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新课标语)。积累、感悟和运用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设计合理的训练形式,以使三者协调发展,螺旋上升呢?
我们先来认识语言的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系统,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工具,我们称之为文字语言;一种是具体可感的人、事、景物,是生活形态,不妨称之为生活语言。“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语言”指的是文字语言,“生活”指的是生活语言。虽然存在的形式不同,但两者同是思维的外壳,都可以通过思维内化为“内心视像”。
语言积累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在大脑皮层积累内心视像。阅读和写作同是思维的体现,读(广义的读不仅指阅读文章,还包括观察、体验生活)是吸收,其实质是语言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个体的内心视像;写是表达,其实质是个体内心视像经过思维加工而诉诸语言文字。
一、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取内心视像
1 读通文字,感知文象
文字乃构成文章之最基本要素。学文必先读通文字,熟读成诵。读准、读通、读熟文字乃是思维接触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与语言的接触次数越多,大脑皮层占有的文象越清晰,个体获取的内心视像就越清晰。如教学《草原》这篇课文,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象。草原美景:空气清新,天空明朗,一碧千里的草原。小丘、平地是绿的,白色的羊群、骏马,大牛静立不动;远道迎客: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道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主客会面:许多匹马、许多辆车,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热情款待: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招待我们;主客话别: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
2 突破文眼,体会文意
文象、文眼、文意三者紧密联系,文象乃文意之载体,文意乃文象之灵魂,文眼则是文章画龙点睛处。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道出了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事物星现出不同姿态的哲理。领悟一篇文章的“神山秀水”,关键是选择什么视点,从哪一个角度去领悟文意、文象比较合理。
文眼则是进入文章境界的“入口处”,文眼可以是一词、一句或一段,也可以是一景、一物、一场面、一感受。如《草原》这篇课文的文眼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蒙汉情深,何来草原美景,景因情深而美,情因景美而纯。故教学《草原》时,可以在指导学生充分感知文象的基础上,抓住文眼,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进而领悟语言,体会文法,以获得较深刻的内心视像。
3 熟读成诵。积累内心视像
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内心视像积累的程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了《草原》这篇课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加强语感的积淀,以后学生读到关于草原之类的文章、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文章,则能深刻地理解。
二、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把内心视像外化为文字语言
1 审清题意。再现物象
请看下面的作文要求。
俗话说:一叶知秋。秋天,许多树的叶子换上了新的色彩,组织秋游,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植物园里去,到公园去,观察一下植物的叶子,看它们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即使是四季常青的叶子,只要你细心。也会发现它们的微小变化。活动中,可以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认真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然后把它们夹在本子里,带回学校。
在作文课上,先给学生们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然后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秋游。学生对秋天的树叶有了感性的认识。冬青树叶、银杏树叶、山白蜡树叶、甜栗子树叶、枫树叶等各种树叶的颜色、形状是习作的物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文字把这些物象描绘出来,从而为习作提供必备的材料。
2 提炼主题,组合物象
“艺术是组合的技巧。”在相同材料的前提下,文章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主题和围绕文章主题而进行的物象组合技巧。《秋天的树叶》这篇习作的主题宜为“大自然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围绕这样的主题,进行物象的组合训练。如:①秋天,我们去秋游。②看秋风扫落叶。③捡起落叶细观察,各种落叶真美丽。④秋天的树叶,你为人们的生活添了许多美丽的色彩。这样的物象组合使行文结构合理,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3 练文练字
文字准确、鲜明、生动可以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物象本身是色彩鲜明、声韵俱全的,指导学生一定要用相应的文字语言去表现。如枫叶是红的,可用“火红的枫叶”“红得鲜明、热烈”等文字。如物象本身不是很形象,可指导学生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物象表现得生动、形象。如:斜风里的叶子动起来,在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蝶在那里翩翩起舞。
至于如何指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获取意象?最重要的是观察、体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积累,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我们先来认识语言的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系统,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工具,我们称之为文字语言;一种是具体可感的人、事、景物,是生活形态,不妨称之为生活语言。“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语言”指的是文字语言,“生活”指的是生活语言。虽然存在的形式不同,但两者同是思维的外壳,都可以通过思维内化为“内心视像”。
语言积累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在大脑皮层积累内心视像。阅读和写作同是思维的体现,读(广义的读不仅指阅读文章,还包括观察、体验生活)是吸收,其实质是语言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个体的内心视像;写是表达,其实质是个体内心视像经过思维加工而诉诸语言文字。
一、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取内心视像
1 读通文字,感知文象
文字乃构成文章之最基本要素。学文必先读通文字,熟读成诵。读准、读通、读熟文字乃是思维接触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与语言的接触次数越多,大脑皮层占有的文象越清晰,个体获取的内心视像就越清晰。如教学《草原》这篇课文,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象。草原美景:空气清新,天空明朗,一碧千里的草原。小丘、平地是绿的,白色的羊群、骏马,大牛静立不动;远道迎客: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道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主客会面:许多匹马、许多辆车,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热情款待: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招待我们;主客话别: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
2 突破文眼,体会文意
文象、文眼、文意三者紧密联系,文象乃文意之载体,文意乃文象之灵魂,文眼则是文章画龙点睛处。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道出了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事物星现出不同姿态的哲理。领悟一篇文章的“神山秀水”,关键是选择什么视点,从哪一个角度去领悟文意、文象比较合理。
文眼则是进入文章境界的“入口处”,文眼可以是一词、一句或一段,也可以是一景、一物、一场面、一感受。如《草原》这篇课文的文眼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蒙汉情深,何来草原美景,景因情深而美,情因景美而纯。故教学《草原》时,可以在指导学生充分感知文象的基础上,抓住文眼,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进而领悟语言,体会文法,以获得较深刻的内心视像。
3 熟读成诵。积累内心视像
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内心视像积累的程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了《草原》这篇课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加强语感的积淀,以后学生读到关于草原之类的文章、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文章,则能深刻地理解。
二、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把内心视像外化为文字语言
1 审清题意。再现物象
请看下面的作文要求。
俗话说:一叶知秋。秋天,许多树的叶子换上了新的色彩,组织秋游,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植物园里去,到公园去,观察一下植物的叶子,看它们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即使是四季常青的叶子,只要你细心。也会发现它们的微小变化。活动中,可以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认真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然后把它们夹在本子里,带回学校。
在作文课上,先给学生们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然后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秋游。学生对秋天的树叶有了感性的认识。冬青树叶、银杏树叶、山白蜡树叶、甜栗子树叶、枫树叶等各种树叶的颜色、形状是习作的物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文字把这些物象描绘出来,从而为习作提供必备的材料。
2 提炼主题,组合物象
“艺术是组合的技巧。”在相同材料的前提下,文章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主题和围绕文章主题而进行的物象组合技巧。《秋天的树叶》这篇习作的主题宜为“大自然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围绕这样的主题,进行物象的组合训练。如:①秋天,我们去秋游。②看秋风扫落叶。③捡起落叶细观察,各种落叶真美丽。④秋天的树叶,你为人们的生活添了许多美丽的色彩。这样的物象组合使行文结构合理,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3 练文练字
文字准确、鲜明、生动可以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物象本身是色彩鲜明、声韵俱全的,指导学生一定要用相应的文字语言去表现。如枫叶是红的,可用“火红的枫叶”“红得鲜明、热烈”等文字。如物象本身不是很形象,可指导学生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物象表现得生动、形象。如:斜风里的叶子动起来,在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蝶在那里翩翩起舞。
至于如何指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获取意象?最重要的是观察、体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积累,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