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圣实践的教与学:王阳明的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明心学是一门教人做“圣人”的教育学,以“学知”和“困知”之人为教育对象.“学知”之人在世上罕见,因而“困知”之人是阳明心学的主要受众.“困知”之人由于“私意”的遮蔽,无法遵循作为“性”的“良知”的指引,他们的“心”总是处于被“私意”干扰的状态.因此,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教育内容,要求“困知”之人随时随事不间断地“致良知”.以“致良知”来帮助人们成圣的阳明心学,呈现出教即学的根本特点,消解了教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能对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教育学的建构带来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和球运动是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碰撞的必然结果,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新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和球运动进行文化解构和建构;通过对和球运动的基本特点、文化特征、文化价值等进行文化学的研究,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之路;依据“传承、传播民族文化,创新民族体育品牌,打造全民健身载体”的思路,进行民族体育的开发与运作;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思想史中关于“何谓共同体”这一命题存在“共同利益聚合体”“契约精神载体”“文化群体”“基于想象的意识外显”和“自然整合体”五种阐释逻辑.但囿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以往思想家们关于共同体的概念及其本质的阐述尚缺乏科学方法.马克思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系统、多维地阐释了共同体的内涵.概括地讲,包含以下六种内涵:在批判“国家哲学”意义上,用“共同体”概念以区别一切剥削性质的“国家”概念;在批判自由主义“个人至上”的话语范式意义上,用“共同体”所表征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体与共同体的完全统一话语范式来超越资产阶级个体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关键问题.面对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给出“批判地继承”与“同情之了解”两种价值预设,相应地形成诠释进路的差异.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例,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被解读为与实践论密切相关的范畴,在中国哲学语境中则涉及道德知识何以可能与如何转化为道德行动的儒家认识论与道德哲学.两种语境下的诠释差异存在“互通”的可能,但其前提是进行认真的文本和历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诠释中国传统思想,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根源性预设,才能真正
王阳明工夫论经历了从“静”中用功到“动”中用功的演变.龙场悟道,阳明由“静”中用功优入圣域.龙场悟道后,阳明又两度以“静”相教.然而,由于“静坐”易滑向佛老,他对“静坐”开始持警惕的态度.基于此,阳明主张“事上磨”.“事上磨”意味着阳明工夫开始从“静”转向“动”.南赣剿匪期间,阳明的“动”中用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动”中用功的演变的完成在宸濠、忠、泰之变之时.本然“心体”再次显露,呈现为知是知非的“良知”.“致良知”工夫体系的构建意味着阳明实现了对既往儒门“静”中用功的彻底翻转,首次将工夫着力点完全置于“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已全面融合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社会这一人类活动新场域的出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老年群体也正经历着这种改变带来的“双重生活”.由于技术性知识的缺乏、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的降低、内心对社会参与的抗拒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正游离于网络社会的周围.在人口老龄化状况持续加剧的背景下,需要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等帮助老年群体跨越网络社会鸿沟,共享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冯契将金岳霖的知识论主旨——“以得自经验(所与)之道还治经验(所与)”从知识论领域引申、扩展为“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由此应用到存在论、方法论、逻辑学等领域.冯契用“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原理贯彻、贯穿于“智慧说”各个层面,获得丰硕的理论成果.但是,由此原理出发,冯契先生将“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过程理解为人和世界不断交互作用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中暗含彰显人道、抑制天道之倾向.这对于当代“天人失衡”问题隐隐起着推波助澜作用.如何调适这一原理,构成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重要挑战.
德国后现代美学思想家沃尔夫冈·韦尔施所提出的“重构美学”和“美学超越美学”的理论观点,已经成为当下西方美学研究“生活转向”思潮中的重要理论内容.韦尔施解构了原有的美学结构,形成了具有批判性的后现代美学理论,并身体力行地关注日常生活美学.他通过关注日常生活中器物和事件的美学化,以美学视角重新审视并介入日常生活,对审美过度化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刻批判,从而重建有意义的日常生活.韦尔施日常生活美学能通过回归个性化的日常生活、建设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兼顾幸福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幸福化、遵循生物美学观,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改
陶瓷器物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沉积与承载,一直扮演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对传统陶瓷器物民族文化基因挖掘及阐析其当代价值是当前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传统陶瓷器物的民族文化基因蕴含在造物理念、文化结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中.传统陶瓷器物的造物理念认为,天人合一是其灵魂,阴阳五行是其特质,和谐对称是其追求;传统陶瓷器物将中华文化的崇德尚礼、自强不息、热爱生命等观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材质、器形、纹饰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结构;传统陶瓷器物的审美情趣深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就公众环境信息权入环境信息法的议题而言,目前仅有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入法,理论上已经证成的公众其他环境信息权并未入法.有必要在探讨已经入法的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的赋能不足缺陷的基础上,推动公众其他环境信息权入法的重要价值意义认知,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公众环境信息入法所带来的制度红利探讨命题.就公众环境信息权整体入环境信息法带来的制度红利命题而言,公众环境信息权整体入法不仅是环境信息流“全过程”民主观念的制度性细化落实,还是贯彻执行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微观体现,且能为环境信息质量保障提供更好的制度支撑,可
社会治理的转型事实映现着社会结构转型的演变轨迹和现实诉求,蕴藏着催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力来源.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观察社会治理转型中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映像,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社会治理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间的矛盾呈现,进而从中获取创新动能.社会治理转型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的新时代元素不断触动着其内外动力结构发生变革.唯有从内外两方面辩证审视和考量其动力结构发生的整体性革新,才能将动力结构变革产生的创新动力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力量.