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方法:将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极低出生体重患儿。观察组均用外周静脉法微电脑输液泵24 h 内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出生后4~10天(平均7天)起体重开始增加,每天增重15 ~30(平均22.91+-7.22)g;对照组出生后12 ~16(平均14)天,体重开始增加,每天增重10 ~ 19(平均14.24+- 4.68)g。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9%(9/50),对照组为73.92%(31/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为16 d~73 d,平均住院30.92d,对照组住院天数20 d~89 d,平均35.71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非常重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促进体重增长及生长发育。
关键词:静脉营养;极低出生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I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指出生体重< 1 500 g 的早产儿。由于机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命力低下,常常因喂养困难、热量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引起多种并发症。为此,我们对2009年5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50例VLBWI 予以静脉营养,并取同期的50例作为对照,结果证明静脉营养可提高VLBWI 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VLBWI 均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26 ~ 32 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应用静脉营养设为观察组,男19例、女31例,出生体重1050 ~1500 g,出生后1~13h入院。出生后常规入暖箱(32 ~ 35C,湿度55% ~ 65%),体温维持在36 ~ 37C。由于喂养困难或经口喂养不能满足需要,19例采用全静脉营养(TPN),31例采用部分静脉营养(PPN)。另50例作为对照,有喂养困难,常规给予综合治疗,未采用TPN 或PPN。两组病儿的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及出生到入科时间无明显差异。
1.2方法两组VLBWI 均于出生后6h内开始静脉补液,液体量第1天60 ml / kg(不给电解质),第2天以后每天增加20 ml / kg,5天以后每天增加10ml /kg,同时补充电解质及维生素C、K、E、D。液体张力为1 / 4 ~ 1 / 5张,2周内达到 150 ~ 200 ml(/ kg·d)。观察组于生后2 ~ 3 天开始TPN 或PPN,连用5~ 15天,平均7天。葡萄糖开始剂量为 6 ~ 8 g(/ kg·d),以后每天增加 2 g / kg,逐渐增至 16 ~ 18 g(/ kg·d),浓度< 12.5%。蛋白质为6%氨基酸,开始剂量为0.5 ~ 1 g(/ kg·d),从第2天开始每天增加0.5 g / kg,逐渐增至 2.5 ~ 3 g(/ kg·d),20%脂肪乳开始剂量为 0.5 ~ 1 g(/ kg·d),从第 3天开始每天增加 0.5 ~ 1.0 g / kg,逐渐增至 2.5 ~ 3 g(/ kg·d)。用 TPN同时每天静滴水乐维他、维他利匹特、安达美。
取头皮静脉或四肢外周静脉作为输液通道,上述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脂肪乳、维生素由营养科配置好后,用微电脑输液泵24 h 内均匀输入。根据微量血糖测定结果调整葡萄糖浓度。治疗期间每天晨起测体重1 次,每周测1 ~ 2 次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1.3并发症的防治两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K1预防出血,有呼吸暂停予以氨茶碱兴奋呼吸,有3例无效者予以CPAP持续正压通气。出现黄疸者及早给予光疗及白蛋白。观察组静脉营养期间有7 例黄疸较重,经光疗、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并继续静脉营养,3~4天后黄疸消退。发生感染者积极应用抗生素或加用丙种球蛋白。
2 结果
观察组病儿出生后4 ~10 天体重开始增加,每天增重15~30(平均22.91 ~1 7.22)g;对照组病儿出生后12 ~16 天体重开始增加,每天增重10 ~ 19(平均14.24 ~1 4.68)g。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9 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呼吸暂停5例次,高胆红素血症7例次、肺透明膜病2例、脑室内出血2例;对照组有3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呼吸暂停20例次、硬肿症8例次、高胆红素血症21例次、败血症6例次、脑室内出血5例次、肺透明膜病2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为16 d~65 d,平均住院30.92d,对照组住院天数20 d~80 d,平均35.71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死1例,其胎龄28周,出生体重1050g,因肺透明膜病家长不同意机械通气治疗而死亡。对照组病死5例,1例死于败血症;2例死于肺水肿;1例死于肺透明膜病;1例死于颅内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
3 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一直是新生儿科医师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绝大多数VLBWI 出生后头几天吸吮力弱或无吸吮力,消化道功能又差,即使通过胃管喂养,也不易耐受,且又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或由于误吸、胃食管反流而致窒息。因此,及早给予静脉营养十分必要。本研究资料表明,观察组病儿体重增长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病儿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静脉营养对VLBWI 非常重要,可降低VLBWI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是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
以往临床上以提高输入液体的葡萄糖浓度来提高热量,但早产儿对葡萄糖的耐受性较差,故易引起医源性高血糖。而且由于病儿体内脂肪异生所致耗氧量增加,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CO2量及耗氧量均高,增加了肺的负担,加重了呼吸窘迫。如果同时输注氨基酸,则可增加糖耐量,还不致于引起血糖过高。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对照组单独输注葡萄糖及盐水,虽经严格计算,液体量不多,也很易出现全身水肿;而治疗组同时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即使液体量达到 150 ~ 200 ml(/ kg·d),也无一例发生水肿。这说明静脉营养能保证生长发育和正氮平衡,并可加速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减少水的生成和潴留。对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早产儿,应用脂肪乳剂一直有争议,因为当脂肪水解的速度超过了释放出的游离脂肪酸氧化或贮存的速度时,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会增加,从而置换出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使黄疸加重。本研究观察组50例病儿应用静脉营养时,有5 例黄疸较重,经配合应用光疗及白蛋白,继续TPN 或PPN 3 ~ 4 天后黄疸渐退。我们体会,只要严格掌握输注速度,采取有效措施,脂肪乳的应用并不会加重黄疸。
胃肠外营养有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两条途径。我们体会外周静脉输注法较中心静脉输注法操作容易、安全,且便于护理。本组50例静脉营养(包括TPN和PPN),均应用微电脑输液泵24 h 内均匀输入,未发现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
[2]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3]薛辛东,芦惠.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J].小儿急救医学,2002,9(1):51-52.
[4]董梅,王月华,丁国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8790.
[5]王丹华.早产儿喂养[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5):317 319.
[6]雷晋莉,李胜利,王列,等.微量喂养及机械通气对早产儿血促胃液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7):494495.
结论: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非常重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促进体重增长及生长发育。
关键词:静脉营养;极低出生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I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指出生体重< 1 500 g 的早产儿。由于机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命力低下,常常因喂养困难、热量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引起多种并发症。为此,我们对2009年5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50例VLBWI 予以静脉营养,并取同期的50例作为对照,结果证明静脉营养可提高VLBWI 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VLBWI 均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26 ~ 32 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应用静脉营养设为观察组,男19例、女31例,出生体重1050 ~1500 g,出生后1~13h入院。出生后常规入暖箱(32 ~ 35C,湿度55% ~ 65%),体温维持在36 ~ 37C。由于喂养困难或经口喂养不能满足需要,19例采用全静脉营养(TPN),31例采用部分静脉营养(PPN)。另50例作为对照,有喂养困难,常规给予综合治疗,未采用TPN 或PPN。两组病儿的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及出生到入科时间无明显差异。
1.2方法两组VLBWI 均于出生后6h内开始静脉补液,液体量第1天60 ml / kg(不给电解质),第2天以后每天增加20 ml / kg,5天以后每天增加10ml /kg,同时补充电解质及维生素C、K、E、D。液体张力为1 / 4 ~ 1 / 5张,2周内达到 150 ~ 200 ml(/ kg·d)。观察组于生后2 ~ 3 天开始TPN 或PPN,连用5~ 15天,平均7天。葡萄糖开始剂量为 6 ~ 8 g(/ kg·d),以后每天增加 2 g / kg,逐渐增至 16 ~ 18 g(/ kg·d),浓度< 12.5%。蛋白质为6%氨基酸,开始剂量为0.5 ~ 1 g(/ kg·d),从第2天开始每天增加0.5 g / kg,逐渐增至 2.5 ~ 3 g(/ kg·d),20%脂肪乳开始剂量为 0.5 ~ 1 g(/ kg·d),从第 3天开始每天增加 0.5 ~ 1.0 g / kg,逐渐增至 2.5 ~ 3 g(/ kg·d)。用 TPN同时每天静滴水乐维他、维他利匹特、安达美。
取头皮静脉或四肢外周静脉作为输液通道,上述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脂肪乳、维生素由营养科配置好后,用微电脑输液泵24 h 内均匀输入。根据微量血糖测定结果调整葡萄糖浓度。治疗期间每天晨起测体重1 次,每周测1 ~ 2 次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1.3并发症的防治两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K1预防出血,有呼吸暂停予以氨茶碱兴奋呼吸,有3例无效者予以CPAP持续正压通气。出现黄疸者及早给予光疗及白蛋白。观察组静脉营养期间有7 例黄疸较重,经光疗、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并继续静脉营养,3~4天后黄疸消退。发生感染者积极应用抗生素或加用丙种球蛋白。
2 结果
观察组病儿出生后4 ~10 天体重开始增加,每天增重15~30(平均22.91 ~1 7.22)g;对照组病儿出生后12 ~16 天体重开始增加,每天增重10 ~ 19(平均14.24 ~1 4.68)g。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9 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呼吸暂停5例次,高胆红素血症7例次、肺透明膜病2例、脑室内出血2例;对照组有3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呼吸暂停20例次、硬肿症8例次、高胆红素血症21例次、败血症6例次、脑室内出血5例次、肺透明膜病2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为16 d~65 d,平均住院30.92d,对照组住院天数20 d~80 d,平均35.71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死1例,其胎龄28周,出生体重1050g,因肺透明膜病家长不同意机械通气治疗而死亡。对照组病死5例,1例死于败血症;2例死于肺水肿;1例死于肺透明膜病;1例死于颅内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
3 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一直是新生儿科医师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绝大多数VLBWI 出生后头几天吸吮力弱或无吸吮力,消化道功能又差,即使通过胃管喂养,也不易耐受,且又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或由于误吸、胃食管反流而致窒息。因此,及早给予静脉营养十分必要。本研究资料表明,观察组病儿体重增长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病儿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静脉营养对VLBWI 非常重要,可降低VLBWI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是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
以往临床上以提高输入液体的葡萄糖浓度来提高热量,但早产儿对葡萄糖的耐受性较差,故易引起医源性高血糖。而且由于病儿体内脂肪异生所致耗氧量增加,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CO2量及耗氧量均高,增加了肺的负担,加重了呼吸窘迫。如果同时输注氨基酸,则可增加糖耐量,还不致于引起血糖过高。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对照组单独输注葡萄糖及盐水,虽经严格计算,液体量不多,也很易出现全身水肿;而治疗组同时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即使液体量达到 150 ~ 200 ml(/ kg·d),也无一例发生水肿。这说明静脉营养能保证生长发育和正氮平衡,并可加速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减少水的生成和潴留。对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早产儿,应用脂肪乳剂一直有争议,因为当脂肪水解的速度超过了释放出的游离脂肪酸氧化或贮存的速度时,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会增加,从而置换出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使黄疸加重。本研究观察组50例病儿应用静脉营养时,有5 例黄疸较重,经配合应用光疗及白蛋白,继续TPN 或PPN 3 ~ 4 天后黄疸渐退。我们体会,只要严格掌握输注速度,采取有效措施,脂肪乳的应用并不会加重黄疸。
胃肠外营养有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两条途径。我们体会外周静脉输注法较中心静脉输注法操作容易、安全,且便于护理。本组50例静脉营养(包括TPN和PPN),均应用微电脑输液泵24 h 内均匀输入,未发现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
[2]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3]薛辛东,芦惠.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J].小儿急救医学,2002,9(1):51-52.
[4]董梅,王月华,丁国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8790.
[5]王丹华.早产儿喂养[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5):317 319.
[6]雷晋莉,李胜利,王列,等.微量喂养及机械通气对早产儿血促胃液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7):4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