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开生命体遗传物质的“保护伞”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非洲大草原上角马过河时,会受到鳄鱼攻击一样,生命体遗传物质——DNA核苷酸长链经常受到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性(核酸酶、DNA复制叉垮塌等)因子攻击,导致DNA断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孔道春说,“DNA同源重组是生命体的必须过程,是修复DNA断裂的主要途径。如果细胞的DNA同源重组功能缺陷,则会导致基因缺失,人类就可能面临各类疾病。”
  日前,孔道春课题组发表的论文,发现一个DNA同源重组过程必需的中间体——RNA-DNA hybrid,及一个必需因子——RNA聚合酶Ⅲ。该研究揭示了DNA同源重组的关键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将“有望极大推进解决癌症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未解谜题
  DNA同源重组是个基本生物事件,是生命体的必须过程。它在细胞生长、减数分裂、配子形成、物种进化、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这一过程,或是重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不会形成精子、卵子、花粉、配子等,高等生命体的传承会出现极大问题。”孔道春说,“同源重组也是DNA双链断裂修复的两大途径之一。如果断链不能修复,细胞可能会死掉,即使它在某些条件下能重新接起来,也会导致基因改变、缺失、不稳定,从而引发各类疾病。”
  “DNA双链断裂是引发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思杰博士说,“30年前人们就发现,如果两个基因(BRCA1、BRCA 2)出现问题,80%的女士40岁后,会患乳腺癌、卵巢癌。”
  DNA同源重组由三大步骤组成:一是相关核酸酶对DNA双链断裂处进行5’-链降解,切除数千个核苷酸,导致3’-单链DNA形成。二是3’-单链DNA入侵同源DNA模板链,并作为引物进行DNA合成及链交换反应,导致Holliday Junction (HJ)结构形成。三是相关核酸酶解开HJ结构,并最终完成DNA同源重组过程。
  在DNA同源重组领域,有个关键问题一直“搞不定”:细胞是如何切除末端5’-链的几千个核苷酸,同时又保证3’-链的绝对完整。
  “过去几十年,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3’-单链是通过RPA蛋白的结合来保护的。”孔道春说,“但此观点缺乏确切的实验证据。”
  发现“中间体”
  孔道春认为,用蛋白结合的方式来保护几千个核苷酸长度的单链DNA不受核酸酶攻击,“从理论上说可能性非常小。”
  “蛋白与3’-单链的结合无法早于核酸酶攻击,几千个核苷酸长度上,核苷酸难以被蛋白完全覆盖而不留任何被攻击的空隙。客观上,蛋白结合到DNA上并不恒定,存在‘结合-脱离-再结合’的可能。一旦蛋白脱离DNA,核酸酶就有机会攻击DNA。”孔道春说,“因此,细胞必定有其他机制来保护DNA断裂处的3’-单链DNA。”
  “我们发现3’-单链DNA是通过形成暂时的RNA-DNA杂交链得到保护,RNA聚合酶III催化了RNA链的合成。如果阻止此处RNA合成,则DNA同源重组终止,并造成基因缺失。”刘思杰说。
  该课题组发现,RNA聚合酶III是同源重组的一个必需因子,RNA-DNA杂交链是DNA同源重组事件的一个必需中间体。
  “这个中间体一旦被发现,一系列问题将迎刃而解。”孔道春解释说,“RNA-DNA杂交链中间体的发现,能推进真核细胞DNA同源重组领域的发展,将人们对DNA同源重组事件分子机制的理解推到一个新层次。”
  揭示关键机制
  人类一直在与各类疾病斗争,目前全球有上千个实验室在进行DNA重组与双链DNA断裂修复方面的研究。但遗憾的是,“纯机制”方面的研究是块“硬骨头”,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不足,在一些重大疾病和某些先天缺陷疾病治疗方面,手段依然有限。
  “一旦搞清DNA同源重组的机制,就可以清楚很多疾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也能对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孔道春说,科学家在BRCA1/2基因研究中发现,将一种酶(PARP)抑制掉后,乳腺癌、卵巢癌细胞很容易被杀死,利用该机理研制的新药已经上市。
  “我们搞基础研究,就是想把DNA同源重组、修复双链断裂的机制搞清楚。一旦机制搞清楚了,人们就可以找到很多疾病治疗的靶点。并针对靶点研发特效药。”孔道春说,“研究表明,大约50%~96%的各类癌症由P53蛋白缺失或功能缺陷引起,如果把P53的作用机制弄清,會将癌症治疗提高一个层次,癌症可以被治愈或成为一种慢性病,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癌症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对该项成果,《细胞》杂志审稿人评价说:“The study is timely because of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role of RNA during DSB repair and will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the field. ”(这项研究非常及时,由于RNA在<DSBdouble-strand break>修复过程中日益增强的兴趣,将成为该领域巨大的兴趣点。)
  “该研究将促进相关技术开发,包括疾病的基因治疗、物种开发、抗癌药物研发等,下一步将开展药物筛选研究。”孔道春说,“如果我们将DNA重组的分子机理全部搞清楚,就可以改进并重组基因,并通过基因改造,延长人们的寿命,提升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已陆续审定并公布出版了55种学科的规范名词。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使用这些名词,全国科技名词委决定在本刊陆续摘录各学科已公布的一部分名词。需要了解某学科公布的全部名词,请查阅已出版公布的该学科名词书。原书词条按概念体系排列,本摘录的词条排序未作改动--编者注。  (1999年公布)
期刊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聯合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某些微生物可以暂时在火星表面生存。研究人员通过将微生物发射到地球的平流层中,测试了微生物对火星环境的耐受性。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探索太空旅行对微生物生命的所有影响,揭示这些微生物的潜在用途以及对太空旅行的威胁。  火星表面环境的许多关键特征无法在地球表面找到或轻易复制。NASA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于2019年向平流层发
期刊
横亘夜空的银河,不仅给世界各族人民带来了许多生动的遐想,还是一座可靠的“时钟”,昭告着不同的时令。它时而高挂南北,时而低垂东西;有时候星光灿烂,有时候又清辉淡雅。人们在俯仰之间,通过它的明暗和走向,领悟着大自然的节律。  正月初八,天河回家  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每逢初春时节夜幕降临的时候,春季星座的代表——狮子座刚从东方升起不久,冬季星空的标志——冬季大三角正高悬于南天。这段时间正是农历的正月,旧
期刊
将于今年出版刊行的《高分子命名原则》附录词汇中,拟将近期颇多用于茂金属体系中的新词agostic及中文新解“元结”推荐列入。为此,除早于1997年已在高分子通报”‘中曾加报道外,现更以较规范的方式,对订正后的结果,在《科技术语研究》这本科技刊物中加以记述。
期刊
茫茫宇宙中,演化出生命的地球是唯一的吗?为了寻找答案,科学家一直在探测与地球类似的岩质行星——类地行星。它们大多处于其主星的宜居带内,可能有着适宜生命诞生及生存的环境条件。  日前,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国外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TOI-561b。研究人员推测,TOI-561b的体积要比地球大50%,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倍,但密度却和地球差不多。  一般而言,一颗行星越老,它的密度可能就越小,
期刊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一般来说,空间站大都在约4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运行,比如,我国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目前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以及我们开始建造的中国空间站。  空间站为什么只“飞”400公里高?  大家都知道,航天发射是非常昂贵的。空间站飞往更高的轨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一个很大
期刊
黑洞作为一种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逃脱的天体,人类也无法直接观察。当然,如果想要更深地了解黑洞,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据外媒报道,从大爆炸至今,黑洞是宇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可能对我们银河系中生命的形成具有深遠影响。现在,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安全进入黑洞的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解开黑洞之谜。  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黑洞,通常分为不旋转不带电荷的黑洞、不旋转带电荷黑洞、旋转不带电荷黑洞、
期刊
自从人类登陆月球以来,已经50年过去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成功地让束缚在地球上的人类,迈向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这个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邻居。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登陆月球的宇航员时,人们曾梦想着未来的太空任务将更加激動人心。遗憾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阿波罗17号任务之后,人类不曾再次登陆月球,更不用说漫步其他星球表面。从那之后,
期刊
为了在执行深空任务的时候,经受住太空的严酷考验,我们在地球之外种植粮食时,可能需要来自细菌的一些额外帮助。最近,研究人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新发现,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开发出可以让植物抵抗太空压力的“燃料”。  与NASA合作的研究人员提到,他们在两次连续的飞行中,在国际空间站的不同位置发现并分离出四株属于甲基杆菌科的细菌。  其中一个菌株被确定为罗氏甲基杆菌(Methylorubrum rhodesia
期刊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支配微小世界的量子力学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基因突变会在DNA自我复制的过程中自发出现。  DNA“点突变”  量子力学用于描述支配原子及其亚原子成分的奇怪规则,当描述宏观世界的经典物理规则失效时,量子就会介入进行解释,在DNA的例子中,经典物理学提供一种解释,分析了为什么DNA螺旋阶梯的某一阶突然发生变化,会导致所谓的“点突变”。据悉,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而脱氧核苷酸是由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