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也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同时,新课标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能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且彻底的运用,也成为当下教育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既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又能使学生获得真实且全面的文本感受,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是要侧重于教师对文本的有效性备课。
毋庸置疑,当前充斥于市面上的各种备课资料可谓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这些都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能使教师迅速打开思路,直接切中文本分析中的重难点所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环境当中,往往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间较为紧凑的情况下,选择便捷性的方式,进入“快餐”式的吸收,就是在粗读文本的前提下,将各种资料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简单消化之后,就轻而易举地把相关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尽管这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且能够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较为关键性的内容。但是,我们也深知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之下,总是伴随着教师授课的“期待性结局”,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解析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握着关于讲授此文本全部内容的“决定权”,所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总是围绕在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以及教师对答案的提示等环节中进行,因此整个课堂也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按部就班地进行。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丧失,而且,由于教师过多地依赖于现有的资料教辅,而忽视自身对文本的真实感受,这就导致当学生在提出超乎教师预料的质疑之后,教师也往往会给予学生模棱两可且含糊其辞的答案,这也自然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故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文本,一定要有深入且独特的见解,而这个过程,也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至少三次的重复性阅读,即“三读”的方式来完成。
首先,教师对于文本“一读”的进行,应该使关注点集中于整篇文章文意的疏通,要对全篇文章的思想情感能有初步的了解,清楚眼前的作者与文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比如,在对散文单元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留意这些作品是因作者对时局不满而写的激愤之作,还是作者期望能够寄情于自然,而写的能使心灵暂获几分宁静的作品……
当然,这些内容是浅显易懂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留意文章的行文技巧,了解语文常识性知识在文中的运用,如表达手法,人物描写的技巧等等。这一切的出发点,实际也就是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时,存在的对文本理解的流程。所以,教师在“一读”的过程中,就要尝试着以学生的心态来应对文本,而这也可以为接下来的“二读”进行良好的铺垫。
接着,教师“二读”的过程就要在“一读”的基础上,对于文本的感受怀着更为敏锐的态度,而且,还要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过程,就在于能够从文本所囊括的有限知识范畴内,寻觅到关乎文本的独特魅力,也就是要寻找到贯穿文本的整条主线,以及在文本进行形式构造时,所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对于文言文单元的阅读,就可以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留意本文实虚词的用法,以及重点句式,词类活用现象的存在等等。
最后,教师“三读”的侧重点自然要建立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而这一过程既可以理解为是查漏补缺,也可以理解为针对眼前文本,作为阐释者的教师,能否产生新的思想信条,或者是更为深邃且新颖的阅读感受。例如,对于散文单元,如果在前期已经完成对文章思想的领悟,而在“三读”的时候,就要超脱于文本之外,寻找散文创作当中共性或个性的因素,
比如,在进行完对《故都的秋》的二次阅读之后,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到郁达夫当时心境的落寞,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联系到前面的《荷塘月色》中朱白清心情的不断变化,并且借此就可以对比二者创作理念的不同,从而获得对文本理解的融会贯通。
“三读”原则的运用,能够对当前教师在教学时所存在的困惑和疑虑,起到启示性的作用。事实上,在进行“三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获得对文本感受新的理,解。这种感受,一种是浅层的,可以言说的,也就是通过技术层面的分析来进行解说,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如何如何,文本结构的衔接怎样怎样,还有文中主要思想的存在等等,这些都是表面的,都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来传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深层的因素存在,也就是阅读者对于文本的最为直接和主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的主体则不在于文本,却在于阅读者本身,也就是教师首先要以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文本,并把自己对于文本的真实感受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所获,能够学以致用,并培养学生潜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和领悟到作者创作文本的深层目的,这样,最终就可以使教学过程获得质的升华。
总之,教师备课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可以说,充分的准备,是一节优秀课的关键。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每一节课都有各种不同因素,这更需要我们充分估计好情况,结合班级实际,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和教授上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课堂的高效与优质。
(河北省无極县职业技术中学)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既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又能使学生获得真实且全面的文本感受,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是要侧重于教师对文本的有效性备课。
毋庸置疑,当前充斥于市面上的各种备课资料可谓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这些都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能使教师迅速打开思路,直接切中文本分析中的重难点所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环境当中,往往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间较为紧凑的情况下,选择便捷性的方式,进入“快餐”式的吸收,就是在粗读文本的前提下,将各种资料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简单消化之后,就轻而易举地把相关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尽管这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且能够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较为关键性的内容。但是,我们也深知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之下,总是伴随着教师授课的“期待性结局”,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解析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握着关于讲授此文本全部内容的“决定权”,所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总是围绕在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以及教师对答案的提示等环节中进行,因此整个课堂也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按部就班地进行。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丧失,而且,由于教师过多地依赖于现有的资料教辅,而忽视自身对文本的真实感受,这就导致当学生在提出超乎教师预料的质疑之后,教师也往往会给予学生模棱两可且含糊其辞的答案,这也自然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故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文本,一定要有深入且独特的见解,而这个过程,也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至少三次的重复性阅读,即“三读”的方式来完成。
首先,教师对于文本“一读”的进行,应该使关注点集中于整篇文章文意的疏通,要对全篇文章的思想情感能有初步的了解,清楚眼前的作者与文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比如,在对散文单元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留意这些作品是因作者对时局不满而写的激愤之作,还是作者期望能够寄情于自然,而写的能使心灵暂获几分宁静的作品……
当然,这些内容是浅显易懂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留意文章的行文技巧,了解语文常识性知识在文中的运用,如表达手法,人物描写的技巧等等。这一切的出发点,实际也就是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时,存在的对文本理解的流程。所以,教师在“一读”的过程中,就要尝试着以学生的心态来应对文本,而这也可以为接下来的“二读”进行良好的铺垫。
接着,教师“二读”的过程就要在“一读”的基础上,对于文本的感受怀着更为敏锐的态度,而且,还要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过程,就在于能够从文本所囊括的有限知识范畴内,寻觅到关乎文本的独特魅力,也就是要寻找到贯穿文本的整条主线,以及在文本进行形式构造时,所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对于文言文单元的阅读,就可以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留意本文实虚词的用法,以及重点句式,词类活用现象的存在等等。
最后,教师“三读”的侧重点自然要建立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而这一过程既可以理解为是查漏补缺,也可以理解为针对眼前文本,作为阐释者的教师,能否产生新的思想信条,或者是更为深邃且新颖的阅读感受。例如,对于散文单元,如果在前期已经完成对文章思想的领悟,而在“三读”的时候,就要超脱于文本之外,寻找散文创作当中共性或个性的因素,
比如,在进行完对《故都的秋》的二次阅读之后,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到郁达夫当时心境的落寞,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联系到前面的《荷塘月色》中朱白清心情的不断变化,并且借此就可以对比二者创作理念的不同,从而获得对文本理解的融会贯通。
“三读”原则的运用,能够对当前教师在教学时所存在的困惑和疑虑,起到启示性的作用。事实上,在进行“三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获得对文本感受新的理,解。这种感受,一种是浅层的,可以言说的,也就是通过技术层面的分析来进行解说,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如何如何,文本结构的衔接怎样怎样,还有文中主要思想的存在等等,这些都是表面的,都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来传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深层的因素存在,也就是阅读者对于文本的最为直接和主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的主体则不在于文本,却在于阅读者本身,也就是教师首先要以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文本,并把自己对于文本的真实感受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所获,能够学以致用,并培养学生潜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和领悟到作者创作文本的深层目的,这样,最终就可以使教学过程获得质的升华。
总之,教师备课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可以说,充分的准备,是一节优秀课的关键。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每一节课都有各种不同因素,这更需要我们充分估计好情况,结合班级实际,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和教授上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课堂的高效与优质。
(河北省无極县职业技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