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定位
硬件建设特色。学校心理辅导的场所必不可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和《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和物品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在山东省大部分学校都符合要求,差别在于内部的环境设置及各功能区的教育氛围。总体来说,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体现专业性,以方便好用为原则。
课程体系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设。除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还要向学生传输健康的生活理念,教授科学的心理调节技能,帮助学生自己解决所处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易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育人特色。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半出自家庭。个别辅导中发现严重问题必须通知家长,家长学校可以针对部分学生群体集中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生涯规划教育特色。新高考形势下,学生面临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合但又有所不同。我校以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建立了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团队,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活动特色。接待学生来访,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是心理咨询室的重要功能。在个别辅导中,心理老师可能会运用箱庭、绘画、OH卡牌等不同的心理技术手段,每个人的辅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团体辅导面更广,对于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辅导效率高、效果好。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策略
建立健全心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建特色,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政务副校长为组长的心育工作小组,任命1名政务副主任兼任心理中心主任,配备2名专兼职心理教师为副主任,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室,健全的组织保障了心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加强“三项建设”,打牢心育工作基础。“三项建设”是指师资建设、制度建设、硬件建设,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水平开展的必要条件。“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首先要了解全校心育师资情况,对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或考取心理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进行培训,并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安排承担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同时,支持、鼓励全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参加心理咨询培训,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如工作守则、保密制度、来访者须知、图书管理制度等,设计并印制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有关表格,如咨询值班记录表、团队辅导活动记录表、个别辅导记录表、家长知情同意书等,同时要规范档案管理。邀请专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建设进行指导,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改造完善,美化心理接待室环境。
我校心理中心现有心语工作室、个体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减压渲泄室、阅览测量室等,符合省规要求,能够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安全预警机制。每个班级选出一位善于观察、乐于助人的同学担任心理课代表,即心理委员(也可男女生各一位)。通过多种形式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同学心理异常情况,并向心理老师反馈。让学生明确心理问题反馈渠道,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电话、邮件、QQ留言等多种方式,主动寻求帮助。构建学生自查主动反馈、心理委员反馈、班主任任课老师反馈的三级心理安全防范机制。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潜移默化,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增加校园文化的“心理成分”,通过宣传栏、知识壁、心语心愿墙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我校的特色做法之一是创办了心理健康辅导校刊《黉学心苑》,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每期一个主题,刊载心理知识、心理美文、心理故事、心理测试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对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7月,在第四届“梓桐杯”全国优秀校报校刊评选中,《黉学心苑》荣获综合金奖。
构建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面对的问题。我校课题组总结的开课方式有两种:一是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预约制度,开设“课程超市”,列出每位心理教师擅长的课题,班主任可根据班级需要,预约心理教师上课;二是按课程表与体育或音美间周一节。我校的做法是两种开课方式结合,效果显著。
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活动。学校心理中心要设置个别辅导的专用场所,心理教师轮流值班,接待到访师生或家长,并做好咨询记录,建立个别辅导档案。除课堂教学中的团体辅导外,还应对个别学生群体进行专门团体辅导,也可通过成立心理社团、组建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等形式开展团体活动。我校心理中心组织成立的“阳光部落”心理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激发潜能的平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构建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心理问题的解决、良好心态的保持,家长因素至关重要。学校通过亲子教育、家教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及时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心理中心与家委会一起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创新家校合作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相结合。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离学生“最近”的人,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增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加大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学生,会同心理教师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另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换个角度说,学科教师利用心理学知识、方法、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保持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创建,要结合校情因地制宜,走适合本校学生群体的特色发展之路。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和方法,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
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定位
硬件建设特色。学校心理辅导的场所必不可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和《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和物品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在山东省大部分学校都符合要求,差别在于内部的环境设置及各功能区的教育氛围。总体来说,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体现专业性,以方便好用为原则。
课程体系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设。除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还要向学生传输健康的生活理念,教授科学的心理调节技能,帮助学生自己解决所处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易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育人特色。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半出自家庭。个别辅导中发现严重问题必须通知家长,家长学校可以针对部分学生群体集中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生涯规划教育特色。新高考形势下,学生面临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合但又有所不同。我校以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建立了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团队,融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活动特色。接待学生来访,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是心理咨询室的重要功能。在个别辅导中,心理老师可能会运用箱庭、绘画、OH卡牌等不同的心理技术手段,每个人的辅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团体辅导面更广,对于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辅导效率高、效果好。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策略
建立健全心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建特色,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政务副校长为组长的心育工作小组,任命1名政务副主任兼任心理中心主任,配备2名专兼职心理教师为副主任,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室,健全的组织保障了心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加强“三项建设”,打牢心育工作基础。“三项建设”是指师资建设、制度建设、硬件建设,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水平开展的必要条件。“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首先要了解全校心育师资情况,对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或考取心理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进行培训,并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安排承担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同时,支持、鼓励全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参加心理咨询培训,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如工作守则、保密制度、来访者须知、图书管理制度等,设计并印制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有关表格,如咨询值班记录表、团队辅导活动记录表、个别辅导记录表、家长知情同意书等,同时要规范档案管理。邀请专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建设进行指导,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改造完善,美化心理接待室环境。
我校心理中心现有心语工作室、个体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减压渲泄室、阅览测量室等,符合省规要求,能够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安全预警机制。每个班级选出一位善于观察、乐于助人的同学担任心理课代表,即心理委员(也可男女生各一位)。通过多种形式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同学心理异常情况,并向心理老师反馈。让学生明确心理问题反馈渠道,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电话、邮件、QQ留言等多种方式,主动寻求帮助。构建学生自查主动反馈、心理委员反馈、班主任任课老师反馈的三级心理安全防范机制。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潜移默化,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增加校园文化的“心理成分”,通过宣传栏、知识壁、心语心愿墙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我校的特色做法之一是创办了心理健康辅导校刊《黉学心苑》,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每期一个主题,刊载心理知识、心理美文、心理故事、心理测试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对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7月,在第四届“梓桐杯”全国优秀校报校刊评选中,《黉学心苑》荣获综合金奖。
构建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面对的问题。我校课题组总结的开课方式有两种:一是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预约制度,开设“课程超市”,列出每位心理教师擅长的课题,班主任可根据班级需要,预约心理教师上课;二是按课程表与体育或音美间周一节。我校的做法是两种开课方式结合,效果显著。
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活动。学校心理中心要设置个别辅导的专用场所,心理教师轮流值班,接待到访师生或家长,并做好咨询记录,建立个别辅导档案。除课堂教学中的团体辅导外,还应对个别学生群体进行专门团体辅导,也可通过成立心理社团、组建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等形式开展团体活动。我校心理中心组织成立的“阳光部落”心理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激发潜能的平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构建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心理问题的解决、良好心态的保持,家长因素至关重要。学校通过亲子教育、家教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及时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心理中心与家委会一起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创新家校合作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相结合。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离学生“最近”的人,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增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加大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及时发现心理异常学生,会同心理教师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另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换个角度说,学科教师利用心理学知识、方法、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保持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创建,要结合校情因地制宜,走适合本校学生群体的特色发展之路。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和方法,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