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多渠道,趣味教学效率高,未雨绸缪图发展,精益求精路途遥。高中地理趣味化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形式下涌现出来的一朵奇葩,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求,深入贯彻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学生愉快地学好地理保驾护航。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畅谈了践行高中地理激趣教学法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家深思。
【关键词】以趣设问;以趣导入;利用数据;直观教学;调控语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了自然和人文的学科,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地质地貌、水文生物、人口与城市、工农业生产、人地关系等多个领域,地理现象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由于地理知识繁杂且必修一的难度较大,也没有纳入高考总分计算(等级考试),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只有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熟悉的日常实例相挂钩,巧妙列举丰富多彩的趣闻,用事实说话,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趣设问,诱发好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巨匠孔子倡导的的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以趣设问的办法是践行孔子教学理念的明智选择。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容易,提出趣味化的问题并非易事,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预设好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增长新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譬如:我在执教“地中海气候”这一内容时,就创设了如下问题:①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②学术界为什么把这个地区的气候称为地中海气候?③到底有哪些原因形成这种气候?④地中海气候类型在全球分布中呈现出什么规律?学生饶有兴趣地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生生互动性讨论、分析、总结,从而逐步理清了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本质特征、分布地区和分布规律,并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学习兴趣倍增。
二、以趣导入,过渡自然
新课导入恰似贝多芬交响乐中的前奏曲,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情绪。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趣味化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热情,而且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譬如,我在执教“热力环流”这一内容时,先讲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片段,当蜀军引燃埋在谷底的火药,谷底四面熊熊大火,眼看司马懿就要葬身火海,突降暴雨浇灭了大火使司马懿率魏军冲出谷地获得生机,诸葛亮悲声大呼:“祁山整整九月不曾下雨,今日为何暴雨倾盆啊?”学生在紧张、兴奋、遗憾中听完这个故事,再适时导入新课,你和诸葛亮比一比,能否解开为何在二月旱季突降暴雨之谜,自然过渡中激发学生探究气象奥秘的兴趣。
三、利用数据,激发兴趣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图文并茂,数据充足,有利于学生参与自主探究。譬如:我在执教“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一节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如下数据:我国虽然说幅员辽阔,但耕地面积只有一亿公顷,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相当于印度的七分之一,澳大利亚的二十八分之一,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我国只占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却能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就人均耕地而言,我国是资源小国,并经常受到水灾、干旱、沙漠侵吞以及工矿建设占用耕地等因素的影响,形势非常严峻。当下,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两百六十七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四分之一以上。学生面对上述真实的数据,都正襟危坐,寻求我国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立即投入到师生互动探究中去。
四、直观教学,趣味盎然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三大特点,不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假如仅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教师一张嘴,那就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既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性的情景,也可以借助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片等直观教具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真正享受到学习地理的无穷乐趣。譬如,我在执教“锋面系统”时,电脑制作了Flash演示动画,让学生在了解冷暖锋概念的基础上,从动画演示中直观地看到冷锋是冷气团插入到暖气团的底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后形成的,而暖锋的形成则是暖气团沿着锋面徐徐爬升,冷气团被迫后退形成的。借助直觀的Flash演示,帮助学生透过地理现象看到原理本质,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益。
五、调控语言,引发激情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而“言传身教”这一成语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过程,还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指导性语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调控好自己的语言特色,力争以激励性语言为主,以利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面对抽象化的文本语言,教师应该善于表达,灵活应用相应的警句、名言和谚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令更多的学生产生神往之感。譬如,我在执教“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时,就诵读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出自李白的《蜀道难》),许多学生一边附和着跟读,一边大胆的想象群山环绕下蜀道的崎岖与四川盆地的闭塞,从而为师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奠定了情感基础。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时,自身的语言的必须形象具体、简明扼要;发音要清晰,语速要适中,音量要适度,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入手,为学生轻松地学到新知识铺平道路。在讲解概念知识时,语言一定要严密准确,化抽象为具体;在课堂反馈总结时,一定抓住要领,言简意赅;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还应该相应地变换声调,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多渠道,趣味教学效率高,未雨绸缪图发展,精益求精路途遥。高中地理趣味化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形式下涌现出来的一朵奇葩,但愿广大一线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求,深入贯彻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学生愉快地学好地理保驾护航。
【关键词】以趣设问;以趣导入;利用数据;直观教学;调控语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了自然和人文的学科,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地质地貌、水文生物、人口与城市、工农业生产、人地关系等多个领域,地理现象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由于地理知识繁杂且必修一的难度较大,也没有纳入高考总分计算(等级考试),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只有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熟悉的日常实例相挂钩,巧妙列举丰富多彩的趣闻,用事实说话,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趣设问,诱发好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巨匠孔子倡导的的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以趣设问的办法是践行孔子教学理念的明智选择。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容易,提出趣味化的问题并非易事,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预设好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增长新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譬如:我在执教“地中海气候”这一内容时,就创设了如下问题:①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②学术界为什么把这个地区的气候称为地中海气候?③到底有哪些原因形成这种气候?④地中海气候类型在全球分布中呈现出什么规律?学生饶有兴趣地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生生互动性讨论、分析、总结,从而逐步理清了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本质特征、分布地区和分布规律,并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学习兴趣倍增。
二、以趣导入,过渡自然
新课导入恰似贝多芬交响乐中的前奏曲,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情绪。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趣味化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自主探究的热情,而且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譬如,我在执教“热力环流”这一内容时,先讲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片段,当蜀军引燃埋在谷底的火药,谷底四面熊熊大火,眼看司马懿就要葬身火海,突降暴雨浇灭了大火使司马懿率魏军冲出谷地获得生机,诸葛亮悲声大呼:“祁山整整九月不曾下雨,今日为何暴雨倾盆啊?”学生在紧张、兴奋、遗憾中听完这个故事,再适时导入新课,你和诸葛亮比一比,能否解开为何在二月旱季突降暴雨之谜,自然过渡中激发学生探究气象奥秘的兴趣。
三、利用数据,激发兴趣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图文并茂,数据充足,有利于学生参与自主探究。譬如:我在执教“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一节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如下数据:我国虽然说幅员辽阔,但耕地面积只有一亿公顷,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相当于印度的七分之一,澳大利亚的二十八分之一,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我国只占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却能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就人均耕地而言,我国是资源小国,并经常受到水灾、干旱、沙漠侵吞以及工矿建设占用耕地等因素的影响,形势非常严峻。当下,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两百六十七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四分之一以上。学生面对上述真实的数据,都正襟危坐,寻求我国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立即投入到师生互动探究中去。
四、直观教学,趣味盎然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三大特点,不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假如仅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教师一张嘴,那就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既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性的情景,也可以借助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片等直观教具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真正享受到学习地理的无穷乐趣。譬如,我在执教“锋面系统”时,电脑制作了Flash演示动画,让学生在了解冷暖锋概念的基础上,从动画演示中直观地看到冷锋是冷气团插入到暖气团的底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后形成的,而暖锋的形成则是暖气团沿着锋面徐徐爬升,冷气团被迫后退形成的。借助直觀的Flash演示,帮助学生透过地理现象看到原理本质,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益。
五、调控语言,引发激情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而“言传身教”这一成语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过程,还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指导性语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调控好自己的语言特色,力争以激励性语言为主,以利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面对抽象化的文本语言,教师应该善于表达,灵活应用相应的警句、名言和谚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令更多的学生产生神往之感。譬如,我在执教“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时,就诵读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出自李白的《蜀道难》),许多学生一边附和着跟读,一边大胆的想象群山环绕下蜀道的崎岖与四川盆地的闭塞,从而为师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奠定了情感基础。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究时,自身的语言的必须形象具体、简明扼要;发音要清晰,语速要适中,音量要适度,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入手,为学生轻松地学到新知识铺平道路。在讲解概念知识时,语言一定要严密准确,化抽象为具体;在课堂反馈总结时,一定抓住要领,言简意赅;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还应该相应地变换声调,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多渠道,趣味教学效率高,未雨绸缪图发展,精益求精路途遥。高中地理趣味化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形式下涌现出来的一朵奇葩,但愿广大一线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求,深入贯彻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学生愉快地学好地理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