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一梦乌拉街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族,是一个提起来大家都觉熟悉的民族。这种熟悉源于满族人1644年纵马越山海关,进北京城,由偏安一隅的少数民族一跃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并缔造了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清王朝。
  被清顺治皇帝封为“本朝发祥之圣地”的乌拉街镇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它是吉林市永吉县境内的一个小镇,是满族人聚居地区之一。
  早上9点多钟,我和小李、阿克孜一行三人从吉林汽车总站出发去乌拉街镇。三十多岁的满族汉子阿克孜是我和小李请的一个向导,他人缘好,也很健谈,一路不停地向我们讲述当地的风土人情,乡村野事。正是秋天,路旁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玉米正在成熟,微风吹来,玉米叶子互相摩擦,出发沙沙声……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
  
  进乌拉街,我们下了车,阿克孜领着我们径直朝他姐姐家走去。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泥土打垒的院墙,木条做的院门,自成院落。阿克孜敲门的工夫,我们听到院里响起狗叫声。
  开门的是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穿着蓝底银花的满族服装,头上扎着一块白色方巾。她就是阿克孜的姐姐,叫尼满,阿克孜告诉我们,尼满在满族语里,是“山羊”的意思。尼满一边和弟弟阿克孜说话,一边让我们进院子。绕过院内的照壁,看见照壁后面立着一根神杆一索伦杆,杆子上面悬有锡斗,杆下堆了三块神石,根据满族风俗,人不许踩神杆的影子。院子地面很干净,院子两边建有厢房、碾房,房门都关着。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恰巧尼满的家就是典型的满族建筑。“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尼满告诉我们,门开在中间,叫“对面屋”,如果在东边开门,那就叫“口袋房”,无论是“对面屋”还是“口袋房”其实房子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叫法不同。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
  
  窗户纸糊在外
  
  尼满家的门窗很有特色,门是单扇的木板门,用木头制成插销,内门为双扇,外屋靠门一侧开一个小窗,俗称“马窗”。窗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来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平时不开。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梅花型,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小李好奇的用手摸了摸,阿克孜说能动的,你取下来,小李按照阿克孜的方法,向上略微一抬,小窗框就被他摘了下来。糊窗户所用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叫“摊他哈花上”,译成汉语就叫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毛绒,再在致密的芦苇帘上这沥摊匀,阿克孜说这种纸多是糊在窗户外边,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外窗纸糊上后,还可以淋油,这样可以增加室内亮度,还能使窗纸用很长时间不会烂。但是尼满家的窗纸没有淋油,阿克孜笑着说现在只有一些少数的偏远满族乡村还用油淋窗纸,多数人家已经不再淋了。
  
  浓郁的满族风情
  
  在尼满家待了一会儿后,我们就告辞了,要到乌拉街领略一下特有的满族风情。阿克孜说现在的乌拉街镇不如从前好看了,现在的满族人大都已经汉化,服装、饮食、风俗有很大改变。从前走到街上,还能见到穿箭袖长袍的满族男人,额头剃的雪青,背后留着长辫子或者脑旁甩着小辫子,有的腰里还插着弯刀,大摇大摆从街上踱过。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到穿传统服装的男人了。只有当地的满族女人穿传统服装,不过,那是为了配合当地的旅游政策。
  正走着,迎面来了一群满族女人。她们清一色穿着长及脚面的丝绸或花缎布料的旗袍,外罩坎肩。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就是电影里常见的那种木制的“马蹄底”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旗髻。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一群小孩子跟着她们,一路叫着挤着往前走。而两旁的行人和摊贩们,依旧各自忙着各自的生意,对这种情景他们该是早已司空见惯了吧。
  中午,我和小李都希望能吃一顿正宗的满族人饭食,于是阿克孜把我们领到靠街的一家“老东北”饭馆。饭馆不大,却整洁宽敞。我们点了几个菜,然后说到酒,小李说喝啤酒,我和阿克孜都不赞同,满族人的喜欢饮酒是全国出了名的,来到乌拉街,当然要喝点满族人的特色酒了。阿克孜让店主把酒端上来让我们尝尝,一种是羊奶酒,一种是糜子酒,我喝了一点羊奶酒,感觉奶味很浓,糜子酒因为是用小黄米酿制,味道还行。酒用一个小黑花坛子装着,里面放着一柄木勺。阿克孜拿起勺子,往桌上的一个花碗里装满酒,然后端起花碗,自己先喝了一口,随后递给小李。这是满族习俗,一个酒碗,要轮流着来喝,和彝族人的喝“转转酒”很相似。菜上得很快,一个一个全用木碟子装着往上端,阿克孜说这是地方习俗,有瓷类器皿也很少用。
  我们让阿克孜叫来店主一起喝,店主听说我们是从遥远的内地特意来看乌拉街镇建筑的,很热心的给我们当向导。他说乌拉街最好看的建筑是“魁府”和“后府”,“萨府”现在很破,相比之下没有什么看头。
  吃完饭,我们决定去魁府、后府看看。魁府最好找,位于乌拉街镇政府西侧。我们步行大约10分钟就到了,可惜门是锁着的,今天没有开放。我们就在门前转了转。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建于1875年,是晚清地方要臣王魁福的家宅,建筑风格淳朴,没有一些府邸的张扬霸气。
  于是我们转去看后府,后府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在乌拉街镇东北角,我们花6块钱雇了一辆蹦蹦车,用近十分钟才到。这是一座二进式外带后花园的四合院,是典型而传统的北方建筑,门房、正房、东厢房、西厢房组成了一个建筑单元。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在正房前面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格局主次分明。大门迎面建一影壁,人从外面无法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况。进大门为左前院,是客房。二门建在中轴线上,是那种垂花门,很华丽。进二门为内院,是主要的庭院,是住宅的核心部分。院内正房为主人起居,会客,举行礼仪的地方,两侧的耳房为卧房或书房。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或做饭厅。正房后面是花园,内有假山,花草树木,环境格外幽雅。
  北方的天黑得早,五点多天就黑下来,我们沿着旧路,又回到了阿克孜的姐姐家。阿克孜的姐夫阿吉嘎也回来了,当他听阿克孜说我们想看看满族从前的老建筑时,阿吉嘎挠了挠头说“地印子”是我们爷爷奶奶从前对房子的叫法,冬天住的“地印子”,就是在山上选一个向阳的地方向下挖土做墙,上面盖树皮和山草,里面放锅灶用具,还建火炕,大雪天呆在里面很暖和。“马架子”是夏天居住的场所,也盖在老林子里。先找一些树桩搭建起“人”字型的架子,然后,上面再覆盖上树皮、山草,下雨天睡在里面也淋不到雨。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早就看不到了。
  晚上我们就住在阿吉嘎家里,炕很暖和,一夜睡得迷迷糊糊。
  我们在乌拉街镇呆了三天,三天里我们四处游逛,吃风味小吃,看当地满族女人表演民族歌舞,去一些人家闲坐,听老年人讲乌拉街镇的沧桑变迁,那些满脸皱纹的满族老人,语音不太清晰,有时夹杂一两个阿克孜也听不懂的满语,就在这种旧时代的回忆里,乌拉街镇的天空慢慢暗了下来。
其他文献
沿着丝绸之路,不停的跋山涉水,我们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它与俄罗斯山水相连,是我国西部唯一与俄罗斯交界的县。  布尔津县风景独特,境内拥有久负盛名的高山湖泊、雄伟壮丽的冰川河流,气象万千的原始森林,绚丽多姿的草原秀色,令人神往的高山雪原,巧夺天工的雅丹地貌,绝无仅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悠久淳朴的人文古迹。而有着“亚洲唯一瑞士风光”之称的喀纳斯自然生态景观区也在该县境内。除了美丽的自然风
期刊
席慕容的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轻而易举的勾起了我们对蒙古族的好奇心,我们沿着既定路线,一路前行,来到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来到了肃北草原,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父亲的草原”。  千里肃北草原,绿草茵茵,羔羊撒欢,牧民正忙着抓绒剪毛。在上盐池湾,下石包城的路上还看到成群的黄羊在河边吃水,凶悍的野驴在草原上奔跑,真使人大开眼界。  徜徉在那芳草萋萋,绿海连天的宽阔胸怀里,语言是那样的苍白,感情却又
期刊
一所百年历史的大宅子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澄海的隆都镇前美村,是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在家乡建造的许多宅第的总称。这是一所真正的,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房子。宅子到底有多大呢?民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说是每天日出时开窗,开到正午时全宅内窗户才能开完而最先打开的窗又要开始关了,一直关到日落,所有的窗户方才能全部关上。    陈黉利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华侨家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被誉为“泰华八大财团之首”
期刊
近有温州之行,得识永嘉山水。一条楠溪江,名列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疏朗寥廓胜。无多装点,野趣天然,荆钗布裙,不掩国色。爰作四记,并足迹心迹均志之,以飨后之问津者。    岩·云·瀑    永嘉县龙湾区一个青年朋友远道来索题,我写了这样几句话:“昔爱‘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之句,今值秋晚,稻熟菜嫩,黄绿绣错,而岸上白云则无日无之。因得诗云:谢公踪迹应犹在,来向楠溪江上
期刊
黄宾虹的生卒年在1865至1955间,平生经历了晚清、民国直至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即整个“近现代”的过程。所以,画史论者常称之为“中国近代画史的里程碑”。“里程碑”的意义当是他改变了中国画的情感方式与表现方式,使之进入到了近现代的语境之中。然而不同于古代史的是,近代史改变了有数千年历史的封建体制,所以,黄宾虹能标新画史在近现代的进程,首先是他完成了自身身份即立场的蜕变,由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黄宾虹称为
期刊
在苍郁森莽的贵州高原大山深处,有一个被称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惟一的水族聚集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都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水族群众超过20万人,是水族文化的发源地,水族的历史在这里得到了悠久的印记。      水族人的精神家园    从贵阳驱车沿着高速公路大约4个小时就到达三都县城。九阡水寨位于浅浅的山腰里,村寨后面是绿树覆盖的山梁,村前是满目金黄稻谷的梯田,更远处
期刊
听人讲,基诺族的发源地——龙帕寨,相当于基诺族的民族博物馆,在里面转一圈,对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习俗等就会有个大概的了解。一听这话,我们内心好奇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  龙帕寨建在半山腰上,山寨周围和寨中无一块平地,四周森林环绕,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奇观。在这山寨旅游,时常能遇到各种动物从林中出来寻食,能听到多种乌啼鸣,看到这些,我们旅途的疲倦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情也为之一畅。      活化
期刊
远方,那些未被了解的神奇,再次吸引我们背上行囊上路。这次大自然把它的秘密藏在了雨林深处,谜面叫“黎族山寨”,而谜底,则等着我们这些闯入者自己寻找。  黎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共有130余万人口,其中93%的人口聚居在海南省的琼中、保亭、乐东、白沙、东方、昌江,陵水、三亚、通什等自治县市境内。从考古学史料和汉文史籍记载,远在距今三千多年前,黎族的祖先就在海南岛定居生息。公元前一百多年,中
期刊
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外形别致,美观大方,据说很像古代中原地区儒生的巾帽。    前往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三台山乡之前,我们的心里颇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根据我们们此前了解到的信息,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德昂族与周围的傣族等民族正在飞速融合,自己的民族特色已经有许多被光
期刊
出发·寻找    北国的早春,乍暖还寒,柳绿未均。    透过车窗,举目远眺,毫无遮挡的村村落落,在远方广阔的地平线上起伏跳动。初醒的大地像一位晨妆中的塞外公主,丰娆的身体淋浴在晨曦之中。近处村头的细柳虽只呈现出一小抹微微的淡绿,但在北方大地素雅的背景上却分外惹眼了。这时我的视野里已经有牛或几只羊的影子,我们已经进入乡村原野,回归自然了。心情也如嫩草的颜色,一下子明亮了许多。  坐在车内,“阿里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