、做读书标记的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运筹时间的方法等。同时简单地讲解一些学习策略,如记忆策略、组块策略、精加工策略。重点讲组块策略。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二是从只重视学习效果转到既重视学习效果更重视学习过程;三是从只研究教法转到既重视教法更重视学法指导。
(4)组块策略培养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第一步,范例教学。示范怎样组块;在组块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第二步,指导自学。指导学生怎样自学、怎样组块。第三步,学生自学。学生自己读书做标记,理解概括,写出组块笔记。第四步,检查反馈。一是批改学生的组块笔记,并个别辅导;二是在课堂上进行组块学习讨论。第五步,巩固提高,不断补充,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化性、补充性、复习性的讲解。
以上五个环节,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也可以几节课为一个循环,也可是一个章节为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都要使学生的组块学习能力得到一次提高,不拘泥于每堂课的结构,关键是要对全学期的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
2.学生组块步骤的指导
(1)略读全章。找到统摄全章的覆盖性主题,初步掌握该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如生物必修②中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覆盖性主题就是下图中的组块1
(2)粗读章节。该章讲了几个大问题,形成该章的较大层次的知识组块。如下图中的组块2。
(3)细读每节。形成中层次和细小层次的知识组块。如下图中的组块3,组块3中可演绎出8个组块4,每个组块4又有一个解释性的知识构建成组块5
(4)精读每段。对各个层次的知识组块深入理解,调整组块中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关系。
在粗读、细读、精读时,都需要动笔做标记,找知识点,在草稿纸上用符号、词、词组或句子来表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得出知识组块单元。找知识点要运用五条概括原则。第一,略去枝节;第二,删去多余;第三,代以上位,把多个下位概念归纳为一个上位概念;第四,择取要义,找一个主题句;第五,自述要义,用自己的一句话概括。
(5)连线组块。把大组块、中组块、小组块用括号或连线连接起来,体现它们的内在联系起来,使脑中的认知结构外显出来,以便学生对结构进行再认识,重新加工、组合,使认知结构更加精练、科学。每个组块不超过7±2个词或句。
(6)尝试回忆。尝试回忆外显的认知结构,使其在大脑中变成内隐的认知结构,进入长时记忆。记忆的方法是按演绎法从大组块到中组块再到小组块。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可运用“组块演绎”的方法,教师依次从大知识组块讲解到小知识组块;学生理解之后,运用演绎法记忆,也就是先记大组块知识,用主干知识去统率小知识组块,这样就能快速、全面地形成生物知识网络,知识记得牢且有条理,高考时就能顺利地从大脑中提取知识,从而夺取高分。一般说来,根据命题规律,掌握了第一、二层次的知识,可得分60%至75%左右;掌握了第三、四层次知识,可得分75%至90%左右;掌握了第五、六层次的知识,可能得分为90%至100%。
三、组块学习策略培养的效果
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生物高考成绩明显提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过去的学生是等老师上完课后,再来做作业和复习,现在的学生是老师没有讲到之前,就会主动地预先写好章节简单的知识组块,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上课时更加认真听老师的课。学生学习主动了,听课效果更好了。学生由于主动学习,觉得这样学习的效果是更好,且每次写的知识组块一次比一次好,感觉到学习非常有成就感,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组块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每学习完一章,学生都基本上能构建成八材纸一面或两面的知识组块网络,然后在复习时又不断地补网,把一本厚厚的教材变成几张组块网络纸,得到的是过饱和结晶的知识。且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培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成为做笔记的习惯;有一套适合自己读书的标记符号,养成了读书就动笔、做标记、写批语的习惯;养成了收集资料的习惯。在组块学习的过程中,编过歌谣,用过谐音法、借词法、联想法等方法记忆有关的内容;会运用简缩法、图示法、表格比较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精加工。
(2)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进行的是纵向实验,把这个年级的生物教学成绩与上一届的教学成绩进行纵向比较,07届高二高三时的三个班生物为实验班,上个年级的生物班为对照班。在实验班由两个生物教师任教生物,运用组块演绎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终结果是:我们学校虽然是处于中下游的B类学校,但07届三个班的生物高考均分(97.6分)却神奇地超当时六所A组学校生物高考均分(97.12分),在我校的历史上生物高考均分超过A组是唯一的一次,一般情况下要超过B组均分都难,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实验效果是非常的好。
(3)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组块演绎教学风格,后来主编出版了《组块演绎》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老师也由被评为区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