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日益壮大的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扰。究其原因有社会原因、个人原因以及家庭原因。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需要坚持遵循教育理念,实现制度性保障,坚持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主阵地,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认识水平,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从而敦促各方协调工作,尽快改善不利局面,解决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进了城市,融入城市的生活中。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城里买了房,也有些人租房住,但不管是买了房还是租房住的农民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把孩子都接到城里来读书,也有一些农民工把孩子寄宿在城里的亲戚家读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接触并教育过无数的农民工的孩子,就本班学生来说:全班六十人,农民工子女大约有四十几人,占全班的80%左右,这些孩子有一部分出现了迷茫、厌学的现象,产生自卑、紧张、困感的心理。是什么因素造成孩子这种现象呢?笔者根据当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当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指我们生活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社會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的典型阐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一定的影响。对踏进城里的孩子来说,城里的一切对他们都充满了诱惑,再加上孩子自身的自制力差,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形成了不良思想,整日追求吃喝玩乐,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动力,从而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屑一顾,对老师以及家长的谆谆教诲置之不理,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可进城务工的家庭父母亲大多数是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孩子的学习完全依靠教师在学校管理。很多家长对孩子无要求,认为孩子不干坏事就行,孩子长大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部分孩子学习习惯差,厌恶学习,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不按时交作业等。也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仅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的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孩子回到家,不是打就是骂,让孩子的自尊与人格受到伤害,于是产生逆反心理。
3.孩子个人因素
踏进城里的农村孩子,被城里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所吸引,再加上他们父母没时间教育自己,部分孩子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生活没有规律,就用父母给的钱买一些零食和玩具,还有的孩子沉迷于网吧、聊天、打游戏,染上了陋习。比如:本班有个孩子,由于沉迷于游戏,一放学就去网吧,一来学校就趴桌子上睡觉,甚至有时干脆不来学校,也不回家,整天就泡在网吧。老师经常找他聊天劝导,也无济于事,经常跟家长沟通也不行,打电话多了,家长居然抱怨。由于孩子体会到了自由自在的舒服,耽误了学习,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4.高科特技产品因素
万物有利也有弊,近年来,高科技产品不但给人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财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因扰:比如电脑,因为有了电脑、网络、网络游戏,一部分农村的孩子进城后,被城里的各种电玩、电子游戏所吸引,让他们无法自拔,而荒废学业,无所事事。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孩子,由于家里父母忙于生计,疏于管教,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因此,出现了有家不回、有书不读的情况,即使勉强来学校,也是来学校睡觉,学校成了他休息的地方,老师与家长的劝说与教导都无济于事。这孩子还是我行我素。手机的出现,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少的伤害:一是影响视力,二是不良信息玷污孩子心灵,三是辐射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身体带来伤害等。可想而知,科技产品正在侵蚀孩子的身体及心理。
综上所述,导致一部分孩子迷茫、厌学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因此,在考虑对策时要多元化,社会、学校、家庭都要互相配合。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对策
1.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政治主体,对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政府,对学生厌学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强化社会管理,对歪曲国家教育方针的人员予以批评处理;加强法律保护,禁止学校和教师体罚学生;要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允许未成年孩子去娱乐场所玩乐。各个管理部门,要严加管理,净化社会环境,切实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以理想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动力,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学校教育除了要答疑解惑、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建构知识世界外,它的另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唤醒、感化、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不厌学,对学习充满热情呢?
首先,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从课程、教学等方面除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外,还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创办有特色的活动。
其次,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育者,面对这样一些孩子,我们该怎样做呢?
(1)教师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与一颗耐心。“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师德最好的阐述,教师唯有心中充满爱,才能开启与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扉。尊重孩子的人格与权利,用积极的因素引导、鼓励孩子,让他们在小学阶段,享受爱的教育。但光有满腔的爱而没有耐心也是不行的,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个别孩子教了很多次的内容都学不会而放弃他。其实,孩子学不会,他也会着急的,这就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辅导,并持之以恒。有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教师唯有怀着一颗爱心与耐心,用科学、平等的方法做学生的工作,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自己的教学锦上添花。 (3)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师要給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漂亮的文字。其次,课堂上要做到教学设计新颖,教授分析通俗易懂、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幽默风趣,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要做到家校结合。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取得家庭的支持是工作成功的一半,只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
(1)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比较自信、乐观、豁达,孩子即使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会害怕,因为孩子相信,父母都会支持他,不会抛弃他。因此,就有勇气和力量去克服苦难。温暖、和谐、亲密的家庭,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养分”。
(2)要树立好榜样。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认为,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生活中就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乱发脾气;不敷衍孩子,不食言,守信用;不随手乱丢垃圾;不在孩子面前口无遮拦;尊老爱幼,孝敬老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等等。有一次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个母亲牵着自己的女儿准备过马路时,一辆私家车停在了斑马线前,这位妈妈快速地带着自己的女儿走到马路中间的同时,不忘教育女儿给私家车车主鞠了一个躬,然后又快速地过了斑马线。良好的教育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3)学会赏识孩子,树立孩子自信心。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责备自己孩子,否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发掘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在某些事情上,要给孩子自主选择权,而不要凡事替孩子作主,允许孩子犯错,犯错的经历和过程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宝贵经验。
(4)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爱好时,要对孩子有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或对哪些事物感兴趣,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孩子兴趣。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主要以引导孩子为主。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发挥到极致。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同三足,孩子如同大鼎,只有三足合力支撑,鼎方能昂然挺立,否则鼎便会自行倒掉。因此,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好学生的三大关键性因素,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三者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编辑 王亚青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进了城市,融入城市的生活中。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城里买了房,也有些人租房住,但不管是买了房还是租房住的农民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把孩子都接到城里来读书,也有一些农民工把孩子寄宿在城里的亲戚家读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接触并教育过无数的农民工的孩子,就本班学生来说:全班六十人,农民工子女大约有四十几人,占全班的80%左右,这些孩子有一部分出现了迷茫、厌学的现象,产生自卑、紧张、困感的心理。是什么因素造成孩子这种现象呢?笔者根据当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当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指我们生活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社會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的典型阐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一定的影响。对踏进城里的孩子来说,城里的一切对他们都充满了诱惑,再加上孩子自身的自制力差,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形成了不良思想,整日追求吃喝玩乐,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动力,从而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屑一顾,对老师以及家长的谆谆教诲置之不理,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可进城务工的家庭父母亲大多数是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孩子的学习完全依靠教师在学校管理。很多家长对孩子无要求,认为孩子不干坏事就行,孩子长大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部分孩子学习习惯差,厌恶学习,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不按时交作业等。也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仅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的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孩子回到家,不是打就是骂,让孩子的自尊与人格受到伤害,于是产生逆反心理。
3.孩子个人因素
踏进城里的农村孩子,被城里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所吸引,再加上他们父母没时间教育自己,部分孩子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生活没有规律,就用父母给的钱买一些零食和玩具,还有的孩子沉迷于网吧、聊天、打游戏,染上了陋习。比如:本班有个孩子,由于沉迷于游戏,一放学就去网吧,一来学校就趴桌子上睡觉,甚至有时干脆不来学校,也不回家,整天就泡在网吧。老师经常找他聊天劝导,也无济于事,经常跟家长沟通也不行,打电话多了,家长居然抱怨。由于孩子体会到了自由自在的舒服,耽误了学习,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4.高科特技产品因素
万物有利也有弊,近年来,高科技产品不但给人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财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因扰:比如电脑,因为有了电脑、网络、网络游戏,一部分农村的孩子进城后,被城里的各种电玩、电子游戏所吸引,让他们无法自拔,而荒废学业,无所事事。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孩子,由于家里父母忙于生计,疏于管教,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因此,出现了有家不回、有书不读的情况,即使勉强来学校,也是来学校睡觉,学校成了他休息的地方,老师与家长的劝说与教导都无济于事。这孩子还是我行我素。手机的出现,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少的伤害:一是影响视力,二是不良信息玷污孩子心灵,三是辐射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身体带来伤害等。可想而知,科技产品正在侵蚀孩子的身体及心理。
综上所述,导致一部分孩子迷茫、厌学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因此,在考虑对策时要多元化,社会、学校、家庭都要互相配合。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对策
1.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政治主体,对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政府,对学生厌学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强化社会管理,对歪曲国家教育方针的人员予以批评处理;加强法律保护,禁止学校和教师体罚学生;要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允许未成年孩子去娱乐场所玩乐。各个管理部门,要严加管理,净化社会环境,切实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以理想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动力,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学校教育除了要答疑解惑、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建构知识世界外,它的另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唤醒、感化、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不厌学,对学习充满热情呢?
首先,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从课程、教学等方面除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外,还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创办有特色的活动。
其次,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育者,面对这样一些孩子,我们该怎样做呢?
(1)教师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与一颗耐心。“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师德最好的阐述,教师唯有心中充满爱,才能开启与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扉。尊重孩子的人格与权利,用积极的因素引导、鼓励孩子,让他们在小学阶段,享受爱的教育。但光有满腔的爱而没有耐心也是不行的,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个别孩子教了很多次的内容都学不会而放弃他。其实,孩子学不会,他也会着急的,这就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辅导,并持之以恒。有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教师唯有怀着一颗爱心与耐心,用科学、平等的方法做学生的工作,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自己的教学锦上添花。 (3)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师要給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漂亮的文字。其次,课堂上要做到教学设计新颖,教授分析通俗易懂、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幽默风趣,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要做到家校结合。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取得家庭的支持是工作成功的一半,只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
(1)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比较自信、乐观、豁达,孩子即使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会害怕,因为孩子相信,父母都会支持他,不会抛弃他。因此,就有勇气和力量去克服苦难。温暖、和谐、亲密的家庭,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养分”。
(2)要树立好榜样。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认为,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生活中就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乱发脾气;不敷衍孩子,不食言,守信用;不随手乱丢垃圾;不在孩子面前口无遮拦;尊老爱幼,孝敬老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等等。有一次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个母亲牵着自己的女儿准备过马路时,一辆私家车停在了斑马线前,这位妈妈快速地带着自己的女儿走到马路中间的同时,不忘教育女儿给私家车车主鞠了一个躬,然后又快速地过了斑马线。良好的教育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3)学会赏识孩子,树立孩子自信心。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责备自己孩子,否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发掘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在某些事情上,要给孩子自主选择权,而不要凡事替孩子作主,允许孩子犯错,犯错的经历和过程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宝贵经验。
(4)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爱好时,要对孩子有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或对哪些事物感兴趣,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孩子兴趣。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主要以引导孩子为主。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发挥到极致。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同三足,孩子如同大鼎,只有三足合力支撑,鼎方能昂然挺立,否则鼎便会自行倒掉。因此,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好学生的三大关键性因素,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三者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