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词典中耻的概念与内涵、中国传统中耻的内涵、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
中国传统文化 耻 内涵
词典中耻的概念与内涵
在我国古代书籍《周礼》、《尚书》、《诗经》中,对“耻”字的解释有不少记载,古语中“耻”又称“恥”,一般二者通用,这里将对二字加以解释。在现代汉语中,则基本使用“耻”字,而少用“恥”字。
在《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意思:第一,恥辱。“《宋史·岳飞传》有“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恥可雪。”《盐铁论·大论》言:“困辱不能死,恥也。”第二,羞愧、愧疚;羞愧之心、愧疚之心。《书·说命下》有“其心愧恥,若挞于市。”第三,羞辱。《说文·心部》有“恥辱也。”
总结“耻”的用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动词,用于自身感到羞耻或者替他人感到羞耻。二是形容词,形容某人具备羞耻心或羞耻感,或某事令人觉得可耻。三是名词,用作名词的恥最为常见,用于人时指的是羞耻心或者羞耻感,用于物时指的是羞耻、可耻之事。
中國传统文化中耻的内涵
(1)耻是礼仪行为形成的准则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个人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个人耻德养成的重要表现。自上古时代到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中的相关文字中有大量记载关于“礼”与“耻”的语录。春秋时期孔子的主张最为突出。孔子主张“礼”与“仁”,在《论语》中,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恭敬符合礼教,就能避免耻辱。这说明礼与耻有一定的联系,有礼有节是免耻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国古语中有礼仪廉耻之说法,古人把礼定为贵贱尊卑,义定为行动准绳,知荣明耻重在礼仪行为,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荣辱意识。
(2)耻是衡量人性的根本尺度
人性是人天生具有的属性,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耻”与人性的观点也是不胜枚举。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同样地,在《孟子·告子上》也出现类似的古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在《荀子》荣辱篇提到:“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好荣恶辱的欲望。因此,人性中羞恶之心是也就是知耻之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善端进而发展成善心。
(3)耻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
关于耻与国家的观点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有不同的体现。早在《尚书·说命下》中提到“昔先政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恥,若挞于市’”与《近思录》中“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是相同的含义,君子没有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耻辱,从侧面说明耻立足于社会群体之中,在社会群体中应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尽一份力量。《商君书》中还提到羞辱劳苦者是我们所不耻的,“羞辱劳苦者,民之所恶也”要求为政者在治国中实行仁政,不实行仁政是不耻的,只有实行仁政国家才能正常有序的发展下去。因此,个人荣誉和耻辱是建立在国家的荣誉和耻辱之上的,个人之耻是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的,耻也就由个人之耻上升到国家之耻。
(4)耻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必要保证
个人品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耻正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必要保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主要意思是古人不轻易许诺,是因为他们以行动不能兑现许诺为耻。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有想通之处。孔子认为君子应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应有羞耻之心。在《孟子》中曰“仁则荣,不仁则辱”,君子以仁德为贵,以不仁为耻。在《孟子》又提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与“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做了坏事要及早知道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动力,说明羞耻心对人们至关重要,是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耻德培养离不开个人的品德培养,耻不仅反映个体的道德修养,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5)耻是价值选择的重要原则
选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件事,可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有时又是一件艰难的事,中国传统文化中渗透着耻的文化,区别正确的事情,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才能避免耻辱。在 《孟子》中“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失人而耻为失也。如耻之,莫如为仁”讲的是人在选择不同的职业的时候,需要用正确的眼光对待,这样才能避免耻。“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意思是一个人肯定先有自辱的行为,而后别人才能侮辱他。《老子》提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选择知足的人是不会感到耻辱的,能够知道适可而止的人是不会有危险的,这样才可以长久。因此,对于耻的理解不同,选择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将会对我们以后的人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价值选择对于耻德的养成有不同的作用。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耻的研究的总结
(1)研究传统文化耻的内涵时,我们应该系统总结词典中耻的内涵与概念,如“羞耻、耻辱、羞愧”这三种含义之间的联系,并为进一步探讨耻的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2)在研究传统文化中耻的内涵时,具体体现在:义利观、个人品德、个人尊严、价值选择等方面,这些方面为我们实证研究提供研究的维度。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耻不仅仅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产生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在《报任安书》中记载了关于司马迁身受宫刑的心声,当时的耻辱刑不再是一种感化教育而是流变为对受刑的人身心的摧残。因此,我们应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并为研究提供合理可靠的研究理论与基础。
作者简介:付振超(1991年11月8日),女,汉,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162.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162.
[3] 沈米成,宋福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第340页.
[4] 李晶.孟子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60.
中国传统文化 耻 内涵
词典中耻的概念与内涵
在我国古代书籍《周礼》、《尚书》、《诗经》中,对“耻”字的解释有不少记载,古语中“耻”又称“恥”,一般二者通用,这里将对二字加以解释。在现代汉语中,则基本使用“耻”字,而少用“恥”字。
在《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意思:第一,恥辱。“《宋史·岳飞传》有“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恥可雪。”《盐铁论·大论》言:“困辱不能死,恥也。”第二,羞愧、愧疚;羞愧之心、愧疚之心。《书·说命下》有“其心愧恥,若挞于市。”第三,羞辱。《说文·心部》有“恥辱也。”
总结“耻”的用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动词,用于自身感到羞耻或者替他人感到羞耻。二是形容词,形容某人具备羞耻心或羞耻感,或某事令人觉得可耻。三是名词,用作名词的恥最为常见,用于人时指的是羞耻心或者羞耻感,用于物时指的是羞耻、可耻之事。
中國传统文化中耻的内涵
(1)耻是礼仪行为形成的准则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个人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个人耻德养成的重要表现。自上古时代到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中的相关文字中有大量记载关于“礼”与“耻”的语录。春秋时期孔子的主张最为突出。孔子主张“礼”与“仁”,在《论语》中,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恭敬符合礼教,就能避免耻辱。这说明礼与耻有一定的联系,有礼有节是免耻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国古语中有礼仪廉耻之说法,古人把礼定为贵贱尊卑,义定为行动准绳,知荣明耻重在礼仪行为,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荣辱意识。
(2)耻是衡量人性的根本尺度
人性是人天生具有的属性,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耻”与人性的观点也是不胜枚举。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同样地,在《孟子·告子上》也出现类似的古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在《荀子》荣辱篇提到:“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好荣恶辱的欲望。因此,人性中羞恶之心是也就是知耻之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善端进而发展成善心。
(3)耻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
关于耻与国家的观点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有不同的体现。早在《尚书·说命下》中提到“昔先政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恥,若挞于市’”与《近思录》中“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是相同的含义,君子没有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耻辱,从侧面说明耻立足于社会群体之中,在社会群体中应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尽一份力量。《商君书》中还提到羞辱劳苦者是我们所不耻的,“羞辱劳苦者,民之所恶也”要求为政者在治国中实行仁政,不实行仁政是不耻的,只有实行仁政国家才能正常有序的发展下去。因此,个人荣誉和耻辱是建立在国家的荣誉和耻辱之上的,个人之耻是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的,耻也就由个人之耻上升到国家之耻。
(4)耻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必要保证
个人品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耻正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必要保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主要意思是古人不轻易许诺,是因为他们以行动不能兑现许诺为耻。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有想通之处。孔子认为君子应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应有羞耻之心。在《孟子》中曰“仁则荣,不仁则辱”,君子以仁德为贵,以不仁为耻。在《孟子》又提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与“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做了坏事要及早知道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动力,说明羞耻心对人们至关重要,是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耻德培养离不开个人的品德培养,耻不仅反映个体的道德修养,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5)耻是价值选择的重要原则
选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件事,可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有时又是一件艰难的事,中国传统文化中渗透着耻的文化,区别正确的事情,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才能避免耻辱。在 《孟子》中“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失人而耻为失也。如耻之,莫如为仁”讲的是人在选择不同的职业的时候,需要用正确的眼光对待,这样才能避免耻。“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意思是一个人肯定先有自辱的行为,而后别人才能侮辱他。《老子》提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选择知足的人是不会感到耻辱的,能够知道适可而止的人是不会有危险的,这样才可以长久。因此,对于耻的理解不同,选择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将会对我们以后的人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价值选择对于耻德的养成有不同的作用。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耻的研究的总结
(1)研究传统文化耻的内涵时,我们应该系统总结词典中耻的内涵与概念,如“羞耻、耻辱、羞愧”这三种含义之间的联系,并为进一步探讨耻的内涵提供理论基础。
(2)在研究传统文化中耻的内涵时,具体体现在:义利观、个人品德、个人尊严、价值选择等方面,这些方面为我们实证研究提供研究的维度。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耻不仅仅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产生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在《报任安书》中记载了关于司马迁身受宫刑的心声,当时的耻辱刑不再是一种感化教育而是流变为对受刑的人身心的摧残。因此,我们应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并为研究提供合理可靠的研究理论与基础。
作者简介:付振超(1991年11月8日),女,汉,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162.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1162.
[3] 沈米成,宋福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第340页.
[4] 李晶.孟子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