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战争与和平一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两个轮子。人类精神财富的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关于军事和战争的文化。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因此,无论从我军成长史还是军事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岛屿战争论》的贡献都是卓越的,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战略前瞻性,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
尚武精神的宣示:向海洋要安全要发展
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伴随着海盗行径、强盗逻辑和尚武征服、侵略掠夺的合理性解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惨痛的百年屈辱和深刻的反思。就文化层面而言,许多有识之士痛感汉民族尚武精神和海洋意识的缺失,是导致近代衰落和民族屈辱的重要原因。日前网络上播出了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宣传片,配以普京骑熊在森林河流中奔跑的PS图片,并发出警告:不要惹我!十分令人震撼。再相比好莱坞大片中层出不穷的美国英雄们不息演绎的速度与激情,我们文化基因中的欠缺显而易见。“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忍字头上一把刀。”“英雄本是傻人为。”……我们不是没有尚武的成分,而是相对比较弱势。无以言说的历史和现实都时刻提醒我们,精神的羸弱、英雄主义的缺失曾经是民族精神的致命软肋。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岛屿战争论》中,作者灌输了一种强悍的精神元素:“制岛,则制海;制海,则制天下!”“要驾驭岛屿战争的大棋局,必须把握全局,周密筹划,抓住要害,打赢战争!”清醒地告诫我们,“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岛屿的经济资源价值突显,一个岛屿就涉及一大片海洋利益,一个小岛争端就可能引发一场大的冲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于海洋岛屿的维护、保卫、争夺将显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中华民族必须准备“打赢两种战争:准备的战争和真实的战争。准备本身就是战争”。为此,书中特别强调了新时期人民战争的伟力有待深入挖掘,必须用好政略、军略、谋略,大力加强以强悍精神、军人血性要素为特征的军队文化软实力建设。作者依托自己长期的海岛作战训练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关于岛屿进攻作战的十大原则,成为本书指导性最强的实用部分。作者特别强调了登陆作战场“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的特殊性,指挥员要敢于拼决心、拼实力、拼速度等战斗精神方面的关键性要求。此外,关于心理战的《心论:兵不血刃的战场》,则围绕“知心、攻心”,在士气和精神层面上作文章,启人心智。
战争艺术的体验: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来说,无论准备的战争,还是真实的战争,都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犹如一部长篇小说,首先要做的是故事结构上的大布局,然后再作情节和细节上的铺排。《岛屿战争论》表明,围绕岛屿战争的头绪和细节都将是非常宏大和繁杂的。仅以海岛作战的各种保障为例,就指出了选择登陆场、工程保障、时间地点、数量质量、信息指挥、配送管理等八个方面。同时,统筹岛上和岛外两个战场,建设信息化指挥平台、实施扁平式诸军兵种集中指挥也都极端重要。
翻开厚厚的《岛屿战争论》,岛屿作战仿佛是一幅立体的图画:天象、海象、气象和岛(陆)象“四象”俱呈,卫星、计算机网络、无人机和武装侦察同行。具备这种全方位的视角,才有可能“拨开战场的迷雾”,形成正确的战役战术判断。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书中关于军种结合部可能出现严重隐患的论点,相当令人警醒:联合作战,既有各军种独立担当的战场,也有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战场,既有各军种之间的衔接,也有同一战场、同一地域军种之间行动的衔接。战争准备中,各军种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主要战场、主要作战任务、主要作战行动能力建设,而往往忽视军种结合部的能力建设,可能导致产生想象不到的薄弱环节,进而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岛屿战争论》十分重视武器装备保障,特别是信息化新型武器以及“特色菜”(杀手锏、五味子、新杀手包括装备的保养)在岛屿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用《戟论》专述其事。
不难看出,作者所具备的战略素养、全局观念、辩证思维以及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所形成的岛屿作战的艺术追求相当全面精彩。特别是在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上的细节提醒,对于我军未来可能的真正的战争和当前不断延续的准备的战争,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岛屿文化嘉年华:彰显“绿色战争”价值理念
《岛屿战争论》告诉我们,时至今日,岛屿早已不仅是地理学家眼中的人文地物标记,还是经济学家心目中可贵的资源和财富;岛屿也不仅仅是军事家眼中“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还是文化学者心目中不同人类文化的承载地: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音乐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餐饮文化……
千百年来,战争作为解决人类社会矛盾最高级、最直接,也最惨烈的冲突方式,同时又融汇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工业水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是一个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另一方面,战争无论呈现什么样的新形态,都离不开其主体——人,特别是高级将领。所以在《将论》中,作者鲜明地指出“打仗,打将”,进而提出为将者必须具有“三才(统御、指挥、政治)”“三德(忠、勇、爱)”“三戒(胜纵、私欲、懈惰)”的综合要求,从而把关于战争文化的思考追求,最终落在了人与武器结合的坚实之处。
世界上所有的军事理论家在描述关于战争的理论时,都不能不思考关于战争的本质及其背后的价值问题。从中国古代先贤的“非战”“慎战”,反对“妄战”论,到近代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从马汉的海权论到杜黑的制空权论;从二战以来的核战理论,到美国的“海空太空一体化战争”理论……随着人们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法律、宗教之间复杂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全球一体化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全世界的军事理论家阐释当代战争的背景意义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架下,国家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最明显的例证是近些年来中日之间的领海岛屿争端,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但仍没有对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战争价值理论明显地受到现代国际一体化经济格局的左右。各国的政治家比他们的前辈仿佛更精于经济成本与风险的计算,意识到打一场赔本的战争是愚蠢的选择。
基于新的世界大势,《岛屿战争论》警告人们“莫拿国运赌战争!”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表明,战争是无情的、疯狂的、残酷的、血腥的。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暴力中寻找文明的法码,祈求人类共同伦理及国际法来尽可能地避免战祸的发生。《岛屿战争论》就此进行了非常客观的分析,指出“对交战行为加以限制,对战争受难者予以保护,无疑是人类的福音”,让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并由此得出新的论断:“非武力斗争不可避免地逐渐成为政治与战争之间的独立而重要的阶段”,未来战争演进过程将从“政治——战争”两段论演绎为“政治——非武力斗争——战争”三段论;以减少伤亡和破坏、低耗、环保为标志的“绿色战争”理念很可能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这个很具创新意义的理论阐述,蕴含了让许多持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达成共识的巨大可能性,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博大的人文情怀。
(据作者在《岛屿战争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岛屿战争论的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 王浩钟)
尚武精神的宣示:向海洋要安全要发展
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伴随着海盗行径、强盗逻辑和尚武征服、侵略掠夺的合理性解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惨痛的百年屈辱和深刻的反思。就文化层面而言,许多有识之士痛感汉民族尚武精神和海洋意识的缺失,是导致近代衰落和民族屈辱的重要原因。日前网络上播出了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宣传片,配以普京骑熊在森林河流中奔跑的PS图片,并发出警告:不要惹我!十分令人震撼。再相比好莱坞大片中层出不穷的美国英雄们不息演绎的速度与激情,我们文化基因中的欠缺显而易见。“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忍字头上一把刀。”“英雄本是傻人为。”……我们不是没有尚武的成分,而是相对比较弱势。无以言说的历史和现实都时刻提醒我们,精神的羸弱、英雄主义的缺失曾经是民族精神的致命软肋。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岛屿战争论》中,作者灌输了一种强悍的精神元素:“制岛,则制海;制海,则制天下!”“要驾驭岛屿战争的大棋局,必须把握全局,周密筹划,抓住要害,打赢战争!”清醒地告诫我们,“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岛屿的经济资源价值突显,一个岛屿就涉及一大片海洋利益,一个小岛争端就可能引发一场大的冲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于海洋岛屿的维护、保卫、争夺将显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中华民族必须准备“打赢两种战争:准备的战争和真实的战争。准备本身就是战争”。为此,书中特别强调了新时期人民战争的伟力有待深入挖掘,必须用好政略、军略、谋略,大力加强以强悍精神、军人血性要素为特征的军队文化软实力建设。作者依托自己长期的海岛作战训练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关于岛屿进攻作战的十大原则,成为本书指导性最强的实用部分。作者特别强调了登陆作战场“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的特殊性,指挥员要敢于拼决心、拼实力、拼速度等战斗精神方面的关键性要求。此外,关于心理战的《心论:兵不血刃的战场》,则围绕“知心、攻心”,在士气和精神层面上作文章,启人心智。
战争艺术的体验: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来说,无论准备的战争,还是真实的战争,都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犹如一部长篇小说,首先要做的是故事结构上的大布局,然后再作情节和细节上的铺排。《岛屿战争论》表明,围绕岛屿战争的头绪和细节都将是非常宏大和繁杂的。仅以海岛作战的各种保障为例,就指出了选择登陆场、工程保障、时间地点、数量质量、信息指挥、配送管理等八个方面。同时,统筹岛上和岛外两个战场,建设信息化指挥平台、实施扁平式诸军兵种集中指挥也都极端重要。
翻开厚厚的《岛屿战争论》,岛屿作战仿佛是一幅立体的图画:天象、海象、气象和岛(陆)象“四象”俱呈,卫星、计算机网络、无人机和武装侦察同行。具备这种全方位的视角,才有可能“拨开战场的迷雾”,形成正确的战役战术判断。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书中关于军种结合部可能出现严重隐患的论点,相当令人警醒:联合作战,既有各军种独立担当的战场,也有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战场,既有各军种之间的衔接,也有同一战场、同一地域军种之间行动的衔接。战争准备中,各军种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主要战场、主要作战任务、主要作战行动能力建设,而往往忽视军种结合部的能力建设,可能导致产生想象不到的薄弱环节,进而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岛屿战争论》十分重视武器装备保障,特别是信息化新型武器以及“特色菜”(杀手锏、五味子、新杀手包括装备的保养)在岛屿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用《戟论》专述其事。
不难看出,作者所具备的战略素养、全局观念、辩证思维以及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所形成的岛屿作战的艺术追求相当全面精彩。特别是在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上的细节提醒,对于我军未来可能的真正的战争和当前不断延续的准备的战争,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岛屿文化嘉年华:彰显“绿色战争”价值理念
《岛屿战争论》告诉我们,时至今日,岛屿早已不仅是地理学家眼中的人文地物标记,还是经济学家心目中可贵的资源和财富;岛屿也不仅仅是军事家眼中“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还是文化学者心目中不同人类文化的承载地: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音乐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餐饮文化……
千百年来,战争作为解决人类社会矛盾最高级、最直接,也最惨烈的冲突方式,同时又融汇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工业水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是一个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另一方面,战争无论呈现什么样的新形态,都离不开其主体——人,特别是高级将领。所以在《将论》中,作者鲜明地指出“打仗,打将”,进而提出为将者必须具有“三才(统御、指挥、政治)”“三德(忠、勇、爱)”“三戒(胜纵、私欲、懈惰)”的综合要求,从而把关于战争文化的思考追求,最终落在了人与武器结合的坚实之处。
世界上所有的军事理论家在描述关于战争的理论时,都不能不思考关于战争的本质及其背后的价值问题。从中国古代先贤的“非战”“慎战”,反对“妄战”论,到近代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从马汉的海权论到杜黑的制空权论;从二战以来的核战理论,到美国的“海空太空一体化战争”理论……随着人们对战争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法律、宗教之间复杂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全球一体化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全世界的军事理论家阐释当代战争的背景意义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架下,国家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最明显的例证是近些年来中日之间的领海岛屿争端,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但仍没有对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战争价值理论明显地受到现代国际一体化经济格局的左右。各国的政治家比他们的前辈仿佛更精于经济成本与风险的计算,意识到打一场赔本的战争是愚蠢的选择。
基于新的世界大势,《岛屿战争论》警告人们“莫拿国运赌战争!”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表明,战争是无情的、疯狂的、残酷的、血腥的。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暴力中寻找文明的法码,祈求人类共同伦理及国际法来尽可能地避免战祸的发生。《岛屿战争论》就此进行了非常客观的分析,指出“对交战行为加以限制,对战争受难者予以保护,无疑是人类的福音”,让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并由此得出新的论断:“非武力斗争不可避免地逐渐成为政治与战争之间的独立而重要的阶段”,未来战争演进过程将从“政治——战争”两段论演绎为“政治——非武力斗争——战争”三段论;以减少伤亡和破坏、低耗、环保为标志的“绿色战争”理念很可能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这个很具创新意义的理论阐述,蕴含了让许多持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达成共识的巨大可能性,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博大的人文情怀。
(据作者在《岛屿战争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岛屿战争论的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 王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