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勉强交代完自己的嘱托,头歪向一侧,不再有呼吸动作,身体一动不动,家属一顿痛哭,观众心神领会。该人死亡了。死亡真的象上面描述的那样吗?
在医院里,有些患有绝症或失去治疗时机的病人,家属已做好了关于死亡的充分准备,但他们判断不出该患何时死亡,过早地穿上了寿装,有的患者甚至穿着寿装排大小便达一周之久。民间有一种说法,咽最后一口气前穿上寿装即为“得”。撇开民俗讲,从医学角度出发,什么时候穿上寿衣最合适呢?
死亡是生物体丧失生理功能的最终结果。因死因不同,死亡时的状态可以多种多样,林林总总,绝非是影视剧情描述的那样。当病情严重到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医生一般都会应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非常直观地应用心跳波形以及呼吸状态来判断死亡,心跳呼吸停止才是死亡的金标准。没有监护仪也必须应用心脏停跳、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发射消失等标准来判断死亡。人死亡后,一种能够保持肌肉柔软、松弛的名叫三磷酸腺苷酶的物质随着糖原的分解消耗而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于是肌肉便由松弛而逐渐僵化。这个过程约经过1—3个小时。由于肌肉松弛,身体内各个关节也变得非常容易屈曲,故这段时间是穿寿衣最佳时光。有的患者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由于肌张力过度增高,造成患者患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俗称硬瘫。有的家属常常担心患者瘫痪样状态离世(患侧上肢屈曲下肢外展),而理论上讲,患者死亡后刚一咽气,全身肌肉的紧张性就会立刻消失,变得松弛而柔软,身体内各个关节也变得非常容易屈曲,所以家属可以在这个阶段把尸体姿势摆正。
法医学利用尸体肌肉松弛和僵硬现象寻找破案线索,而临床医护人员了解这个常识后,则可以很从容、很淡定地指导家属进行尸体料理。
患者死亡后,医生要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这里面有两项重要的内容:直接死因和根本死亡原因,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这两项内容填写,是临床医生较高医疗水平的体现。首先要了解直接死因和根本死亡原因的概念。直接死因: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它可以是致命性疾病、损伤本身,但更常见的是疾病、损伤、中毒窒息所引起的直接致命的并发症和/或继发症。它们可以是一种疾病(如支气管肺炎、破伤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伤性脑内血肿等)也可以是一种病理状态(如休克、脑水肿、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关于直接死因有如下内容: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请填写具体病名,勿添症状体征)(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 这里着重(c)强调了致死的主要疾病或情况,结合直接死因的概念(a)项应填写具体某一疾病或某一种病理状态。如某患者,男,72岁,患高血压病多年,并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遗留后遗症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后并发支气管肺炎,因感染控制不佳患者死亡。那么这个患者(a)就应该填写支气管肺炎,(b)就应该填写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后遗症—瘫痪卧床),(c)就应该填写高血压病。再如某患者,男,80岁,因慢性肾衰竭即尿毒症死亡,造成慢性肾衰竭的原因是梗阻性肾病即前列腺肥大,而前列腺肥大又造成尿潴留,而尿潴留又造成肾积水,那么这里abcd的顺序就依次应该是尿毒症,肾积水,尿潴留,前列腺肥大。根本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把根本死因定义为:“(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损伤,患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情况”。
这里的(a)和(b)不同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一栏所填写的(a)和(b),根本死亡原因定义中的(a)和(b)强调的是两种情况,(a)强调的是所患疾病死亡,(b)强调的是事故或暴力,如被服毒他杀及交通事故等。根本原因指引起死亡的起始原因,如上面列举的那个72岁患者,根本死亡原因是高血压病;那个80岁患者根本死亡原因应该是前列腺肥大。
患者死亡后医生应该进行死亡病例讨论,如何在死亡病例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教训呢?如某患者,男,86岁,因神志不清、呼吸困难1小时入院,入院时在急救车上出现一次呕吐,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约200ml,入院时查体体温36℃,脉搏触不到,血压90/60 mmHg,呼吸24次/分,一般状态极差,神志不清呈深昏迷状态,四肢皮肤发凉,四肢末端皮肤紫绀,间停呼吸,双肺满布大中水泡音,心率120次/分,节律不整,心音微弱,生理反射消失,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不正常心电图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Ⅰ avL V5 V6 S-T段略有下移,Ⅲ avF 略抬高 考虑下壁心肌梗塞。血常规 白细胞8.0x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36.2% 淋巴细胞比率40.5%,头部CT:脑内多发腔梗,部分已软化。脑白质疏松症,纵裂池内高密度影,建议复查,脑萎缩。入院当时不能抽出足够血液送检心肌酶谱、血离子等检查,20时患者血压升至105/70mmHg,循环有所改善,能够抽出足量血液送检血糖、血离子、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检查,回报结果示血钾3.66mmol/L,血钠136.8mmol/L,肌钙蛋白阴性,肌酸激酶181U/I、肌酸激酶同工酶 17U/I,乳酸脱氢酶206U/I。确立肺内感染,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Ⅳ级,脑梗死后遗症期临床诊断。第二天,想复查各化验指标时又不能抽出足够血液标本送检。该患直接死因是感染性休克,根本死因是脑梗死后遗症期,因脑梗死后遗症期且合并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有误吸等潜在因素存在,更易发生肺炎疾病,所以脑梗死后遗症期是根本死亡原因,它才是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损伤的始动原因。该患可能入院前一段时间内就已经患上了肺炎,但家属未能及时发现或未重视不典型的表现,导致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使病情不断加重,形成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属正常死亡。该患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是抓住了循环略有改善的那么一小段时间,及时抽出血液送检,排除了心源性休克的可能,及早明确了肺内感染、感染性休克诊断。教训就是向老年人及家属普及老年性肺炎区别于年轻人肺炎的症状体征不典型相关知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在医院里,有些患有绝症或失去治疗时机的病人,家属已做好了关于死亡的充分准备,但他们判断不出该患何时死亡,过早地穿上了寿装,有的患者甚至穿着寿装排大小便达一周之久。民间有一种说法,咽最后一口气前穿上寿装即为“得”。撇开民俗讲,从医学角度出发,什么时候穿上寿衣最合适呢?
死亡是生物体丧失生理功能的最终结果。因死因不同,死亡时的状态可以多种多样,林林总总,绝非是影视剧情描述的那样。当病情严重到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医生一般都会应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非常直观地应用心跳波形以及呼吸状态来判断死亡,心跳呼吸停止才是死亡的金标准。没有监护仪也必须应用心脏停跳、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发射消失等标准来判断死亡。人死亡后,一种能够保持肌肉柔软、松弛的名叫三磷酸腺苷酶的物质随着糖原的分解消耗而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于是肌肉便由松弛而逐渐僵化。这个过程约经过1—3个小时。由于肌肉松弛,身体内各个关节也变得非常容易屈曲,故这段时间是穿寿衣最佳时光。有的患者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由于肌张力过度增高,造成患者患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俗称硬瘫。有的家属常常担心患者瘫痪样状态离世(患侧上肢屈曲下肢外展),而理论上讲,患者死亡后刚一咽气,全身肌肉的紧张性就会立刻消失,变得松弛而柔软,身体内各个关节也变得非常容易屈曲,所以家属可以在这个阶段把尸体姿势摆正。
法医学利用尸体肌肉松弛和僵硬现象寻找破案线索,而临床医护人员了解这个常识后,则可以很从容、很淡定地指导家属进行尸体料理。
患者死亡后,医生要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这里面有两项重要的内容:直接死因和根本死亡原因,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这两项内容填写,是临床医生较高医疗水平的体现。首先要了解直接死因和根本死亡原因的概念。直接死因: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它可以是致命性疾病、损伤本身,但更常见的是疾病、损伤、中毒窒息所引起的直接致命的并发症和/或继发症。它们可以是一种疾病(如支气管肺炎、破伤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伤性脑内血肿等)也可以是一种病理状态(如休克、脑水肿、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关于直接死因有如下内容: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请填写具体病名,勿添症状体征)(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 这里着重(c)强调了致死的主要疾病或情况,结合直接死因的概念(a)项应填写具体某一疾病或某一种病理状态。如某患者,男,72岁,患高血压病多年,并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遗留后遗症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后并发支气管肺炎,因感染控制不佳患者死亡。那么这个患者(a)就应该填写支气管肺炎,(b)就应该填写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后遗症—瘫痪卧床),(c)就应该填写高血压病。再如某患者,男,80岁,因慢性肾衰竭即尿毒症死亡,造成慢性肾衰竭的原因是梗阻性肾病即前列腺肥大,而前列腺肥大又造成尿潴留,而尿潴留又造成肾积水,那么这里abcd的顺序就依次应该是尿毒症,肾积水,尿潴留,前列腺肥大。根本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把根本死因定义为:“(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损伤,患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情况”。
这里的(a)和(b)不同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一栏所填写的(a)和(b),根本死亡原因定义中的(a)和(b)强调的是两种情况,(a)强调的是所患疾病死亡,(b)强调的是事故或暴力,如被服毒他杀及交通事故等。根本原因指引起死亡的起始原因,如上面列举的那个72岁患者,根本死亡原因是高血压病;那个80岁患者根本死亡原因应该是前列腺肥大。
患者死亡后医生应该进行死亡病例讨论,如何在死亡病例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教训呢?如某患者,男,86岁,因神志不清、呼吸困难1小时入院,入院时在急救车上出现一次呕吐,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约200ml,入院时查体体温36℃,脉搏触不到,血压90/60 mmHg,呼吸24次/分,一般状态极差,神志不清呈深昏迷状态,四肢皮肤发凉,四肢末端皮肤紫绀,间停呼吸,双肺满布大中水泡音,心率120次/分,节律不整,心音微弱,生理反射消失,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不正常心电图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Ⅰ avL V5 V6 S-T段略有下移,Ⅲ avF 略抬高 考虑下壁心肌梗塞。血常规 白细胞8.0x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36.2% 淋巴细胞比率40.5%,头部CT:脑内多发腔梗,部分已软化。脑白质疏松症,纵裂池内高密度影,建议复查,脑萎缩。入院当时不能抽出足够血液送检心肌酶谱、血离子等检查,20时患者血压升至105/70mmHg,循环有所改善,能够抽出足量血液送检血糖、血离子、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检查,回报结果示血钾3.66mmol/L,血钠136.8mmol/L,肌钙蛋白阴性,肌酸激酶181U/I、肌酸激酶同工酶 17U/I,乳酸脱氢酶206U/I。确立肺内感染,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Ⅳ级,脑梗死后遗症期临床诊断。第二天,想复查各化验指标时又不能抽出足够血液标本送检。该患直接死因是感染性休克,根本死因是脑梗死后遗症期,因脑梗死后遗症期且合并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有误吸等潜在因素存在,更易发生肺炎疾病,所以脑梗死后遗症期是根本死亡原因,它才是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损伤的始动原因。该患可能入院前一段时间内就已经患上了肺炎,但家属未能及时发现或未重视不典型的表现,导致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使病情不断加重,形成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属正常死亡。该患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是抓住了循环略有改善的那么一小段时间,及时抽出血液送检,排除了心源性休克的可能,及早明确了肺内感染、感染性休克诊断。教训就是向老年人及家属普及老年性肺炎区别于年轻人肺炎的症状体征不典型相关知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