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cj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四年级我锁定了一样东西,《新华字典》。这个念子是语文老师点燃的。语文老师在班里说,字典是一个不说话的老师,有啥不知道的,问它,比我都强。语文老师的话只说到这里,他并没有要求学生去买字典,像劳动课要带铁锨、镰刀那样。显然,要求每一个小学生都购买一本字典,是不现实的。
  那个时候虽说哪个星期都要劳动一回,功课也还是要的。比如一个星期要写一回大字,写一篇作文。写大字不是写贴出去的大字报,是写毛笔字。毛笔字作业发下来,我们会看到,在写得好看的那个字上,老师会用蘸着红墨水的毛笔圈一个大大的圈儿。作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个题目,大都不在班里守着。老师说,大家好好写,不要乱,不会写的字,可以问一问王新华同学。然后就走了。这节课上,很多同学就会从座位上跑到我跟前,问恶霸地主的“霸”字,残酷剥削的“酷”字之类的字怎么写。对于大多数的人,我都能把那个字写在他们伸出来的手上,没让他们白跑一趟。有的时候,我也会被他们问住,让他们空手而归。这个时候,在这个班里,我比任何人,都想拥有一本《新华字典》。
  和我一样想有一本《新华字典》的还有一个怀正。我不知道怀正为什么也想一本字典。怀正和我是一个村上的,比我大两岁,高了一头,他学上晚了,还跟我一个班。怀正还有一个弟弟老广,比我们低一年级。怀正不跟老广玩,有事没事都爱找我。怀正在劳动课上,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虽然是干活,受了表扬也很高兴。怀正的学习不咋样,作文课上也是不断地往我跟前跑。
  在公社的那个小小的新华书店里,我和怀正已经两次把《新华字典》捧在手里。这里的《新华字典》有两个样子,深蓝色胶壳的,背后右下角写着,定价:1.30元。深绿色硬纸壳的,定价:0.85元。两个样子的字典我俩交换着在手里翻弄着。最后,都老老实实地把它交还给女营业员。我们俩手里的钱兑在一起,还不够一本纸壳的。怎么办?我们当然想过跟大人要。这么多的钱,家里人肯定不会给。这个学期,我们的学费是一块钱;县里下来的干部老刘,在村子里轮着吃,晚饭吃过就付账,一天一斤粮票,两毛钱。
  两本厚墩墩的字典重新往柜台里一摆,一点儿都不认得我俩了。我们的心里空空落落的,像是放学路上的肚皮。最后,我们用攥在手里的毛票和分币各自买了一本画册子。怀正买的是《闪闪的红星》,我买的是《艳阳天》。
  《新华字典》离我们更遥远了。
  我们决定从头开始。
  一个星期天,我把一家人随便丢放在窗台、墙旮旯,床底下不能再穿的破鞋子全部翻找出来,像书本一样一只只地码起来,用一根小绳子捆结实。
  我把这些东西拾掇好的时候,怀正已经背着同样的东西过来了。怀正穿着一件破棉袄,肘子上露着白花花的棉套子。我也是。天冷了。我们一起上了路。我不知道公社收购站收这些东西弄啥子。课本上说东汉的蔡伦是把破渔网、破布捣碎了造纸。我们背着的这捆破鞋从帮到底儿都算是破布,也是造纸吧。怀正说不是的,纸都是白的,我们的破鞋都黑嘟嘟的,还净是泥巴。
  我们放到磅上一称,都是十几斤。我们拿着一张票到另一个窗口去领钱。破鞋二分钱一斤,我领到了三毛多钱,怀正却是四毛多。怀正除了一捆破鞋,还有一团子乱麻。这团乱麻家里人不让他拿,说理一理还能搓绳,他硬是拿出来了。乱麻很贵,一斤一毛二。怀正拿到四毛多钱,他说再凑几回,他要那本胶壳的。他说纸壳的用不几天就卷了,要它弄啥。怀正说这些话的时候不慌不忙的,像个大人。我觉得怀正确实有这个实力。怀正说咱再去看看字典,我说别去了,再去人家也不拿给咱看了,那女的肯定认得咱俩了。于是,我们又重新回到收杂货的地方。我们要再看看还有哪些东西好卖钱。有个妇女把一葫芦白生生的半夏倒在了秤盘子上,收购员给她称。半夏是好药材,很贵,七八毛钱一斤,可是这东西小得很,一棵秧子只结一个,又扎得很深,挖出来还要剥皮,晒干,弄一斤不容易。有个小孩子拿了两块一面白一面青的王八盖来卖。这东西也不便宜,大的一块能卖一毛钱。不久前我上学的路上抓了一只大王八,拆了一小盆肉,那个盖子娘拿给悠乡的货郎换针线了。
  这时,揪嘴进来了。
  揪嘴的胳膊窝夹着一个卷着的袋子。袋子慢慢伸开,里头裹着的是一只大黄皮。黄皮也就是黄鼠狼,又叫鼬子。黄皮一拿出来,我们当下就闻到了一股臊味。黄皮黑着嘴,尾巴很长,差不多有一尺。揪嘴把黄皮放在收购员开票的桌子上,一声不响。收购员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把黄皮捧起来,尖着嘴,对著黄皮的身上吹,他吹出的气流像是一张行走着的犁子,一趟又一趟地冲开着黄皮身上厚厚的毛。拿来卖的黄皮都是剥好的皮筒子。收购员全身吹一遍,是看看皮子有没有被刀划破,毛厚不厚。冬天,毛到齐了,皮子才值钱。
  揪嘴是我们村上的。他一进门就看见了我和怀正,可是他的脸上却纹丝不动,像是根本就不认得这两个孩子。收购员验好黄皮去开票的时候,我轻轻地凑了上去。我是想看看一只黄皮能卖多少钱。可是收购员的圆珠笔划得很快,我没有看清。揪嘴接过票到那个窗口去领钱,我和怀正都悄悄地跟过去了。虽是有点远,这一下我们还是看清楚了。小窗口里递出来两张崭新的票子,能割破耳朵,一张是红板一块的,一张是绿板两块的。整整三块钱!
  怀正心中的偶像是杨子荣。杨子荣孤身一人打虎上山,手背后都能一枪打掉一盏灯。我也很崇拜杨子荣,可是最近又开始佩服潘冬子。潘冬子跟我的年龄差不多,人家能刀劈胡汉三。
  现在,我们俩都一致崇拜揪嘴了。揪嘴挣钱太利索了,一伸手就是三块。显然,现在有那三块钱,我们俩的问题立刻就解决了。
  我们原来考虑过的挖半夏,捡破鞋,现在都没心思了。我们决定也像揪嘴一样,逮黄皮。
  揪嘴爱逮黄皮,我们早就知道。村子里干这种事的,就他一个。听说逮黄皮的办法是下“黄皮囤”,黄皮囤怎么个下法,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决定,下个星期天,先找到揪嘴的一个黄皮囤,学习学习,然后自己下。
  这个星期过得特别慢。可是星期天还是来了。   星期六下午不上课。一吃过午饭,我就去找怀正。我手里拿着一把大铲子。大人出去爱扛一把铁锨,小孩子出去就爱拿一截棍子或者一把铲子,可以胡乱地戳一戳,挖一挖。怀正背上一个畚箕子,还拿了一把破镰刀,跟他娘说是去拾柴禾。我俩出门的时候,怀正的弟弟老广问我弄啥子,我说不……不弄啥子。老广说,我也去。老广跟着我俩走了一会儿,怀正忽然回过头来,狠狠地瞪着他:你跟来弄啥?咱锅门口空了,你赶快去拽一筐柴禾,不拽,看咱爹不拧断你腿!怀正的爹是生产队队长,脾气孬得很,我放牛吃了几口庄稼,他把我的耳朵都快拧下来了。怀正话一出口,老广就站住了。老广这一会儿怕的根本不是他爹,他再跟著我们走一步,怀正肯定要踹他。
  黄皮囤都是下在野外的沟沟壑壑,长着野草和荆棘的地方,这一点我们还是知道的。这样的地方,经常能见到野东西扒出的坑洞,这些,大都是黄皮夜里找食留下的。
  北方的冬天,沟塘、小河里都没有水了,只有一股股的寒风在里头盘旋,游走,像是没有归宿的野鬼。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个黄皮囤。有一片坟地,我们也找了。没办法,只有接着找。还能找揪嘴问一问吗?
  在长着一片荆棘的坎子上,我一下子绊倒了。爬起来一看,刚才放脚的地方,塌下去了,成了一个方形的小坑。这时,怀正大声地叫了起来:黄皮囤,黄皮囤……
  这确实是一个黄皮囤。原来,这些东西都是用成块的草皮掩盖好的,跟没动过的地皮差不多,很不容易发现。被我一踩,黄皮囤击发了,两个尺把长的木棒散落了,那块土坯也落在了坑里。土坯是用绳子兜着的,有二十多斤,黄皮就是这个给砸死的了。拎出土坯,坑底上还有一个灰色的小土蛙,小土蛙用绳子拴着,是诱饵,绳子稍一牵拉,悬着的土坯就砸下来了。
  敞开的黄皮囤里还有一些小东西,像是一台拆开的机器。我们又开始佩服揪嘴。揪嘴就像这黄皮和黄皮囤一样神秘。我们俩一个蹲着,一个趴着,准备给黄皮囤再装起来。能装起来,自己就能下了。
  就在这时,宽大的巴掌从我们的头顶上唰唰地盖了下来。我一下子懵了。没有扭过头,我就知道,揪嘴来了。
  来人正是揪嘴。
  揪嘴四十来岁,是个光身汉,娘儿俩过日子。揪嘴人长得并不拙,也不懒,就是脾气孬。听大人说,揪嘴当初也娶过一个女人,是外乡的,他三天两头择人家的稗子,打人家,没过一年,那个女人就在一个黑夜里跑了,揪嘴发觉后,连夜追过好几道河,也没有追到。揪嘴发威,不光瞪眼,还揪着嘴,揪得很紧,村里人都丢了他的名字,喊他“揪嘴”。这一回我看清楚了,揪嘴的嘴都揪歪了。
  怀正爬起来,想跑,揪嘴对他的胯上就是一脚。怀正一个趔趄栽到在地上,翻了几个骨碌,一直滚到沟底子上……
  顺着干坼的沟底,我们俩拾起自己的东西,一声没吭地离开了现场。怀正的鼻子跌出了血,顺着下巴往下淌着。怀正比我大,比我高,揪嘴把他当了主犯。我教怀正坐下来,鼻子朝上仰着坐一会儿。一会儿,血止住了。怀正随手扯了一把干草,胡乱地擦着脸上、脖子上的血。他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这时,怀正的眼水流了出来,他说:咱班里就数我个子大,还跑来跑去地跟你问字……
  第二天,我们还是及时地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黄皮囤。挖坑,挖土蛙,裁土坯,截木棒……这个黄皮囤我们弄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怀正轻轻地拉了一下从小土蛙处延长出来的小绳子,“嗵”的一声,土坯下来了,那截木棒还甩出了好几尺远。一次成功。原子弹爆炸了。我们重新把那块土坯吊起来,撤离的时候,天已经落黑,寒冷的北风也起来了。我们知道,总是在夜间出没的黄皮,就要过来了。
  可是,一连三天,我们的这个黄皮囤都纹丝不动。
  我俩都是一早跑过来,看过以后才回去吃饭,上学。每一次我都趴在地上往里头看了,那个可怜的小土蛙还在那里趴着。这说明,黄皮根本就没有来过。这几天,揪嘴肯定没有落空。我们认为这完全是地方选得不好。这里没有黄皮,或者,黄皮根本就不到这里来。我们对这个黄皮囤完全失去了信心。怀正的脚抬了好几下子。我知道,他是想把它一脚给踹了。
  星期六的下午又到了。这一回,我们一定要找一个稳当的地方。转了一圈儿,我们还是觉得哪里都中。走到哪里,我们眼里都有一只黄皮警觉的,鬼鬼祟祟的影子。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大高粱秆垛跟前。这个地方离村子很远,这垛高粱秆在这里一两年了,有的已经沤烂,生产队也不给它分了。不分,拾柴禾的人也不敢拿。公家的东西,动不得。
  在这个地方,我们发现了一些粪便。这种粪便我们好像还没有见过。粪便是青灰色的,成条,小指头那么粗,里面还裹着很多毛,一看就知道,那都是老鼠的毛。除了毛,还有一些白色的细碎的骨头渣子。我们低着头围着垛子转了一圈儿,这样的粪便有好几堆,有的还是湿软的,现屙的。怀正说:猫屙的吧,猫吃老鼠。我说:猫天天都在村子里转,为啥老跑到这里屙屎?我们一下子想到了黄皮。黄皮钻在这个大垛子里,暖和得很。不过,是不是黄皮,还得问一问大人。
  俺大一点儿都不凶,我却不爱跟他说话。我不爱跟他说话,是因为他不爱跟小孩说话。吃过晚饭,我还是开了口:大,黄皮天天吃啥子?吃鸡。大随口就回答了我。黄皮吃鸡,我是早就知道的,我们的课本上就有。地主分子给干部杨水才买了一双新袜子放在窗台上,杨水才知道后痛斥道:你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大的回答很让我失望。没有想到,大又接着说了:那家伙还爱吃老鼠,比猫都厉害!大说,有一回他看到一条黄皮衔了个老鼠,一大拃长!大说话的同时,一下子拉直了他又粗又长的拇指和中指。
  我俩立刻在离那个高粱秆垛不远的地方留下了一个黄皮囤。
  这个囤,我们充满了信心。
  可是,不太圆满的是,这个囤可能被人注意了。
  快下好的时候我俩才看到,远远的地方,有几个家伙正在朝这边看。他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知道看了多久了。这几个家伙是南宅子的,跟我俩大小差不多,都痞得很,我俩不大跟他们玩。今年秋天,他们还干了一个漂亮的活,一起动手闷死了一头驴。在一个水塘边上,他们把那头驴嘴上的绳子缠到前腿上,然后一起使劲把驴推到了水塘里。他们只是想痛快地玩一下,可是水里的驴子抬不起头,一会儿就呛死了。队里让他们包赔。他们一家拔出了七八块钱,要命得很,他们也都教大人揍了个半死。一起朝这边看的,还有老广。我俩天天出门都溜着他,老广也只好跟他们掺和了。   就是这一点,我俩很揪心。为了提防他们早上也跑来收捡,我们决定明天尽量早起。怎么个早法,我们也说不定。我们都没有钟。
  夜里鸡一叫,就不敢睡了。在被窝里又孵一会儿,我就轻手轻脚地起来了。我不敢教大人知道。我一点点地拉开门,怀正已经在门边上等着了。我们没说话,轻轻地走了。
  我们从村子里钻出去,狗汪汪的叫声一片。北风呼呼地叫着,割脸。风中,还飘带着雪片。
  怀正还带上了手电筒。我们找到了黄皮囤。
  在手电筒的亮光里,黄皮囤,倒了!我们还嗅到了一丝臊气。我们的心一下子跳了起來。
  稳了稳,怀正才伸手去拎那块土坯。
  土坯猛地拎开,坑里什么也没有。两颗心,一下子凉了。
  我们趴下来,用手电筒对着坑里照着。小土蛙的头已经咬烂了。潮湿的坑底上,净是爪子扒出的印子,一道道,深得很。还有一些棕黄色的长毛,几滴血……
  一切都表明,一只黄皮实实在在被砸了。可是,这只黄皮实在太大,太有劲了,没有砸死,又带着伤退了出去,跑掉了。
  我俩一声长叹。可是,我们毕竟真切地接触了一下黄皮。黄皮离我们很近了。这个黄皮是不会来了,可是,地上的黄皮不光它一个。
  我说,这个黄皮逮住了,肯定不止卖三块钱。怀正说:四块也不给他!说了这句话,怀正忽然变换了腔调,怪怪的:这么大的黄皮,该不是皮吼子吧……
  怀正说完这句话,我心里一阵寒颤。我们都听说过皮吼子。皮吼子就是黄皮精,也是一路大仙。
  我朝四下里看了看,黑乎乎的。旷野的风被这个高粱秆垛撕破了,呜呜地叫着,像是一个女人在哭号。
  我们赶紧摆放小东西,把那块沉重的土坯重新吊起来。
  漆黑中,我俩顶着飘舞的雪片,匆匆地离开了这里 ……
  一场大雪压下来了。
  田野,沟壑,房屋,草垛……一切都被一条无边无际的雪被覆盖。
  这个早上,我一直睡到天大亮。我俩都没有去收捡远处的那个时时惦记着的黄皮囤。新落的大雪又软又深,不好走。再说,去了,我们也无法找到被大雪严实覆盖起来的那个东西。我们找不到,南宅子里的那几个家伙也找不到。再说,就是里头砸死了黄皮,在雪窝里埋着,十天八天也臭不了,雪化了,拿出来照样卖钱。
  上学的路上我倒是在想,地上的啥东西都教大雪盖起来了,那些大大小小的鸟,那些不肯冬眠的野兔,还有黄皮,它们都吃啥子呢?怀正说,吃雪吧,红军长征不就吃过雪吗?
  那个半夜,我突然被一阵叫声惊醒。这叫声是那么凄惨,惊恐。我赶紧往被窝里钻了钻,用被子紧紧地蒙住了头。那一头睡着哥哥,他也赶紧往被窝里缩了缩。
  叫声就在院子里。院子里有一窝鸡。
  一个鸡啪哒啪哒地拍打着膀子,可以知道,它已经被什么东西掐住了脖子了。所有的鸡都在拼命地叫,啊!啊……我们不管什么时候捉鸡,杀鸡,鸡都没有这样叫过。我不知道,深更半夜,鸡的呼叫怎么会这么难听。
  我知道,黄皮进来了……
  戳嗬!戳嗬……西屋里,俺娘首先吆喝起来。
  戳嗬!戳嗬……紧接着,俺大也高声地叫着。
  在这个寂静的冬天的夜里,他们的声音填满了一屋子,将要把大雪压迫下的屋顶冲破。
  可是,他们只是这样在床上叫着,并不起来。他们可能连灯都没有点。他们这样的叫声,是专门招呼,指使狗的。平时谁看到哪里有牲畜祸害庄稼,手朝那里指一下,戳嗬戳嗬一叫,狗就会立刻蹿过去,把那些猪羊咬得嗷嗷叫着往家里跑。
  可是,我们一家人都不喜欢狗,我家院子里根本没有狗。娘和大那样叫,只是想制造一种声势,把行凶的黄皮吓唬跑。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爬起来,跑出去,去救一救那些可怜的、宝贝的鸡。他们不愿意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和一只黄皮争斗,或者是面对面地相持。那样,好像会伤了一方的面子。
  在这一带乡村,很多小动物都粘着仙气。房梁上的燕子窝不能捣,捣了你会害眼。蛇是草龙。住着土房子,家家户户的屋子里都发现过蛇,都不打,大人说,别怕,它吃老鼠,你不咋着它,它也不咋着你。有的人说,蛇蜕皮的时候得打人身上过一趟,接一点汗气,屋子里没有蛇,夏天会热得没法住。老鳖也不一般,它天天钻泥巴里,能活千年。这东西逮鱼摸虾碰上了,捉住吃了没事,你不能天天去逮它,当营生,拿它卖钱,那个钱不养家。
  黄皮也自然是一路仙家。皮吼子能够把很多黄皮召集在一起,干一些事情。在人都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把粮食从一家背到另一家。有的人家可能是惹了它们,一茓子麦子没吃,却眼见着下去。有的人家就一小缸米,舀一回,平了,舀一回,又平了,总是吃不完。有个逮黄皮的人,他在一片坟地上下了一个囤,早上去收捡,那块土坯都被人扔到一边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坟地上有一棵大柏树,他决定夜里躲在那上头,看看到底是谁在跟他作对。到了半夜,一个干瘦的白胡子老头过来了,他一把把那块土坯扔到一边,气愤地说:前天砸断俺孙子一只手,昨天砸断俺孙女一条腿,今个儿又放上了……老头子气呼呼地走了。这个人从树上下来,黄皮囤也不弄了,只管往家里跑,回到家,就吓病了,几天后死去。
  大人们叙说这些事情,都是哪一年,哪个地方,有名有姓,有的还是熟人,亲戚。这些事情你说来他说去的,不可信,又不可不信。
  乱了一阵子,院子里平静一些了。娘跟大也不再吆喝。黄皮已经走了。有的鸡却吓破了胆,还在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
  今夜里,黄皮跑到我家里来背鸡,是不是我跟怀正一起惹恼了它们?来背鸡的,是不是被我们的土坯砸伤了的那个皮吼子呢?
  这一夜,一直没有听到家里的公鸡打鸣。
  天亮了,大人起来开门了。听到门响,我赶紧爬了起来。哥哥,姐姐也都跟着起来了。
  鸡窝门是黄皮弄开的,十几只鸡都出来了。雪地上,净是鸡毛,还有一些血,还有一些像老猫一样的爪印子。   我一眼就看出来,老公鸡没有了。那个头顶上长着一撮长毛的凤头母鸡,也没有了。风头母鸡最会抱窝,每年春上它都会抱出一窝鸡儿,一直把它们领大。
  这黄皮果然厉害得很,看来还不止一个。它们出手狠,专拣有用的背。没了公鸡,没了抱窝的母鸡,我家的鸡要绝种了。
  娘和大站在一起,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声音很小,像是怕我们听到。平时,家里的猪拱翻了盆,鸡跳到了锅台上,娘和大都会咬牙切齿地咒骂:过年非杀了你!再来客非剁你的头!这一下,两只大鸡背走了,他们连一句大话都没有。
  他们要是知道我下了黄皮囤,砸了一个皮吼子,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时候,我更加崇拜揪嘴了。他简直是一个跟黄继光,董存瑞一样的英雄。什么黄皮、皮吼子、大仙,人家统统不怕。
  可是我不明白,那一回,揪嘴为啥子在天不亮的时候从秀莲家的墙头上跳出来。
  还是那天我俩起早去收黄皮囤,经过秀莲家旁边,忽然,一个黑影从墙头上下来了。从那人身高,走路架势,我和怀正都相信他是揪嘴。揪嘴都认不出来,村子里我们还能认得谁?揪嘴这家伙肯定是在偷东西。秀莲的男人被生产队派到明港修铁路快一年了。家里只有小孩儿和妇女,这样的人家,偷着稳当。秀莲家的院子里也有鸡,可是,揪嘴手里却啥子都没有拿。他一边走,一边还像是在扣着袄子……
  不知道揪嘴有没有看见我俩。揪嘴没有回他娘儿俩住的屋子,就往村子外面走了。怀正说,这家伙肯定也是去收黄皮囤。
  秀莲三十多岁,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这个女人,我有点怕她。她说,我出生的时候俺娘奶水少,她奶水多,我不知道吃了她多少奶头。现在,我都是几年级的学生了,有时候在路上碰上了,她还挡住不让走,非教我喊她一声娘,还把衣裳撩起来,一只手掌着她那又白又大的奶,往我嘴里杵……
  现在,这个村子里我最有兴趣的人是揪嘴。秀莲也算一个吧。
  只有我们爷儿俩的时候,我说:大,揪嘴天不亮从秀莲家的墙头上翻出来,他是弄啥子?
  大一听,当下就盯着我:你……你咋知道?
  我说:听……听大人说的……
  大一下子又平静了。好一会儿,他才说:揪嘴逮黄皮,这来路不正的钱,不干净,他只能填臊窟窿……
  我说:大,——啥子是臊窟窿?
  大低头笑了笑,他的手朝外头连连地摆着:小孩蛋子,出去玩儿,出去玩儿!
  积雪在融化。有的东西已经渐渐地探出头了。
  星期六上午放学的路上怀正对我说,咱们可以去找找黄皮囤了。我说,是的,该去瞧瞧了。怀正说,好几天了,那里头肯定有家伙,只要干住一个,咱俩的字典就来了,胶壳的!
  这几天,我没有主动地跟怀正提起过我们的黄皮囤。那天夜里我家院子里发生的事,我也一直在心里憋着,没有跟无话不说的怀正说。我觉着怀正知道了会害怕的,夜里不敢出去。怀正一动摇,我们就没有指望了。我不说,俺大俺娘更不会往外讲。那个事,村子里没有一个人知道。
  看来,怀正的劲头还一样的足。
  饭碗一搁,我就拿上了那把大铲子,去找怀正。走了两步,我又回过头来,找了一个破烂的袋子,团成一团,揣在棉袄里。收到黄皮了,我们总不好那样拎着回来。我们也得像揪嘴那样,把它裹住。
  怀正家的院门在关着。村里人大白天都是不关门的。我推了一把,门闩上了。门破了,缝子宽得很,我趴上去往里看——
  怀正,正低着头,在院子当中跪着……
  我也看见了老广。他在墙边上站着,低着头抠弄着手,很不安的样子。
  我俩的事情,怀正家里人知道了?
  怀正的脸上还有血。看来,他是被他爹一下子摔到了哪里,又碰坏了鼻子。
  怀正现在已经挨了揍,跪上了,看来,他晌午就没有吃到饭。
  这时,怀正的爹从屋里出来了。他手里夹着一根自个儿用破书本卷成的烟,又粗又长。他指着低着头的怀正:你好好地给我跪着,跪到天黑!狠狠地吸了一口烟,他又说:你可不是跪我,你是跪大仙……
  这时,怀正扬起了头:什么大仙小仙,迷信!黄皮就是个小动物!揪嘴他天天逮,咋的了?
  怀正爹上前一步,伸手就是一巴掌。这一巴掌,贴在怀正不老实的嘴上。
  接著,怀正爹弯下身子,与怀正对视着:狗日的,我这个队长还用不着你来教育,揪嘴是啥样人,揪嘴他就这一辈子了,他啥都不顾了,我有儿子,我还要有孙子啊!
  我转过身子,一声不响地离开了。
  责任编辑:卢 欣
其他文献
疾苦之事,不足以对外人道。  就拿我来说吧,55岁的年纪,患有严重腰椎病。在我们农村,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年纪正当令,腰椎坏掉,等于成了一个废物。所幸我父母早逝,少了奉养之虞;我和老婆只生有一个女儿。好在这女儿打小争气,不用我多操心。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律师,生活上不需我供给,时而还会对我有所周济……所以说我出来做保安,并不指靠那每月1500块的工资活着,只是不想让自己过早闲下来。家里有几亩地,春
期刊
凌晨一点,我从午夜食堂取了餐,放入外卖箱,跨上电动车,正准备赶往市医院,只听叮咚一声,进来一份订单。送餐地点是红豆公园的望月亭,备注里还有一句话:陪我聊天,一直聊到天亮,每小时100元。  作为一名夜间骑手,我接过许多稀奇古怪的订单,见过不少难以琢磨的买家。我曾在凌晨一点赶到便利店,取了一盒唇膏,送到五公里之外的酒店,交给一个大波浪头的女人。我实在搞不明白,已经大半夜了,为什么非要抹唇膏?我曾在凌
期刊
鸡刚叫头遍,莫米尔被奶奶从炕上拎起。他站在炕沿上困得睁不开眼睛,迷迷糊糊被奶奶硬套上衣服,塞给他一个竹笼,打发他出门去扯猪草。这是莫米尔暑假每天固定的早课,奶奶定下的规矩,男人不能睡懒觉,否则太阳晒到屁股就吸走了你的阳气,叫你一辈子做不成男人。莫米尔才九岁,还不算男人,他不懂什么是“做男人”,听奶奶第一次这么说,便反问得奶奶张口结舌。后来再问,望着一脸稚气的莫米尔,奶奶躲不过去,左右看了看,把嘴贴
期刊
1  早晨六点闹铃响起之前,阿倩做了一个梦。梦见她和泽熙并排躺在床上,赤身裸体地搂抱在一起。泽熙一边亲吻她的耳朵,一边说喜欢她。梦里的阿倩还是年轻时候的样子,跟泽熙之间,既像是谈恋爱,又像是偷情。心里甜蜜又紧张,担心被别人看见。  阿倩醒来口干舌燥,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她奇怪做这样的梦,泽熙妈妈知道了会不会追到梦里来拿刀砍她?想起前同事因愤怒而变了形的脸,阿倩心里滋生出一丝报复他人的快感
期刊
立 春  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立春日,立春的具体时刻是下午17:03:12。时序好生奇妙,时钟滴滴答答走到那一刻,立春了。有些地方讲究,说这一刻要“躲春”,大约因为灰调子的冬天把人烦闷久了,人们一下子会受不住那亮闪闪的一刻。事实上,新冠疫情大面积肆虐以来,从正月初一到立春,人们已经在家封闭十余天了。这天,我忍不住,出门、去了河边。  黄河是兰州亘古不变的基底,是兰州城的根由。一年的这一时段,
期刊
纵观刘震云四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其线索可谓异常分明:如果从作者1979年发表的第一个短篇《瓜地一夜》算起,讫于最近的一部长篇《吃瓜时代的儿女们》,那么刘震云的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时间是1979年到1986年;第二个阶段主要以中篇小说为主,时间是1986年到1991年;第三个阶段以长篇小说为主,时间从1991年开始讫于今日。细读这二十余个短篇、九个中篇以及九个长篇,我
期刊
娘的叹息  那个时候,我上小学。也许初中了。反正是在大队里,就是村里,五里路,一半公路,一半小路。雨天穿着靴子,打着赤脚,打着雨伞,披着塑料布,一群孩子往前走。  学生不少,一个年级一个班吧,小学到初中也是几百。老师除了本地的,还有外来的知识青年。教常识的陈老师就是个女知青。还记得她的一句话:春分前后,阳光照射赤道附近。常识是什么课,现在没有这一门了。今天看一篇专家的文章,无力评价,但觉得它不符合
期刊
林小娜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回酉北的第三天,刘一哲才知道消息。像以前她每次回来时一样,刘一哲没有直接给她打电话,而是让廖萍萍联系她,约她有空时同学们聚一聚。自然不是因为刘一哲不知道她国内用的手机号,他也确实从没问过她的手机号,但她父母家的座机号他是有的,一直存在手机通讯录上。上周日他还登门看望过林伯和谢姨,他们没告诉过他小娜要回来。这么些年来,刘一哲根本就没有直接约她的习惯了,当然也怕约不出来她。刘一哲
期刊
1 雾  这个故事从雾里开始。  爸爸在秋天的大雾里做早操。他伸展着手臂,像鸟儿,矫健的兽类,做着雾里那一群人中最为标准的动作。我为爸爸的动作自豪,为爸爸自豪。我喜欢这样的爸爸。他是我的爸爸,而不是别人的。  我还没上学,没有什么更高级的认识。但知道爸爸是怎么一回事——是别人抢不走的,只属于妈妈、弟弟和我的人。  现在他站在白茫茫的雾里,在最前面,第一排,伸展着手臂,背对着白雾里若隐若现的一群学生
期刊
人生在世,钱不够花。  假使人生如网游,我怀疑这是个基础设定。  至于那些生下来就掉到金山银山里的极少数,属于游戏开发团队老大的亲友团。  或者不是第一次玩游戏,比如说,这一趟玩游戏的时候,如果你架桥铺路放生散尽家财拯救地球什么的,下一趟来的时候,一注册就有机会领到系统派发的新手大礼包,最豪华的限量款。  这样的传说得算是游戏攻略,就是验证反馈的结果不知道在哪里能看,也没说万一不靠谱能上哪儿喊冤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