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构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支架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构筑职教课程是职教课程建设的核心支架。方向偏位、理念错位、体系构建缺失是目前制约职教课程有效构筑的要害问题。抓住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是课程有效构筑的基础。确立课程建设的主体理念是课程有效构筑的前提,着力内容、设备、师资、评估四个课程构筑的基本点是课程有效构筑的关键。只有抓准抓好职教课程构筑的基础、前提、关键,才能确保职教课程建设正确的技术性、方向性、整体性。才能真正促进职教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有效构筑;课程建设:课程资源
  
  职教的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职教课程的有效构筑是关键环节。职教课程是职教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课程建设高效推进的基础,是课程建设成效准确评估的前提。目前在职教课程建设上,一是存在“泛化”现象,认为课程建设就是全面搞课程改良,课程建设轰轰烈烈却无实质性突破;二是存在“瓶颈”问题,即在课程构建上总是走不出学科体系的“围城”,认识不到职教课程应着力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科体系解构和行动体系重构,是一种革命性的课程行为。因此,克服“泛化”倾向,抓住职教课程有效构筑这个切人口,是有力推进职教课程建设的关键举措。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构筑职教课程,即以较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课程改革效果和实在的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笔者认为。方向偏位、理念错位、体系构建缺失是目前制约职教课程有效构筑的要害问题。要做好职教课程建设。必须在思路上有准确定位,即在以下三个方面明晰主旨,落实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构筑起职教课程。从而保证职教课程建设的良性运行。
  
  一、抓住突破口——以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奠基课程的有效构筑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条件,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结果。但是,课程资源并不等于课程,课程资源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因此,要有效构筑职教课程,首先要有效开发与利用职教课程资源。
  1,要全面认识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包括构成课程的要素和保障课程实施的条件,有校内与校外、显性与隐性、静态与动态、预设与生成的各种资源,呈分散无系统状态。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普遍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要对课程资源有全面的认识,首先需确立教材不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认识;其次要树立教师是最重要课程资源的理念。为此,笔者认为,针对目前职教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必须强调,课程资源不仅仅指以“教学工作页”为主要标志的教学资料,还包括以教学设备为主要标志的教学设施,体现教学进程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以及开发、实施课程的教学团队(也包括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等。教学资料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课本”,现代意义上的“教师用工作页”和“学生用工作页”。“教师用工作页”包括“理论工作页”“实践工作页”“教学评分页”等,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引领性,“学生用工作页”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特别要关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它是确保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资源。
  2,要正确运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姜大源教授认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应运用情境性、科学性、人本性三个原则。笔者认为,情境性原则就是要求着重开发与利用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情境中的课程资源,构建以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的实践情境框架。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兼顾开发和利用涉及事实、概念以及规律、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人本性原则就是要求开发课程资源要有利于相关知识与经验的内化,既考虑学生群体基础,又考虑教师群体素质;既考虑学生共性需要,又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在职教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时,要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突出人本性原则。另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还要运用重点优先原则和全面性原则,就是要重点开发学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及和谐发展的多元资源。
  
  二、确立主体理念——以工作过程导向与系统化的有效确立引领课程的有效构筑
  
  教育理念支配教师的教育行为,确立课程建设的主体理念是课程有效构筑的前提。姜大源教授认为,职教课程是在一个与学科体系有着本质区别的体系中运行的,追求的是工作过程导向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因此,以工作过程导向与系统化引领课程构筑应是职教课程构筑的主体理念。只有有效确立了这个主体理念,才有可能有效构筑职教课程,并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产生学生乐学、学而有用的效果。
  1,准确把握工作过程导向的核心思想
  笔者认为,工作过程导向的核心思想是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的构建、实施、评估,必须导向工作过程,因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引导,而是行动方向与行动实践的有机统一。
  (1)工作过程导向必须按照典型职业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参照系并非所有的、原生态的工作过程,而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的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一定要根据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元目标选择课程内容,遵循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的逻辑来序化课程内容和优化课程的实施。
  (2)工作过程导向必须在职业活动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课程是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进程是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职教的三元目标必须在职业活动情境中传授、生成、养成,必须有相当的实践经历,有良好条件下的反复训练,在现场环境的反复体验中才能逐步领悟到,因此课程开发一定要关注职业活动相关条件的创设,营造浓厚的职业工作氛围。
  (3)工作过程导向必须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工作过程是知识、技能、态度等综合应用的过程。在工作过程中,态度等关键能力是决定工作成果的重要因素,是最重要的能力。只有把“态度”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并赋予重要的地位,才能凸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特点与优势:只有把参与意识、自信心、成功欲、社会责任感、联想与创造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放在比专业能力培养更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彰显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2,努力追求课程的系统化
  姜大源教授认为,行动体系课程创新的“亮点”在于对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为此,在职教课程构筑时,要努力追求课程的系统化。第一,在知识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不仅要让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而且要让知识排序的时空也发生变化,成为伴随学科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过程,成为与实践整合的过程。要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系统化转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元目标上的系统化:从单纯的学科体系系统化转向学科体系解构与行动体系重构的系统化。第二,做到学习领域内的模块 化,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师资、教学评估四个方面实行专门化、程式化、标准化;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教学实行一体化;教学资料、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实行一体化,做到教学有配套设备,学生有配套教材,教师有配套方法,考核与评价相结合。第三,做到学习领域链的一体化,以该专业相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相关专业目标的全部学习领域,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实现系统化。
  
  三、着力构建点——以内容、设施、师资、评估的有效构建驱动课程的有效构筑
  
  笔者认为,内容、设施、师资、评估的构建是课程的基本点,也是职教课程构筑的着力点。因此,根据课程目标和本校、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必须着重对四个课程基本点进行富有创新性的构建。
  1,关于内容
  每个专业涉及的学科是众多的,内容是丰富的,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显然是不可能的。其内容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既做到准确选择内容,又做到合理序化内容,更做到客观呈现内容,这样才能体现工作过程导向下的系统化。
  (1)准确选择内容
  第一,内容选择的依据。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即以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相应的专项能力在职业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内容的难度和掌握的程度为依据。
  第二,内容选择的路径。其一,请企业来讲要什么。其二,到企业了解教什么。其三,与同行聊聊做什么。其中任何一条路径都有它的局限性,只有三大路径同时进行、相互验证,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第三,内容确定的方法。内容确定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是红蓝纸片法。聘请10位左右具有代表性的来宾担任论证专家,发给每位来宾红、蓝两种颜色的纸片若干张。请每位来宾在红色纸上写出4~6种本行业专业工人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另外在蓝色纸上再写出4-6种辅助的专业技术能力。每一种能力以不超过8个字为宜,以动词加名词的形式构成。以模具制造专业为例,主要能力为识一图、制订一工艺、加工一零件、装配与调试~模具等,辅助能力为设计一模具、核算一成本、采购一原料、维修一模具、组织一生产等。将各位来宾写出的主要能力张贴在黑板上,与来宾共同讨论,求同存异,进行整合,推导出4-6个主要能力单元。再根据辅助能力推导出相应的辅助单元。这是内容的第一层次单元。用同样方式,将其进行分解,得到第二、第三层次的小单元,这样,专业的内容就可以初步确定了。
  (2)合理序化内容。即以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笔者认为,与专业相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必然是符合人的认知心理顺序的。根据典型工作过程序化内容,能准确、科学地针对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技能与知识的整合及学习单元的系统化。
  (3)客观呈现内容。课程内容序化后,怎样来呈现是关键。笔者认为,要用项目、任务、工艺、范例、案例、设备、产品、实验、厂家等方式呈现,才能真正体现工作过程导向下的系统化。
  2,关于设施
  教学设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与专业有关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的构建是课程有效构筑的重点之一,是实现系统化的前提。笔者认为。不仅要科学配置设备,还要动态创设场境,这样才能营造企业工作过程的氛围,使设施成为课程资源。
  (1)科学配置设备(以机电专业为例)。设备要围绕教学目标与考试需要配置,以班级人数为基本依据,以钳工为主线(每人一台),以系统化要求为最低标准(一般不能超过4人一台,磨床、数控量可少一些,必须配编程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X 1,以备用或对外加工。钳、车、铣、磨的工具每个工位一套,通用工具设立服务台。
  (2)动态创设场境。教学设施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不仅仅是静态的教学设备,还是动态变化发展的。只有创造性、科学性地安排教学设施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笔者认为,必须抓好两个“创设”:
  第一,功能区创设。通常设计成产学要素贯通的大框架结构,即将培训师办公区、专业理论教学区、实践操作区三大功能区连在一起(也可用玻璃隔开,但要求学生与教师是可对视的),通常共用理论教室。
  第二,情境创设。其一,工作区与安全通道之间要有明显的标志线或隔离带,机器旁要标有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废弃物要分类处理。其二,学生、教师要穿统一的工作装,必要时要戴防护眼镜。其三,要按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一“5S”的要求做好环境卫生、设备保养、工具摆放等。以全方位营造企业现场氛围。
  3,关于师资
  教师既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构筑的主体。师资构建不是对教师进行普遍意义上的培训,而是教研人员、学校领导、教师一起进行有效研修,进行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行为等的开发和重构,成为课程的学习者、开发者、合作者。
  (1)理念引领。理念引领是贯穿师资资源开发全过程的,而不仅是课程开发过程起点的灌输环节。因此。要让课改意识贯穿课程改革始终,要让课改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始终,要让课改观念体现课程改革始终。通过专题学习。第一,让教师确立正确的能力观,即职教课程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比专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第二,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即职教的学生与普教的学生智能上的差异不是层次的差异,而是类型的差异,职教的学生能成为与普教学生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第三,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即职教的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形成过程的过程。
  (2)造就骨干。通过自主报名、公开竞聘确定专业课改带头人,全权负责专业的课程改革工作。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课改团队,通过沙龙、例会等形式探究课改思路,引领团队进行课程开发,在行动中逐步成长为课改的“专家”。专业课改带头人根据团队内教师的专业特长,聘任若干名课程学习领域主讲教师。主讲教师负责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参与并辅导其他教师实施教学,在行动中逐步成长为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行家”。
  (3)同伴互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侧重理论教学的内容以任课教师为主,侧重技能培训的内容以培训师为主。这样,通过“双师型”工作团队的有机协作,完成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和培训师在行动中逐步成长为教学的“能手”。
  4,关于评估
  评估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灵魂。没有评估体系构建的课改是不全面的。是没有生命力的。笔者认为,评估的主体、对象、形式、手段、结沦都应是多元的,要着重构建评估的形式、内容、标准三个体系。
  (1)形式体系。对课改本身的评估采用专家评审、实践检验、同行使用、专项督导四种主要的形式。对课程实施的评估,包括考核与评价两个方面。考核分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平时考核有每个课题、模块的自评、组评、师评三种形式。阶段考核由毕业考试l、毕业考试2两部分组成,毕业考试l通常安排在18个月后进行。毕业考试2在毕业之前进行。评价是在每个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专业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培训师、班主任为主的评价小组,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多对一评价。在这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家长及企业人员共同参与。
  (2)内容体系。平时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通过每个课题、单元的评价页来实施。阶段考核的内容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情景对话三个部分。理论教学考核包括课前准备、上课、平时作业、考试成绩、社会行为、学习内容记录六个方面。实践教学考核包括工作质量、工作速度、专业知识、培训态度、文明生产、社会行为、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记录八个方面。情境对话是在学生技能考核过程中,结合每个学生的技能考核情况,提出两个专业问题。由学生当场回答,考官当场打分。
  (3)标准体系。体系内容要涉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多个角度。一要注重关键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其评估的权重。二要注重引入职业标准,要以企业对员工的评估标准和社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标准作为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评估标准。三要注重发展性考核与评价。要加重形成性、过程性、反思性环节的权重。四要加大等级的区分度,通常采用10—9—7—5—0五级赋分。
  综上所述,有效构筑职教课程是职教课程建设的核心,“有效”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更是课程建设实践的追求和举措。只有在理念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准确把握职教课程构筑的着力点,才能使职教课程的构建有效乃至高效。从而为职教的课程建设架构起有力的发展平台。
其他文献
用放免法测定Grves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醛固酮系统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表明:1.有甲亢性心脏病的Graves病患者血浆ANP显著高于无心脏并发症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ANP与血清FT3呈显著正
恶心、呕吐是化疗期间的常见副作用,频繁的呕吐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厌食,营养不良,体质和生活质量下降,焦虑和抑郁,意志消沉,失去抗癌信心,被迫中断治疗。大多数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1].对儿科病人来说,由于长期卧床
一、科学调整比赛频次。避免学校疲于“奔赛”    应该改变由下而上逐级牵动、一年一个周期循环的技能大赛组织方式,避免花费过多时间的“应赛”做法。校级比赛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强化教与学的竞争意识,培养师生的技能技巧;县级比赛可每学期组织1次:市级比赛可每学年组织1次;省级以上大赛可每2年组织1次。    二、从细节入手,将技能大赛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中,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持续提升    
2004年3月,我从县高级中学调到县教育中心,当时县教育中心有两幢教学楼,教室只占8间,全校只有二三百名学生,来校正常听课的同学有时不足一半,师生比几乎是1:1。生源不足,实训设备短缺
利用扰动分析给出极小趋化系统的线性化系统,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模态的振幅的长时间行为给出常数定态解的稳定性分析.发现平凡定态解总是不稳定,非平凡常数定态解的稳定性依赖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江浦职教中心多年来紧贴市场,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校企互惠双赢模式。目前该校与南京市102家大
目的 为降低直肠癌Hartmann‘s手术后留下骶前腔所致感染的发生率。 以来,我们对27例女性患者采用子宫充填骶前腔,并与单纯缝合盆底腹膜,骶前并置引流管的传统方法比较。结果 27例采用子宫
同济大学现有医学院及三所附属医院(同济医院、铁路医院、口腔医院),职工总数2 576人,高级职称239人,病床总数1 385张,2000年门急诊总量1 828万人次。同济医院、铁路医院为三级甲等
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权力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会议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代表的会中活动情况,而且取决于代表的会前准备情况。那种轻视会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