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族,是一个提起来大家都觉熟悉的民族。这种熟悉源于满族人1644年纵马越山海关,进北京城,由偏安一隅的少数民族一跃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并缔造了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清王朝。
被清顺治皇帝封为“本朝发祥之圣地”的乌拉街镇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它是吉林市永吉县境内的一个小镇,是满族人聚居地区之一。
早上9点多钟,我和小李、阿克孜一行三人从吉林汽车总站出发去乌拉街镇。三十多岁的满族汉子阿克孜是我和小李请的一个向导,他人缘好,也很健谈,一路不停地向我们讲述当地的风土人情,乡村野事。正是秋天,路旁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玉米正在成熟,微风吹来,玉米叶子互相摩擦,出发沙沙声……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
进乌拉街,我们下了车,阿克孜领着我们径直朝他姐姐家走去。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泥土打垒的院墙,木条做的院门,自成院落。阿克孜敲门的工夫,我们听到院里响起狗叫声。
开门的是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穿着蓝底银花的满族服装,头上扎着一块白色方巾。她就是阿克孜的姐姐,叫尼满,阿克孜告诉我们,尼满在满族语里,是“山羊”的意思。尼满一边和弟弟阿克孜说话,一边让我们进院子。绕过院内的照壁,看见照壁后面立着一根神杆一索伦杆,杆子上面悬有锡斗,杆下堆了三块神石,根据满族风俗,人不许踩神杆的影子。院子地面很干净,院子两边建有厢房、碾房,房门都关着。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恰巧尼满的家就是典型的满族建筑。“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尼满告诉我们,门开在中间,叫“对面屋”,如果在东边开门,那就叫“口袋房”,无论是“对面屋”还是“口袋房”其实房子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叫法不同。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
窗户纸糊在外
尼满家的门窗很有特色,门是单扇的木板门,用木头制成插销,内门为双扇,外屋靠门一侧开一个小窗,俗称“马窗”。窗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来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平时不开。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梅花型,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小李好奇的用手摸了摸,阿克孜说能动的,你取下来,小李按照阿克孜的方法,向上略微一抬,小窗框就被他摘了下来。糊窗户所用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叫“摊他哈花上”,译成汉语就叫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毛绒,再在致密的芦苇帘上这沥摊匀,阿克孜说这种纸多是糊在窗户外边,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外窗纸糊上后,还可以淋油,这样可以增加室内亮度,还能使窗纸用很长时间不会烂。但是尼满家的窗纸没有淋油,阿克孜笑着说现在只有一些少数的偏远满族乡村还用油淋窗纸,多数人家已经不再淋了。
浓郁的满族风情
在尼满家待了一会儿后,我们就告辞了,要到乌拉街领略一下特有的满族风情。阿克孜说现在的乌拉街镇不如从前好看了,现在的满族人大都已经汉化,服装、饮食、风俗有很大改变。从前走到街上,还能见到穿箭袖长袍的满族男人,额头剃的雪青,背后留着长辫子或者脑旁甩着小辫子,有的腰里还插着弯刀,大摇大摆从街上踱过。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到穿传统服装的男人了。只有当地的满族女人穿传统服装,不过,那是为了配合当地的旅游政策。
正走着,迎面来了一群满族女人。她们清一色穿着长及脚面的丝绸或花缎布料的旗袍,外罩坎肩。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就是电影里常见的那种木制的“马蹄底”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旗髻。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一群小孩子跟着她们,一路叫着挤着往前走。而两旁的行人和摊贩们,依旧各自忙着各自的生意,对这种情景他们该是早已司空见惯了吧。
中午,我和小李都希望能吃一顿正宗的满族人饭食,于是阿克孜把我们领到靠街的一家“老东北”饭馆。饭馆不大,却整洁宽敞。我们点了几个菜,然后说到酒,小李说喝啤酒,我和阿克孜都不赞同,满族人的喜欢饮酒是全国出了名的,来到乌拉街,当然要喝点满族人的特色酒了。阿克孜让店主把酒端上来让我们尝尝,一种是羊奶酒,一种是糜子酒,我喝了一点羊奶酒,感觉奶味很浓,糜子酒因为是用小黄米酿制,味道还行。酒用一个小黑花坛子装着,里面放着一柄木勺。阿克孜拿起勺子,往桌上的一个花碗里装满酒,然后端起花碗,自己先喝了一口,随后递给小李。这是满族习俗,一个酒碗,要轮流着来喝,和彝族人的喝“转转酒”很相似。菜上得很快,一个一个全用木碟子装着往上端,阿克孜说这是地方习俗,有瓷类器皿也很少用。
我们让阿克孜叫来店主一起喝,店主听说我们是从遥远的内地特意来看乌拉街镇建筑的,很热心的给我们当向导。他说乌拉街最好看的建筑是“魁府”和“后府”,“萨府”现在很破,相比之下没有什么看头。
吃完饭,我们决定去魁府、后府看看。魁府最好找,位于乌拉街镇政府西侧。我们步行大约10分钟就到了,可惜门是锁着的,今天没有开放。我们就在门前转了转。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建于1875年,是晚清地方要臣王魁福的家宅,建筑风格淳朴,没有一些府邸的张扬霸气。
于是我们转去看后府,后府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在乌拉街镇东北角,我们花6块钱雇了一辆蹦蹦车,用近十分钟才到。这是一座二进式外带后花园的四合院,是典型而传统的北方建筑,门房、正房、东厢房、西厢房组成了一个建筑单元。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在正房前面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格局主次分明。大门迎面建一影壁,人从外面无法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况。进大门为左前院,是客房。二门建在中轴线上,是那种垂花门,很华丽。进二门为内院,是主要的庭院,是住宅的核心部分。院内正房为主人起居,会客,举行礼仪的地方,两侧的耳房为卧房或书房。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或做饭厅。正房后面是花园,内有假山,花草树木,环境格外幽雅。
北方的天黑得早,五点多天就黑下来,我们沿着旧路,又回到了阿克孜的姐姐家。阿克孜的姐夫阿吉嘎也回来了,当他听阿克孜说我们想看看满族从前的老建筑时,阿吉嘎挠了挠头说“地印子”是我们爷爷奶奶从前对房子的叫法,冬天住的“地印子”,就是在山上选一个向阳的地方向下挖土做墙,上面盖树皮和山草,里面放锅灶用具,还建火炕,大雪天呆在里面很暖和。“马架子”是夏天居住的场所,也盖在老林子里。先找一些树桩搭建起“人”字型的架子,然后,上面再覆盖上树皮、山草,下雨天睡在里面也淋不到雨。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早就看不到了。
晚上我们就住在阿吉嘎家里,炕很暖和,一夜睡得迷迷糊糊。
我们在乌拉街镇呆了三天,三天里我们四处游逛,吃风味小吃,看当地满族女人表演民族歌舞,去一些人家闲坐,听老年人讲乌拉街镇的沧桑变迁,那些满脸皱纹的满族老人,语音不太清晰,有时夹杂一两个阿克孜也听不懂的满语,就在这种旧时代的回忆里,乌拉街镇的天空慢慢暗了下来。
被清顺治皇帝封为“本朝发祥之圣地”的乌拉街镇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它是吉林市永吉县境内的一个小镇,是满族人聚居地区之一。
早上9点多钟,我和小李、阿克孜一行三人从吉林汽车总站出发去乌拉街镇。三十多岁的满族汉子阿克孜是我和小李请的一个向导,他人缘好,也很健谈,一路不停地向我们讲述当地的风土人情,乡村野事。正是秋天,路旁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玉米正在成熟,微风吹来,玉米叶子互相摩擦,出发沙沙声……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
进乌拉街,我们下了车,阿克孜领着我们径直朝他姐姐家走去。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泥土打垒的院墙,木条做的院门,自成院落。阿克孜敲门的工夫,我们听到院里响起狗叫声。
开门的是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穿着蓝底银花的满族服装,头上扎着一块白色方巾。她就是阿克孜的姐姐,叫尼满,阿克孜告诉我们,尼满在满族语里,是“山羊”的意思。尼满一边和弟弟阿克孜说话,一边让我们进院子。绕过院内的照壁,看见照壁后面立着一根神杆一索伦杆,杆子上面悬有锡斗,杆下堆了三块神石,根据满族风俗,人不许踩神杆的影子。院子地面很干净,院子两边建有厢房、碾房,房门都关着。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恰巧尼满的家就是典型的满族建筑。“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尼满告诉我们,门开在中间,叫“对面屋”,如果在东边开门,那就叫“口袋房”,无论是“对面屋”还是“口袋房”其实房子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叫法不同。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
窗户纸糊在外
尼满家的门窗很有特色,门是单扇的木板门,用木头制成插销,内门为双扇,外屋靠门一侧开一个小窗,俗称“马窗”。窗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来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平时不开。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梅花型,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小李好奇的用手摸了摸,阿克孜说能动的,你取下来,小李按照阿克孜的方法,向上略微一抬,小窗框就被他摘了下来。糊窗户所用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叫“摊他哈花上”,译成汉语就叫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毛绒,再在致密的芦苇帘上这沥摊匀,阿克孜说这种纸多是糊在窗户外边,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外窗纸糊上后,还可以淋油,这样可以增加室内亮度,还能使窗纸用很长时间不会烂。但是尼满家的窗纸没有淋油,阿克孜笑着说现在只有一些少数的偏远满族乡村还用油淋窗纸,多数人家已经不再淋了。
浓郁的满族风情
在尼满家待了一会儿后,我们就告辞了,要到乌拉街领略一下特有的满族风情。阿克孜说现在的乌拉街镇不如从前好看了,现在的满族人大都已经汉化,服装、饮食、风俗有很大改变。从前走到街上,还能见到穿箭袖长袍的满族男人,额头剃的雪青,背后留着长辫子或者脑旁甩着小辫子,有的腰里还插着弯刀,大摇大摆从街上踱过。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到穿传统服装的男人了。只有当地的满族女人穿传统服装,不过,那是为了配合当地的旅游政策。
正走着,迎面来了一群满族女人。她们清一色穿着长及脚面的丝绸或花缎布料的旗袍,外罩坎肩。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就是电影里常见的那种木制的“马蹄底”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旗髻。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一群小孩子跟着她们,一路叫着挤着往前走。而两旁的行人和摊贩们,依旧各自忙着各自的生意,对这种情景他们该是早已司空见惯了吧。
中午,我和小李都希望能吃一顿正宗的满族人饭食,于是阿克孜把我们领到靠街的一家“老东北”饭馆。饭馆不大,却整洁宽敞。我们点了几个菜,然后说到酒,小李说喝啤酒,我和阿克孜都不赞同,满族人的喜欢饮酒是全国出了名的,来到乌拉街,当然要喝点满族人的特色酒了。阿克孜让店主把酒端上来让我们尝尝,一种是羊奶酒,一种是糜子酒,我喝了一点羊奶酒,感觉奶味很浓,糜子酒因为是用小黄米酿制,味道还行。酒用一个小黑花坛子装着,里面放着一柄木勺。阿克孜拿起勺子,往桌上的一个花碗里装满酒,然后端起花碗,自己先喝了一口,随后递给小李。这是满族习俗,一个酒碗,要轮流着来喝,和彝族人的喝“转转酒”很相似。菜上得很快,一个一个全用木碟子装着往上端,阿克孜说这是地方习俗,有瓷类器皿也很少用。
我们让阿克孜叫来店主一起喝,店主听说我们是从遥远的内地特意来看乌拉街镇建筑的,很热心的给我们当向导。他说乌拉街最好看的建筑是“魁府”和“后府”,“萨府”现在很破,相比之下没有什么看头。
吃完饭,我们决定去魁府、后府看看。魁府最好找,位于乌拉街镇政府西侧。我们步行大约10分钟就到了,可惜门是锁着的,今天没有开放。我们就在门前转了转。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建于1875年,是晚清地方要臣王魁福的家宅,建筑风格淳朴,没有一些府邸的张扬霸气。
于是我们转去看后府,后府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在乌拉街镇东北角,我们花6块钱雇了一辆蹦蹦车,用近十分钟才到。这是一座二进式外带后花园的四合院,是典型而传统的北方建筑,门房、正房、东厢房、西厢房组成了一个建筑单元。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在正房前面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格局主次分明。大门迎面建一影壁,人从外面无法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况。进大门为左前院,是客房。二门建在中轴线上,是那种垂花门,很华丽。进二门为内院,是主要的庭院,是住宅的核心部分。院内正房为主人起居,会客,举行礼仪的地方,两侧的耳房为卧房或书房。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或做饭厅。正房后面是花园,内有假山,花草树木,环境格外幽雅。
北方的天黑得早,五点多天就黑下来,我们沿着旧路,又回到了阿克孜的姐姐家。阿克孜的姐夫阿吉嘎也回来了,当他听阿克孜说我们想看看满族从前的老建筑时,阿吉嘎挠了挠头说“地印子”是我们爷爷奶奶从前对房子的叫法,冬天住的“地印子”,就是在山上选一个向阳的地方向下挖土做墙,上面盖树皮和山草,里面放锅灶用具,还建火炕,大雪天呆在里面很暖和。“马架子”是夏天居住的场所,也盖在老林子里。先找一些树桩搭建起“人”字型的架子,然后,上面再覆盖上树皮、山草,下雨天睡在里面也淋不到雨。但这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早就看不到了。
晚上我们就住在阿吉嘎家里,炕很暖和,一夜睡得迷迷糊糊。
我们在乌拉街镇呆了三天,三天里我们四处游逛,吃风味小吃,看当地满族女人表演民族歌舞,去一些人家闲坐,听老年人讲乌拉街镇的沧桑变迁,那些满脸皱纹的满族老人,语音不太清晰,有时夹杂一两个阿克孜也听不懂的满语,就在这种旧时代的回忆里,乌拉街镇的天空慢慢暗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