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双音化进行分析,本文依照李金平的《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哲学探讨》大致从语音简化说、明确表义说、义类义象分离说、审美观念说、外语的吸收、句法结构词汇化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探寻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
  关键词: 双音化;原因;词汇
  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大多数,但是在当今社会,双音节词却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为两音节的词,但文中所讨论的双音词不包括双音词的联绵词和音译词。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呈现出了巨幅上升的趋势。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过程也一直广受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总结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6中观点。
  一、语音简化说
  汉语词汇双音化现象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语音简化说的影响最大。王力先生的《汉语语法史》明确提出“双音词的发展是对语音简化的一种平衡力量。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单化,同音词逐渐增加,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双音词增加了,同音词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单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提出语音简化说。汉语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将来实行拼音文字的时候,拼音文字也会成为汉语复音化的第三个因素,因为复音化是减少同音词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音简化说在理论上有一定的道理。在现代汉语中,某些方言(如广东话) 的语音比普通话复杂,其复音词的数量也少于普通话,这种现象可以用语音简化说来解释。但是,语音简化说至少难以解释两个问题:第一是自殷周至隋唐语音未明显简化(有些阶段还繁化了) ,而复音词却不断增加。第二点,诗歌、辞赋等韵文往往比同时代散文的复音词含量高。
  二、明确表义说
  另一种流行的解释是明确表义说。由于汉语的特性,当然表达每个概念的词儿不能永久停滞在单音节方面,而汉语中声音相同的词又非常多,如果永久停滞在单音节方面,在使用上就会发生障碍和误解,以致混乱,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实。为了语言表达的明确和稳固,不期然而然的就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在单音节不够表达的时候,就使用双音节,双音节表达仍感不够的时候,就会增加成三个音或者四个音的复音构词形式来作表达。但这种说法也并不是完全通行的。例如加词尾的“梨子”“车子”等,加词头的“老虎”“小鸟”等,这些即使去掉词尾或词头都仍然表示原来的意义,和明确表义并无关系。明确确表义说也难以解释以下复音化现象:(1) 复音单纯词。(2) 复音词中大多是双音词,三个或更多音节的词较少,且有压缩为双音词的趋势。(3) 某些合成词表义反而不如单音词精确。例如某些联合式偏义词,像“窗户”(窗) 、“针灸”(针) 、“是非”(非) 、“臣子”(臣) 、“甘苦”(苦) 等。还有的合成词中的一个词素在表义上是不必要的,如“下降”、“上升”、“平原”等(《尔雅·释地》:“广平曰原” 。(4) 某些复音虚词,如“而后”、“否则”、“关于”、“等于”、“然而”等的形成用精确表义说也不好解释。
  三、义类义象分离说
  义类义象分离说由徐通锵先生在《语言论》中提出,他认为先秦时期复音词的大量产生不一定与语音简化有关,而与编码方式的调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类、象分离的“一分为二”的语义结构代替类、象“合二为一”结构的一种自然结果。
  早期汉语中的单音词如“牡”、“匠”、“虑”等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为词素留在双音词“牡丹”、“木匠”、“考虑”等中,这种现象义类义象分离说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但它也具有局限性,遇到附加式、偏正式、联合式等双音词,复音单纯词还有许多复音虚词都难以解释。
  四、审美观念说
  吕云生在他的《论汉语并列复合词形成的条件与原因》[9]中从词群的联想关系、语义的模糊性质方面考察了并列复词的成因。他说“节奏对用词音节的影响大体通过两个途径。首先,是句子之间的互相制约。即在对偶句或排比句的相应位置上,双音节与双音节,单音节与单音节,要求是对应的。在需要用双音词的地方,如果已有现成的组合,则这种选用本身就促成了组合的经常性使用,从 而使之更快地凝固为词;如果没有现成的,就要‘拼凑’,这就使新的组合得以产生。”他认为节奏是直接的、第一位的因素。杨琳教授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汉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出发”,把节奏的作用推向了极致。
  华夏民族一直都是最喜欢对称的美,古时房屋、屋顶、城市格局、瓷器瓦罐等等无一不讲究端正、对称。而且也不难发现古汉语中为了凑足音节而存在的“不重在义,而重在音”的现象。汉民族人民特别喜爱工整对称的双数形式,而不喜欢形只影孤的单数形式。诗歌的对仗,骄文的四六相对,以及民间广泛使用的对仗工整的各类对联等等,就是明显的例子。汉语的单音节词向多音节词发展,也深深地受到了这种喜用双数、喜用对偶形式的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汉民族人民喜用双数、喜用对偶形式的传统文化习惯,是形成汉语词汇双音化规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原因。
  但是,汉语词汇复音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也不能肯定地说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这个现象就能与人们的审美观念同步,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现在的结论也只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并不是结论。而且,复音化在很大程度上使词义明晰了。可见,复音化与表义的关系至为密切。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而存在的。
  五、外来语的吸收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必然越丰富越纷繁;即使语音不简化,也不吸收外来语,汉语也会逐渐走上复音化的道路的,因为这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不过,由于有了这两个重要因素,汉语复音化的发展速度更快了。
  我国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使用外来词了,像“般若”、“罗汉”、“菩萨”这种的佛教用语的使用都是吸收利用了外来语。虽然这些外族语言的词语不断地渗入汉语词语中演变成为复音词,但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固有的词语的演变而不是只外来词。这些双音节的外来词进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汉语词汇水乳交融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客观上进一步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
  六、句法词汇化
  句法结构词汇化的原因是语法性成分在语音上一般都倾向于弱化。句法结构是由语法性成分与词汇性成分共同组成的句法单位。在汉语史上,一些句法结构由于其中的语法性成分功能的衰退而變成了词,原来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法性成分往往变成了词缀。
  在句法结构成词的过程中,语法性成分原有的语法意义往往脱落,这样造成的一些双音词的内部形式比较隐蔽,如“所有”、“容易”、“当然”等。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是经由词组或短语凝固而成的, 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既涉及词汇也涉及语法。
  在当今社会单音词复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语言的要求,双音化的现象会越来越快的发展,不仅为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指明了语言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现代化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现在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也运用到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它使语言活动更加生动、直观、有趣,不仅能活跃孩子的思维,更能激发孩子言语表达的欲望。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思维发展、想象力、表达能力都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园教育语言教学  [1]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语言活动应发挥孩
期刊
摘要:娄烨导演的作品《推拿》从盲人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心中的世界,盲人虽然失明,但是他们能够看得见生活,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欢乐也有痛苦。本文通过浅析电影《推拿》中的纪实性,分别从人物选择的纪实性、叙事方法的纪实性、镜头画面拍摄的纪实手法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透过盲人的视点来了解盲人的生活,带来了一种不同的视觉感官体验。  关键词:推拿;纪实性;盲人  电影《推拿》讲述了男主角小马因少年时的一场意外,双目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学习主体的认知生发、能动选择、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引导、激励、促成学生自觉、自主、能动地进行数学认知建构的教学行为,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有效唤醒记忆中的数学知识、数学认知经验和数形表象启开数学联想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
期刊
金玟廷老师的《韩国现代书艺简史》2015年出版,我在她教授的现代书法课堂上欣然获赠,拜读后感慨万千,聊发数语,就教于金玟廷老师。  由于自己孤陋寡闻,之前对韩国的书艺、书艺家们、作品、艺术理念等并不了解,读了金老师的盛编以后,我才知道韩国的现代书艺作品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产生了,而“现代书艺”一词首次被正式提出与认可是在1988年,这让我对现代书艺的产生有了时间上的认识。像其他姊妹艺术一样,
期刊
摘要:跳远作为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其中的各项技术环节,使跳远不断健康发展到了今天。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国内外数名优秀跳远运动员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环节及其衔接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跳远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对跳远成绩提高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助跑;起跳;衔接  1、前言  跳远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从来都是跳远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也是最难掌握、问题最多的技术环
期刊
摘要:慈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我国的任何一个家庭中,也是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之一。慈孝文化中主要包括有敬老尊老、无违而谏、倡孝达仁,其中还包括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护、言传身教。弘扬慈孝文化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仅仅有利我国每一个家庭的和谐相处,也使我国社会可以和谐稳定的发展,使我国传统的文化和优秀的精神,可以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就对慈孝文化实现的意义,和一些反问与
期刊
摘要:教学的创新永远是一个崭新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文素养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教学探索的空间永无止境,每一小点与众不同的构思都是一片新的天地。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由于面对的是一群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在考虑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教学其实具有较强的挑战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想要让小学语文教学能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首先必须研究这
期刊
摘要:本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阅读策略与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性,以及阅读策略的使用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能力。阅读策略是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遇到的阅读障碍而采取的相应措施。阅读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其他。在阅读过程中, 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与读者阅读水平呈正相关,阅读水平高的读者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较高,阅读水平较低的读者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偏低。  关键词:阅读策略;认知
期刊
摘要:基于对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检视及应对策略研究,首先要明确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探究选题的范围过大且途径窄与未能真正明确探究式教学这两点问题,对如何有效解决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化学教师需联系实际将化学课堂生活化、合理设立课堂问题以及引导学生合理转化信息这三种对策,总体实现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教学问题
期刊
徜徉于碑林墨海,探寻先贤笔墨情趣,在方与圆、曲与直、浓与淡、缓与疾的变幻中,追随古人的黑白交响,从经典碑帖具有的诸多共性中,寻找与自己个性暗合的风格、形制,激活到临摹与创作转换中、创作的作品里,集聚现有的能力、调动想象力,结合其它艺术门类,充分利用艺术学院的教学资源,探索和激发自己在书法与篆刻创作中的可能性。以“五体与篆刻兼能、巨制与小品兼善、功力与学识并进”;“悟内理于法度之中,开新境在陈式之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