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6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0天,加重伴发热1天来我院就诊。于2011年8月6日收入外一科。患者缘于入院前10天,因“晕车”剧烈呕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向它处放射,可忍受,与饮食、体位改变无明显关系,无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考虑为“胃病”未进行治疗措施。9天前,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同时疼痛症状加重,仍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1天后,疼痛症状减轻。入院1天前,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症状,并伴有发热,最高达38.9C,不伴寒战,血常规示:白血病高(具体不详)。就诊于外院,静点青霉素800万单位及甲硝唑500ml”3次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T37.1C,P78次/分,R20次/分,BP110/90mmHg,血常规检查,WBC:12.0*109/L,N92.3%,L5.5%,HB108g/L,PLT236*109/L,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及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局部肌肉略紧张,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与右下腹可触及一大小约6*4cm的肿物,质中等,固定,边界欠清,压痛明显,无明显波动感。B超示:右下腹可见大小约5.0*3.0cm的低回声团,内可大小约3.7*0.8cm 的管状回声,边界清。入院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入院后经抗炎、补液、口服中药及微波治疗。于8月8日在B超检查示:右下腹阑尾区可见大小约9.0*3.3cm 的低回声区,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后经 B 超定位穿刺,经过3次穿刺均未成功,后改为超声引导下穿刺,局部消毒,局麻后,在使用穿刺架后进行部位、方向及进针深度的测量后,进行穿刺,手术顺利,术中抽出黄色脓液10ml,送细菌培养+药敏。术后第8天B超复查:右下腹阑尾区科技大小约5.0*1.7cm 的低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周边可见宽约0.2cm的无回声区,CT示:右侧髂窝内肠壁局部增厚。多次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体位降至正常,嘱其3个月后行阑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