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最后的管理大师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滑稽而又现实的世界,能够称之为大师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曾受到过特定偶像的崇拜,也曾受过反对派的强烈质疑。学界的争议永远是推动学术健康发展的催化剂,管理学界也不例外。
  何谓真正的大师?英国著名管理学家查尔斯 · 汉迪在《大师的大师》一书中 表示:“他们担任诠释的角色,将有效的观念与方法传播出去。他们是管理学的蜜蜂,在全球各国嗡嗡地飞来飞去,写书、演讲、担任顾问。奇怪的是,学院的管理学教授很少选用他们写的书籍当作教材。”当汉迪把彼得 · 德鲁克推到管理大师第一位的同时,也不忘自娱地把自己排进大师的行列。
  对于德鲁克,这位最具有争议性的管理学大师,《哈佛商业评论》曾这样赞誉:“只要一提到彼得 · 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通用电气前任CEO官杰克 · 韦尔奇更是推崇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 · 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德鲁克最后的16个月,他把生命中最后的时间给了伊丽莎白 · 哈斯 · 埃德莎姆,这位富有睿智的女性作家此前就因完成鲍尔 · 马文的传记《麦肯锡传奇》闻名于管理咨询行业。德鲁克选择埃德莎姆,看重了她的管理咨询经验(麦肯锡咨询顾问)和天才作家的双重背景,事实证明,德鲁克的选择没有错。
  《德鲁克的最后忠告》一书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发展。在这本书中,埃德莎姆并没有像记者一样,担任“传话筒”的角色,书中并没有摘录太多德鲁克的原话,而是创造性地结合自身的管理咨询经验,以独有的麦肯锡式分析问题方法印证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实践性。
  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强调我们进入了一场激进而又宁静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我们所熟悉的传统商业模式正在走向消亡:企业不再销售产品,而是销售经验。不再存在竞争者,有的只是能以更多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合作者,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和更多的选择方案”。细心的读者发现,IBM、Cisco、Infosys等信息技术公司,目前所销售的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提供解决方案,以创造更好的未来,他们可能此刻和你同肩并战,下一刻就成为你的竞争对手,可以说,企业之间没有永远的合作伙伴,只有永恒的利益驱动。
  在这场宁静的革命中,埃德莎姆总结了德鲁克给管理者的三大启示,即知识比有形资产更具有价值、振兴美国经济需要和竞争对手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战略制定应当和战术同步进行并作为一项日常管理活动。这三大启示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强劲的生命力,对于战略,他更是认为“一项战略应把关键性资源配置到能有效地实现成果的具体任务上”,如果无法实现成果交换,则该战略制定是无效的、徒劳的。
  从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是德鲁克毕生认为企业应当重视的问题,即与客户结成同盟、创新与放弃、合作和协调、员工与知识、建立系统有效的决策机制。埃德莎姆巧妙地把它称之为创造明天和规划未来蓝图的德鲁克式汽车,其中客户是汽车的方向盘,印证了“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又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创新、放弃、合作、员工和知识构建了汽车运转的动力工具;决策、规范和价值观是支撑以上因素的底盘。
  德鲁克认为,企业主要有八大目标,但市场营销和创新是企业设定目标过程中的两个基础领域。和德鲁克早期学术生涯相比,他的晚年更注重创新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由于他对美国大型企业的“失恋”(见《大师中的大师》),上世纪80年代后转向了新产业的企业家,创作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埃德莎姆评价德鲁克“创新成为了德鲁克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所有著作的基石”。对于创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德鲁克继承了他的导师熊彼特的观点,熊彼特说“创新意味着毁灭”,而德鲁克说“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彻底改变客户的期望”。书中提及的创新的七大来源和开发创新资源的四大途径,是对德鲁克创新理论的总结,相信对管理实践有所裨益。
  德鲁克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光芒永远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套用沃伦 · 巴菲特的一句话“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在这个“伪大师”出没的年代,真正的大师应当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的管理思想应当服务于管理实践,而在传统管理理论日益式微的悲剧下,德鲁克也许就是最后的管理大师!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斯图尔特 · 戴蒙德
  每一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沃顿商学院,成为川普和巴菲特的校友。而戴蒙德教授的谈判课,连续13年都是沃顿商学院最抢手的课程。
  通过对这3万多人的谈判案例进行研究,加上40余年来在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体验和感悟,戴蒙德教授总结出了一套具体详细、实践性强、效果更好的谈判技巧。本书以该课程为基础,介绍了一整套极其有效、适用于任何人和任何情境的谈判技巧:孩子和工作、旅行和购物、商场、政坛、人际关系、文化差异、爱人和伴侣、竞争对手等。戴蒙德教授强调,无论是要求店家折价100元,还是要求厂商降价1万元,所使用的谈判工具都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当你学会了谈判,在生活各方面你都能争取更多!他所教过的3万个学生都获得了他的真传,在各行各业如鱼得水,享受梦寐以求的人生。
  《清单革命:防范错误,从改变观念开始》
  阿图 · 葛文德
  现代世界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任何一个需要从业人员掌控大量知识的领域都难逃厄运。从医疗到金融,从商业到行政,生活中的错误屡屡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人类渴望终结错误,再造安全的生存空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曾推动奥巴马医改的白宫顾问阿图 · 葛文德通过在医疗领域的实践,掀起了一场“清单革命”,并将革命风潮推广到建筑、飞行、金融、行政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使用清单,就是为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它能够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如记忆不完整或注意力不集中。作者在书中提出清单的4大行事原则:权力下放、简单之上、人为根本及持续改善。它们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实用的支持体系,将在复杂的世界中拯救你的生活。
  《权谋:如何赢得权力》
  克里斯 · 马修斯
  这是一本被通用电气两代CEO 杰克 · 韦尔奇和杰夫 · 伊梅尔特盛赞的书;政治家的圣经,领导者的枕边书,职场人的路线图,普通人的生存手册。
  《权谋》作者克里斯 · 马修斯是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拥有28年美国政坛高层幕僚经历,及15年的报刊从业经历,他深谙优秀政客的成功秘诀,被誉为“政治游戏分析师”、“当代的马基雅维利”。作者告诉我们权力是“演”出来的,他将带领我们穿越喧嚣嘈杂的政治历史,挖掘权力丛林的宝藏,找到个人成功的最佳路径。
  本书从4个方面着手:盟友、对手、声誉和成功,深入探讨了权力丛林法则,这些权力真理对于每一个领导者、政治家、职场人士及普通人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公司的产品。詹姆斯 · 柯林斯和杰里 · 波勒斯在《基业长青》中写道:“如果拿生命做赌注,赌我们研究的哪一家公司会在未来50~100年继续成功和适应,我们会把赌注下在3M上。”  在《商业周刊》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评选的2007 年度全球最具创新性的50 家企业中,3M公司名列第七。近百年来,3M共开发了69000 多种新产品,平均约每2天开发3个新
期刊
自“5·25”创始人吴长江辞职事件后,雷士照明(HK.02222)这家原本被香港财经媒体评为“杰出上市企业”的“行业典范公司”,已经一步步陷入口水与危局的泥潭之中。  以“7·13罢工事件”、“8·12断供事件”为代表,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已经被内讧严重拖累;以游行队伍手中“逼走吴总,股价狂跌,经营惨淡,施耐德滚蛋”的口号为代表,创始人和投资方的矛盾已然无以复加;网络看客关心的是“猛于虎的外资会不会鲸
期刊
所谓“绩效主义”,是指“唯绩效是举”、以绩效论英雄,单纯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各种资源分配决定因素的绩效管理行为。虽然有人认为,土井利忠(笔名天外伺朗)认为“绩效主义导致索尼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减弱”的观点是日本传统管理思想充满怀旧情结在向欧美绩效主义发难,是因为其自身及其代表的群体的利益受到不公正对待而发泄的不满,但是,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持有这种观点的不乏其人,稻盛和夫就是其中之一,而欧美国
期刊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绩效管理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作为管理者手中的“利器”,绩效考核的方法层出不穷,各种研究成果和培训资料也是汗牛充栋。但是,伴随着绩效管理的发展,对其质疑的声音却从未停止。早有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建议:废除员工的定额标准,废除管理人员的量化指标;近有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原名土井利忠)发表文章称“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2012年5月,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在其微博中称“绩效主义”是企业的
期刊
近年,随着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进一步饱和,业务增长空间急剧缩小,企业效益、价值的增长陷入了困境。同时随着企业价值链外延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如何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重塑价值创造方式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正在成为各企业发展的主旋律,绩效管理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力方法。  毋庸置疑,企业的实质就是一种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实现价值创造和增值是企业运营的不变追求和本质目标。因此
期刊
穷人也能贷款  宜信是一家以“信用”为基础的P2P(peer-to-peer)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公司。它为中国没有受到传统金融体系重视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筹措资金、实现发展;为大众富裕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多年来,中国有资金需求的低收入人群和高成长人群一直处于资金贫血状态。他们不符合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所严格要求的贷款条件,如贷款必须有一定资产做抵押等,因而无法获得贷款。宜信公司设计了完全
期刊
战国时期,纵横家在列国纷争中如鱼得水,为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另类资源,苏秦、张仪为其代表。对纵横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战国策》;对纵横理论的总结,主要见于《鬼谷子》。纵横家的诞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如果不是兼并战争造成的丛林状态,就没有纵横思想的形成基础。纵横哲学来自中国传统的阴阳相对和变易转化思想,但其价值目标单一化,聚焦于现实功利。纵横家以游说列国作为达成目标的主要手段,他们的主要兴趣集
期刊
所有员工,可以自己决定何时上班、工作多久;员工可以决定自己的工资,公司也会提供其他公司的薪酬资料供员工参考;员工想要自立门户,公司会出资帮助;新来的员工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在公司各部门逛逛,找到自己喜欢并适合的工作;员工还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培训项目;还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员工可以拥有最长连续三年的假期……  这就是巴西塞姆勒公司(Semco)的管理方式,在很多人看来,如此放权会让员工变得懒惰;没有
期刊
1996年岁末,去旧迎新之际,中国人照例展望未来。香港回归、十五大、三峡工程……即将发生的诸多大事,激起人们对新一年的向往和期待。看起来,新的一年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秦池“标王”坠地  一切如姬长孔所料,3.2亿元夺标,再一次让小小的秦池酒厂名声大噪。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电视天天对着8亿观众反复喊着秦池酒的名字,那是件令秦池人心醉的事情”。  在姬长孔的如意算盘中,利用“标王”的光环效
期刊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索尼曾经是一个辉煌的名字。1946年创立,是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电视机、第一台晶体管微型录像机的开发者,是风行天下的特丽珑彩电、Walkman随身听、PSP游戏机的制造商,甚至是中曾根首相自豪的“左脸”。索尼也曾经是全球500强的前30强,是管理学教材中不变的创新楷模,是当今如日中天的三星曾经崇拜和追赶的标杆。  然而如此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