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心灵的视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ng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冉(1990.8-),女,汉族,内蒙古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画人物方向。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在当今画坛的女画家中,魏恕教授始终静心追寻着自己的绘画风格,不追潮流,不求怪异,只为表达内心的澎湃与波澜。正所谓画如其人,在与魏恕教授的接触中,让我感受到她的温柔、美丽,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和对教学的认真态度。
  广西,是一个拥有多个少数民族资源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而少数民族古朴淳厚的民风铸就了他们朴实的文化形式,从而大大开拓了画者们的眼界和思路。而魏恕教授因从小生长在桂西北,深受那里自然风光,人文环境的影响,对描绘桂西北风情的人物情有独钟。那里的民族题材让她的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她的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灵气。
  魏恕教授在创作过程中擅于接纳、吸收每一处精髓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形式多样而不拘一格。强调的是走心和打动人心。感人而细腻,刚柔并进,令人百看不厌。这就像她的性格一样,温柔似水却又坚韧有力,柔中带刚,不失女画家中令人钦佩的典范。
  一直以来魏恕教授的创作在不断摸索着、创新着,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果,层层递进,以达到最好的创作效果。
  一、魏恕教授的作品重在表现朴素之美、民族之美
  在早期,魏恕教授创作了一大批关于桂西少数民族的作品,篇幅不大但生动、朴实,雅俗共赏,追求对自然美的表现。这些作品没有刻意去追求重大历史题材,而是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着眼点,通过画面使观者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如《夫与妻》,画面为最平常的农村生活,表现一对夫妻、一个家庭最朴实的生活常态。妻子低着头细心地为辛劳一天的丈夫修着脚,丈夫面容祥和、平静,嘴角上扬挂着满足的笑容,孩子在父母中间探着脑袋,小宝宝在妈妈的背篓里歪着脑袋酣睡。人物身后的一头牛,作为画面背景般衬托了整幅画面,像是一座伟岸的大山,保护着全家人。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温馨之感。人物形象夸张而充满灵气,没有过多的语言,但整个画面已然将要传达的情感表现得酣畅淋漓,这便是魏恕教授的过人之处。平淡中表达了人间最美的场景,让观者不自觉的面带微笑,深受感动。这样的典型画作不计其数,如《雪中行》、《奔驰》、《纺线图》等等。
  再往后,魏恕教授创作了一批大篇幅画作,侧重点放在表现广西少数民族少女身上。2000年的《瑶族少女》,由先前对人物的夸张、变形、概括,到开始将人物进行了细致刻画,整个画面唯美动人,人物的外形轮廓凸显了少女的曼妙身姿,做旧的底色罩染了淡淡的石绿,使得画面色调沉稳而不失俏皮。之后的《乡妇》、《侗族少女》更是将人物刻画的细致入微。尤其是《乡妇》,柔美的线条与人物优美的坐姿相结合,白皙的皮肤和墨色的裙子相互映衬,给人以唯美之感。画中的乡妇没有以传统的正面坐姿出现,而是背对观众,微微侧脸,好似回头看身后的娃娃,含蓄而打动人心。与较早期的作品相比较,《乡妇》开始了对环境和氛围更好的渲染,线条更加松动、灵巧,把南方女子秀雅、含蓄的特点表现的尽善尽美。
  魏恕教授多年就是这样不断探索着,追求着自己所热爱的绘画事业。综合材料的运用可以说对魏恕教授的创作是如虎添翼,增添了很多趣味性、装饰性的时代元素,与时俱进又不失淳朴唯美。《盛装》和《京族渔女》,很具有代表性地表现了魏恕教授综合材料运用后画面的丰富多彩。《盛装》中,人物的刻画采用了工笔画所特有的湿润细腻,与背景古朴的着色、干枯的肌理皴擦恰到好处的结合,人物的头饰和衣服巧妙地运用了矿物颜料,使画面显示出了节日盛装的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魏恕教授就是这样在艺术的道路上执着追求着,充满灵性。而对于对年的教育工作,魏恕教授更是孜孜不倦、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她是一位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的老师。
  二、对于教学,魏恕教授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魏恕教授看来,现代工笔人物画的教学有三个要素十分重要:第一,继承传统;第二,吸收当代因素;第三,材料革新运用。并且要以传统中国画追求形神的视角为指导,用现代线描的造型观念来创作,提高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尤为重要。对于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关于色彩的运用,正如魏恕教授论文中所说“要利用西方的色彩原理,训练学生科学的表现能力和处理方法。还要系统地研究传统绘画中的色彩语言。”
  对于工笔人物画教学,除了基础的把握,魏恕教授最为重视的要数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这也是她一贯的教学宗旨。每一次面对学生,魏恕教授都会着重强调:缺乏情感的熟练技法只能是一种匠气,而不是灵气。工笔人物画的临摹和写生,看似是很循规蹈矩的教学传统,而这两个阶段哪一个离开了情感都是无法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临摹需要用心去体会原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写生更是要抓住模特的特点和神态才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这样的情感训练可以避免学生一味地求线条的力度和设色的技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魏恕教授揣摩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来教会学生如何避免创作中过分追求技法,从而加强作品中情感的表现:首先,要改变学院派不紧不慢的画风,加强短期速写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表现力;其次,进行古代优秀作品的局部临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鉴赏水平;再次,要加强学生的审美力,多学习接触姊妹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画品如人品”艺术家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作品的格调。这几点是魏恕教授在教学中不断强调和追求的。
  正是因为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和对教学的认真态度,使得魏恕教授的作品充满灵性和美好。这位可爱的女性画家在用心灵打动着观者,也打动着她自己那颗对艺术执着和炙热的心。作为晚辈,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后人所续小说八十回后故事的真实性(是否和曹雪芹原意相同),我心存怀疑,由于种种原因,八十回后的故事与原故事的本来面目的却存在出入。  关键词:《红楼梦》续书;曹雪芹原意;真实性  作者简介:晏旸(1996.3-),女,汉,现为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全日制本科大三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妓女形象作为文学形中的一类群体,由于特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在中外文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作家们塑造了众多的妓女形象,研究者们对相关文学作品给予了多重关注。19世纪的法国文学中聚集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妓女形象,本文拟对其中著名的“羊脂球”的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个形象的透视进一步观察出这一群体的形象内涵。  关键词:羊脂球;妓女形象;法国文学;人性  作者简介:唐新淯(1995.3-),女,汉,四
我很少看电视。有一天偶然打开电视,想看看有没有球赛,谁知里面在演连续剧《年轮》,一对知青正在恋爱——此时想关上也不可能,因为我老婆在旁边,她就喜欢看人恋爱——当时是黑更半夜,一男一女在旷野中,四野无人,只见姑娘忽然惨呼一声,“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投入情郎的怀抱。这个场面有点历史的真实性,但我还是觉得,这女孩子讲的话太过古怪了。既然是“子女”,又堪教育,我倒想问问,你今年几岁了。坦白地说,假如我
摘 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代表作品,其作品中涵盖的人物形象、写作手法、艺术表现等,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但关于《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中存在的“平凡意象”,却较少有相应的研究对其提及。本文主要对《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意象”展开探讨,通过相关艺术形象、生活环境的分析,展现小说《平凡的世界》所具有的审美品位。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平凡意象;探讨  作者简介:李菁(1985.3-),陕西
摘 要:施特劳斯在《创世记释义》中系统论述了《圣经》的起源,与简单地相信上帝创造不同,他通过对《圣经》文本抽丝剥茧的分析,将这个起源置于复杂的哲学体系之中。  关键词:《圣经》;信仰启示;哲学理性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2  施特劳斯在《创世记释义》的一开篇就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圣经》是人类心灵作品还是上帝作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自制剧文化输出策略研究”研究成果;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下江苏影视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网络文学成功走向国际,在海外大放异彩,令世界瞩目。本文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从结构主义叙事学“故事”范畴下环境、人物、情节三个维度出发,以最受欢迎的修真仙侠类作品为例,着重分析其以讲述故事为第一要務,以读者为绝对
摘 要:《普里斯特利散文选》是英国著名作家J.B.普里斯特利的第一本散文中译本。他的散文继承了英国散文所具有的特点,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风趣幽默,笔调辛辣的味道。本文尝试从该散文选的语言风格角度入手,浅析其语言风格。  关键词:普里斯特利;散文选;社会问题;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陈龙(1989-),男,汉,湖南祁东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在高度现代化的时代,“自我认同”的缺失成为了现代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影片《深夜前的五分钟》讲述了现代化社会中,两个孪生姐妹陷入自我认同偏差的纠葛故事。用社会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对该影片进行分析,通过剖析女主人公的自我认同从缺失到偏差。  关键词:深夜前的五分钟;自我认同;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  电影《
摘 要:余华,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用朴实的语言,反映中国社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他的作品先后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多国出版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蜚声国际。作为陌生的读者,余华对我们而言是铺满封面的各种荣誉,而当我们成为余华的忠实读者后,这些华丽的外包装里藏着的,是最易懂的汉语普通话。而正是这些没有煽情又显得粗砺的文字,让我们在阅读中经历了一次角色的转换,从一名纯粹的读者成为故事的旁观者——好像是那
摘 要:潘金莲虽然对外表现的是飞扬跋扈、心狠手辣的一面,但是内心并非如此。笔者将其与林黛玉对比,并非认为她和林黛玉一样柔弱,柔弱其实也是林黛玉对外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性格特征,而是要从她们家庭、生存环境和自我认知的角度着手,来分析其内在性格的相似处。  关键词:潘金莲;林黛玉;内在性格  作者简介:朱熙钰(1994.8-),女,汉族,江西吉安人,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在读硕士。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