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语言;规范性;逻辑性;完整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B)—0045—0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 。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教师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功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在备课时,教师要注意备数学语言,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晰、前后连贯、逻辑性强,尽量避免把不规范的语言带进课堂。如,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这些不规范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勤思多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逻辑性
(一)让学生敢讲、敢说
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其中必然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幼稚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包容学生的不足,引导他们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讲、爱想。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大胆说,说得不好或者说错了也没关系。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说出了很多现象。如, “马路上一定有汽车行驶”“公鸡不可能下蛋”“人类将来有可能在月球上生活”……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想法,保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营造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供语言训练的时间和空间
1.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并能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每个学生都有反思的机会
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小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只要教师正确引导,还是能够回顾和整理出自己的心得。如,《认识人民币》一课小结时,教师就可以問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板书,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学生通过观察板书,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连平时胆小不爱说话的一些学生表现得也很积极。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强化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得到强化。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直观性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逐渐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把一张纸平均折成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②一共折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是否一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上颜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以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B)—0045—0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 。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教师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功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在备课时,教师要注意备数学语言,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晰、前后连贯、逻辑性强,尽量避免把不规范的语言带进课堂。如,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这些不规范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勤思多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逻辑性
(一)让学生敢讲、敢说
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其中必然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幼稚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包容学生的不足,引导他们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讲、爱想。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大胆说,说得不好或者说错了也没关系。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说出了很多现象。如, “马路上一定有汽车行驶”“公鸡不可能下蛋”“人类将来有可能在月球上生活”……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想法,保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营造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供语言训练的时间和空间
1.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并能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每个学生都有反思的机会
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小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只要教师正确引导,还是能够回顾和整理出自己的心得。如,《认识人民币》一课小结时,教师就可以問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板书,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学生通过观察板书,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连平时胆小不爱说话的一些学生表现得也很积极。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强化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
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动手操作,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得到强化。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直观性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逐渐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把一张纸平均折成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②一共折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是否一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上颜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以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