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2秒的坠落,让33年的辉煌成为永久尘封的记忆。
作为我国著名的冒险家,衣瑞龙的飞行在充满了浪漫与传奇的同时,也潜藏着令人无比担忧的危机。最后的飞行,留下的不是翱翔天际的欢腾,而是无限的感慨和反思……
2013年2月24日,是农历蛇年的元宵节。这一天,70岁的衣瑞龙没有选择在家里共聚天伦,而是扛着重重的三角翼,驻足在四川省汉源县的太皇山上,准备挑战360度后空翻这一高难度动作。
衣瑞龙没有想到,这次胸有成竹的纵身一跃,竟定格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飞翔:在空中正常飞行2分钟后,衣瑞龙开始展现特技,但在后空翻做到一半时,三角翼开始剧烈摇晃,继而失去了平衡。站在山顶的三名随行人员顿时呆住了,束手无策的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他们最崇拜的“中国第一飞人”,以及常年陪伴飞人作战的滑翔机,一同坠入了汉源湖。
曾经,作为冒险家的衣瑞龙掷地有声地说:“这辈子,我要飞到不能飞为止!”没想到,誓言就这样一语成谶。33年的飞行生涯,在32秒的坠落后戛然而止。
叹息
本可避免的一场悲剧
衣瑞龙出事后,《环球人文地理》编辑部内一片哀伤。“我要飞喽”——多年前他在大瓦山顶峰的一声呼喊,似乎还回荡在耳畔。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衣瑞龙驾驶自制的无动力三角翼滑翔机,先后28次从峨眉山金顶飞下,后来又飞越了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昆明西山、广西桂林、湖南吉首、汉源龙塘山、马家山、江油窦圌山等多处高山,成为飞越国内高山最多的冒险家。
不过,即便是最有天赋的冒险家,也需要完善的安全保障才能持续创造辉煌。显然,出事那天的衣瑞龙忽视了这一点。他所使用的属于二类翼,时速只有80公里,而完成特技需要的是时速达到120公里的三类翼,也就是说,他的滑翔机并不适用于做后空翻这种高难度动作。
经验丰富的衣瑞龙会不了解这一点吗?据徒弟魏世豪介绍:为了实现特技,衣瑞龙对设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这并不能掩盖设备的技术缺陷。除此之外,衣瑞龙的滑翔机还留着草草修复后的“伤疤”。
1月29日,衣瑞龙首次挑战360度后空翻成功后,魏世豪曾提醒过他,这也许是侥幸的成功。然而,衣瑞龙用自己的“经验论”说服了徒弟。为了能够为该特技拍下清晰的视频,他选择了再度涉险,但遗憾的是,最终却没有能够延续幸运。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发前几日,衣瑞龙曾试图联系一艘摩托艇,以便在汉源湖面上待命,以保证安全,但联系未果后,他仍然没有改变飞行计划。此外,汉源县当地的有关部门在事前并不知晓衣瑞龙的训练行为,根本无法为保证安全而作出应急措施。
捧杀
被过度神化后的隐忧
2月26日晚,衣瑞龙遗体被打捞起来,遗体仍然呈标准飞翔姿势——似乎“飞人”的传奇已经延续到了进天堂前的最后一秒。
70岁的衣瑞龙在33年里创造了无数辉煌,英雄迟暮这个词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可承受的尴尬。
衣瑞龙的儿子衣熙俊告诉记者,这几年,外界关于父亲的闲言碎语很多,说他年纪大了需要隐退。但父亲却说,70岁了照样能飞。的确,衣瑞龙用行动体现了不服老的态度。今年年初,衣瑞龙第28次从峨眉山金顶成功飞下,打响了“飞侠”复出的漂亮一战。但是,无论在年龄还是装备硬件上,这位昔日的王者已不再具有多年前的绝对优势——安保问题成为了最大的隐患。
湖北省航空运动协会副主席李玉俭对衣瑞龙敬佩有加,但也不无惋惜。他认为,衣瑞龙绝对是无动力三角翼滑翔的里程碑式人物。在他的坚持和影响下,这项本已走进死胡同的运动在近两年又有了回暖的迹象。“可惜的是,衣老如此草率行事,严重地忽视了自身的能力。”
衣瑞龙出事后,广大网友在微博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从1990年9月,衣瑞龙用自制的三角翼滑翔机成功飞下峨眉山金顶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他的每次飞行都被贴上了令“草根”扬眉吐气的标签。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数次安保不完善的成功飞行之后,增添得更多的是衣瑞龙身上的传奇色彩。从他成名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带着悬念冒险”的外界期待,不负众望无疑成为了他飞行生涯的一大“包袱”。
矛盾
人前风光背后颓唐
与“中国第一飞人”这个名号极不相称的,是衣瑞龙的现实生活状况。
飞行是一件浪漫主义的事,但背后需要的是坚实的经济基础。为了能够更频繁地翱翔于天际,衣瑞龙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压力。
1987年,衣瑞龙从《体育博览》上看到了一幅外国人驾驶滑翔机的图,从此做起了“飞行梦”。他的第一架滑翔机,以方形钢管做骨架,土布做机翼。问世后,便一次次在小山坡试飞,弄得遍体鳞伤,周围的人认为他“神经有问题”,妻子觉得他不务正业,与他离了婚。
试飞失败后,衣瑞龙为了改进三角翼的材质构造,几乎跑遍了四川的大小铝厂,当时他每个月工资仅几十块钱,而一斤钢管需要25元,做完一架滑翔机需要整整40斤钢管。无奈之下,他把老房子卖掉,以支撑这巨大的开销。
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执拗的精神最终成就了后来的“飞人”。但光环背后并不是众星捧月,据衣熙俊介绍,父亲成名之后,有的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出一两万让他表演,他为了能够飞,也不顾主办方是否为他提供保险和准备完善的安保。在衣熙俊看来,父亲简直是为了小钱在“卖命”。
曾经有朋友提议,衣瑞龙应该凭借名气与其合办一家极限运动俱乐部,但讨厌束缚的他断然拒绝。几年后,那位朋友的俱乐部办得有声有色,可衣瑞龙还在过着清苦的日子,只能靠自制三角翼在网上赚点小钱,还常常因为侃价问题与买家争得面红耳赤。
可以说,随着衣瑞龙的名声越来越响,他与普通人的安定生活早就渐行渐远了……
作为我国著名的冒险家,衣瑞龙的飞行在充满了浪漫与传奇的同时,也潜藏着令人无比担忧的危机。最后的飞行,留下的不是翱翔天际的欢腾,而是无限的感慨和反思……
2013年2月24日,是农历蛇年的元宵节。这一天,70岁的衣瑞龙没有选择在家里共聚天伦,而是扛着重重的三角翼,驻足在四川省汉源县的太皇山上,准备挑战360度后空翻这一高难度动作。
衣瑞龙没有想到,这次胸有成竹的纵身一跃,竟定格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飞翔:在空中正常飞行2分钟后,衣瑞龙开始展现特技,但在后空翻做到一半时,三角翼开始剧烈摇晃,继而失去了平衡。站在山顶的三名随行人员顿时呆住了,束手无策的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他们最崇拜的“中国第一飞人”,以及常年陪伴飞人作战的滑翔机,一同坠入了汉源湖。
曾经,作为冒险家的衣瑞龙掷地有声地说:“这辈子,我要飞到不能飞为止!”没想到,誓言就这样一语成谶。33年的飞行生涯,在32秒的坠落后戛然而止。
叹息
本可避免的一场悲剧
衣瑞龙出事后,《环球人文地理》编辑部内一片哀伤。“我要飞喽”——多年前他在大瓦山顶峰的一声呼喊,似乎还回荡在耳畔。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衣瑞龙驾驶自制的无动力三角翼滑翔机,先后28次从峨眉山金顶飞下,后来又飞越了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昆明西山、广西桂林、湖南吉首、汉源龙塘山、马家山、江油窦圌山等多处高山,成为飞越国内高山最多的冒险家。
不过,即便是最有天赋的冒险家,也需要完善的安全保障才能持续创造辉煌。显然,出事那天的衣瑞龙忽视了这一点。他所使用的属于二类翼,时速只有80公里,而完成特技需要的是时速达到120公里的三类翼,也就是说,他的滑翔机并不适用于做后空翻这种高难度动作。
经验丰富的衣瑞龙会不了解这一点吗?据徒弟魏世豪介绍:为了实现特技,衣瑞龙对设备进行过多次修改,但这并不能掩盖设备的技术缺陷。除此之外,衣瑞龙的滑翔机还留着草草修复后的“伤疤”。
1月29日,衣瑞龙首次挑战360度后空翻成功后,魏世豪曾提醒过他,这也许是侥幸的成功。然而,衣瑞龙用自己的“经验论”说服了徒弟。为了能够为该特技拍下清晰的视频,他选择了再度涉险,但遗憾的是,最终却没有能够延续幸运。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发前几日,衣瑞龙曾试图联系一艘摩托艇,以便在汉源湖面上待命,以保证安全,但联系未果后,他仍然没有改变飞行计划。此外,汉源县当地的有关部门在事前并不知晓衣瑞龙的训练行为,根本无法为保证安全而作出应急措施。
捧杀
被过度神化后的隐忧
2月26日晚,衣瑞龙遗体被打捞起来,遗体仍然呈标准飞翔姿势——似乎“飞人”的传奇已经延续到了进天堂前的最后一秒。
70岁的衣瑞龙在33年里创造了无数辉煌,英雄迟暮这个词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可承受的尴尬。
衣瑞龙的儿子衣熙俊告诉记者,这几年,外界关于父亲的闲言碎语很多,说他年纪大了需要隐退。但父亲却说,70岁了照样能飞。的确,衣瑞龙用行动体现了不服老的态度。今年年初,衣瑞龙第28次从峨眉山金顶成功飞下,打响了“飞侠”复出的漂亮一战。但是,无论在年龄还是装备硬件上,这位昔日的王者已不再具有多年前的绝对优势——安保问题成为了最大的隐患。
湖北省航空运动协会副主席李玉俭对衣瑞龙敬佩有加,但也不无惋惜。他认为,衣瑞龙绝对是无动力三角翼滑翔的里程碑式人物。在他的坚持和影响下,这项本已走进死胡同的运动在近两年又有了回暖的迹象。“可惜的是,衣老如此草率行事,严重地忽视了自身的能力。”
衣瑞龙出事后,广大网友在微博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从1990年9月,衣瑞龙用自制的三角翼滑翔机成功飞下峨眉山金顶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他的每次飞行都被贴上了令“草根”扬眉吐气的标签。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数次安保不完善的成功飞行之后,增添得更多的是衣瑞龙身上的传奇色彩。从他成名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带着悬念冒险”的外界期待,不负众望无疑成为了他飞行生涯的一大“包袱”。
矛盾
人前风光背后颓唐
与“中国第一飞人”这个名号极不相称的,是衣瑞龙的现实生活状况。
飞行是一件浪漫主义的事,但背后需要的是坚实的经济基础。为了能够更频繁地翱翔于天际,衣瑞龙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压力。
1987年,衣瑞龙从《体育博览》上看到了一幅外国人驾驶滑翔机的图,从此做起了“飞行梦”。他的第一架滑翔机,以方形钢管做骨架,土布做机翼。问世后,便一次次在小山坡试飞,弄得遍体鳞伤,周围的人认为他“神经有问题”,妻子觉得他不务正业,与他离了婚。
试飞失败后,衣瑞龙为了改进三角翼的材质构造,几乎跑遍了四川的大小铝厂,当时他每个月工资仅几十块钱,而一斤钢管需要25元,做完一架滑翔机需要整整40斤钢管。无奈之下,他把老房子卖掉,以支撑这巨大的开销。
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执拗的精神最终成就了后来的“飞人”。但光环背后并不是众星捧月,据衣熙俊介绍,父亲成名之后,有的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出一两万让他表演,他为了能够飞,也不顾主办方是否为他提供保险和准备完善的安保。在衣熙俊看来,父亲简直是为了小钱在“卖命”。
曾经有朋友提议,衣瑞龙应该凭借名气与其合办一家极限运动俱乐部,但讨厌束缚的他断然拒绝。几年后,那位朋友的俱乐部办得有声有色,可衣瑞龙还在过着清苦的日子,只能靠自制三角翼在网上赚点小钱,还常常因为侃价问题与买家争得面红耳赤。
可以说,随着衣瑞龙的名声越来越响,他与普通人的安定生活早就渐行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