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可以实现三者资源的共享,让大众能够更为容易的获取其所想要的各类信息。本文从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含义,及推进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必要性和实现途经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
关键词:图书;档案;文物资源;集中式管理
一、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含义
从传统汉语解释上来说,“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短语,也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一个短语,这一个知识包括三个要素,一个关系,三个要素就是“图书、档案、文物”,一个关系就是“管理”。三个词汇合起来就是一个新的短语,并且使人们明白管理的对象就是图书、档案、文物三个方面。图书、档案、文物这三个方面往往是以一种实体而存在的,而管理的前提就是将他们归集在一处。所以,图书、档案、文物的集中管理可以理解为在不改变图书、档案、文物属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它们所特有的科学管理方式及理论构建,在整合图书馆和档案馆等等基础上实现集中三者的集中式管理。
二、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必要性
1.图书、档案、文物资源的共享是一种社会需求
根据社会信息存在的形式可以将它划分为“文献信息”和“非文献信息”两个方面。文献信息,顾名思义,就是以文献的形式来承载知识,或某一个事件信息和事实,可以说图书就是最为典型的文献信息。非文献信息往往来源于文献之外的各类信息,比如说实物和口头信息。而档案信息自然也包括了各类文献信息及非文献信。物信息的种类比较多,它一方面包括了各类文献信息同,另一方面也包括各种类型的非文献信息。虽然图书、档案、文物信息在分类上有些不同,但是,它们全部隶属于社会信息。伴随人们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与精细化,面对这种问题,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突破各类信息之间的壁垒,让它们相互联通,通过一个较为统一与完善的平台来促进信息的交流,从而满足社会对信息多种多样的需求。
2.集中式管理能够真正的实现图书、档案、文物资源的共享
当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达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但是,当前各自为政的现实情况大大阻碍了图书、档案、文物资源在社会之中的传递,这也是图书、档案、文物资源无法达到共享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图书、档案、文物资源的集中式管理要求图书、档案、文物资源三者突破地域的限制,但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技术处理。信息共享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不是去探寻信息共享实现的方式。图书、档案、文物资源在地域上的集中实际上是达到了信息的共享,人们可以更为容易的接触到图书、档案、文物资源信息。
3.集中式管理能够改善图书、档案、文物资源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可以说,档案馆是一个带有严重行政色彩的组织,这种色彩实际上严重阻碍了档案在社会的流动。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构建档案馆的本来职能,让档案馆服务于大众。这是图书、档案、文物资源集中式管理的关键一步,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逐步开展:第一步,改变馆局合一的体制,从档案局中将档案馆分离出来,搬出高墙,走进大众;第二步,将档案馆、图书馆及博物馆进行合并,建设一个全新的文化事业服务机构,从而使档案馆最终走向平民化;第三步,让档案馆成为人们查询资料重要地点的同时,也要从社会吸取更多的藏品,促进多属性事物的均衡发展。
4.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效益优势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都是由政府投资的非营利的文化事业性服务机构,“无偿服务”是它们共同的社会存在基础,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又是它们共同的历史责任。可见,相同的性质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合并具备可行性;相同的社会职能和相似的服务方式使它们的合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更不会减损它们的价值和作用。其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馆舍建筑都有防水、防盗、防火等技术要求;作为公共娱乐消遣场所,三馆都需要库房、借阅室、展览厅等建筑要求,总之,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馆舍的构建上有着相似的建筑设计要求,它们的共建只会减少成本而绝不会浪费资源,二馆的合并可以降低建设投入的总成本。第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地域上的集中,一方面可以免去人们往返馆间的车马劳顿之苦;另一方面,三大文化机构的地域集中无形’中亦加强了新馆的文化氛围;强烈的文化氛围同时提高了社会对三馆的关注度?,不断“升温”的新馆更有可能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
三、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实现途径
1.打破综合性档案馆“馆局合一”的行政体制
要想实现综合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机构上的合并,首先必须打破档案馆“局馆合一”的行政体制,将档案馆与档案局分开:对独立后的档案局实施双重领导,即在归属常委系列的同时,列入同级人民政府序列;独立后的档案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事业机构,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归属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这样做,档案馆能够与同级的图书馆、博物馆“为伍”,机构合并始具成功的条件和可能。
2.行政管理机关的变革
想要进行三馆合并,各级档案局就应与各级文化行政符理机关有“交集”,换句话说,档案局也应列入政府编制序列。所以,笔者认为,局、馆分设后的档案行政传理机关应接受党委和政府双重领导,即在归属常委系列的同时,列入同级人民政府序列。各级档案局只行使档案行政管理机构行政执法与管理职能,不再负责档案的保符和利用,真正地发挥“业务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二馆合并后的新馆是一个文物、档案、图书资源渠中管理的信息机构,现有的独立、分散的行政赞理体制无法适应综合性信息赞理的需求,图书、档案、文物事业的行政管理机构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关晓春. 浅谈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J]. 管理科学,2012,4.
[2] 杨新开. 浅谈新形势下的图书档案工作[J]. 新乡学院学报,2011,10.
[3] 李京芬. 论图书档案文献的保护及修复[J].兰台世界,2012,7.
关键词:图书;档案;文物资源;集中式管理
一、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含义
从传统汉语解释上来说,“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短语,也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一个短语,这一个知识包括三个要素,一个关系,三个要素就是“图书、档案、文物”,一个关系就是“管理”。三个词汇合起来就是一个新的短语,并且使人们明白管理的对象就是图书、档案、文物三个方面。图书、档案、文物这三个方面往往是以一种实体而存在的,而管理的前提就是将他们归集在一处。所以,图书、档案、文物的集中管理可以理解为在不改变图书、档案、文物属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它们所特有的科学管理方式及理论构建,在整合图书馆和档案馆等等基础上实现集中三者的集中式管理。
二、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必要性
1.图书、档案、文物资源的共享是一种社会需求
根据社会信息存在的形式可以将它划分为“文献信息”和“非文献信息”两个方面。文献信息,顾名思义,就是以文献的形式来承载知识,或某一个事件信息和事实,可以说图书就是最为典型的文献信息。非文献信息往往来源于文献之外的各类信息,比如说实物和口头信息。而档案信息自然也包括了各类文献信息及非文献信。物信息的种类比较多,它一方面包括了各类文献信息同,另一方面也包括各种类型的非文献信息。虽然图书、档案、文物信息在分类上有些不同,但是,它们全部隶属于社会信息。伴随人们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与精细化,面对这种问题,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突破各类信息之间的壁垒,让它们相互联通,通过一个较为统一与完善的平台来促进信息的交流,从而满足社会对信息多种多样的需求。
2.集中式管理能够真正的实现图书、档案、文物资源的共享
当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达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但是,当前各自为政的现实情况大大阻碍了图书、档案、文物资源在社会之中的传递,这也是图书、档案、文物资源无法达到共享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图书、档案、文物资源的集中式管理要求图书、档案、文物资源三者突破地域的限制,但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技术处理。信息共享的根本目标在于社会财富的创造,而不是去探寻信息共享实现的方式。图书、档案、文物资源在地域上的集中实际上是达到了信息的共享,人们可以更为容易的接触到图书、档案、文物资源信息。
3.集中式管理能够改善图书、档案、文物资源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可以说,档案馆是一个带有严重行政色彩的组织,这种色彩实际上严重阻碍了档案在社会的流动。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构建档案馆的本来职能,让档案馆服务于大众。这是图书、档案、文物资源集中式管理的关键一步,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逐步开展:第一步,改变馆局合一的体制,从档案局中将档案馆分离出来,搬出高墙,走进大众;第二步,将档案馆、图书馆及博物馆进行合并,建设一个全新的文化事业服务机构,从而使档案馆最终走向平民化;第三步,让档案馆成为人们查询资料重要地点的同时,也要从社会吸取更多的藏品,促进多属性事物的均衡发展。
4.图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效益优势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都是由政府投资的非营利的文化事业性服务机构,“无偿服务”是它们共同的社会存在基础,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又是它们共同的历史责任。可见,相同的性质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合并具备可行性;相同的社会职能和相似的服务方式使它们的合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更不会减损它们的价值和作用。其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馆舍建筑都有防水、防盗、防火等技术要求;作为公共娱乐消遣场所,三馆都需要库房、借阅室、展览厅等建筑要求,总之,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馆舍的构建上有着相似的建筑设计要求,它们的共建只会减少成本而绝不会浪费资源,二馆的合并可以降低建设投入的总成本。第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地域上的集中,一方面可以免去人们往返馆间的车马劳顿之苦;另一方面,三大文化机构的地域集中无形’中亦加强了新馆的文化氛围;强烈的文化氛围同时提高了社会对三馆的关注度?,不断“升温”的新馆更有可能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
三、书、档案、文物集中式管理的实现途径
1.打破综合性档案馆“馆局合一”的行政体制
要想实现综合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机构上的合并,首先必须打破档案馆“局馆合一”的行政体制,将档案馆与档案局分开:对独立后的档案局实施双重领导,即在归属常委系列的同时,列入同级人民政府序列;独立后的档案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事业机构,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归属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这样做,档案馆能够与同级的图书馆、博物馆“为伍”,机构合并始具成功的条件和可能。
2.行政管理机关的变革
想要进行三馆合并,各级档案局就应与各级文化行政符理机关有“交集”,换句话说,档案局也应列入政府编制序列。所以,笔者认为,局、馆分设后的档案行政传理机关应接受党委和政府双重领导,即在归属常委系列的同时,列入同级人民政府序列。各级档案局只行使档案行政管理机构行政执法与管理职能,不再负责档案的保符和利用,真正地发挥“业务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二馆合并后的新馆是一个文物、档案、图书资源渠中管理的信息机构,现有的独立、分散的行政赞理体制无法适应综合性信息赞理的需求,图书、档案、文物事业的行政管理机构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关晓春. 浅谈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J]. 管理科学,2012,4.
[2] 杨新开. 浅谈新形势下的图书档案工作[J]. 新乡学院学报,2011,10.
[3] 李京芬. 论图书档案文献的保护及修复[J].兰台世界,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