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新兴的史学流派或分支学科,全球史研究中的各类新范式正处在探索和形成之中,美国的柯娇燕教授则从宏观世界史的学术传统来理解什么是全球史,进而建立了自己关于全球史体系的“四大范式”模型。
关键词: 柯娇燕;《什么是全球史》;“四大范式”;学术构建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4-0072-04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刘森,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全球史作为新兴的史学流派或分支学科,至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也存在着较大争议与分歧,各种新的研究范式正处在探索和形成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柯娇燕教授撰写的《什么是全球史》从宏观世界史的学术传统来理解什么是全球史,无疑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柯娇燕教授在《什么是全球史》这本书导言中说“本书是一本入门读物”[1]143,其意图在于“告诉我们,全球史并不是西方史学家们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突发奇想,而是有其学术的历史与根基”[1]143,因此在书中对于“世界历史”的学术回顾占了很大的比重。以这样一种解释定义型的句子作为标题,说明了柯娇燕教授对现行的“全球史”标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方面,全球史,尤其是世界史的萌发时间历经漫长。自从人类的书写历史开始以来,每一群人都是自己的“世界”,自然就会产生记录这个“世界”的“世界史”,也许是他们打败的入侵者,也许是与他们和平相处的邻居,也许是时隐时现的野蛮部落。古典时期,各个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存在文献记载,中古时期各地旅行者也大多有见闻记述。地理大发现以后,资本主义兴起,全世界的交流和互动空前加强,人种、动物、资本、技术、文化都在逐步地变成“全球化”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说,自公元1500年以后的世界才是真正意思上的“全球”,这样的历史才称得上是“全球史”。但自人类有史以来,作为人类主要活动区域的亚欧两大区域始终都存在着横跨遥远距离的交流活动,这样的“世界史”、“交流史”当然不同于后来的“国际史”、“全球史”,但是仍可看作是后者的基础和前奏,例如时空沿革、史料提供、编纂方法。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关于历史的看法和观点,乃至编写历史的体例和方法。从诸多有关“全球史”的看法里筛选和提炼出适应当代人类发展和以资未来人类进步为鉴的观点、总结和完善“全球史”的学科体系,恐怕正是柯娇燕教授所要努力达成的。
另一方面,全球史本身就是具有贯穿性质的宏大历史,所面临的时间和空间、所要讨论的对象以及讨论时所运用的方法过于庞杂。其一,地域。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欧洲,现代学科体系的建设几乎都是欧洲人的贡献,欧洲视角和欧洲标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球性”、“世界性”的。“欧洲中心论”长盛不衰,很多人不认为其他地区拥有文明和历史。在持续地与各色人种交流以后,人们的想法有了改变,逐步意识到其他地方初始也是文明社会,只不过偏离了欧洲这种“成功的文明”。到后来,“西方后现代主义颠覆了‘西方模式普适论’,也颠覆了西方学术的‘真理性’”。[2]41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学者对于不同地区历史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改变,把中国、印度、中美洲等地的古代社会看作成了可以和欧洲平起平坐的伟大文明,这样的观念和编纂方法可以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及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对几种世界文明的编排方式看出端倪。在这种普世性的世界观兴盛以后,很多历史学者都又把眼光转移到历史上的某个地区对当时世界变化的重要影响上,诸如着重强调了阿拉伯兴起以后穆斯林对于东西方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沟通效应,或者是新航路开辟以前的以印度洋为中心的亚非交往体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可能是横跨南北半球的台湾、澳洲、南太平洋群岛、拉美之间复杂的迁徙网络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二,分期。历史学者都有一种不自觉的偏好——给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加以分期。这固然是为了感观的方便,同时这也是建立自己历史理论的直接办法。人类漫长的存在历史,肯定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对自己历史分期的方法,众说纷纭。我们最熟知的分期方法恐怕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斯大林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说。还有一种是历史学者普遍运用的分期——古典、中世纪、早期现代、现代,这种分期方式按照柯娇燕教授的话就是“并不能使这些概念真正成为‘世界的’、也远远没有达到‘全球的’观念,它只是在把作者和读者引向一种世界语言或全球编年表方面,使这些概念起作用。”[1]10尤其是关于中国和俄罗斯何时进入“封建”时代或者是“中世纪”时代的讨论尤为激烈,甚至连众所周知的有关“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的分界标志”这样的观点也被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朗表述为:“衰败”后的罗马文化、法律和特性持续了几个世纪,所谓的标志也并不是那么清晰和重要。[1]86其三,单体历史。自从社会史和微观史兴起以后,历史视角的下移使得以某个单体事物发展历史来阐发宏观全球史成为可能,可以称得上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例如马熙乐关于丝绸、马克·库尔兰斯基关于盐、斯泰勒及其同事关于玉米、巴巴拉·弗里兹关于煤炭、威廉·麦克尼尔关于舞蹈和操练的研究,乃至于还有关于白糖、疾病、陶瓷、葡萄酒以及寄生虫的挖掘和探讨。这些研究很多都是从单体事物的流动和传播方面来考察的,这样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直接史料,这种新的途径改变了人们对全球史的传统看法——这仅仅是一种编纂方法,只需要二手史料即可。
在书中,柯娇燕教授对世界历史编纂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学术回顾。她认为,对世界历史的探讨与叙事,经历了从《旧约》对人类早期历史的宏大叙述,史密斯等人主张的文化传播论、马克思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到当代麦克尼尔、沃勒斯坦、弗兰克等人对全球史的发展与构建。这一过程中可以提炼出四个范式:“分流”(Divergence)、“合流”(Convergence)、“传染”(Contagion)、“体系”(System)。以“四大范式”为基础,柯娇燕教授进一步评述了当今全球史研究中的不同流派及可能的发展方向,最终以回顾历史和评说现状来展望未来全球史发展的可能道路,从而告诉我们读者“什么是全球史”。 柯娇燕教授建立的“四大范式”模型——“分流”(Divergence)、“合流”(Convergence)、“传染”(Contagion)、“体系”(System),分别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章节。其实这种模型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一般事物分地区发展的通用模型——任何事物,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和人类有关的、无关的,相同的事物置于不同的区域内逐步发展,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域环境,发展过程中产生差异和多样性是必然的,这就是“分流”;因为是分布广泛的同一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必然呈现出相似性,这就是“合流”;由于地域相邻而自发地互动或者是人为地跨地区交流,这带来的相互影响就是“传染”;相对稳定、不间断、长时间地相互影响,可以形成交流的网络,这样就建立了互动的“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差异”、“相似”、“互动”、“系统”。本书也就是按照这种内在逻辑进行了编排,只不过是在最初的部分加上了反映此种结构雏形和世界历史宏大叙述萌发的介绍,在最后附加了作者对于全球史的整体构建的看法。
《什么是全球史》一书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使全球史表现出独特性的问题与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了解全球史的“四大范式”模型的窗口。柯娇燕教授建立的“四大范式”模型是基于宏大叙述的世界历史,对“以小见大”方式的单体历史叙述仅仅是有所提及而没有展开评述。因此,她仍然沿着传统路线,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其中的一小部分是“以小见大”的方式)把全球史看做是历史编纂的一种方法,[1]98所以她认真探讨的问题仍旧集中在对世界历史研究的范围、对象和方法上。她所认为的全球史应当是拥有全球视野(摈弃“欧洲中心论”)、探讨世界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差异和相同、构建全球范畴上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功能的体系结构,它最好还是拥有一种编年方法、一个分析中心、一种解释方法的历史编纂学科。
《什么是全球史》实际上是一本学术回顾性的著作。作者考察了人们对世界历史的长期探索,尤其侧重20世纪哲学和理念的急剧变化对历史学科的重大影响,在接受和批判前人著述的基础上得到了“全球史是什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是学术回顾,本书主要语言是介绍性质的,有这样简明的风格,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全球史”观念和“全球史”学科的入门书籍。虽然柯娇燕教授也自谦地说道“本书是一本入门读物”,但就目前全球史学科所处的尚不完善、初步发展的阶段而言,柯娇燕教授以学术回顾来理解什么是全球史,无疑非常有启发作用。[3]218本书的重点和创新之处,当属她建立的全球史“四大范式”模型,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两条线索:整个世界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状态和我们认识世界每个阶段的状态。柯娇燕教授的本意是把“整个世界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状态”放入自己的模型中,但是由于历史和历史学之间的差异,她不得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世界每个阶段的状态”。两个线索在长时间上大致是并行不悖的,但是有时候我们能发现,远古时期的信息量太少,导致我们认知的片面化;而“现代化”以来的信息大爆炸,又使得我们在纷乱头绪中的认识不能够精确。这就需要有人去评述我们的认识是否能正确反映当时的世界,柯娇燕教授在书中正是做了这样的工作。她在自己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在介绍和评述,在介绍举例的时候(不论是一个论据还是一个话题)往往不会告诉我们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可能还有其他的情况——在“合流”和“传染”两章中分别直接讨论农业起源和疾病传染的问题。这样表述的问题在于,有的读者可能以为她构建模型的涵盖过于狭小。而在评述的时候,除了大部分时间的直接评论,往往采用讽刺式的批评、借他人之口的评价。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那就是她在阐述一个理论时常常运用“介绍——批评——批评的批评”的写作方法,由此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不过,本书有三个明显的缺失。一是柯娇燕教授对自己提及的“以小见大”方式的全球史写作模式没有进行过多地阐述,她的重点完全放在了对世界历史的宏大叙事上。二是对自己所坚持的“全球史研究的客观限制条件”不能清晰地指出:宏大叙事容易夸大历史,强调互动容易忽视社会内部发展动力,区域性的文字文化差异不能真正实现对整个世界的全面认识。三是对重要的历史学者有关全球史研究的贡献介绍得不够全面,例如素来为学界所重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西方的兴起》(麦克尔尼著)等著作都着墨不多。
最后,我们来看看柯娇燕教授的同事给她这本书的评价。
Richard.Smith(莱斯大学):
“这是一本探讨全球史有关问题及其所具有的可能性的杰出导论。柯娇燕教授通过分析大量充满矛盾与难解之谜的文献,勇敢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为使不可能之事成为可能提出了卓越的、具有启发性的策略。”[1]封底
Adam Mckeown(哥伦比亚大学):
“该书是一本非常必要的全球史导论,介绍了过去两千年世界各地构想和写作全球史的方式——亦是一本关于各种世界历史的世界史。简明扼要的写作风格使该书成为学生的优秀入门读本。书中富有洞见和发人深省的分析,也会使专业史学家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表现最广泛、最基本的人类历史范式产生兴趣。”[1]封底
从历史深处走来,早期人类口耳相继的洪荒传说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巴别塔”之后的世界则分崩离析、互相隔绝。北非、西亚、东亚、地中海、中美洲的璀璨文明此起彼伏,最终由新开辟的航路将他们连接在一起。工业化时代,只有欧美是“文明国度”,而之后“欧洲中心论”的废置,终于让这片天空为全人类所共享,从外太空“俯瞰地球”则成为极大的可能。这便是柯娇燕教授建立的“全球史”模型,这样的“全球史”既是大历史的,也是全人类的。全球史和历史学科的其他分支一样,身上都肩负着长久而光荣的使命——了解过去,预备明天——“以此来理解在全部历史中塑造人类命运的力量,并且预测未来”,[1]112全球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全球史”究竟是怎样的?柯娇燕教授的这本《什么是全球史》,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学术回顾构建了自己的回答,这对于“全球史”学科和“全球史”读者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柯娇燕.什么是全球史[M].刘文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J].世界历史,2006(1).
[3]刘文明.全球史的研究范式、趋势与学科性质——评《什么是全球史》[A]//《全球史评论》第2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柯娇燕;《什么是全球史》;“四大范式”;学术构建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4-0072-04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刘森,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全球史作为新兴的史学流派或分支学科,至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也存在着较大争议与分歧,各种新的研究范式正处在探索和形成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柯娇燕教授撰写的《什么是全球史》从宏观世界史的学术传统来理解什么是全球史,无疑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柯娇燕教授在《什么是全球史》这本书导言中说“本书是一本入门读物”[1]143,其意图在于“告诉我们,全球史并不是西方史学家们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突发奇想,而是有其学术的历史与根基”[1]143,因此在书中对于“世界历史”的学术回顾占了很大的比重。以这样一种解释定义型的句子作为标题,说明了柯娇燕教授对现行的“全球史”标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方面,全球史,尤其是世界史的萌发时间历经漫长。自从人类的书写历史开始以来,每一群人都是自己的“世界”,自然就会产生记录这个“世界”的“世界史”,也许是他们打败的入侵者,也许是与他们和平相处的邻居,也许是时隐时现的野蛮部落。古典时期,各个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存在文献记载,中古时期各地旅行者也大多有见闻记述。地理大发现以后,资本主义兴起,全世界的交流和互动空前加强,人种、动物、资本、技术、文化都在逐步地变成“全球化”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说,自公元1500年以后的世界才是真正意思上的“全球”,这样的历史才称得上是“全球史”。但自人类有史以来,作为人类主要活动区域的亚欧两大区域始终都存在着横跨遥远距离的交流活动,这样的“世界史”、“交流史”当然不同于后来的“国际史”、“全球史”,但是仍可看作是后者的基础和前奏,例如时空沿革、史料提供、编纂方法。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关于历史的看法和观点,乃至编写历史的体例和方法。从诸多有关“全球史”的看法里筛选和提炼出适应当代人类发展和以资未来人类进步为鉴的观点、总结和完善“全球史”的学科体系,恐怕正是柯娇燕教授所要努力达成的。
另一方面,全球史本身就是具有贯穿性质的宏大历史,所面临的时间和空间、所要讨论的对象以及讨论时所运用的方法过于庞杂。其一,地域。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欧洲,现代学科体系的建设几乎都是欧洲人的贡献,欧洲视角和欧洲标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球性”、“世界性”的。“欧洲中心论”长盛不衰,很多人不认为其他地区拥有文明和历史。在持续地与各色人种交流以后,人们的想法有了改变,逐步意识到其他地方初始也是文明社会,只不过偏离了欧洲这种“成功的文明”。到后来,“西方后现代主义颠覆了‘西方模式普适论’,也颠覆了西方学术的‘真理性’”。[2]41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学者对于不同地区历史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改变,把中国、印度、中美洲等地的古代社会看作成了可以和欧洲平起平坐的伟大文明,这样的观念和编纂方法可以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及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对几种世界文明的编排方式看出端倪。在这种普世性的世界观兴盛以后,很多历史学者都又把眼光转移到历史上的某个地区对当时世界变化的重要影响上,诸如着重强调了阿拉伯兴起以后穆斯林对于东西方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沟通效应,或者是新航路开辟以前的以印度洋为中心的亚非交往体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可能是横跨南北半球的台湾、澳洲、南太平洋群岛、拉美之间复杂的迁徙网络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二,分期。历史学者都有一种不自觉的偏好——给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加以分期。这固然是为了感观的方便,同时这也是建立自己历史理论的直接办法。人类漫长的存在历史,肯定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对自己历史分期的方法,众说纷纭。我们最熟知的分期方法恐怕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斯大林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说。还有一种是历史学者普遍运用的分期——古典、中世纪、早期现代、现代,这种分期方式按照柯娇燕教授的话就是“并不能使这些概念真正成为‘世界的’、也远远没有达到‘全球的’观念,它只是在把作者和读者引向一种世界语言或全球编年表方面,使这些概念起作用。”[1]10尤其是关于中国和俄罗斯何时进入“封建”时代或者是“中世纪”时代的讨论尤为激烈,甚至连众所周知的有关“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的分界标志”这样的观点也被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朗表述为:“衰败”后的罗马文化、法律和特性持续了几个世纪,所谓的标志也并不是那么清晰和重要。[1]86其三,单体历史。自从社会史和微观史兴起以后,历史视角的下移使得以某个单体事物发展历史来阐发宏观全球史成为可能,可以称得上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例如马熙乐关于丝绸、马克·库尔兰斯基关于盐、斯泰勒及其同事关于玉米、巴巴拉·弗里兹关于煤炭、威廉·麦克尼尔关于舞蹈和操练的研究,乃至于还有关于白糖、疾病、陶瓷、葡萄酒以及寄生虫的挖掘和探讨。这些研究很多都是从单体事物的流动和传播方面来考察的,这样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直接史料,这种新的途径改变了人们对全球史的传统看法——这仅仅是一种编纂方法,只需要二手史料即可。
在书中,柯娇燕教授对世界历史编纂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学术回顾。她认为,对世界历史的探讨与叙事,经历了从《旧约》对人类早期历史的宏大叙述,史密斯等人主张的文化传播论、马克思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到当代麦克尼尔、沃勒斯坦、弗兰克等人对全球史的发展与构建。这一过程中可以提炼出四个范式:“分流”(Divergence)、“合流”(Convergence)、“传染”(Contagion)、“体系”(System)。以“四大范式”为基础,柯娇燕教授进一步评述了当今全球史研究中的不同流派及可能的发展方向,最终以回顾历史和评说现状来展望未来全球史发展的可能道路,从而告诉我们读者“什么是全球史”。 柯娇燕教授建立的“四大范式”模型——“分流”(Divergence)、“合流”(Convergence)、“传染”(Contagion)、“体系”(System),分别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章节。其实这种模型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一般事物分地区发展的通用模型——任何事物,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和人类有关的、无关的,相同的事物置于不同的区域内逐步发展,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域环境,发展过程中产生差异和多样性是必然的,这就是“分流”;因为是分布广泛的同一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必然呈现出相似性,这就是“合流”;由于地域相邻而自发地互动或者是人为地跨地区交流,这带来的相互影响就是“传染”;相对稳定、不间断、长时间地相互影响,可以形成交流的网络,这样就建立了互动的“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差异”、“相似”、“互动”、“系统”。本书也就是按照这种内在逻辑进行了编排,只不过是在最初的部分加上了反映此种结构雏形和世界历史宏大叙述萌发的介绍,在最后附加了作者对于全球史的整体构建的看法。
《什么是全球史》一书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使全球史表现出独特性的问题与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了解全球史的“四大范式”模型的窗口。柯娇燕教授建立的“四大范式”模型是基于宏大叙述的世界历史,对“以小见大”方式的单体历史叙述仅仅是有所提及而没有展开评述。因此,她仍然沿着传统路线,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其中的一小部分是“以小见大”的方式)把全球史看做是历史编纂的一种方法,[1]98所以她认真探讨的问题仍旧集中在对世界历史研究的范围、对象和方法上。她所认为的全球史应当是拥有全球视野(摈弃“欧洲中心论”)、探讨世界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差异和相同、构建全球范畴上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功能的体系结构,它最好还是拥有一种编年方法、一个分析中心、一种解释方法的历史编纂学科。
《什么是全球史》实际上是一本学术回顾性的著作。作者考察了人们对世界历史的长期探索,尤其侧重20世纪哲学和理念的急剧变化对历史学科的重大影响,在接受和批判前人著述的基础上得到了“全球史是什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是学术回顾,本书主要语言是介绍性质的,有这样简明的风格,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全球史”观念和“全球史”学科的入门书籍。虽然柯娇燕教授也自谦地说道“本书是一本入门读物”,但就目前全球史学科所处的尚不完善、初步发展的阶段而言,柯娇燕教授以学术回顾来理解什么是全球史,无疑非常有启发作用。[3]218本书的重点和创新之处,当属她建立的全球史“四大范式”模型,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两条线索:整个世界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状态和我们认识世界每个阶段的状态。柯娇燕教授的本意是把“整个世界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状态”放入自己的模型中,但是由于历史和历史学之间的差异,她不得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世界每个阶段的状态”。两个线索在长时间上大致是并行不悖的,但是有时候我们能发现,远古时期的信息量太少,导致我们认知的片面化;而“现代化”以来的信息大爆炸,又使得我们在纷乱头绪中的认识不能够精确。这就需要有人去评述我们的认识是否能正确反映当时的世界,柯娇燕教授在书中正是做了这样的工作。她在自己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在介绍和评述,在介绍举例的时候(不论是一个论据还是一个话题)往往不会告诉我们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可能还有其他的情况——在“合流”和“传染”两章中分别直接讨论农业起源和疾病传染的问题。这样表述的问题在于,有的读者可能以为她构建模型的涵盖过于狭小。而在评述的时候,除了大部分时间的直接评论,往往采用讽刺式的批评、借他人之口的评价。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那就是她在阐述一个理论时常常运用“介绍——批评——批评的批评”的写作方法,由此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不过,本书有三个明显的缺失。一是柯娇燕教授对自己提及的“以小见大”方式的全球史写作模式没有进行过多地阐述,她的重点完全放在了对世界历史的宏大叙事上。二是对自己所坚持的“全球史研究的客观限制条件”不能清晰地指出:宏大叙事容易夸大历史,强调互动容易忽视社会内部发展动力,区域性的文字文化差异不能真正实现对整个世界的全面认识。三是对重要的历史学者有关全球史研究的贡献介绍得不够全面,例如素来为学界所重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西方的兴起》(麦克尔尼著)等著作都着墨不多。
最后,我们来看看柯娇燕教授的同事给她这本书的评价。
Richard.Smith(莱斯大学):
“这是一本探讨全球史有关问题及其所具有的可能性的杰出导论。柯娇燕教授通过分析大量充满矛盾与难解之谜的文献,勇敢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为使不可能之事成为可能提出了卓越的、具有启发性的策略。”[1]封底
Adam Mckeown(哥伦比亚大学):
“该书是一本非常必要的全球史导论,介绍了过去两千年世界各地构想和写作全球史的方式——亦是一本关于各种世界历史的世界史。简明扼要的写作风格使该书成为学生的优秀入门读本。书中富有洞见和发人深省的分析,也会使专业史学家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表现最广泛、最基本的人类历史范式产生兴趣。”[1]封底
从历史深处走来,早期人类口耳相继的洪荒传说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巴别塔”之后的世界则分崩离析、互相隔绝。北非、西亚、东亚、地中海、中美洲的璀璨文明此起彼伏,最终由新开辟的航路将他们连接在一起。工业化时代,只有欧美是“文明国度”,而之后“欧洲中心论”的废置,终于让这片天空为全人类所共享,从外太空“俯瞰地球”则成为极大的可能。这便是柯娇燕教授建立的“全球史”模型,这样的“全球史”既是大历史的,也是全人类的。全球史和历史学科的其他分支一样,身上都肩负着长久而光荣的使命——了解过去,预备明天——“以此来理解在全部历史中塑造人类命运的力量,并且预测未来”,[1]112全球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全球史”究竟是怎样的?柯娇燕教授的这本《什么是全球史》,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学术回顾构建了自己的回答,这对于“全球史”学科和“全球史”读者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柯娇燕.什么是全球史[M].刘文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J].世界历史,2006(1).
[3]刘文明.全球史的研究范式、趋势与学科性质——评《什么是全球史》[A]//《全球史评论》第2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