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德育生活化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育德,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正是通过教师育德育德学生的手段而实现的。在对学生育德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德育教育情感,真实感受每个生活细节,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情感体验德育教育生活实践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先进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引进,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传统德育还是过死地依懒于教材,过多地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知识以教材教授德育课,教师围绕教学目的讲道德,学生静坐听道德,德与行分离空洞说教育德效果很差。只有让德育根植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情感世界里,让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使踏实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内在素养,把德育内化为基本素质。
  一、生活细节是育德的基石
  生动丰富的生活空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道德超市”,在“道德超市”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亦真亦假,亦善亦恶,亦美亦丑,这些真善美假丑恶的生活故事都是最典型的教育素材。看过《三个和尚》这个故事的人一定还记得: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怎么反而没水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小问题中藏着大学问,越是平常的东西越容易被人忽视。比如,排队这一细节。学生自己班在安静地上课,别人排队时吵吵闹闹,影响了自己班上课的小细节,教育学生:安静排队,轻轻走路,小声说话,做到不影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文明习惯,打这以后,学生在公众场合都会做个安静的手势提醒同学,我认为这就是德育认知内化学生道德行为的表现。扫地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部分学生不会扫地,看他们拿笤帚的姿势,直着腰板,东一挥,西一蹭,地是越扫越脏,老师看着就想呵斥。如何抓住这个育德细节?找准真正的切入点让学生正确地认知、体验呢?一是教师示范,教给正确的扫地方法,按住笤帚依顺序一笤帚一笤帚地扫,不做重复的工作;二是教给学生自我保护方法:即打开门窗通风,扫前先洒水,避免灰尘扬起影响身体健康等等,同时告诉学生扫地也是一种高尚的劳动,能锻炼人的手和脑,为自己也为他人,如此一来,学生明确了为何而扫,怎么扫,扫得好,扫得快,得到肯定,在劳动中亲身体验了一回为他人服务的幸福感,自然就乐此不疲。
  校园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细节,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如“上下楼梯靠右走”“见到校园垃圾随手捡”“‘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早上好’要和他们交朋友”,等等。在生活细节中育德,在生活实际中教会认知,为“行”导航,德育的实效性显而易见!
  二、生活实践是育德的有效方法
  生活的本质在于积累人生的经验,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践总结经验,经验指导实践,循环往复,人生的价值观才得以提升。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教师充分利用这时段来影响学生,从校园生活实践中那些令人称赞的生活小故事教育学生。两学生一段对话:“今天上综合实践课,老师让同学每人做一道菜,我不会做,没想到原来做饭菜并不容易啊!以后我都不埋怨妈妈,也不能挑吃了”。通过做菜实践,使学生亲自感受了到了做菜的艰辛,认识到过去对妈妈态度不好,认知得到了校正和提高,由此可见实践体验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后来,我有一些想法和建议:何不让学生在校园内开展认领一棵树,认养一片绿的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来,学生在为树松土、浇水,为树除杂草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树木花草的热爱,对环境的热爱。诸如喂养小兔、金鱼等小动物引进教室,让学生轮流喂养,学生的爱心、细心在喂养的过程中定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充分地利用校园的有效空间,为学生创造在实践中体验积极情感的契机,让生活实践体验成为育德的有效方法!
  三、情感是育德的生命力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儿童自私心的根子在于缺乏情感教育。当人置身于生活的情景之中,經受着情境中的高兴、愉悦、悲伤、痛苦的各种情感的真切体验,往往会更加爱憎分明,从而激发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对消极情感的唾弃与鄙夷。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感受,事实证明这一德育方法切实有效。如开展“我和留守孩子手拉手”“帮助残疾人”“和身边学习困难同学结对子”“远足夏令营”等,在逆境中体验,对孩子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都大有裨益。几年前“汶川地震”灾情严重,无数热血青年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情景,用青春、人生谱写时代的赞歌!也是活生生的德育!以这些耳熟能详的身边事物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丰富的情感启发,从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了升华。
  我坚信,只要我们树立德育理念来自生活,德育情感创造生活,情感德育生活化,德育教育定能收到丰厚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D].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鲁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01).
  [3]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4]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白银市教育局召开2019年普通初高中教学质量分析会议。会上,白银市教育局、白银市教科所分别作了《2019年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和《2019年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总结了2019年
文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着眼,进行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力图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
会议是指导工作必须而又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探索会议改革的路子,精简不必要的会议,严格控制规模和数量,着力提高效益和质量,大力改进会风,将有助于各级领导机关克服官僚主
【正】 神秘的来客 1966年的春末夏初,豫东平原正是麦收时节。恰好是6月1日,无线电里广播了那张引来无数灾难的“大字报”。住在兰考当时唯一的那座三层大楼里的人们,奔走相
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成效取决于我们对专科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专科英语课程教学特征的研究分析.这样才能避免机械模仿本科,从而创造专科英语课程教学的自身环境
【正】 三中全会以来,许多同志发表文章,从理论上阐明国家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关系,但人们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一致。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当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出现矛盾时,应
引入环境群体性事件应急响应协同理论模型。以“厦门PX项目事件”为例,从权力、合法性与紧急性3个维度和7组利益相关者(包括单重属性的潜在型、随意型、苛求型,双重属性的支配型
【正】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字的出现远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之前。那么,在文字出现后到纸张发明前,人类又是如何把文字记载下来,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的呢?本文介绍在那一段时期内
【摘要】“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句谚语人人会说,音乐教材中歌曲《溜溜山歌》也演唱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与他人紧密的进行合作呢?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而非纯粹的技术技巧教学。如何在音乐课堂中,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成为了学校音乐教师思考的重点。  【关键词】合唱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 合作能力  一、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分组学习的前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